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中文五專的數量,六專《雅俗共賞》同樣也是14首,A、B面各分一半。
在A面的七首結束之后,轉而來到B面,打頭陣的第一首歌自然就是專輯同名歌曲、許松職業生涯的經典代表作:《雅俗共賞》。
將這首歌放在B面首位,除了是呼應專輯名、點題以外,也是承接A面最后一首《伯牙絕弦》的啟下——
“他們說快寫一首情歌雅俗共賞,落筆傳神還要容易傳唱
“上得廳堂也下得廚房,就像我一直在找的姑娘。
“快寫一首情歌雅俗共賞,打完字謎還要接著打榜
“氣韻里突然添了些孤芳自賞。”
這其中的內容,回應的便是此前五專《噓》發布時許多樂評人、業內人士的批評——太俗。
同時,也是周易整張專輯最核心的表達:自己怎么寫都會有人不滿意。
這首歌明明白白的把問題擺在了明面上——那就是以他現如今在樂壇的地位,旋律復雜傳唱度低會被說不接地氣、太過陽春白雪脫離了市場;
旋律簡單傳唱度高又會被鄙夷太接地氣、為了追求流行而落于俗套。
尤其是在經歷過五專《噓》過于流行化的批評過后。
但很顯然,周易并不服氣那些說自己詞、曲過于流行化的批評,所以才有了這首《雅俗共賞》,才有了B面接下來的歌曲。
縱觀世界樂壇,無論是美歐日韓還是內娛,關于愛情的歌曲永遠是最多的。
然而,由于寫愛情的歌曲實在是太多了,在流行樂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單純寫愛情的歌曲已經很難再寫出太多新意與內涵了。
這也是周易五專《噓》會被批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周易用《雅俗共賞》表示了不服之后,接下來的幾首B面歌曲就是他單獨在這個愛情歌曲這個領域的“炫技”——
B面第二首歌:《千里之外》。
周杰綸與費玉青合作的現象級作品。
“屋檐如懸崖,風鈴如滄海,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演一場意外,你悄然走開……”
歌詞所描寫的正是烽火大時代背景下的兒女情愫,一句“琴聲何來,生死難猜”唱出戰火年代的愛情多以悲劇收場,細膩的歌詞描繪出對已逝愛人的感觸與感傷,凸顯大時代的悲歌。
中國傳統小調、位于華語歌曲金字塔尖序列的歌詞,以中國風的視角將愛情悲歌詮釋到了極致。
當初那些樂評人、公知、業內人士不是在五專時說我的愛情歌俗嗎?
就問你《千里之外》到底是雅還是俗?
雖然寫的還是愛情這個俗套的題材。
而接下來,還是愛情。
B面第三首歌:《修煉愛情》。
林駿捷生涯最重要同時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代表作之一。
仍舊是華語樂壇乃至于世界樂壇飽受詬病的俗套愛情題材,但《修煉愛情》同樣寫出了新意。旋律與歌詞雖然不再是中國風,但這首歌現代化的白描歌詞仍舊不落俗套。
“修煉愛情的心酸,學會放好以前的渴望,我們那些信仰要忘記多難。”
《千里之外》講述的是愛情悲歌、講得是失去,《修煉愛情》所描繪的則是在失去愛情后的痛苦、掙扎與堅持。
前者悲傷婉轉,后者積極向上。
一古一今,正好銜接成一個情緒上從失去愛情到自己主動走出來的組合。
B面第四首歌:《千百度》。
許松個人職業生涯的填詞巔峰作之一,后被收錄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修訂版中,該教材為“十二五”規劃教材,具有官方權威性。
歌詞化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意境,同時融入現代敘事,彰顯古典與現代的融合——但同樣的,這首歌寫的還是愛情。
歌詞的主人公視角其實是一個年輕時風流成性的花花公子,卻在人到中年時,才意識到自己最初所辜負的那份愛是純真、美好的。到了這個時候,他再想回頭去尋回原配已經找不到人了——
“我尋你千百度,又一歲榮枯,可你從不在燈火闌珊處。”
這也是歌名《千百度》的寓意:眾里尋她千百度,她卻根本不在燈火闌珊處。
雖然依舊寫的是愛情,依舊是中國風,但卻與前面的《千里之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達意向——
這首歌需要所講的是浪子回頭翻然悔悟、是告誡你要珍惜。
與之對應的,B面第五首歌:《可惜沒如果》。
