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0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呼!呼!”

耶律隆緒粗重的呼吸聲中,孕育著雷霆怒火。

賊人的證詞,他并不會輕信,畢竟此人敢入壽宴刺殺,顯然是不準備活著回去的死士,污蔑栽贓也是常事。

可此時此刻,楊管事的所言所語,結合那時蕭遠博的稟告,令遼帝都不禁震怒:“以下克上!好一群以下克上的逆賊!一伙卑賤的諜探,竟然想做我大遼的主?”

氣急攻心之下,他的五官扭曲,身軀微微一顫,雙手猛地握緊,低聲道:“藥!快!”

皇后蕭菩薩哥立于身側,眼疾手快地扶住,一手撫摸著他的后背,一手將一粒藥丸喂入嘴邊,柔聲道:“陛下!切勿動氣,切勿傷身!”

耶律隆緒和著口水吞咽之際,元妃蕭耨斤覺得有了表現的機會,直接上前,厲聲吩咐左右:“愣著作甚!還不把這胡言亂語的賊子拖下去!”

“是!”

眾侍衛上前,就要接管犯人,然而押住楊管事的數名班直紋絲不動,把目光看向一個人。

剛剛默不作聲的狄進排眾而出,洪亮的聲音隨之響起:“遼主陛下,在下此前在中京城內遇刺,可惜未能當場擒下賊子,既無實證,自當以生辰使之責為重!”

“然今日陛下大壽,我居然再遭行刺,方才未飲毒酒,正是心有余悸,不料張公先飲,釀成慘劇!”

“貴國忠臣賢相枉死,我朝使臣三番五次遇刺……”

說到這里,他的聲音蘊含著雷霆怒火,傳遍四方:“我們都需要一個交代!”

殿內安靜下來。

遼國群臣面容沉重,各國使臣也默不作聲,但眼神都在彼此交匯,最終看向遼國的天子、皇后和太子。

耶律隆緒閉著眼睛,蕭菩薩哥為他順氣,耶律宗真目光游離,唯獨蕭耨斤又往前站了一步,興奮地道:“宰相何在?”

北府宰相蕭孝忠排眾而出,沉聲道:“狄正使,此賊既已被擒獲,當要細細審問,豈能任由他信口雌黃,胡亂攀附?”

狄進語調上揚,依舊保持著怒氣,但語義清晰,言簡意賅:“到底是誰授意讓他來行刺的,確實不能聽信片面之詞,但也不妨當面審問,我身為受害者,諸位身為旁觀者,凡有疑慮,也可立刻質問,豈不是最能服眾?”

“這個主意好!”

話音剛落,以耶律宗德為首的契丹貴族,心中就大為贊同,恨不得歡呼出聲。

來不及為張儉之死感到半點悲痛,兩眼放光的是貴族書友群,審判西夏使團的場面看不到了,能親眼看看審問刺客,也好過過癮啊!

這群人固然沒有歡呼,也不敢在這個場合下開口起哄,但騷動是十分明顯的,而狄進又補充道:“遼主陛下壽辰,本不該受此打擾,我自不會長篇大論,還望諸位放心……”

蕭孝忠還要再辯駁,耶律隆緒已然緩過氣來,開口道:“狄正使擅刑斷,著典籍,素有威名,朕信你有一顆公正之心,既有所請,便許你當眾問賊子三個問題!”

貴族子弟不禁大為失望,三個問題能問出什么來,豈非走一走過場?

狄進卻面色如常,拱手行禮:“謝遼主陛下!”

耶律隆緒擺了擺手。

眼見狄進走到面前,楊管事努力昂起頭,冷冷看著對方。

“金剛會”本是何等強盛,結果卻在短短三年內落得這般下場,他的大哥寶神奴,就是被眼前之人所抓,兩名傳人周穎娘和董雙雙也是因此人被捕,如果有的選,他恨不得此時躺在地上的尸體是這位三元神探,雙目自然迸射出仇恨之色,嘴角噙著冷笑。

既然都不想活了,又完成了如此萬眾矚目的壯舉,他又豈會如敵人所愿,交代出對方想要的答案?

你想當眾審問我,那就別怪我當眾讓你出丑了!

