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

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3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明遠!明遠!”

公孫策騎在馬上,身后跟著規模頗為簡陋的使節團,徐徐進入京師城門,第一聲呼喚都沒有聽見,第二聲才回過神來,看了過來,拱手笑道:“原來是伯庸兄!”

在城門前翹首以盼的正是王堯臣,看他神色泱泱,關切地道:“明遠無恙吧?”

“我無礙的!只不過……”

公孫策嘆了口氣:“唉!別提了,被架了出來,硬是不讓我查那案子!”

他此行不單單是沒能把李元昊帶回國朝,西夏人還實在過分,明明有重大的殺人案,居然不讓他查,硬生生將他趕出了境,以致于回返的路上渾身難受。

王堯臣失笑,旋即又正色道:“此番西夏,能逼得李氏父子暴露出狼子野心,明遠已是大功一件了!”

公孫策搖了搖頭:“我也沒做什么,只是如實所言,他們就急了,衛慕氏遇害,實在出乎意料……”

王堯臣面露古怪:“這……待得仕林到了,再詳述吧,我們都對西夏之事,很是好奇!”

公孫策一奇:“對了!仕林呢?”

“他在禮部和三司使交接任職!”

王堯臣道:“太后授仕林太常丞、三司鹽鐵判官、史館修撰、差契丹主生辰使,不日將出使遼國!”

公孫策眉頭揚起,由衷地為好友高興:“仕林這般才干,正該受此重用!”

本官方面,秘書省著作郎晉為太常丞,如果之前狄進接受了御史言官的舉薦,可能就會以太常丞知諫院,不過他那時推辭不授,職位才未變,現在算是補齊。

館職方面,直集賢院晉為史館修撰,后面倒是可以名正言順地修史。

至于三司鹽鐵判官,同樣是要職,三司掌握國家的財政大權,三司判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來司馬光在《十二等分職任差遣札子》中,把三司判官劃在第五等,位列宰相、兩府、兩制、三司副使后,可見在朝臣心里的地位。

這個職位又方便安排各種高規格的差遣職能,比如外出體量安撫、出按刑獄、參與科舉事務、擔任正旦使、擔任生辰使等等。

此次就用來擔任生辰使,出使遼國,為遼主賀壽。

所以狄進現在的官職就變成了老長一排,甚至還算精簡了,實際上還會有散官和勛位,多為虛職,沒職司沒俸祿,專門為了讓官員的頭銜變得更長,以后安排個侍女在邊上報官名,聽起來忒威風。

不過想到西夏的局勢,公孫策的面容又肅然起來:“夏蠻子蠢蠢欲動,敢與國朝作對,正是遼人在背后撐腰,現在出使遼國,大有兇險啊!”

王堯臣沉聲道:“我等士人,正該在此等危難之際,無所畏懼,迎難而上!”

“哈哈!正是此理!”

公孫策斗志昂揚起來:“我去禮部辦完交接后,就去尋你們,把西夏內部的見聞好好說一說!”

狄進從三司走了出來。

身為三司判官的他,剛剛拜訪了如今名義上的頂頭上司,三司使范雍。

三司使有計相之稱,離宰執之位也是一步之遙,如果個人的升遷脈絡上沒有變化,范雍會在今年拜樞密副使。

歷史上到了太后駕崩,仁宗掌權后,清理宰執隊伍,除了呂夷簡基本都外放,又將之前反對劉娥的那批文臣招回中樞,范雍就是被貶的兩府重臣之一。

當然這位在后世較為出名的一點,還是后來被西夏人稱為“大范老子”,關西人俗稱父為老子,番人就敬稱范雍為“大范老子”,范仲淹為“小范老子”,對比兩人,說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范雍凄慘地淪為墊腳石。

不過就剛剛雙方的交談來看,范雍條理分明,對于西北局勢的認知十分清晰,贊同筑堡修寨,安定邊防,戰略眼光頗佳,也難怪后來將西北邊防重任交予這位老臣。

只能說,二十多年的太平歲月,驟然間讓這些人面對從小吃著沙子奮勇打仗的李元昊,戰術上的失敗其實并不奇怪,不能將敗者等同于無能。

狄進拜別范雍,走出宮城,迎面就見公孫策和王堯臣正等著自己。

三人相聚:“走!去樊樓為明遠接風洗塵!”

