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6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嘭!嘭!嘭!”

鼓聲如雷,在激昂的節奏中,臺上的撲手熱血沸騰,身軀前傾,仿佛斗牛抵在一起,巨大的骨肉碰撞聲不絕于耳,直來直往的力量宣泄,充滿著粗獷暴力的美感。

臺下的耶律宗真將古琴橫于膝上,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漫不經心地彈奏著,卻每每有畫龍點睛的妙處,使得整場角抵戲更加激昂亢奮。

遼圣宗耶律隆緒通曉音律,年輕時還與樂府中人稱兄道弟,能演奏很多樂曲,技藝水平極高,身為耶律隆緒的兒子,耶律宗真同樣善騎射,好儒術,通音律,擅繪畫,但別看他長得牛高馬大,貌若成人,今年才十四歲。

并非遼帝老來得子,而是前面幾個兒子都夭折了,目前十四歲的耶律宗真身體健壯,又從小得皇后養大,為正室嫡子,理所當然地入主東宮,為皇太子。

“我大遼的散樂如何?”

正百無聊賴地彈奏著,一位臉帶面甲的護衛,緩緩來到身后,耶律宗真目光一動,直起腰桿,側過頭去,開口問道。

護衛回答:“外臣不通音律,卻也覺得太子殿下寥寥幾音之間,便似金戈鐵馬,有氣吞天下的雄心壯志!”

耶律宗真淡然道:“莫要謙虛!聽說你幼讀兵書,手不釋卷,更精于漢、藏文化,也懂佛學,如此武有謀勇,文有韜略,大夏王有后啊!”

護衛道:“遠不及太子殿下!”

耶律宗真呵了一聲,笑容陡然消失:“李元昊,在孤面前,還不露真容么?”

護衛伸手,將面甲揭下,露出一張滿面風霜的臉來。

李元昊的臉型稍圓,并無那種刀削斧劈的凌厲之感,但雙目冷酷淡漠,鷹勾鼻高高聳起,嘴唇略薄,剛毅的五官徹底沖淡了臉型的溫和,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

而相比起還未發育完全,就初露幾分魁偉之態的耶律宗真,李元昊只能算作普通身材,五尺有余,但整個人屹立在那里,又如同瀚海之中的堅石,受風沙沖刷而屹立不倒,有股千錘百煉之感。

同為太子,同為一方繼承人,卻因國力的絕對差距,一坐一立,而李元昊雖然在面對李成遇時,言明一切都要靠自己,遼人指望不上,可此時他的腰是微微彎下的,以示恭敬之態。

耶律宗真卻不滿意,臉色沉下:“你扮作使團護衛,來秘密見孤,是為了那件事?”

李元昊道:“是!”

耶律宗真厲聲道:“那刺殺宋使,又是何意?”

李元昊道:“是宋人害死我母,宋使卻要顛倒黑白,自是難以忍受!此人一死,我西夏使團危難自解,不可不殺!”

聽了前半句話,耶律宗真臉色更加陰沉,聽得后半句,才稍稍緩和:“還算有點實話,沒有滿嘴虛言!”

李元昊再度低下頭:“不敢!我夏州自祖父抗宋時,就奉大遼為宗,我父也多得遼帝陛下援手,我自當遵太子殿下之命!”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西夏對大遼俯首稱臣是理所當然,眼前之人還是有幾分乖覺的,話題重新轉回:“你方才所言,宋人害死衛慕夫人,又是何說法?別還是那些污蔑之言吧?”

李元昊沉默,看了看左右。

耶律宗真擺了擺手:“退!”

四周的仆婢統統退開,李元昊這才繼續道:“我母久染頭疾,疼痛難耐,貼身忠仆偶得一藥酒,服用后竟病疾全消,引為奇藥,誰知此后竟稍離不得,三日內必飲藥酒,不然便暴怒癲狂,方知此藥的禍害之處……”

說到這里,李元昊頭昂起,雙目直視過來,沉聲道:“殿下也有此煩惱,不是么?”

耶律宗真終究年紀輕,城府不夠,臉色已是變了,緩緩地道:“當年母后宮中的內侍趙安仁,揚言有前唐宮廷秘藥‘底也伽"的配方,卻因主藥失傳,無法煉制,孤見父皇龍體抱恙,一片孝心,便讓趙安仁在府庫中尋藥,幾經嘗試,終于配制出了他口中可治百病的‘底也伽"!”

“見到父皇在馬上狩獵的英姿時,孤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說,可隨后發生的事情,卻猶如噩夢,孤從未見過那么暴躁的父皇,那所謂包治百病的西域奇藥,根本是劇毒!劇毒!”

“趙安仁背后,一定有著一伙居心叵測之輩,利用了孤的孝心,要危害我大遼社稷!!”

李元昊聽到這里,倒是露出撫慰之色:“太子殿下息怒!殿下一片孝心,遼帝陛下自是清楚,那趙安仁才是罪魁禍首,此人可曾拿下?”

“不必邀功!”

