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2000第三百零五章 夕陽與朝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華娛之2000 >>華娛之20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夕陽與朝陽

第三百零五章 夕陽與朝陽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9日  作者:河貍的米飯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河貍的米飯 | 華娛之2000 

作者:→

熱門小說

對于華語樂壇而言,羅大佑與李宗盛這兩位無疑是兩座常人難以翻越的高山,同時也是會被不少年輕創作人出頭后會拿出來比較的對象。

這其中,兩人里更為全能、同時題材、音樂類型涉獵也更廣的羅大佑基本上是穩坐華語樂壇教父級的頭把交椅。

作為一名流行音樂領域的歌手,羅大佑能夠以自己那一把破鑼嗓子干到這種地位,靠的就是對華語流行樂的開創性與發展貢獻。在他之前與他之后的華語流行樂,明明都是同一年,夸張點說完全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時代。

一句話評價:他,重新定義了華語樂壇。

搖滾他玩、朋克他玩、雷鬼他玩、靈魂他玩、爵士他玩、R&B他玩、民歌他玩,甚至于是所謂的中國風、他同樣在玩。

千禧年后華語樂壇所盛行過的曲風,羅大佑幾乎是早就全部玩了個遍。

而且其所唱的內容也不僅僅是風花雪月,還有濃烈到極致的社會、人文關懷、縹緲而又現實的詩和遠方。

礙于時代的緣故,可能有些人在千禧年之后回過頭去聽會覺得羅大佑的歌亦或者專輯,會覺得制作水平對比起來有些粗糙。

但除此之外,無論是旋律編曲還是樂器編排,羅大佑的歌即便是放到心態愈發暴躁、節奏愈發迅速的互聯網流量時代都不會過時,常聽常新。

這也是為什么樂壇創作人里有人會被稱作為“小李宗盛”、有人會被稱作“小誰誰誰”,但卻從沒有一個歌手自出道以來能被冠上“小羅大佑”的稱呼的原因。

《蘋果日報》雞賊同樣雞賊在這一點上。

單獨拉一個李宗盛的話,話題度是很難發酵的,因為他嚴格意義上來講與周易并不是一個賽道的。

但再加上一個羅大佑就不一樣了。

作為華語樂壇少有——不對,應該說是罕見的能橫跨多種音樂類型的本土全才一體機,羅大佑就是一個標桿——

還是有著極高影響力與地位的標桿,他的者基本盤大都還是現如今那些已經成為了社會中流砥柱的中年人。

而標簽同樣是全才一體機的周易的粉絲基本大盤恰恰是少年、青年。

一個是在頭把交椅上坐了將近二十年的老神,代表的恰恰就是一個時代的回憶與過去。雖巔峰已過,但余威猶在;

一個是在新世紀后崛起的新神,代表的恰恰就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縱橫睥睨,意氣風發。

過去與未來:天生的對立點,新聞的制造機。

更重要的是,羅大佑是滾石的門面,而現如今的滾石唱片因為投資失利與唱片市場不景氣的緣故同樣在持續走下坡路——

昔日盛極一時的滾石王朝就宛如歷史上的末路帝國一般問題層出不窮,哪怕有羅大佑與李宗盛兩尊真神坐鎮也無法緩解。

而作為對比,在新神周易的帶領下,國內唱片市場份額基本已經接近跌落谷底的華納唱片卻在新世紀逆勢上揚,一舉成為了領頭羊,每天都在蒸蒸日上。

捎帶手還奶出了一個孫燕姿與其在國內并稱雙子星,兩人幫助華納一起蠶食著男女歌手市場的份額。

維京唱片的蕭亞軒同樣也吃到了周易福利,還有出道就吃了周易福利的福茂唱片張韶涵。

綜合起來看,現在的周易簡直跟當年的羅大佑別無二致,不僅自己能做唱片,還能奶別人。

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羅大佑出道專輯《之乎者也》單就對樂壇的重要性而言明顯比周易融合了Hiphop元素的首專《周易》強——

前者直接改變了華語流行樂壇,而后者僅僅只是將Hiphop元素推向了樂壇的主流商業市場,成為了一個市場成熟化的標桿。

“這么對比其實對周易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樂壇發展了這么久,該有的音樂類型其實都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

7月28號,星期日。

在《蘋果日報》這一篇拱火引戰唯恐樂壇天下不亂的文章發表后,向來低調的羅大佑第一次主動約稿了臺灣本地的媒體記者,親自下場駁斥著《蘋果日報》這一篇從銷量上來講可能會對滾石唱片有利的新聞。

“在周易之前,我們不是沒有人玩過Hiphop,甚至外國華裔玩Hiphop的更多。但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我們的Hiohop商業化與本土化始終是做的不夠的。

