眾所周知,一般來說音樂人自己寫歌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靈感來源——
這個人可能是自己、可能是新聞、可能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可能只是一部、一本書籍、一首歌或者一部影視劇,甚至于是做夢,這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周易沒有經歷過那差點沒把她嚇死的槍擊事件,那程好根本不會有這些無謂的擔心。
可偏偏他經歷了。
在這種背景下,周易那自己一個人在書房里寫下的歌詞又是這樣的,這很難不讓程好多想——
“如果有一天我英年早逝了,請不要為我悲傷,因為我已經認真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了。”
這是她提煉出來的核心大意。
她還旁敲側擊的試探過錢江,連他都不知道周易已經在寫明年的英文新歌了。
這再結合周易前一陣的經歷,她不心慌才怪。
“其實吧……”
還想耍寶兩句讓她別胡亂瞎想的周易就這么看著她的雙眼,調侃的話都已經涌到喉口,卻還是在這雙眼睛下又咽了回去:“這首歌之所以會被寫出來,除了自身經歷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想拿它當明年在歐美宣傳時的噱頭,僅此而已。”
《IfIDieYoung》,來自于佩里樂隊的一首鄉村治愈歌曲。
雖然歌詞中有幾句是站在女性視角寫的,但那改起來的難度并不高。
而拋開這個問題,這首歌的主題、思想與面對死亡時豁達的態度,都無比的契合中槍之后的周易——
畢竟周易當時如果真死了,那就真的是英年早逝了。
除此之外,這首歌本質意義上其實算是一首挺有哲理的歌曲。現如今由周易這個真正在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來唱,無論是背景還是蘊含在旋律、歌詞當中的情感都足夠讓人感到貼合、動容。
經歷生死危機后感悟出的哲理、明晰出的豁達,都足夠讓他從明年開始成為在歐美樂壇成為最政治正確的那個人,在這首歌里他甚至連自己如果真的英年早逝后的葬禮安排就這么明晃晃唱了出來——
人類的極限就是死亡,無論是你天之驕子還是普羅大眾。正因如此,這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引起共鳴同時也是最不好寫的情感,沒有之一。
“還拿自己當噱頭,你真是……”
程好一時間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男人那發自內心的真誠她也能感受到,以至于她短時間里都不知道該作何評價了。
“這個熱度可是我自己拿命換來的,再說了,我這可是為以后我們的孩子賺奶粉錢。”
剎那間切換回了不正經的周易摟住了女人的腰,看著她那坐在自己大腿上的上半身,語氣里夾雜著一絲絲感慨:“希望以后他們能夠明白我的一片苦心。”
都是為了孩子!
程好白了他人一眼:“缺錢了以后可以去找他爸那些相好的阿姨賣賣慘,討點零花錢不是問題。”
周易:“……”
鑒定為還是欠收拾了。
“洗洗睡吧,你暴擊再高也沒用……”
瞧見男人眼神變化的程好莞爾,咪咪悄壓在了他的胸膛上,低頭湊至耳畔低吟炫耀道:“我回復時間比你快。”
還是得狠狠的鑿!
分不清大小王了怎么能行,得鑿到她跪地求饒才行!
“啊!”
臺北。
來參加節目與代言活動的孫燕茲大抵是因為新專輯發售以來累到了的緣故,在酒店房間里抱著枕頭呼噠呼噠睡得正香,直到大清早被助理強行開機喚醒——
尖銳的爆鳴與亂糟糟的頭發,困倦的神態看起來那叫一個萎靡不振。
“燕茲,快點起床了,洗漱一下要出發了。”
被薅起來刷牙洗臉的孫燕茲整個人已經完全處于一種麻木的狀態了。
如果是剛出道那年她可能會習慣這種強度,但這些年下來一年一專的她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休息,那自然而然每到專輯發售前后的宣傳期就過得無比痛苦——
她想念程好包的餃子、叔叔釣的魚、阿姨做的菜,想念周易所在的那個能讓她感覺自由自在的大房子。
被團隊薅出門的時候,孫燕茲還在酒店休息廳看到了同樣在抓緊一切碎片時間補覺的周杰綸——
臺灣很小,小到11月剛發專輯的周杰綸跑宣傳經常能與孫燕茲見到。
畢竟大家都很火,需要參加的節目、活動行程在這島上就固定的那些——代言除外。
“燕茲,幫我跟阿易說一聲謝了。”
瞧見孫燕茲的剎那,本來還昏昏欲睡的周杰綸立刻打起精神:“回頭我去帝都的時候請他吃飯。”
孫燕茲一臉懵:“啊?發生什么事了?”
