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為輿論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為輿論戰

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為輿論戰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30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開封府衙。

后院屋中,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的鐘離瑾,正盤坐在蒲團上,持誦《觀無量壽佛經》。

或許是受到了韓愈的影響,北宋的文臣,大多對于佛門的感官不好,如歐陽修更是極端不喜,甚至別人談論佛教,他都會擺下臉色,更給幼子起了一個頗具蔑視的小字,以示對佛門的不屑。

不過也有部分文臣,依舊崇佛,鐘離瑾就是其一。

他的母親精修佛道,受其母的教育影響,從小也信佛,據說日日行善二十件,隨后得升官運,至開封府,但歷史上他剛剛權知開封府不到一個月,就病死了,也不知這福報到底算是來了還是沒來……

如來!

所幸這個世界由于官位的變動,鐘離瑾提前兩年入了開封府,身體顯然還是不錯的,他也不免想要再多積累一些功德福報,為入兩府作準備。

正努力著呢,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同樣是新任的判官劉景融到了門外,平復了一下呼吸,低聲道:“大府!”

鐘離瑾念誦經文的速度不變,直到將一篇誦完,手中捻動著佛珠,嘴上才不緊不慢地道:“何事啊?”

判官劉景融道:“曹侍中從子,三班奉職曹汭,在家中身亡!”

鐘離瑾手中轉動佛珠的動作頓了頓,語氣倒是毫無變化:“依律查案便是。”

判官劉景融趕忙道:“案發后,機宜司提舉劉知謙最先抵達現場,據曹家中人所言,劉知謙本是去緝拿曹汭,結果發現他遇害身亡,才匆匆離去,后將案子轉了過來!”

“嗯?”

鐘離瑾臉色終于沉了沉,但仔細一想,又緩緩地道:“此案確應歸開封府衙審理,你們去細細查明便可!”

“是!”

這位大府說的都是官話,不過判官劉景融的目的,也只是將情況稟明,避免自己后面承擔不必要的責任,此時得了主官的命令,立刻告退,步伐倒是顯得輕快了不少。

曹汭之死,干系不小,作為第一線的查案人員,當然不能懈怠,判官劉景融回刑房的路上,已經琢磨了一遍他上任后,熟知的吏員名單,將其中干練的挑選出來。

實際上他也不知道具體哪些人能力強,不過近來倒是有一個判斷標準,能讀《洗冤集錄》,或者識字不學,但愿意讓書吏為其朗讀《洗冤集錄》的,都是上進干練的吏員。

這些人帶去案發現場,總沒錯!

在這樣的選拔條件下,劉景融很快就挑好了人手,但細細一掃,又皺起眉頭:“仵作呢?”

有吏員道:“仵作田缺之前被調去機宜司了,不過時常回來,衙門內本想去京畿各縣調兩個仵作來,卻都沒有合適的……”

仵作這個職業極為重要,偏偏是真的讓人看不起,基本都是父子徒弟間傳承,這傳著傳著,免不了就斷了傳承,因此有的地方縣衙甚至沒有仵作,要靠會幾手驗尸經驗的半吊子吏員兼著,所以田缺這種情況還真的很常見。

劉景融轉念一想,眼神示意:“你們不是看了《洗冤集錄》么?”

吏員們連連搖頭:“劉判官,這初情莫重于檢驗,人命大如天,俺們只學了書中的一點皮毛,可萬萬不敢亂查啊!”

“人命大如天……”

劉景融喃喃低語,有股說不上來的感受,沒有嗤之以鼻,卻也沒法真的信服,就覺得很新奇。

“回來了!田仵作回來了!”

正琢磨著呢,耳邊傳來聲音,抬頭一看,仵作田缺提著個盒子,正好從外面走了進來,一貫地靠邊走,避著其他人。

劉景融拋開雜念,立刻喊道:“田缺你回來得正好,也別去刑房了,趕緊跟本官走一趟!”

田缺木然地點了點頭,熟練地轉了個身,跟上了大部隊。

開封府衙仵作親驗,死者曹汭的尸格報告,以最快速度放到了狄進的桌案上。

“男尸一具,如法驗得已死。”

“面部:五官猙獰,唇色發紫,面露苦笑;”

“頸部:頸肌抽搐,頸骨后折;”

“身體:四肢呈角弓反張,雙臂與雙腳幾近相連;”

“手部:十指指尖有瘀傷,似抓撓地面所致;”

“整體:無抵抗傷,尚未形成血墜;”

這次的尸格報告不長,不是田缺應付了事,而是死亡特征明顯。

“牽機引?還是彌勒秘藥?”

狄進的神情嚴肅起來,稍作考慮,就作出判斷:“不是彌勒秘藥!”

大榮復招安后,將彌勒秘藥的藥方完全坦白,精通醫術的道全也進行了剖析和復制。

這個秘藥確實是在宮廷秘藥“牽機引”的基礎上制成的,毒性不如原版,但常年累月下對于身體的傷害,足以讓中毒者身體虛弱,一旦停了解藥,也是必死無疑,同樣由于是慢性毒藥,中毒者往往臥病在床,與暴食飲酒,尋歡作樂的事情徹底無緣。

曹汭的日常恰恰與之相反,此人好酒好色,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正店酒樓與煙花柳巷,顯然不曾中了彌勒秘藥,他在家中暴斃,基本是服下了原版的“牽機引”!

