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大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大師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大師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5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放肆!!”

劉娥的聲調首度上揚,并未尖叫,但簡短的兩個字,已經讓不遠處的班直猛地沖了進來。

他們被太后揮退,就知道里面談的可能是極為秘密的事情,真要聽了,極可能惹禍上身,故而站得遠遠的,可當里面傳來動靜后,還是即刻撲了進來,護衛太后安危。

然而映入眼簾的,并不是僧人發難,傷害太后,悟凈依舊萎靡地靠在墻邊,手腳根本無法恢復行動。

那就是僅僅憑借話語,便讓一貫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后如此震怒,眾班直面面相覷,背脊發涼,噤若寒蟬。

“退下!”

劉娥眼中凌厲的寒光卻很快斂去,面容恢復平靜,擺了擺手。

眾護衛趕忙彎下腰,默不作聲地退了出去。

等到腳步聲完全遠離,劉娥再度開口,語調與之前竟無區別,完全聽不出失態的怒斥:“這一切都是寶神奴推斷的?”

悟凈倒是下意識地吞咽了一下口水:“是!”

劉娥又問:“此等才能,為何來我朝做諜細?”

悟凈解釋:“他腿有殘疾,又患有陽狂病,在遼國沒了賜姓,得成貴族的機會,才會來我朝……”

“嗯?”

劉娥稍加沉吟,卻還是搖了搖頭:“便是如此,僅憑外朝的些許傳聞,能做出此等猜測,這個契丹人留在遼國,依舊有大好的前程!”

悟凈心頭一驚。

他之所以欣然成為真相的講述者,正因為寶神奴被捕后,兩人是朝夕相處的獄友,如今寶神奴身亡,有關真相的分析,借自己的嘴道出,顯得順理成章。

換成別人,就沒有這般好的理由了。

但事實上,寶神奴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思路和眼界,正如悟凈聽到真相時只覺得不可思議,他小時候還親身經歷過天書降世的狂熱,都難以想象,堂堂天子居然會想出這樣的法子,寶神奴自從成為諜探后,滿心全是陰私詭譎之事,更無法代入當權者的思路里。

所幸除了寶神奴外,還有一層保險,悟凈接著道:“太后還記得那位太醫局的孫神醫嗎?”

劉娥道:“記得,此人是王旦相公從峨眉山請下的神醫!”

悟凈問:“此人現在何處?”

劉娥道:“那次入宮后,很快離京,再也沒有回來。”

悟凈立刻道:“孫神醫并非害怕,相反這個人心懷叵測,是一個神秘勢力的首腦,根據寶神奴所言,成立的時間比他的‘金剛會’還要早得多……”

劉娥平靜地聆聽。

機宜司的新任提舉韓忠選,在重新站隊后,對“組織”高度重視,雖然能力不足,至少態度是到位了,幾番上奏,言明這個神秘勢力的威脅。

即便沒有這個改變,她也清楚不少事情,如今悟凈所言,又繼續補充了一些關鍵細節:“寶神奴的師承,本就來自于‘組織’,他的殘疾和瘋癲,也與這個勢力息息相關,雙方牽扯極深,互相打探秘密!”

“寶神奴探知,‘組織’的首領叫做‘司命’,孫神醫正是第三代‘司命’,一心追求長生之法,為了接近皇室,在京師潛藏了十數年,一直以閑云野鶴,淡泊名利的神醫面目示人!”

“正因為此,先帝才會相信此人!”

劉娥聽到這里,終于開口:“那寶神奴又如何解釋,那所謂的起死回生,根本沒有傳于外朝?”

悟凈道:“寶神奴認為,這第二場天書降神,被阻止了。”

劉娥目光閃了閃:“老身阻止了先帝?”

“不!”

悟凈微微搖頭:“太后或許有所參與,但應該不是直接阻止,因為后來寇相公要廢太后時,先帝是拒絕他的!”

“拒絕么……”

劉娥面無表情,只是語氣還是終究流露出幾分復雜,似感慨似傾述地道:“先帝那般防著老身,所謂廢后,非不愿,實不能也!”

悟凈趕忙閉嘴,沒有對此多做評價。

人家夫妻倆的事情,哪怕是皇帝和皇后,也終究夾雜著夫妻之情,外人怎么評價都是錯。

他緩了片刻,謹記自己該說的話,繼續道:“寶神奴對此深感可惜,他希望太后被廢,先帝卻沒有那么做,更有遺詔,軍國大事權取太后處置……”

劉娥原本只當寶神奴是個無所不用其極的敵國諜探首領,想要通過謀害李順容來讓她和年輕的官家反目成仇,倒是沒想到此人還有這般見識,不禁奇道:“那個契丹人,就這么忌憚老身?”

悟凈道:“寶神奴認為,太后出身民間,深知民間疾苦,先帝駕崩,新君繼位,主幼國疑,本該動蕩!然有太后執政,我朝可得太平,果然如今河西平定,又殺入遼都中京,遼人心懷憂懼,再無昔日的不可一世!”