怎么就謝了?
“易哥在拍攝MV的時候被記者圍堵問問題,幫他澄清了抄襲傳聞,制止了愈演愈烈的抄襲風波。”知道老板最近這幾天連軸轉很累沒心思看新聞的助理在上車后把事說了一遍。
《十一月的貝多芬》,這張專輯可以說是成為了周杰綸自出道以來被批江郎才盡最嚴重的一張專輯,比周易去年的《噓》還要被批判的嚴重。
不僅僅主打歌《月光曲》(頂替《夜曲》)因為過于流行而被批評,連帶專輯內的其他歌曲諸如《黑色毛衣》、《楓》、《一路向北》、《漂移》、《青絲雨》(頂替《發如雪》)、帶新人的《珊瑚海》都被批了個底朝天。
尤其是《一路向北》和《漂移》,這都是他主演電影《頭文字D》的主題曲和插曲,結果被挪進了專輯里面湊數——被批評為沒誠意。
《四面楚歌》更是差點讓周杰綸的才子名聲毀于一旦。
畢竟罵的就是狗仔,抓住了這個機會的記者們可謂是火力全開。
如果不是周易這位重量級的音樂皇帝簡單開了個小葵花課堂當眾補課,恐怕罵聲還得繼續膨脹下去。
與此同時,針對《十一月的貝多芬》這張專輯“敷衍”、“無聊”、“湊數”之類的評論同樣是甚囂塵上——作為周易之下第一人的周杰綸第一次被臺媒集體批評距離周易越來越遠。
“很顯然,杰綸并沒有辦法兼顧電影與音樂這兩門事業齊頭并進。如果想要超越周易,我覺得他可以將重心放在電影上,他在《頭文字D》當中擔當主演所表現出來的天賦能夠幫到他……”
由于有個法王站在所有人頭上的緣故,作為臺灣樂壇本土代表的周杰綸反而遭受了比周易印象里更大的輿論壓力——相比起來反而是內地媒體更善待這位臺灣天王……
畢竟,真論流行度的話,這張專輯其實真不差——壞就壞在歌曲基本上都是浮于表面的流行,直接加入到專輯當中的《一路向北》與《漂移》更是直接破壞了整張專輯的概念性,屬于是單純為了熱度而加的。
畢竟《頭文字D》確實是火。
“雖然我知道音樂專輯的概念性對于一個唱片歌手來說有多重要,但臺媒那邊對他未免也太不客氣了點,香港媒體都知道炒作護一護香港歌手呢。”
帶著臺灣信源過來的錢江吃著花卷,咋舌不已。
“怎么說呢,一個好人做一件壞事和一個壞人做一件好事的區別?”
