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天黑,煙火不會太完美
“回憶燒成灰,還是等不到結尾
“她曾說的無所謂,我怕一天一天被摧毀”
太痛了!
女性角度的落寞情緒在這首歌《她說》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聽得不少感性之人淚眼汪汪。
從歌詞含義上來講,這首歌實際上擁有著非常悲傷的底色。
在簡易的鋼琴弦樂烘托下,這首歌并不顯單調,反而有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直率——就好像是真的有一個她坐在那里,安安靜靜向世人傾訴著愛情中的落寞。
簡單、直白,卻又容易讓人共情。
倘若這首歌是孫燕茲唱的,那么《她說》就會變成一首純粹站在女性角度向世人傾訴的悲傷情歌。
可偏偏這首歌是周易唱的——他是一個男人。
女人作詞,男人譜曲,男人演唱。
這直接導致了這首本該是女人站在女性角度上對外界傾訴的情歌,在這個架構下變成了一對男女在愛情中對彼此的傾訴與傾聽。
體現在歌曲當中,最直接的便是曲子時長——不多不少,正正好5分20秒。
如果說《她說》的歌詞是孫燕茲借作詞之口對周易的傾訴,那么周易的作曲便是在傾聽后對于她的回應:520。
1998年5月,憑借著《健康歌》紅遍大江南北的范曉宣發行了一張名為《Darling》的專輯,這張專輯中有首歌叫做《數字戀愛》,歌詞里第一次將“我愛你”的數字諧音“520”正兒八經寫了進去。
自此之后,“520”這三個數字組合在一起,在互聯網逐漸受到了沖浪網民的認可與傳播。
本身就是沖浪最前線的周易不可能不知道520這三個數字組合在一起會是什么意思,但他還是這么干了。
這說明了什么?
這不就是死傲嬌在看出了孫燕茲的失落后給的隱晦表白嗎?!
“縱觀周易所有的歌曲,從沒有一首歌的時間卡的這么嚴實,正正好卡在5分20秒結束。而且這首歌的歌詞最后明顯過于重復,給人一種原歌詞寫完了但不夠5分20秒,所以硬生生重復了兩遍副歌,將時長湊足的感覺。”
“我是學音樂的,確實不排除有這個可能。”
“嘶,你不說還好,一說好像還真有那么點意思。一般流行歌曲我記得都是3分多鐘、四分多鐘吧?”
“如果是其他人的話,那我不會懷疑。但這是周易,我嚴重懷疑!”
“不對啊,專輯里不是還有一首《他不懂》嗎?真要算的話,這首歌不更應該算是周易的回應嗎?”
“沒毛病啊,520隱晦表達自己的愛意,借著在《他不懂》里向燕茲訴說自己的心路歷程,企圖挽回這一場愛情?”
由于專輯發行時間過短的緣故,各大知名樂評人、雜志都還沒有做完專輯的閱讀理解。沒辦法,華納早就不提前送專輯給樂評人或者網站、媒體人了。
此刻網絡上所流傳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從天涯音樂板塊里那群發燒友帖子里扒出來的。
典型如《她說》的520時間,第一次被注意到并提出就是在天涯的音樂板塊。
由于涉及到華納雙子星這一對從出道開始就始終站在彼此身邊的養成系cp,多少一路看著這倆走來的cp粉們在注意到這一點后頓時激動的嗷嗷直叫喚——
這是糖!
這一定是糖!
世界紛紛擾擾,女人來來去去,到最后周易的真愛還是最初那個與他有著相似出道經歷的新加坡女郎!
