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

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4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咔噠!”

密盒開啟,一張薄如蟬翼的秘卷滑落出來,盜首立刻拿起,在燭光前仔細觀看了起來。

半響后,她長出一口氣:“是真的!與前四張秘卷的細節如出一轍,這絕對是大元藝所繪制的最后一張地圖!齊了!終于齊了!”

歐陽春剛要開口,就見盜首繼續埋下頭去,將秘卷透在燭火前仔細觀看,嘴上念念有詞,竟是在默背。

短短兩刻鐘后,她的腦海里已經有了完整的地圖,連旁邊標注的渤海秘傳文字都分毫不差,這才將秘卷珍而重之地收回密盒內。

背誦是為了以防萬一,即便背下來,自然也不能將秘卷毀去,秘卷不僅是指引的地圖,更可能在密藏內發揮特殊的作用,自是要好好保存。

而盜首自己在吃了虧后,倒是認可了喻平打造密盒的能力,以對方的盒子收好此物后,才看向歐陽春:“我不再是盜首了,安排好盜門的事宜,我們北上吧!”

歐陽春道:“柴家丹書鐵券失竊,被機宜司察覺,朝廷已經發現了你的身份,準備圍剿無憂洞……”

“呵!”

盜首不禁發出苦笑:“我盼著朝廷來的時候,朝廷遲遲不來,現在要北上了,倒是不放過我了!”

歐陽春看著她:“即便外面有朝廷的官兵和‘金剛會’的賊人守著,我也能帶你出去,你要今夜就走么?”

盜首遲疑了一下,緩緩地道:“別的那些江湖子倒也罷了,我的四個弟子卻是從小看著長大的,我若就這般一走了之,她們恐怕也活不成……”

“丹妹,你一直是很善良的人!”歐陽春眼神變得愈發溫和:“我知道你會作此選擇,狄神探有個提議,你不妨聽一聽!”

盜首聆聽后,稍加思索,就評價道:“這依舊是招安,只不過招安的是我的四名弟子,代價則是盜首的伏首和鬼市的覆滅,同時也能徹底剿殺無憂洞,他是擔心我提前跑了,洞內的亡命徒一哄而散,出去禍害京師!”

從某種意義上,如今的盜門確實是給這群江湖人提供了一個庇護之地,也講究規則,能夠做到江湖道義上的公平公正,鬼市才能蓬勃發展。

但恰恰是因為發展迅速,又地處京師要害之地,與外界的沖突就是不可避免,而它一旦崩潰,就如同一顆毒瘤四散出去的惡臭濃汁,京師百姓也將首當其沖,苦不堪言。

所以這顆毒瘤以怎樣的方式戳破,什么時間點戳破,都是極為關鍵的。

想清楚這些,盜首點了點頭:“狄進是有誠意的,但我的四名弟子,不見得愿意接受……罷了,我將她們喚來!”

聽了這位盜門之首傳召,本就待命的三名弟子很快齊聚:“師父!”

盜首看著三人。

她的大弟子清秋,專探宮中寶物,由于前一陣毒害遼國使臣的事情,宮中守備森嚴,即便是外朝南班也不像以往那般松懈,如今一時半會出不來。

此時能到面前的,是二弟子展仲,護衛鬼市秩序;三弟子疏影,總管刺殺懸賞;四弟子玲瓏,負責各路銷贓。

相比起寶神奴選拔丐首,根本目的是方便日后收集情報,盜門弟子也有選拔核心,就是一個字,巧。

別說三位女弟子,就連最孔武有力,敢于搏命的展仲,都有一雙巧手,能夠輕而易舉地打開太平坊內三分之二的秘鎖。

盜首以往覺得理所當然,此時心態有了改變,輕嘆道:“以伱們的能耐,限于這暗無天日的洞里,實在委屈,外面有廣闊天地,才是你們大有作為之地啊!”

三人一驚,展仲立刻半跪下來,疏影和玲瓏也隨之拜下:“我等今日的一切,皆是師父造就,我盜門鬼市,更是如師父所愿,庇佑了多少走投無路的江湖義士,朝廷的狗官都拿我等無可奈何,豈會覺得委屈?”