放下了紙筆的周易掃了眼報紙,舉了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如果周杰綸出道以來就不是以專輯整體性聞名的話,跟香港大多數歌手一樣只有塞歌,那他這么做不會被詬病。
“但偏偏他出道以來的專輯都會注重這一塊,可現在他卻親手打破了自己在出道時為自己立下的形象與規矩,那就意味著他已經徹底向現實妥協了,在臺媒那邊看來就是徹底喪失了進取心。”
站在后來人的角度上看,《十一月的肖邦》這張專輯基本上可以說是周杰綸音樂生涯真正的分水嶺,或者說是他以及他的團隊意識到了市場風向的變化,主動從一個引領者的先鋒位置上走了下來,不再銳意進取。
你很難說是對還是錯,畢竟市場情況就擺在這里。
還沒意識到這一點的王立宏、陶哲則是在06年后逐漸走下坡路——等到兩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接受市場變化的周杰綸與后起之秀林駿捷牢牢占住了后來的華語音樂市場頂端生態位,陶哲早早過氣不說,王立宏則是在10年之后開始陷入職業生涯最低谷——
11年離開索尼后更是徹底過氣,開個演唱會都能把主辦方賠到寧愿毀約賠錢也不愿意繼續給他開下去。
大寫的慘。
這就是市場的抉擇。
但,這對于自詡華語音樂領軍者的臺灣樂壇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明年金曲獎周杰綸的名字沒有任何提名——是的,06年的金曲獎,周杰綸本人沒有哪怕一個提名。
《十一月的肖邦》整張專輯僅有的兩個提名也是最佳作詞與最佳編曲,與周杰綸無關,還都沒有拿到。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內地反而喜聞樂見這種情況。
在《十一月肖邦》風評在臺灣接連遇冷的情況下,內地各種官方不官方的頒獎禮都開始頻繁給他頒獎,大有“他們不看重你沒關系,我們稀罕你”的架勢——
官媒也開始逐漸為他造勢。
周杰綸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才往所謂的“央視親兒子”的方向轉變——實際上哪有什么親兒子不親兒子的,彼此都心知肚明不過是需要一面旗幟罷了。
當然,周杰綸巔峰期那強悍到無解的實力也是能成為內地所需要的這面旗幟的基礎,不然也不會選擇他。
“那也沒必要這么罵吧。”
錢江顯然不是很明白那些音樂人的腦回路,在他看來賣得好就行,賣不好一切都是扯淡。
你要真有實力賣得叫好又叫座,那你就是無敵爹。
“怎么說呢,如果只看賣得好,那最后的結果也是不盡如人意。”將寫完的本子推到了錢江面前后,雙手十指交叉枕在了腦后的周易感慨著。
這其實是一件無法被分割的事情。
如果賣得好就是一切,那后來那些神曲們也不會被鄙夷了,世紀初的歌手們也不會在不斷的網民考古中一個個翻紅。
你讓大量下沉市場的主體受眾去聽什么周杰綸的《雙刀》、王立宏的《竹林深處》、陶哲的《亂七8糟》等歌曲那純屬扯淡,但流行音樂受眾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大量在下沉市場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小時候就跟隨父母一起聽的音樂就是所謂的彩鈴神曲、網絡神曲、抖音神曲,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在長大后厭倦了所謂的神曲,從而追求更復雜、更有內涵與意義的流行音樂。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時候世紀初那一批創作歌手的老歌會突然翻紅到莫名其妙的緣故,因為這群人突然發現自己并不需要去國外樂壇尋找更進一步的流行音樂,實際上華語音樂早就有人做了,只不過以前受眾不多不火罷了。
最典型的就是周杰綸的暗黑三部曲、王立宏的《愛錯》、林駿捷的《殺手》、陶哲的飛機場心亂飛等等,這些歌發行時在內地都屬于是無人問津,被考古出來翻紅的。
如果你只做曲高和寡的音樂性歌曲,又很難說能全部做對叫好又叫座,甚至生活可能都是個問題……
可如果你只做所謂的下沉神曲,那么未來相當多一批聽歌長大的受眾就會因為無法忍受而在接觸到西方復雜音樂類型后變成魔怔先進黨,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畢竟華語音樂本身起步就很晚——
好死不死的是,文娛領域,電影、音樂與書籍,恰恰就是意識形態輸出的三駕馬車。
此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亦有記載——古巴歌手反古巴結果反被金發奶龍背刺。
無論是西方樂壇還是東方樂壇,在互聯網時代影響下,下沉市場的補充對于樂壇而言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擴寬了市場受眾讓行業活過來了、讓從業者變多了、讓更多人有飯吃,又很容易翻車被千夫所指。
這些東西沒有一個定數,沒有人能管理以及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只有靠音樂人們不斷探索創作音樂、聽眾們不斷聽歌來彼此交叉驗證到底對不對,活生生一筆怎么說都說不清的糊涂賬。
更別提還有借著所謂音樂性來對歌手、對聽眾進行審美霸凌的無知優越者大量蔓延其中。歌是不聽或者聽不懂到要跟風的,但優越感是要秀的——
一摻雜,水就變得更渾了。
正因為這事難度太大了,所以無論是東方樂壇還是西方,一旦有誰能夠把握住那個藝術與商業的臨界點將兩者都囊括其中,那他就必定會成為有口皆碑的超級明星,無一例外。
“一筆糊涂賬啊……”
錢江嘆了口氣,目光落在本子上的那一刻,頓時愣了一下:“你又要拍長MV?”
