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門、、、、、、、、、、、、、、
講道理,你不能說之前打了一架,現在還想當做無事發生了一樣和好。
畢竟周易這個方丈那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因此,在李彥鴻該做的全部都做了一遍后,周易這才真正與這位握手言和,笑瞇瞇的講些風花雪月。
順帶也認識了大馬這一圈人。
“那個叫馬蕓的,似乎很想學你。“
回到了酒店的程好端著兩杯溫水走向了坐在客廳吧臺旁的周易:“學你這種把個人形象突出、同時與企業進行高強度綁定的行為。”
“學就學唄。”
周易不是很在意。
未來的淘寶系自己現在已經插不進去手了,大馬愛怎么學怎么學,他也懶得湊熱鬧。
反正這手段也沒什么稀奇的。
國外的喬布斯二進宮后為了不再被踢出局,于是在蘋果就是這么營銷自己的,高強度突出個人形象后與蘋果進行綁定;
國內拋開他不談,搜狐老張在清理完董事會后現在就在這么干。
往后還有馬蕓、皮衣黃、馬斯克、軍兒等將個人形象突出與企業綁定的營銷手段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只不過他出身娛樂業,有著天然的營銷優勢。
他甚至連自己白手起家的全過程都敢干干凈凈擺出來營銷!
懂不懂身家清清白白的含金量啊。
這也是為什么他一定要營銷彩鈴的原因。
是他一定要當這個樂壇救世主嗎?
那當然不是。
這是他現在作為華語樂壇第一人所必須要表現出的責任感——往后輸了心灰意冷也能甩鍋時代大環境。
“那我就讓王小魚他們加大力度了,趁著現在這個天時地利人和……”
程好掰著手指頭,一樁樁一件件說著自己的安排。
紙媒她無法遙控,但憑借著中影的關系現在也能招攬到一批愿意為周易搖旗吶喊的。
而憑借著彩鈴與拍賣的關注度,翌日,一抵達香港就直奔慈善拍賣會的周易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頭條王中王——
《搜索巨頭服軟,300萬換皇帝免死金牌!》
《彩鈴有望登陸香港市場?》
《領先于同行的地位:周易大過天!》
由于香港市場百度暫時沒有打進去占據太多市場份額的緣故,李彥鴻的低頭對于看新聞的香港市民而言頂多就只是一個茶余飯后提幾嘴議論議論的談資——
但對于內地互聯網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能夠讓人驚掉一地下巴的新聞。
要知道此前罵戰的時候周易可是直接嘲諷“風口上的豬”,許多人也將后續沉默的百度視為在積蓄力量等待反擊。
結果現在倒好,李彥鴻在香港帶頭給周易敬酒了!
這讓那些還排著隊等百度反擊的人傻眼了。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我操了,周易這傻逼的地位怎么越來越高的?這不對吧,李彥鴻你得支棱起來啊!繼續對剛啊!”
“合著被潑水的不是你是吧,百度人還要上市呢。”
“丁三石、大小馬,周易這在互聯網企業圈子里的地位挺高啊,都圍著他。”
“周易這個逼別的不說,身條臉蛋是真的出色。李彥鴻已經算是互聯網企業老板里最帥的那個了吧,這給周易敬酒站在一起,被秒的渣都不剩了操!”
“到底是混娛樂圈出身的,降維打擊了。”
“周易哪來那么多錢搞投資?嚴查!一定要嚴查!”
“得了吧,這話你查其他人是一查一個準,周易這逼養的起家過程隨便找個他的黑粉問問就一清二楚了,他們比周易的鐵粉都更努力鉆研周易的起家過程。”
黑粉:“……”
我他媽!
黑粉群體直接被噎了一口大的,但一時間竟無法反駁。
但凡周易的起家過程經不起查,那就真的是早就黑料滿天飛了,要知道他在國外可是比在國內還囂張的存在。
能抗住國內外黑粉一致嚴打的,那是真的黑不動。
“還不如罵周易搞特殊,春晚第一輪、第二輪彩排都不去,這個倒是實打實的。”
“對頭,春晚關系戶!”