盜首看著三人:“你們真的認為,朝廷要派人圍剿,盜門鬼市也能一直持續下去?”

展仲毫不遲疑地回答:“徒兒早就觀察過京營,那群禁軍多年未經戰事,疏于操練,兵餉不足,為求生計,專為權貴大戶奔走,似奴婢更甚兵士,這等廢物,如何能與我們盜門弟子相抗衡?一旦死傷慘重,必生退意!”

疏影冷冽的聲音隨之響起:“朝廷若真要清剿,我們可以先殺退禁軍,再行閉市,讓朝中痛惜損失,又以為鬼市已清,待得風頭過去,再開市集,如此往復!”

玲瓏補充了一句:“唯獨可慮的,是‘金剛會’的賊人,我們救出喻家人,又將延津婁氏罪證予了官府,‘金剛會’定對我等恨之入骨,要防備他們從中作梗……”

對于三名弟子所言的退敵思路,盜首不置可否,只問了一個問題:“與禁軍精銳貼身廝殺,必有犧牲,你們準備用我盜門弟子,還是調集鬼市上下?”

展仲理所當然地道:“自是鬼市上下,抵御朝廷,是為了大伙兒,豈有我們盜門獨自拼殺的道理?”

盜首接著問:“鬼市上下,每個人都愿意與朝廷正面為敵么?”

三人頓時沉默下去,大多數江湖人對于官府都有惡感,對官員也常稱狗官,認為他們荼毒地方,殘害百姓,但真要正面與官府為敵,則變成了少部分,這一群人也被稱為亡命徒。

無憂洞里就有相當一部分亡命徒,在外受通緝,擔心被官府捉拿,逃入洞中,但即便是這群人,當官兵正式來襲時,是拿起武器搏殺,還是找個小道繼續溜走,誰都不敢說……

盜首悠悠地道:“你們看敵人看得很清楚,朝廷的官兵確實不經用,但對于自身的實力卻未免高估,鬼市上下其實也不經用,何況為師也要對不住你們了!”

展仲有些膽戰心驚,緩緩地道:“師父,難道要受……受招安?”

盜首沒有多做解釋,轉身進了屋子,再度露面時,已然戴上了斗笠,將猙獰的小半張面孔遮住,只露出嘴和下巴。

三名弟子面色齊齊變了,小徒弟玲瓏一向最受寵愛,此時忍不住眼眶一紅:“師父,你要離開我們么?”

“是!”

盜首不做絲毫遲疑,給予明確的回應:“為師要北上,了卻二十年前的舊事,此乃為師畢生遺憾,非去不可!”

院內安靜下來。

展仲的臉色難看起來。

以盜首的威懾力,她若在時,可以確保真正開戰時,調度鬼市上下,但她要是離開了,哪怕換成同樣威望不低的自己,肯定也是壓不住下面人的,尤其是之前吸納的乞兒幫成員,肯定不會順服。

到那個時候,鬼市真就是和禁軍一樣半斤八兩,唯一能依仗的,也就是地形了。

盜首講事情率先說清楚,就是不愿意臨時離去,坑了這些徒弟們,此時言明了利害關系,再問道:“你們愿意歸降朝廷么?”

展仲咬了咬牙,眼神重新堅定下來:“徒兒生來就是不受約束,不愿受招安!”

疏影和玲瓏遲疑了一下,也齊聲道:“我們要跟著二師兄,跟官府斗一斗!”

“好!”

盜首露出感慨,也不知是欣慰,還是哀傷:“人生有各自的選擇,為師以前就受過逼迫,如今自是不會逼迫你們一定要去做什么,但終究是師徒一場,臨行之前,就給你們留一條退路吧!”