《可惜沒如果》劇情版,上面的抬頭。
“時間還有多,這個MV劇情不拍出來感覺還是有點可惜了。”
《可惜沒如果》的劇情向MV,雖然劇情比較狗血,但毫無疑問對這首歌而言算是上大分的——在見到王麗昆后,他也把這個封存的想法給重新搬了出來。
這首歌的MV原女主楊影現在還沒換頭完畢,但王麗昆那素顏妝的效果反倒是好到出奇,替代一下不是問題。
“你這是又打算寫一個童話讓人哭的死去活來?”瞧著紙面上那密密麻麻的字,錢江打趣道。
故事的背景,周易并沒有選擇如當初的《那些年》一樣放在北大,而是放在了王麗昆的母校北舞。
作為一個藝術院校,北舞有禮堂有鋼琴還有常年上班的藝術老師都很合理。
剩下的劇情就大差不差了——
周易所飾演的男主并不是北舞畢業的,所以在隨北舞畢業的好朋友一起回他母校時,在禮堂醉酒的情況下順手彈了個琴,而后被聽到聲音的女主王麗昆這個老師發現,第一反應就是想躲起來。
結果還是沒躲成,于是周易便謊稱自己也是北舞畢業生,是好朋友當年的同班同學,這次回來只是為了追憶當年——北舞好朋友被錯認成了彈琴的那個。
也是在這個時候,周易所飾演的純情男對女主王麗昆一見鐘情,可卻遲遲不敢說出口。
北舞畢業的好朋友則是不知道這事,同樣也喜歡上了王麗昆,于是便想追她——王麗昆以為他就是一開始在禮堂彈琴的那個,便嘗試接觸看看,兩人便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可偏偏,好朋友是個渣男。
在與王麗昆談上后,好朋友在一次與周易一起喝酒時又認識了一個酒吧妹妹,并與她勾搭到了一起——這個時候的王麗昆已經隱隱察覺到當初那一夜彈琴的人可能是周易,所以便隱晦試探他,但都被周易口是心非的避開。
這之后,北舞好兄弟腳踏兩條船,且拜托周易幫自己保密,還請求他幫忙打個掩護,比如假裝是這位酒吧妹妹的朋友,到時候大家就可以光明正大同框出現了。
一開始周易在沉默當中同意了,但到最后還是忍無可忍,選擇跟好兄弟爆了,兩人打了一架,自此決裂。
已經明確知道周易喜歡自己的王麗昆在兩人打架后又回到了琴房,看到了那個在彈琴的周易,并再一次問他,那一晚彈琴的究竟是不是他——潛臺詞就是你到底喜不喜歡我。
可惜周易卻以為他們還沒分手不想搶別人的女朋友以及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又又又一次否認了——
直到女主的離去。
錯誤的認識,錯誤的戀情——
周易所飾演的男主膽小不敢勇于表白王麗昆,王麗昆所飾演的女主也沒長嘴只會用“彈琴的到底是不是你”來逼問,雙方就此錯過。
現實中許多人也是這樣不敢開口表白導致彼此錯過,所以取名《可惜沒如果》——
“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
經典誤會流的胃疼愛情。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周易看見這種劇情只會罵一句傻逼,但現在是2005年,正是廣大民眾們對愛到死去活來、遺憾等劇情喜歡到難以自拔的時候——
“你怎么又把自己寫成了一個單純的男人?你不應該演那個腳踏兩條船的北舞渣男?”
錢江繃不住了。
越缺什么就越喜歡演什么是吧,《愛我還是他》里后期的渣男形象才是你的舒適區!
“滾蛋。”
周易抖著腿,笑罵了一句:“再說了,我也不是沒演過渣男,這一次換個口味有什么問題,記得找個渣男像一點的人演個配角。”
“這個問題不大,香港那邊的TVB有個叫黃棕澤的新人,私底下人就挺花的,本色出演了。”
本就是香港起家的錢江張口就給周易找了個配角:“這歌MV要火起來,我感覺盜版的《華納愛情故事》系列又可以幫你換個女朋友死了。”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