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

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26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這是歙州澄心堂紙;這是端溪龍香硯,配廷珪四和墨;這幾支筆,都是宣城諸葛三副筆……”

林小乙介紹了一遍,咋舌道:“公子,俺怎的覺得不能收呢,呂家贈予的文房四寶太貴重了,聽說都是宮中用的哩!”

狄進坐在進士游街的高頭大馬上,聞言微笑道:“正常還禮便是,也讓我用一用貢品級別的文房四寶,寫出來的文章是不是與眾不同”

在城北外碰頭后,十人不到的狄家隊伍,和三百多人的呂家車隊會合,一路朝著兗州而去。

剛剛同行,呂公弼那邊就先送來了禮物,并且一出手就都是最頂級的檔次,林小乙平日里在京師里的鋪子,都買不到這種品相的,自然被驚到。

狄進則并不奇怪。

北宋的士大夫,物質生活的品質往往分為兩個極端,一類是追求奢靡享樂,并且引以為風尚,如西昆體就要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富貴氣,另一類則是清貧簡樸,以節儉為美德,這是儒家一貫的思想,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這兩類人不能簡單的劃分為貪官與好官,但基本上,前者的官員品德低下者較多,后者的官員行為往往更加高潔,是可以確定的,歷史上呂夷簡與范仲淹的爭斗,就是一場奢靡官員與清廉君子之間的較量。

后者完敗。

現在呂家一上來就送如此珍貴的文房四寶,其實也是試探,并且是很符合彼此身份的試探。

狄進淡定收下,等待對方繼續出招。

果不其然,呂公弼很快帶著兩人策馬而來,親熱地道:“仕林兄,接下來一路之上,可要多多關照了!這是舍弟,久仰三元魁首盛名,催著我上來認一認!”

跟著他來的正是三弟呂公著和幼弟呂公孺,呂公孺年齡很小,面容里帶著幾分靦腆和怕生,呂公著則大大方方地上前行禮:“見過三元神探!”

狄進頷首評價:“良才美玉,華實并茂!好!”

呂公著一滯,覺得怪怪的,然后馬上意識到,這不是長輩夸獎自己時的態度么?

偏偏對方的語氣是這么的自然,哪怕年齡上是同輩人,但在這位三元魁首面前,自己兄弟確實無形中要矮了一大截。

果然接下來的交談,重點圍繞著對方的學業展開,考校完畢后,呂氏三兄弟灰溜溜地離去。

回到自家車隊,先給小弟弟呂公孺塞了個糖果,讓他到一邊玩去,呂公著低聲道:“兄長,現在的我們還不夠資格試探他,還是讓父親大人出面吧!”

呂公弼也感受到了:“這個人才十七歲,又是第一任當官,卻好重的威嚴!也罷,我們去見父親!”

舒適的馬車廂內,呂夷簡身上蓋著薄薄的毯子,依舊在看書,聽到外面輕輕敲擊窗戶的聲音,頭也不抬地道:“請他過來。”

“是!”

不多時,狄進入了馬車,坐到了呂夷簡的對面,拱手行禮,姿態無可挑剔:“下官見過呂相公。”

呂夷簡手中的書卷已經換成了《尚書》,聽了稱呼,以一種半玩笑半揶揄的語氣道:“狄三元這就自稱起下官了?”

狄進微笑:“見到呂相公,便想到接下來要為倅貳,一聲下官也是應當。”

呂夷簡擺了擺手:“倅貳乃輔職之稱,同判乃‘同知州’,同掌一州之政,不必過謙。”

狄進道:“在下初涉政務,欠缺錘煉,對于治理地方,理應多多向呂相公學習。”

呂夷簡道:“三元之文,鋒芒不顯,中正沉穩,三元之才,聰明亮達,規模宏遠,治理地方時若也是這般文才,始終如一,老夫就沒什么能教你的了。”

狄進謙和地笑了笑:“科舉是為國朝選拔治理天下的人才,下官于科舉小有所成,擅的是詩賦應答,卻還未實踐于政務,想要成為一位心系家國,諳熟政事,宏謀大策,忠義之風的國朝官員,這期間自當向前輩多多學習,還望相公不吝教導!”

“好志向!當真好志向!”