2005年春晚臨近,彩排已經在如火如荼展開。而根據有關人士爆料稱,周易是本屆春晚唯一一個報名了節目但卻沒有去參加第一輪、第二輪彩排的人。
這屬于是實打實的搞特殊。
國內春晚歷史獨一份。
當然,春晚方面的負責人對外說法則是還沒輪到周易彩排。
“這純屬無稽之談,沒有人能夠凌駕于春晚規矩之上,跟我有仇的媒體亂寫而已。事實上,我已經開始準備去央視進行彩排了。”
23號,人還在香港宣傳的周易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斷然否認:“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
他確實跳過了送審環節,哪怕是《將軍令》這么一首指向性極強的歌,但這不能對外說。
以周易現如今的地位,他哪怕就是上臺詩朗誦劍外忽傳收薊北,那導演組也不敢不同意。
作為國內音樂圈成立以來唯一一個爭氣爭到國外去的,現在又在國內搞出了音樂創收的新路子,距離被叫教父就只差年紀了,在春晚舞臺上叫你自信一點,在自己的土地上請說華語,底氣十足。
別不服,不服你也搞一個能幫助音樂行業賺錢的新路子來。
這可是一門潛在市場超過百億的大生意!
同樣是在23號,興許是為了給周易撐腰,又或者說是肯定周易的付出,央視財經在這個節骨眼倒是推出了一份潛在市場報道——
《付費習慣革命,周易成“盜版克星”》
“據運營商統計,在現如今如火如荼的彩鈴市場中,有超70以上的彩鈴用戶為首次音樂付費。
“周易通過降低消費門檻,讓‘音樂值得付費’從口號變成共識,《她說》、《夜曲》、《愛情轉移》成用戶首選。
“中移動高管透露周易歌曲拉動30新增付費用戶,稱周易幾乎可以說是用一張專輯撬動了一個新型產業的發展,這是商業與藝術的雙重奇跡……”
2004年,根據信息產業部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全國手機移動短信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8.8。以每條一毛錢計算,這一收入超過217億元;
截止到2004年,全國電話用戶總數更是達到6億4千萬。其中,移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了50。且,伴隨著以諾基亞為首的廠商相繼推出平價機型,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
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市場,可想而知。
彩鈴已經成為繼短信之后的第二大電信增值業務,哪怕對半砍,那也有100億以上的市場潛力。
24號,《音樂周刊》特刊發布,內里詳細介紹了周易為彩鈴市場拉新所帶來的增長——
《日均300萬用戶為音樂買單,周易成數字音樂付費啟蒙導師!》
“與去年同期相比,彩鈴市場業務銷售增長量高達171.4!這其中周易以新專輯《噓》帶動的彩鈴下載量、推廣量居功至偉。據悉,截止到目前為止,周易歌曲彩鈴市場總下載次數已經突破一億一千萬……”
從19號到23號,五天的時間,從之前的破億到現在的突破一億一千萬。
增速雖然相較于最初的瘋狂勢頭有所放緩,但仍舊在不斷向上攀爬。
而更為恐怖的是,周易所啃下來的市場同樣惠及到彩鈴市場內的其他歌曲,并不是一個人吃獨食。
不光《兩只蝴蝶》在飆升,連后發的《一萬個理由》現在都已經破了一千五百萬次下載。
《當代歌壇》:《不爭榜單爭格局!周易:我要讓所有人都有飯吃!》
“當同行們還在搶年度金曲、年度制作、年度專輯時,周易已經構建起了包含制作、發行、付費的完整生態鏈,他與同行之間已然不在同一個高度……”
《中國青年報》:《從歌手到產業領袖,周易定義華語樂壇新生態!》
“犧牲個人專輯口碑推廣彩鈴,卻讓《模特》等實驗性作品被聽見。以前歌壇是大魚吃小魚,生態一步步被銷毀,現在是周易建造了一個新池塘并號召大家一起來養魚……”
25號,《人民日報》所發表的標題就簡單多了——
《周易:樂壇新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