面對這份濃烈的敵意,狄進視而不見,開始了第一個問題:“你方才有言,自己是前‘金剛會"成員,以前聽命于遼,現在成了背叛者,那么此番指使你前來行刺的,還是遼國之人么?”

楊管事一滯。

他的目的,是要讓“金剛會”這些年所付出的心血得到認可,其他成員則有希望重新獲得接納,所以才說自己是唯一的背叛者。

他也清楚,想要把其他人摘干凈沒那么容易,但至少是一個臺階,遼庭權衡利弊后,將來還是有可能重新收攏“金剛會”委以重任的,真要有那一天,自己的一生就沒有白活。

所以明知道不該順著對方,面對這個問題,楊管事還是不得不回答:“當然不是,老朽既然叛了,豈會再受遼人之命?”

遼國上下齊齊松了一口氣。

遼帝可從來不是什么仁君,此番宮廷大宴上刺客,毫無疑問宮內即將迎來一場清洗,就不知朝堂上下要波及多少人了。

現在這個刺客交代的指使者不是遼人,多多少少能免去一些殺戮,讓局勢不至于那么緊張!

也有人望向狄進,暗暗點頭。

看得出來,這位宋使十分注重宋遼兩國和平的大局,所以并沒有惡意引導,反倒是幫助遼國免去了關鍵的嫌疑。

很好!很好!

“幕后指使你的,是宋人么?”

然而狄進問出的第二個問題,卻讓眾人一怔,露出古怪之色,就連耶律隆緒的目光都不由地一凝。

有你這么問的么?

豈不是給對方污蔑宋人的機會?

所幸狄進緊接著的一番話,解答了疑惑:“我要提醒你,指認幕后的兇手,不是你空口白話,胡編亂造就能實現的!”

“兇手是哪一日,哪個時辰,又在什么地方與你見面?兇手的相貌體態,口音特征,又憑什么讓你甘愿聽命?發作如此快的毒藥,是兇手交予你的?還是你自己準備的……”

“如此種種,既是你的指認細節,也是嫌疑人在辯駁時,會用到的不在場證明,你想清楚再回答!”

如果沒有后半段話,楊管事真的就準備指認了,但此時再度滯住。

以前只是聽聞,直到現在,他才親身體會到,面對這樣的神探,憑空捏造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就比如他指認宋人使團的副使潘孝安,那就要正好找出一個潘孝安獨自行動的時間地點,不然隨意編造,萬一潘孝安當時身邊正有旁人,謊言瞬間就會被揭穿!

即便時間地點上沒問題,還有毒藥的來歷,彼此牽連的動機!

假的真不了,想要完美無缺地編造出一整個謊言,連寶神奴都不見得能辦到,更別提他了……

而一旦在這件事扯謊,前面所說的話自然也就不可信了,“金剛會”存在的意義又被否定,自己也就白死了!

楊管事神色變幻,面容鐵青,最終還是不敢造次,緩緩地道:“指使老朽之人,并非宋人!”

“好!”

狄進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指使者既非遼人,也不是宋人,而據你所言,你是承天皇太后親點的斥候,想來也不會貿然投靠別的政權,與幕后之人的關系就是互相利用了!現在仔細描述兇手的形貌特征!年歲多少?身材如何?相貌如何?說的是哪族語言……”

楊管事急了:“這是一個問題么?”

“這當然是一個問題,我可以籠統地問你,除宋遼外第三方的兇手特征,只是擔心你無法描述清楚罷了!”狄進冷冷地道:“那就一個個來!他用哪族語言跟你交談?回話!!”

此時此刻,也沒人在意三個問題的限制,就連耶律隆緒都不可能強行中斷,冷冷地看過來。

楊管事突然發現,萬眾矚目的感覺也沒那么好受,腦子里想了又想,最終只能答道:“他……他說的是漢話……”

“可有口音?”

“確有些怪異,并非漢人官話,但能聽得懂……”

“身高體重?”

“身長五尺四寸,寬肩厚背,體態魁梧……”

“相貌如何?”

“圓面高鼻……”

“大致形容此人的氣質?”

“冷酷陰狠……”

“這里可還有相似之人?”

問到這里,狄進下令:“松開他!讓他指認!”