呂夷簡微笑,眼神深處卻殊無笑意。

兩人這是第二次見面,氣氛似乎出奇地融洽,但任誰都知道,彼此心里都恨不得對方完蛋。

畢竟早在京師無首滅門案時,雙方就結怨了,正式見面更是科舉殿試,廣政殿中,那時狄進坐在眾士子的首位,看到館閣隊列的高官里,呂夷簡則瞥來一抹充滿敵意的目光。

當時兩人的地位差距巨大。

一位是兩府重臣,佐政事,定國策的參政,已近人臣的終點,一位再是名滿京畿,也不過是應試舉子,通過科舉入仕授官的,剛剛來到臣子的起點。

結果現在第二面時,雙方從差遣上,已經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了,同判在很多時候,是真的能跟知州掰一掰手腕的。

而一位是止步參政的老臣,一位是簡在帝心的三元,兩人位列知州和同判,其實就說明了許多,特意的咄咄逼人反倒落了下乘,謙遜之態反倒更能讓對方如鯁在喉,狄進自是清楚這點,并且也有幾分真心。

歷史上十年后,歐陽修痛斥呂夷簡的話語很是驚人,“二十余年間,壞亂天下。人臣大富貴,夷簡享之而去,天下大憂患,留與陛下當之。罪惡滿盈,事跡彰著……”

這話不見得全部是事實,畢竟文臣罵人,很多時候圖的是嘴上痛快,多有夸張之處。

不過北宋的宰相里面,若論權勢之大,地位之穩,中樞執政時間之長,呂夷簡穩居前三,甚至不少比他名氣大得多的宰相,其實都不及他。

而想要當權臣,恰恰是要有大能耐的。

所以狄進還真的抱著幾分學習的態度,將敵人的本事學過來,這也是一種本事。

站在呂夷簡的角度,他其實是很想刺激刺激這位年輕人,最好讓對方得意忘形,到那個時候,他會教一教什么叫士林前輩。

可現在狄進這般客氣,他也只能換招,故作感慨:“老夫能培養出守家業的兒子,以呂氏的家教,也是難出三元這般英才吶!”

頓了一頓,呂夷簡接著道:“老夫有一女,從小癡愛讀書,詩詞文章,寫得倒比幾個兄弟也不差到哪里,便有了心氣!早早對老夫說,誰來提親,不報家世,只看人品文章,仕林的文章她便是極愛的,不知可有意?”

狄進沒想到這位真說得出口,老不要臉的,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有知州和同判在任上成翁婿的,偏偏說的滿臉真摯,好似真的在釋放善意,自己卻不得不回絕:“多謝呂相公厚愛,進暫無成婚立家之意。”

呂夷簡連聲道:“可惜!可惜了!”

狄進可不會放過對方:“方才我見到公孺年少,卻是謙恭才博,甚是喜愛,這一路上便讓他跟著我如何?”

呂夷簡沒想到這位真說得出口,呂公孺是他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八歲,你也好意思盯上,臉上則笑容溫和:“甚好甚好!小兒能得狄三元指教,實乃幸事,該讓他多學著些!”

“那下官先告退了!”

狄進拱手一禮,揭開簾布,走了出去。

呂夷簡目送他的背影消失,輕輕按了按眉心,低哼一聲。

此人比自己料想中的更難對付,要臉又不要臉,是當高官的好料子,身邊無家人,連個軟肋都沒有,看來此行兗州,還得根據當地的局勢,壓制對方的鋒芒……

所幸宅老呂程帶人已經快馬加鞭,先一步趕去兗州了解情況,這種得力的手下,就不是祖上雖有名相,但今朝早就沒落的并州狄氏能夠具備的了。

在兗州,還有的斗!

狄進下了馬車,真的找到了吃糖的呂公孺,在呂公弼和呂公著戒備的注視下,三言兩語將這八歲的孩子給哄走。

路上本來就無聊,官道又是四平八穩,沒什么波折,逗弄一個孩子倒是能打發時間,尤其是看到呂家不敢怒也不敢言的模樣,狄進都覺得有趣。

這就是政斗,不是什么高明的博弈,而是你假惺惺地放出相婿之言,我抱著你八歲的娃娃惡心你,多么的樸實無華。

“三元哥哥,你見過神仙么?”

正想著所謂的大人物斗起來其實也可笑,呂公孺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狄進道:“沒見過,伱見過嗎?”

“沒見過……”呂公孺也很遺憾地搖搖頭,不過又興奮起來:“去了兗州,我們肯定能見到神仙,聽說那里有先帝祭祀上蒼的泰山,神仙都聚在泰山周圍顯靈呢!”

狄進見他說得兩眼放光,有些奇怪:“你很盼著見神仙?”

呂公孺左右瞧瞧,發現爹爹和兄長都不在,才偷偷道:“見到神仙,就不用整日背書了!”

狄進失笑,這位歷史上可是包拯的副手,包拯權知開封府時,還挺倚重當時為判官的呂公孺,但想來大家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對背書都是十分頭疼。

呂公孺又嘟囔著道:“見到神仙,就能讓那些小弟弟們夜間不要再哭了,哭得人怪心慌的……”

狄進的笑容淡了,輕輕摸了摸對方的腦袋:“有些事情不用勞煩天上的神仙,同行的神探也能幫忙的,告訴哥哥,有誰在哭啊?”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