進了樊樓包房,豐盛的酒菜很快呈上,公孫策大快朵頤,顯然是真餓了,對著美味的佳肴又不免發出感慨:“西北窮苦,羌人兇悍,一輩子恐怕都吃不上這一頓,但一旦戰起,他們又是全民皆兵,敢于拼殺的!”

王堯臣早知羌人勇戰,卻知道一旦開戰,看的不僅僅是武力,立刻問道:“夏州發展得如何?”

“談不上繁榮,但也不算荒涼了,我去之前對那里的印象,是一片不毛之地,實則完全不是那樣,不過他們極為依賴我朝的貿易!”

公孫策言簡意賅地評價著:“黨項李氏所據之地,多瀚海荒漠,既無力耕種,也不擅養殖,羌人既難自給自足,便多用山鹽換取我朝的糧食、布匹、瓷器、茶葉,這一旦開戰,必須要封禁貿易,打擊山鹽流通!”

王堯臣對此了解不多,有些詫異:“山鹽這么重要?”

公孫策解釋:“就是青白鹽,邊境多稱其山鹽,比起海鹽要好上太多,確是勁敵!”

狄進心想何止是勁敵,宋朝這邊的解州鹽平均一斤四十多文,西夏的青白鹽一斤四文,味道還更好,簡直是完暴。

“糧鹽鐵布畜,乃民生之基,西夏全靠鹽業支撐,一旦開戰,封禁山鹽,其國內自會怨聲載道!”

王堯臣恍然:“難怪呂相建言,不讓一粒米流出國境,不讓一顆青白鹽換得口糧,到那時,李氏對黨項的統治必定動搖!”

公孫策皺眉:“我卻有些擔心,太宗朝時,青鹽貿易其實已經被禁止過,結果讓無法正常貿易的黨項各部,團結在了李繼遷身邊,讓他屢敗屢戰,反倒幫助李氏一統黨項……”

83最新地址

狄進開口道:“在羌人一盤散沙的情況下,貿然封禁山鹽,確實會讓反宋之人借機團結各部,但現在李氏已然壯大,想要遏制其野心,就必須打擊西夏的鹽業,最好的莫過于攻占鹽州,一勞永逸!”

公孫策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李氏在夏州威望如日中天,各部落都擁護李德明的統治,不過也有不少黨項人心知與我朝貿易,他們才能豐衣足食,是十分親宋的!比如衛慕氏,乃是銀、夏大族,我到興州后,基本都是由他們招待,對于使節團上下就極為禮遇恭敬!”

狄進問:“這位衛慕夫人,是什么態度?”

公孫策道:“她對于太后不賜錦緞黛紅,顯得極為傷心,一再解釋,黨項李氏絕無反意,愿永為宋臣,我看她所言,倒是情真意切,可惜她做不得李氏父子的主,不然后面也不會遇害!”

狄進目光凝重起來:“衛慕夫人是如何遇害的?”

公孫策沉聲道:“中毒身亡,據說是飲了藥酒,死狀凄慘,但她身邊的婢女和侍衛統統消失不見,疑似被滅口,在案發后的第三日,我所居住的房內又有一封密信送至,以漢文寫了約見的時辰地點,似是衛慕氏的族人想要告知我什么,但我應約前往,卻沒有等到任何人,不僅沒了線索,第二日就被強行帶離了興州!”

王堯臣頗為佩服,又不由地為其捏著一把汗:“明遠,兇手連衛慕氏都敢謀害,你就直接赴約……”

“我帶上護衛的,并未大意!”

公孫策道:“衛慕氏在此時遇害,恰恰說明西夏人不準備馬上反,也就不敢加害上國使臣,我堂堂正正,何懼之有!”

狄進贊同這點,不過此番藝高人膽大的姿態,顯然也引起了西夏的警惕,直接將公孫策硬生生送出境了:“在這幾日之間,你可曾見到了李德明和李元昊,他們父子是什么反應?”

“李元昊我沒有見到,倒是李德明,在衛慕氏遇害后,他親自來見了我一回!”

公孫策緩緩地道:“此人姿態卑微誠懇,神情哀傷悲痛,使節團其他人都被他騙過,我是半點不信,這李德明城府極深,很難說其妻是不是他親自下令毒害,畢竟要保護他的太子!”