班直的手稍稍松了松,讓他的脖子能夠活動。

楊管事的視線,開始移動。

大多數人都冷冷地看著,少部分人則避開目光。

耶律宗真就是后者。

他是真的擔心。

也是真的后悔。

李元昊之前有言,“金剛會”被舍棄時,他還覺得,父皇將這群潛伏于宋地多年的精干之士棄而不用,實在太過可惜,現在則發現,還是父皇英明啊!

這群人就是瘋子!

偏偏自己還答應了李元昊!

“當時要是跟父皇坦白就好了,也不至于被逼到現在的地步,這個賊人,不會說幕后是本太子指使的吧?”

“不對,他剛剛已經說了,不是遼人指使了……”

“別看孤!別看孤!”

就在耶律宗真內心矛盾,身體發寒之際,楊管事的視線終于落在夏人使團的方向,沉默片刻,終究還是道:“那種苦礪感,與他們很像!”

此言一出。

群臣再度嘩然,這次卻顯然如釋重負。

對!真相就是如此!

貴族子弟終于忍不住,更是高聲叫了起來:“是李元昊!就是李元昊指使的!他上次就要行刺宋使,失敗了居然還敢來!”

正使李成遇,副使野利仁忠,則被幾個牛高馬大的遼人侍衛架了出來,噗通一聲跪倒下去:“陛下!陛下!我們沒有謀害宋使啊!真的沒有啊!”

群情激奮之下,耶律隆緒緩緩抬起手,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只聽得這位遼帝蒼老的聲音響起:“宋使此前質疑,是夏州世子李元昊行刺于他,如今刺客又交代指認,你現在一味否認也是無用,回答朕,此人描述的,可是李元昊的模樣?”

李成遇半癱在地上,口中喃喃低語:“我……我……”

蕭遠博厲喝:“說!”

有了一個起頭,群臣怒喝:“說!說!說!”

李成遇終于承擔不住這樣的壓力:“聽著確實是……兄長的模樣……”

群臣心頭大定。

是外敵,可太好了!

耶律隆緒則閉了閉眼睛,努力掩蓋眼中的失望之色。

看似塵埃落定,實則非他所愿!

他之所以會改變態度,正是意識到夏州政權在飛速壯大,一統河西走廊,李德明本就是隱忍之輩,能夠放得下身段,伏低做小,依遼和宋,其子李元昊又英武果斷,刺殺宋使的行為十分正確,唯一的錯處就是沒能殺死!

這樣的黨項李氏,固然會成為宋境的邊患,同樣也會成為遼國的邊患,所以趁著如今的機會,讓宋夏開戰,再依勢而定,反倒最符合遼國的利益。

但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遼國不能與西夏徹底決裂。

不徹底決裂,西夏依舊是遼的藩屬,萬一宋人不僅能敗夏人,更有能耐深入瀚海,滅其政權,那遼國是絕對不允許他們收服河西之地的,就可出兵援助,讓宋人功敗垂成。

由此虎踞北境,進退自如,隨時掌握主動。

偏偏李元昊與“金剛會”的攪局,一下子把事情做絕了!

堂堂大遼,在天子壽辰的大宴上鬧出這等事,刺客又已經生擒招供,若是再有遮掩,別說將來,現在就得威嚴掃地,讓藩屬部落覺得可欺,各地恐怕又是此起彼伏的叛亂,動搖統治,所以他必須迫使夏使給予明確的答案,更要表現出一言九鼎的魄力!

耶律隆緒調整呼吸,不怒自威的聲音高高在上,對著北府宰相蕭孝忠下令:“全城通緝李元昊,擒之重賞,殺之重賞!再擬國書,問罪李德明,去其大夏國王封號,如若李元昊已逃回夏地,命其送罪子檻送入京,接受審問,如若不然,休怪我大遼出兵伐之!”

對于遼國扶持的夏人竟然以下犯上,膽大妄為,蕭孝忠同樣是極度憤怒,躬身領命:“老臣遵旨!”

各國使團聞言,一時間也有些心悸,紛紛垂下頭去。

耶律隆緒再看向宋使,就見那位年輕的使臣面容平和,朗聲開口:“陛下圣明!愿我宋遼和睦,不受外賊挑唆,共享太平!”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