“我們能玩,但賣不出去,沒有辦法讓唱片公司、讓相關渠道、讓國內的聽眾大規模的接受這種音樂,他們只會覺得歌曲吵鬧,哪怕是年輕人。”

在采訪中,羅大佑并沒有因為周易是對家公司太子爺的緣故而有所保留,反而是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但周易做到了,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他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音樂的前端,他的英文專輯《TheAttitudeShow》其實更能體現他對市場的理解與對玩音樂的平衡,也是最能體現他音樂能夠引領世界潮流的地方。

“在中國乃至于華人流行樂歌手里,他是第一個走到這種地步的人,我甚至可以猜到未來將會有不少歌手出道就會以周易的歌曲為模版進行商業化制作。

“這也是為什么宗盛之前會說周易推動并豐富了華語流行樂Hiphop元素流行商業化的原因。

“同時,他還不忘把自己對世界音樂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本土化改編,融合進我們獨有的漢語語境當中,這也是為什么周易的中英文專輯都能這么受歡迎的原因。”

在滾石唱片老總巴不得跟周易吵起來,方便他們炒作公司歌手李圣杰的新專輯《癡心絕對》的情況下,羅大佑堅定的選擇了站出來維護周易,對其大加贊賞。

這還是羅大佑在媒體、大眾口碑中登上王座以來,第一次對一個小輩歌手表達了這么高的贊譽——

一盆冷水直接澆在了想要憑借著炒起這個大戰熱度而賣銷量的《蘋果日報》頭子黎智英頭上。

“周易年輕氣盛?我覺得還好,誰還沒年輕過呢,我年輕的時候干的那些事只不過是你們現在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我也罵人,而且我罵人罵的可比周易狠多了。”

棄醫從歌的羅大佑說到這里時都是笑呵呵的:“你包括像宗盛他們,年輕時荒唐事可都不少。

“如果媒體、我的歌迷或者其他人一定要把我和周易做個對比的話,那我想可能夕陽與朝陽才是最好的寫照。”

《我是即將落下的夕陽,而他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

29日,周一,三立新聞周刊直接放出了羅大佑的完整專訪——

因為這兩代王者“大戰”的緣故,熱度高到一天之間直接在島上賣脫銷!

內地,得益于羅大佑的名聲與地位,其的這一個評價直接把熱火朝天的干仗氛圍給轉變成了兩代樂壇王者的交接棒——

這其中,以王小魚為首的智娛智樂新聞傳媒公司可沒少發力。

“我很喜歡羅大佑先生的歌,《光陰的故事》也好,《童年》也罷,甚至于是《東方之珠》,這都是我在上學的時候接觸過的經典歌曲。

“不夸張的說,這些歌曲是我小時候踏上音樂之路的引路人之一,所以外界那些罵聲我從沒有放在心上過。”

對這位是真心尊重的周易在看到了這篇專訪過后屬實是佩服于這位的胸襟。

這要是他在滾石,羅大佑在華納,高低得再碰瓷炒作一下。

畢竟,現在的滾石就缺唱片銷量。而正正好,最近的滾石又冒出來了一張流傳度極廣的專輯——

歌手李圣杰于六月底發布的《癡心絕對》。

在經過了一個月的發酵后,無論是電臺排行榜還是KTV傳唱度,《癡心絕對》專輯同名主打歌《癡心絕對》都紅到一塌糊涂,兩岸三地全都爆火的那種——

風頭之盛,直追車底戰神阿杜。

單就內地傳唱度、KTV商業授權成績、連剛發了新專輯《八度空間》沒多久的周杰綸都被他給踩在了腳下,商演價格、代言價格全部大幅度躥升,缺錢的滾石上下樂開了花。

“那你的意思是,你已經做好了稱王的準備?”

“現在是2002年,不是1802年。”

7月30日,安踏活動現場,周易不屑地瞥了眼這位跑得快的香港記者:“我說我是銷量王,你有什么意見?黎智英有什么意見?他主子都沒什么意見,還在給我貢獻專輯銷量。”

我他媽!

香港,黎智英差點被周易這話給氣到背過氣去。

這狗日的是真你媽囂張不怕事。

“給我查!查周易這周英文專輯的海外成績,只要有下滑就給我狠狠的往死里嘲諷!”

“呃,老大,這個沒有。”

“沒有?真沒有?”

黎智英咬牙:“找找那些小國家,他成績不好的小國家!腦子呢?!”

“老大,這個……真沒有。”難為情的下屬面露難色:“總不讓我們直接開編吧,那您又得找人代替你去監獄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華娛之200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