這話固然有幾分吹捧之意,卻也并不夸大,尤其是前半段。

劉娥確實是起點最低的女性掌權者了,羋八子是楚宗室之女,呂雉是縣長之女,獨孤伽羅家世顯赫至極,武則天的父親雖然是商人,但也跟著李淵一起起兵反隋,是從龍之臣,后來封為國公……

唯獨劉娥是蜀中孤女,家人全亡,后來窮困潦倒,還被前夫賣掉。

一路走來,她忍住了宋太宗的排斥、兩朝名相李沆的燒詔書、趙安仁沈才人的威脅、無親子而封后、協真宗管理朝政、斗倒了以寇準丁謂李迪為首的眾多強敵,最終登臨執政太后之位,統攝國朝大權。

如此經歷,自是傳奇。

而劉娥沒有忘本,在她攝政期間,朝廷實施了不少舉措,悟凈還提出了他自己知曉的一項政策:“貧僧知道,自太后執政后,允許民間檢舉不法官吏,被檢舉的官吏如果貪污百石以下的糧食,則貪污數目都歸檢舉之人,如果貪污百石以上,則一半歸檢舉人,剩下的籍沒官府……”

劉娥淡淡地道:“此法未能很好地執行,只能治一治朝野上下的奢靡之風,令他們有所顧忌罷了!”

悟凈道:“這便足夠了,太后仁德愛民,國朝方有此等盛世,先帝所托,太后做到了,守護新君,守護天下!”

“嗯……嗯?”

劉娥有幾分觸動,卻又突然有所醒悟,這所謂的解開心結,莫非是為了自己袞服祭祖而來?

但仔細想想,自己宣布袞服祭祖,這位僧人正關在牢中,或許是太過敏感了,卻也把話題重新拽了回來:“你還沒說,起死回生之事為何沒有傳揚?帽妖之亂匆匆而終?”

悟凈緩緩地道:“寶神奴不知,這點唯有‘組織’中人知曉,并且他們至今還不放棄宣揚官家曾起死回生,有天命在身……貧僧聽完后,自己猜測,應是有人制止了那場鬧劇!”

劉娥道:“確實有人出手,制止了這場鬧劇!”

悟凈是真的好奇:“誰?”

“那也是一位民間義士,老身不知其姓名,卻知他與孫神醫,即你所說的‘司命’,是對手!”

劉娥道:“此人可比你膽大多了,他直接說,天書之亂不僅消耗了國朝大量的財物,還讓朝野內外沉浸于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中,必須停下,更不能讓皇子也被這樣的‘天命’所束縛,繼位后變本加厲地大興祭祀!”

悟凈露出由衷的贊同之色:“說得真好!”

“是啊!說得確實很好!”

劉娥有些感念:“然不管是好心還是惡意,知曉這等秘聞的人,便事關先帝的清譽,你……明白么?”

正如劉娥制止了持續十五年的天書運動,也不能說那就是造假,而是下詔,“前后所降天書,皆先帝尊道奉天,故靈貺昭答”,天書是真宗尊敬天道,供奉上天,才得到的回答,這是真宗一個人的功業偉績,如今先帝駕崩,天書從葬永定陵,一切關于天書的活動,當然就要停止了。

相反,這個真相里,真宗的所作所為就是徹頭徹尾的造假,再聯想到天書運動的狂熱,可謂昏聵。

所以劉娥的語氣里沒有殺氣,但越是如此,決心越是不可動搖。

寶神奴是遼國諜細,可以“誹謗”先帝,傳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但她絕對不容許宋人,知曉當年那些不為外人道也的真相。

“明白!”

悟凈笑了:“貧僧曾被賊人所惑,鑄下大錯,追悔莫及后,方知執念乃虛妄!由己度人,貧僧由衷地盼著,太后百年之時,回首過往,無有后悔之事!”

這番話有說教之意,但相同的話語,從不同閱歷的人口中道出,效果截然不同。

劉娥沒有動怒,只是悠悠嘆了口氣:“好!承你所言!”

“《南朝雜記》在四方館東南第三間的梁柱內,需得密鑰開啟,還有一部在無憂洞,貧僧卻不知具體的地方了……”

悟凈講完寶神奴筆錄的地點,最后說道:“請太后避讓,再讓那些護衛,給貧僧接上雙手!”

劉娥深深凝視了這位面容松弛,嘴角含笑的僧人一眼,站起身來,朝外走去。

離開偏殿,她立于一尊佛像面前,并未敬香,只是默默等待。

半刻鐘后,親信班直來到身后,低聲稟告:“太后,犯人自盡了。”

“他不是犯人,是民間的義士,得道的高僧,在開寶寺厚葬之,為其立碑!”

劉娥轉過身來,對著悟凈坐化的地方,雙手合十,遙遙一躬:“送大師!”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