狄進繼續往后看。

除了尸檢,田缺送過來的資料里,還記錄了周遭的環境與相關的證人。

曹汭死在了自家的后院里,死時身邊無旁人,因為他家中的下人,都被臨時派出去催債了。

如今臨近年關,放貸的收債,借貸的還錢,都是這個時候,但以往曹汭家不必親自出馬,自然由專業人士替他們催收,可這次曹汭要的特別急,連家中的仆從都派出去,能要一家是一家。

結合曹汭貼身書童的供述,這是因為他挪用了朝廷的大量錢財,甚至包括景靈宮錢都拿去放貸,賺取暴利,結果萬萬想不到權傾朝野的叔叔曹利用會倒臺,催逼他趕緊把窟窿補上。

原本曹汭還有些輕慢,書童被機宜司帶走的消息一傳回,曹汭大駭,立刻將身邊的人都轟出去要錢,就在這個過程中,他人被毒死在家中,前后時間差不超過一個時辰。

最先發現曹汭的尸體,是劉知謙和曹家領路的仆婦,確定此人身亡后,又發現尸體旁邊多了一封醒目的信件,將之取走,便是先前那一封挑戰書。

而尸體由于十分猙獰,曹家人嚇得沒有敢接近,一直沒有移動,直到田缺驗尸時,才將之抬到了旁邊的屋內。

這個過程中,田缺還發現周遭有一個倒塌的火盆,周圍還有不少飄灑出來的灰燼,似乎生前在焚燒著什么。

“曹汭這個時候燒毀的,只能是相關賬簿,這恐怕也是他將其他下人都驅趕出去的原因,貼身書童可能背叛,別的仆人也信不過了,所以燒這些隱秘之物,只有親自動手!”

“平日里飲酒作樂,可能在食物中下毒,但在焚毀關鍵證物的時刻,曹汭不會突然去飲酒用膳,卻遭到毒害,是兇手制住了他,硬生生地把毒藥灌下去?”

“曹汭的身上沒有抵抗傷,說明并沒有與兇手發生有效的搏斗,瞬間就被制住,顯然兇手武力高強,又趁著他身邊無人,突然襲擊!”

“這樣的兇手,如果是單純殺人,直接擰斷脖子便是,卻選擇如此繁瑣的手段……”

“殺人不是目的,怎么殺才是關鍵!”

“死者的身份是曹利用的侄子,死亡的方式是被宮廷秘藥毒害,結合如今朝堂上的風波……”

狄進分析到這里,即刻提筆寫下一封簡短的信件,喚來遷哥兒,沉聲道:“傳給雷濬!要快!”

“是!”

遷哥兒去了。

狄進耐心等待,果然兩個時辰后,太陽還未落山,雷濬就登門復命,慶幸不已:“幸得狄伴使料敵于先,瓦舍之中真有人收了錢財,準備散播謠言了!”

狄進道:“將具體內容說一遍。”

雷濬自己轉入機宜司為提點,還將皇城司里面用得順手的下屬一并帶了過來,在別的方面皇城司或許不行,但在監察京師民間,還是很得力的,所以在收到命令后,以最快速度,將京師擅于傳播消息的閑漢頭目帶走,然后得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消息:

“這群人平日里就收了重金,此時對方更傳來一出秘聞,朝堂要有劇變!”

“曹利用乃維護宋遼和平的功勛舊臣,太后卻忌憚這位老臣的威望,要從子曹汭指認曹利用的罪行!”

“誰料曹汭英勇不屈,無論怎樣都不愿詆毀自己的叔叔,太后惱羞成怒,派出比皇城司更殘忍的機宜司密探,用當年毒害南唐后主的牽機引將之殺害!”

說到這里,雷濬都不禁心有余悸:“此等顛倒黑白的謊言,是真能取信于民間百姓的,好生歹毒!”

官場上稍微了解曹利用和曹汭的為人,就知道這完全是胡說八道,但茶余飯后的八卦閑談,往往就喜歡這種忘恩負義,陷害功臣的戲碼。

關鍵是它還把官家摘了出去,專門將矛頭指向太后,而民間本就有不少人對于太后執政有所非議的,先入為主的偏見之下,當然深信不疑。

毫不夸張地說,此事一旦傳揚出去,鬧得滿城風雨,太后和機宜司都要名聲大臭,曹家叔侄反而成了正面角色,哪怕后續官方花費千辛萬苦糾正了真相,民間野史一記錄,后世戲曲一創作,指不定又是一樁貍貓換太子的傳世經典。

“‘大爺’還留在京師!”

狄進卻愈發確定了一個事實,目光一動:“這些收了錢財的賊子,先不要下獄定罪,讓他們在民間同樣做一件事!當年我朝先帝駕崩時,遼主下令舉國哀喪,傷感之余,還對身邊的宰相表達擔憂,生怕我朝官家繼位后,不遵澶淵之盟,與他違約!去編一出傀儡戲,將這段故事在瓦舍反復宣揚!”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