與《修煉愛情》一樣,同樣是林駿捷生涯最重要同時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代表作之一。
甚至于,在重要性上,《可惜沒如果》還要略勝一籌,足以擠進前五。
在一些人心中這首歌甚至能擠進前三,或者直接就是他的職業生涯中現代情歌類型歌曲的最巔峰作品。
而這首歌的歌詞,所描述的正是一段錯過的故事——
“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
“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緒挑撥,你會怎么做
“那么多如果,可能如果我,可惜沒如果。”
同樣是一古一今的模式。
《千百度》是教你學會珍惜別錯過;
《可惜沒如果》講述的是錯過后的遺憾與后悔。
講述的都是俗套的愛情,同樣也是最奪人心神的遺憾與悲傷,但歌詞與旋律上的表達卻依舊做出了區別。
在《雅俗共賞》之后,兩組旋律與歌詞、編曲都能稱得上雅的一古一今組合直接打出了愛情歌曲的四種寫法。
這是周易對外界當初質疑中文五專俗的又一次回應。
于是,便來到了B面第六首歌,開始收尾:《不為誰而作的歌》。
林駿捷后期經典代表作之一,一直被調侃為是《只有我自己能唱的歌》。
這首歌的主題不再是愛情,但同樣是愛——致謝這存在于人世間的愛。
雖然歌名是《不為誰而作的歌》,但實際上的歌詞內容卻是在致謝所有愿意在生活中對他人伸出過援手的人以及——當初周易五專遭受大量質疑時,仍舊默默站在他身旁支持他的人。
前者是這個世界人性的美好,出于人性中的善良選擇支持周易;
后者是粉絲們的鼎力支持,算是前者群體的一個子集。
他們都是周易在過去五年間遭受各種質疑、輿論風暴時還能默默堅持走下去的力量——
B面第七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送給所有正在不懈努力的人的一封鼓勵信。
每當遭遇挫折、質疑時,希望這首歌能夠給你、給你們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
包括粉絲、包括路人、也包括被質疑時的周易自己。
“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因為這一整張《雅俗共賞》專輯,就是周易對五專《噓》發行后所遭遇的質疑聲的回應——
A面從《火力全開》開始,每一首歌都是一首單獨的題材。
回應愛國的《火力全開》;
回應皇帝的《皇帝》;
回應緋聞的《中國姑娘》。
深陷旋渦當中迷茫思考的《公路》;
給出答案的《誰的奧斯卡》;
對網絡社會亂象失望的《握手》;
渴望找到知音聽懂自己這張專輯表達的《伯牙絕弦》。
它們風格各異,autotune、舞曲、復古放克、流行、R&B、硬搖滾、中國風——
僅僅只是單獨的一個A面,就集結了七首不同音樂風格的現代流行歌曲,主題卻圍繞著周易自己一脈相承未曾脫離,堪稱是在音樂性上炫技;
唯獨,歌詞寫法都很俗。
哪怕是其中內涵最高的《握手》,也由于詞寫的過于隱晦而一度被移動互聯網時代考古的人視為小黃歌,《伯牙絕弦》的中國風歌詞則是沒太多新意。
剩下的那就更不用說了,中文歌詞完全可以說是與音樂性上的主題高度不相匹配的。
B面則恰恰相反——只有流行與流行搖滾。
嚴格意義上來講,則是只有流行。
畢竟眾所周知的是流行搖滾早就被開除搖滾籍貫了。
音樂性上的主題除了最后用來收尾的《不為誰而作的歌》與《夜空中最亮的星》全部都是在當今世界樂壇都已經被寫爛了的俗套愛情,但寫出來的旋律與歌詞卻都很唯美。
擴寬融合音樂主題高度多面性的A面被視為流行樂高度當中的雅,歌詞卻用俗不可耐的寫法撰寫;
彰顯中文流行歌歌詞美感的B面在詞作方面足以被稱作雅,但音樂主題高度卻是被當代流行樂高度受眾們所鄙夷的俗芭樂。
當它們擺在一起時,誰能叫俗,誰又能稱雅?
亦或者——
《雅俗共賞》?
這個世界并非由二極管組成,探索華語音樂上限的音樂性歌曲需要有人做,培養音樂市場與音樂審美的流行性歌曲同樣也需要有人做,兩者無法脫離市場單獨運行。
只有前者那樂壇就會陷入曲高和寡市場崩壞的怪圈,如A面,能傳唱開來的極少;
只有后者那樂壇同樣會進入同質化嚴重的惡性循環,似B面,情情愛愛換湯不換藥的極多。
因此,針對兩者無端的指責都沒有必要。
這是周易給出的答案。
如果聽了這張專輯的那些激進樂評人、業內人士乃至于網友、公知愿意認同他這個答案的話——
知音難覓,《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