耶律宗真哼了一聲:“孤沒有忘記,是得你提醒,才能將趙安仁及時救出,現在藏到一個誰都找不到的地方,孤已派人嚴加審問,一定要將他背后的人問出來!”

“此事背后定是宋人指使!”

李元昊語氣里流露出恨意:“他們通過些許恩惠,拉攏了我的母族,又要控制我的母親,失敗后將之毒害!”

耶律宗真卻冷笑道:“宋使見到父皇后,認定此事的背后,是你們夏人在指使,因為你們與西域商人的往來更加方便!現在你又說此事是宋人的陰謀,因為宋人要控制衛慕氏!來日你和宋使見面,是不是也要將這個罪名,扣在我大遼頭上?”

李元昊道:“殿下明鑒,我夏州本就是小地,做此圖謀又有何用?唯有宋人一心要奪我黨項人的河西之地,又欲北上取貴族的燕云!自澶淵之盟后,宋人國力日盛,物產富饒,糧草儲備,蓄勢已發,不可不防啊!”

說到這里,李元昊又嘆了口氣:“可惜我父仁義,無論我多少次勸說,他都不愿起兵反宋……”

耶律宗真聽了此言,一時間倒也有些同病相憐之感。

李元昊勸說其父李德明起兵反宋,李德明不愿意,他何嘗不是希望父皇攻宋,父皇也不愿意,一心要遵守盟約?

耶律宗真自從懂事起,見到的就是一個強盛富饒的大遼,再了解到祖輩的功績后,不可避免地有了“一天下”的想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謀三關”,拿回當年被周世宗奪走的關南之地,無論是戰是逼,一旦宋人真的失去了關南之地,那更方便契丹鐵騎長驅直入,縱橫富饒的中原,真正做到統一天下!

一想到這般前人未有的豐功偉業,年輕的耶律宗真就覺得熱血沸騰,努力定了定神,聲調還是止不住揚起:“莫說那些無用的話!你認定此事是宋人在背后指使,可有證據?”

李元昊斷然道:“沒有證據,也毋須證據!恕外臣斗膽直言,即便趙安仁將幕后的宋人指使招供出來,宋人難道就不會矢口否認,認定這是賊人污蔑么?遼帝陛下若是選擇不信,又當如何?貴國真的會對宋問罪開戰?”

耶律宗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有道理。

是戰是和,終究還是看執政者的決定,如今大遼朝堂上,主和派的聲音為什么要遠遠大過主戰派,正因為遼帝是主和的態度,群臣當然多有附和!

心中的不甘越來越盛,耶律宗真語氣也變得凌厲起來:“那你說這些,又準備做什么?”

李元昊毫不遲疑地道:“殺宋使!”

耶律宗真并不意外,卻又皺起眉頭:“上次你有這個機會,卻失敗了,現在宋人有了防備,你還怎么殺?”

李元昊道:“我確實大意,未曾想到這宋使也有不俗的武力,更身穿內甲,防備極嚴,然刺殺之事,不止于此,太子殿下沒有忘記,貴國副使在宋人殿內也中了毒吧?”

耶律宗真面色變了:“你要孤在大殿中下毒?你莫不是瘋了?”

李元昊立刻道:“自然不用太子殿下親自派人,殿下可知‘金剛會"?”

耶律宗真有些茫然,微微搖頭。

“‘金剛會"是昔年蕭太后派入宋地的契丹勇士,專為刺探情報所用……”

李元昊將“金剛會”的情況大致介紹了一遍:“他們的首領在汴梁,就是被這個宋使狄進設計擒住,更被當時使宋的遼使蕭遠博出賣,在遼帝陛下面前搬弄是非,以致于遼帝陛下已然放棄了‘金剛會",此前有人聯系了西夏使團,希望通過外臣,向殿下表明他們的效忠之心從未動搖!”

“父皇錯了,這等忠良,豈能棄而不用?”

耶律宗真心中感嘆,立刻道:“好!‘金剛會"若能辦到此事,讓他們用心地去做,孤來日會重用!”

李元昊行禮:“有了太子殿下此言,外臣就放心了!”

耶律宗真答應了這件事,心頭既是激動,又有些許的驚懼,深吸一口氣:“去吧!不要讓孤失望!”

李元昊躬身一禮,飽含著蕃屬對宗主國的敬畏:“是!”

待得在內侍的引領下,走出了這座別院,他重新戴上面甲,輕輕扭了扭脖子,眼神變得冰冷刻骨。

他最恨低著頭跟人說話,但每次這么做時,又會謹記這種卑躬屈膝的恥辱感覺,為的正是不斷激勵自己,必須要發憤圖強,帶領夏州的黨項人真正崛起,不再仰人鼻息而存!

現在是時候了!

宋人的小皇帝,至今還是個躲在太后庇護下的廢物,遼帝昔日雄才偉略,如今也是垂垂老朽,太子年輕氣盛,卻不免志大才疏,兩國白白掌控著遼闊富饒的疆域,實在浪費!

李元昊握拳。

如自己這般大好男兒,生于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當立國稱帝,征討四方,直至放眼天下,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讓他低下那顆高貴的頭顱!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