“啊?有這件事嗎?我不知道誒。”
4號,一開始就是回帝都參與宣傳《功夫》路演的孫燕茲在路演現場被自己的cp粉貼臉開大問到這件事時,一臉的茫然與無辜:“我還沒聽周易的新專輯,因為太忙了。”
“吁”
“真的啦,周易做歌的時候我一直都在外邊跑宣傳,是真的沒聽過。”眼看著粉絲貌似不太信,孫燕茲又補充了這么一句,只是臉上那彰顯牙齦健康的笑容多少顯得沒什么說服力。
試問哪個真粉絲不知道她真正開心的時候那嘴咧的比誰都大。
實際上,雖然是她先寫的詞、周易后譜的曲,但在寫詞的時候她自己也難免會在腦海中過一遍——這個時候她自己私底下哼哼的時候仍舊是標準的四分多鐘。
可是,最后周易交出來的成品卻是出人意料的5分20秒,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她不喜歡《他不懂》這首歌,是因為一開始她真的認為周易是想要借著《他不懂》來拒絕自己,直到她看到了完整版的周易專輯——
《歌手與模特》這首歌一出來,她就想到了自己當初因為自卑而去悄悄請教維密超模時的情況。她嚴重懷疑是不是那個超模私底下向周易告密了,所以周易寫了這首歌來告訴她要堅定的做自己不要被娛樂圈五光十色的大染缸所迷惑;
《模特》在她看來就是周易在進入娛樂圈聲色犬馬后的迷茫,無盡的名利與寂寞結伴而來;
《最佳歌手》可以看做是周易里、表人格之間的相互指責與拉扯。
他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么做是不對的,但他無法克制。
所以面對孫燕茲那落寞的傾訴《她說》,周易選擇了用520的時長去回應、用《他不懂》來辯解,用《愛情轉移》來講述自己這些年的情感變遷——
形形色色的女人唾手可得,致使他覺得自己好像喪失了尋覓愛情的能力,所以在《夜曲》中親手埋葬自己。
這是孫燕茲在聽完、看完《噓》A面后的第一感覺。
主題確實如周易所說的一樣講的都是愛,但卻又不全都是愛,更深層次的是對他自我的批判與解剖,是對自己這些年糜爛生活的一個階段性總結。
同時,他顯然也知道自己這種行為、這種觀念是會被普羅大眾價值觀所唾棄的,是會被噓到底朝天的,所以——
它會叫《噓》。
可以是叫黑粉對頭閉嘴噤聲,也可以是自己給自己噓聲、自己對自己的唾棄。
19歲出道,23歲登頂世界樂壇;五年殺到巔峰,專輯總銷量擠進世界排名前三十。
如此超級超級巨大巨大的成功之下,人迷茫、飄忽是很正常的。
畢竟周易平日里就算表現的再怎么淡定,他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年輕人。
他想要改變自己,所以才會有b面的《改變自己》,會有b面那些與a面“愛”主題相同、但內涵卻截然不同的歌——
《將軍令》愛的是國家;
《三國戀》愛的是小家;
《我們的歌》愛的是歌迷;
《lovesong》愛的是音樂;
《每個人都會》愛的是這個世界。
他渴望用尋找到其他的愛來證明自己并沒有“病到畸形”,仍舊有發現愛的能力。但最后,他卻悲觀的發現自己這輩子大概率是沒法正常去戀愛了——
《發如雪》是他幻想當中自己真正去愛一個人女人愛到極致時的模樣——愛在月光下完美。
孫燕茲不知道別人是怎么解讀的,反正她是在察覺到了這個520后又開始重頭看、聽了一遍,而后就察覺到了周易那扭曲、甚至于可以說是他自己都擺爛放棄了的感情觀。
這是他的自白,也是他渴望救贖的證明——
周易的愛情觀,需要救贖!
拯救渣男周易,我義不容辭!
私底下已經被520沖上頭了的孫燕茲滿腦子都是這個。
與此同時,不懂音樂的程好對于周易這張新專輯的關注點就只有一個——
《夜曲》。
作為當事人之一,她幾乎是在看到這歌名的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當初在姜汶指導下拍攝《以父之名》音樂電影時,周易那坐在鋼琴前給自己彈《夜曲》的場面。
“為你彈著肖邦的夜曲,紀念我死去的愛情。”
這句話很重,重到讓程好有些詫異。
她不信周易不知道這首歌寫出來會讓她產生誤解,但后者還是寫出來了,底色還寫的很悲傷。
前一首還在唱“把一個人的溫暖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呢,下面緊接著就“死去的愛情”了——作為一名前演員,程好的感性、共情與閱讀理解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言的。
《夜曲》是獨屬于他們兩個人的記憶,周易對此卻持悲傷的底色。結合其性格與一直以來的作為,大概是覺得她以后應該會離開他吧。
之所以一直不捅破那層窗戶紙,也只是為可預見的未來保留一份體面。
“我還當你什么都不知道想繼續裝聾作啞下去呢。”
摩挲著隨專輯附贈的歌詞本,程好聽著悠揚的《夜曲》,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揚。
這個男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矛盾。
不過,她喜歡。
再次倒帶回了《夜曲》的開端,程好坐在老板椅上,拉開辦公桌左側的第三個抽屜,從中取出了幾份文件翻開批閱著——眉眼含笑,隨旋律輕哼的歌詞在這不算小的辦公室內回蕩。
而同樣在聽歌后做著閱讀理解的,還有秦蘭。
只不過她的關注點多少有點偏了,從一開始的驚喜到現在的撓頭——
《lovesong》這首歌歌詞靈感來源絕對是她,但是為什么這首歌一點都不火?!
難道是她不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