且不說京師上下兩方,正在醞釀著一場太平了二十多年后的難得戰事,集賢院內,狄進一杯茶,一摞文獻,一如往常。

劉知謙昨日已經找他商議過,狄進也安撫了這位機宜司提舉之心,讓其按照朝廷規章辦事,一切放在明面上。

有鑒于事情的開端是機宜司發起的,這個部門肯定會擔責任,但劉知謙對于責任的范圍過于擔憂了,實際上消息傳出去后,朝堂極為關注,尤其是武人勛貴,開始蠢蠢欲動,都認為這是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沒辦法,宋遼和議后,武事大幅度減少,軍中武將基本沒了靠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升遷之路立刻變得狹窄起來。

就比如狄青,在京營無所事事,實在待不慣,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武人后,去了北方,如今正在河東,在國朝與夏人新開的榷場,為守備武官之一。

這就是上進。

但他這種例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還是無所事事的混日子,朝廷也知道如此下去不行,有意培養將門勛貴,作為軍中骨干,至于效果如何嘛,看看現在催更《蘇無名傳》的就剩下將門勛貴,就知道這群人能不能打了。

所以狄進才會給盜首一個機會,做人留一線,不必趕盡殺絕,亦是圍師必闕的道理。

即便如此,他都不看好接下來的清剿,卻很樂意看到這次朝廷的推行力度。

相比起未來不遠的宋夏之爭,這場對無憂洞的清剿,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明眼之人,都知道禁軍不堪大用,但不親自見識見識,卻是不知道禁軍到底有多爛!

正琢磨著,腳步聲傳來,王堯臣坐在了對面,笑吟吟地看過來。

狄進一看便知,這位消息靈通人士又要播報每日新聞了,主動詢問:“伯庸,可是又有大事?”

王堯臣道:“圍剿無憂洞,何人統領禁軍,仕林想知道么?”

狄進點頭:“想!”

王堯臣湊近了些:“曾任侍御史,現任環慶路兵馬提轄的劉平劉士衡!”

“劉平?”狄進微怔:“這位劉提轄為何會在京師?”

王堯臣道:“劉提轄回京述職,聽說朝中本有意,讓他往雄州任知州,正好有無憂洞禍患,便議剿賊之事!”

狄進道:“如此說來,定有兩府舉薦,不知是哪位相公?”

王堯臣笑道:“也是夏參政。”

狄進眼中閃過一絲古怪:“夏參政有識人之明啊……”

這話倒不是完全的諷刺,哪怕歷史上的劉平,揚名于宋夏三場戰役中的三川口之戰,以全軍覆沒,無一生還的戰績,全面拉開了三戰三敗,宋軍被李元昊暴揍的序幕,這位犯的其實也是戰略性錯誤,本身的勇武不容置疑,而且并非一開始就如此。

劉平是宋初名將劉漢凝之子,卻不靠家族恩蔭,憑自身努力,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不過他的武德并沒有丟棄,于地方上便多有圍剿盜匪,平定夷人的功績,堪稱文武雙全。

但這個人運氣不太好,正因為在文官里面武德充沛,真宗當年稱頌劉平,覺得他可以當武將來用,然后劉娥執政后,真的將他由文官轉為武職,從侍御史轉為環慶路兵馬提轄。

想必那個時候,劉平是崩潰的,要知道他努力考中進士,就因為國朝文尊武卑,現在轉了個圈,又回去了。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了進士的資歷,劉平后來轉為武官,便成了世人心中的儒將,也比其他武人更得朝中宰執青睞,王曾、呂夷簡、李迪、張士遜等人都對其贊譽有加,哪怕犯了不少錯,依舊晉升為武官巔峰的三衙管軍,可稱太尉,入主樞密院只是時間問題。

然后就遇上李元昊稱帝攻宋,打心眼里瞧不起李元昊的劉平,揚言西夏乃跳梁小丑,若予他統兵二十萬,別說敗敵了,可一舉攻入西夏腹地,然后李元昊就在三川口告訴他,自己為什么敢攻宋……

現在的劉平依舊是文武雙全的典范,朝廷準備讓他知雄州,面臨遼國的第一線壓力,就是認可其軍事能力,如今臨時調派剿匪,同樣也是合情合理。

就連王堯臣都期待地道:“此番繼夏參政的舉薦后,劉提轄也主動請命,愿率京營禁軍,圍剿無憂洞,除惡務盡,一個不留,讓京師百姓日后再也不用擔心賊人的侵擾,得享太平盛世!”

狄進聽著聽著,已然將視線重新回到前唐的史料文獻中,看著曾經的猛將如云,太平盛世,感慨著道:“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