王堯臣變色:“太子?”

公孫策沉聲道:“不錯!他要立李元昊為太子,立衛慕氏為后,興州已經在籌備儀式了,聽說立下太子后,還準備向遼國求娶公主下嫁!”

王堯臣冷冷地道:“先立太子皇后,再稱帝么?既有狼子野心,又要稍加掩飾,真是奸賊!”

狄進則道:“要立……那就是還沒立?”

公孫策道:“確實沒立,經此一鬧,估計也要拖延下去,聽李德明之意,他還要再派使節來宋請罪!”

“麻煩了!”

王堯臣臉色難看起來:“李德明這般表面溫良恭順,背地里包藏禍心之輩,才最是難防!就怕他做了這等事,朝中不少人仍然心存僥幸,接受他的請罪,一意維持所謂的邊境太平……”

“我想查清楚此案,目的正在于此!”

公孫策重重點頭:“不弄清楚衛慕氏到底是怎么死的,許多人就會掩耳盜鈴,覺得那只是一場意外,或是夏人內部糾紛,唯有真正讓他們看清夏人的真面目,再也沒法狡辯,才能想辦法滅了這臥榻之側的豺狼啊!”

兩人說到這里,不由地看向狄進。

狄進總結:“李德明的威脅,更甚其父李繼遷,他的隱忍讓黨項李氏的勢力逐步壯大,羌人各族依附歸心,也會造就其子李元昊的野心,來日西夏主動發起戰事,必定是李元昊領兵侵邊!”

實際上,李繼遷當年臨死前,對其子囑咐,歸附宋朝,就算被拒絕了一百次也要歸附;歷史上李元昊死前,又對自己的兒子囑咐,日后要親近宋朝,不要專從契丹,契丹殘虐,宋朝仁慈。

就狄進個人而言,比較相信李繼遷和李元昊臨終時的囑托并未演戲,因為這兩個人死前都很慘,而且當時處境都很差,堪稱內憂外患,黨項李氏處于低谷期,當然想著依宋了。

但中間這位李德明不然。

他其實才是真正打下西夏基業的君王,期間忍辱負重,左右逢源,面臨宋、吐蕃、回鶻三方的壓制,甚至還遭到遼國的打壓,硬生生帶著黨項人崛起,此人病逝后,留給李元昊的可是一個強盛且富裕的國家。

事實上李德明萬事俱備,是自己準備稱帝的,結果生了一場重病,無力走完這最后一步,如果他能再多活五年,那么后人熟知的西夏王朝的開創者,應該就是這個名字,而非李元昊了。

所以西夏君王廟號,李繼遷是夏太祖,李德明是夏太宗,李元昊是夏景宗,很是恰當。

現在的關鍵是,如果對方稱帝僭越,宋朝必然做出反應,可一旦李德明沉得住氣,繼續選擇伏低做小,派人來京師說一通好話,有些人的僥幸心理不會消失,甚至會選擇性地裝聾作啞,讓這個和平局面維持下去,坐視對方繼續發展壯大。

“揭穿西夏野心,摒棄國朝僥幸,要靠上下的努力,而我此次北上,也將盡力讓遼人明白,西夏這條豺狼,咬向的不僅僅是宋人!”

狄進舉杯:“愿天下能得真正的太平!干!”

公孫策與王堯臣咀嚼著這句話的深意,欣然舉杯:“愿天下能得真正的太平!干!”

與兩位好友告別,狄進回到家中,剛進門,就見喻平沖了過來:“公子,俺想跟你一起去!俺近來連盒子都不賣了,跟俺娘學了不少手藝,很有用的!”

狄進看著這位門客,微微一笑:“好!”

林小乙站在不遠處,也十分渴望,卻知道自己幫不上忙,只能看好家,約束上下。

而除了鐵牛道全四人會跟上外,當然還缺不了那一位。

練武場上,狄湘靈負手而立,聽到腳步聲,瀟灑地轉過身來:“六哥兒,一切安排妥當了!”

狄進頷首:“有姐姐一起,我就更加心安了!”

兩人相視一笑,并肩而立,看向北方。

那個曾經令整個中原都惴惴不安的龐大帝國,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此番出使,當見分曉!

83最新地址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