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為了兄弟之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為了兄弟之情?

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為了兄弟之情?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4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仕林!恭喜恭喜啊!”

當新科進士授官的具體情況傳達出來,公孫策和包拯登門,笑吟吟地恭喜。

主官不必說,大家看的主要還是差遣,而兗州無疑是不錯的地方。

兗州在山東,大禹治水后,將天下分為九個州,兗州就是古九州之一,距離京師其實并不遠,在地理上又有“軍事重鎮、九省通衢、齊魯咽喉”之稱。

對于后世不熟悉古代地理的人來說,也許會對新三國里一段曹操蓋飯的片段記憶猶新,“呂布一介匹夫,他哪里來的如此膽識,竟敢偷襲我的兗州”“這就不奇怪了,這就不奇怪了”,當然兩者所指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曹操的兗州可是省級行政區……

而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兗州是市級行政區,泰山就屬兗州所轄,之前的泰山封禪,可是那里舉行的一場盛會,后世固然對于真宗泰山封禪極盡嘲弄,認為他以一己之力拉低了封禪的格調,以致于其他君王再也不愿意去了,但現在大家不知道啊,兗州自是毫無疑問的大州。

所以不通朝堂爭斗的包拯和公孫策,都覺得狄進能同判兗州,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起步了,對的起三元魁首的盛名。

狄進則立刻去了解現任知州是誰,在得知竟是赫赫有名的李迪后,就知為何要讓自己同判到這種地方了。

不得不說呂夷簡確實有手腕,親近李迪、反對李迪都是錯,前者得罪太后,后者得罪士林,如果自己太厲害,能整倒李迪,呂夷簡也很高興,因為后來李迪就是跟呂夷簡死掐的宰相……

當然換一個角度,別的臣子就不會這樣想了,李迪在士林文人中聲望極高,剛剛入仕的年輕同判,能有這位德高望重的年老知州帶著,這是一場寶貴的學習經驗。

而在太后劉娥的視角里,又成了一場考驗,看他如何對待反太后黨一系的臣子,再視情況予以后續的重用或貶責……

所以呂夷簡的方案才會得到上下一致認可,既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又能讓不同陣營的人各有所得,這便是兩府重臣的用人方式,趙禎的執政水平跟他一比,和娃娃沒什么兩樣。

這些不必跟同科說,狄進心里清楚就行,他此時也拱手笑道:“同喜同喜,包縣尊,公孫主簿!”

王堯臣授將作監丞,同判湖州;韓琦授將作監丞,同判淄州;文彥博授大理評事,翼城知縣;包拯授大理評事,天長知縣;公孫策授判司簿尉,正平主簿。

進士出身,一開始授予的官職都不會差,最難能可貴的是,不用像前唐經過銓選的刁難,直接走馬上任。

如今是三月下旬,基本上等吏部的程序全部走完,四月今科士子就能離京,去往各地赴任了。

既如此,慶賀之后,公孫策面色沉下,直接地道:“至多還有一個月,我們就要離開京師,留給凈土寺殺人案的時間不多了,何況還有它背后的‘金剛會’!”

包拯言簡意賅:“詳查凈土寺!”

之前三人分析,那封挑戰信可能是兇手臨時決定留在現場的,如果狄湘靈不帶人在寺中查探,那么迎客僧照靜死后,被特意擺出那樣的姿勢,壓在手掌下的,很可能是另一件東西。

那么第一個進入殺人現場,發現這件東西的,肯定是寺內的僧人,兇手在現場等待那么長時間,特意擺好了姿勢,本來是通過讓僧人看到某物,然后達成某種目的。

從這個思路出發,寺廟嫌疑大增。

“這回換成明遠去凈土寺,如何?”

狄進給出建議:“我準備去府衙牢房,再見一見兩個丐首,這兩人是目前為止,最接近‘金剛會’的人!”

“好!”

仨人毫不拖泥帶水,分頭行動,當穿著官袍官靴的狄進,走入熟悉的開封府衙,面對的自然是上下熱情的行禮:“狄三元!”“狄三元!”

還有人干脆稱呼:“恭賀狄同判!”

狄進并無倨傲,依舊還禮,直到呂安道迎了出來,笑吟吟地道:“仕林,恭喜恭喜啊!”

狄進也笑著寒暄了幾句,然后詢問起重犯的情況:“魯方和婁彥先在牢中怎么樣了?”

呂安道有些詫異:“你竟還念著他們?”

狄進道:“乞兒幫還沒覆滅,更有五名丐首依舊逍遙法外,豈能不念?”

呂安道露出敬佩之色。

如果說之前解決乞兒幫,為京師百姓除一大害,還可能是為科舉積攢聲名,如今官職擬定,即將離京,還想著根除乞兒幫這個禍患,那就是真心實意的懲戒除惡了。

“走!我帶你去!”

兩人立刻前往府牢,待得當差的獄卒迎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狄三元怎的再來這里了?”

顯然在他心中,如此尊貴的人物,是不會下充滿晦氣的監獄里,以致于驚訝不已。

“案情未了!”狄進沒有多說,走入牢中,直接問道:“近來外面的風波,這些重犯會得知么?”

“那肯定不告訴他們……”獄卒想起一事,不敢隱瞞:“俺多嘴,告訴那兩個乞兒頭,狄三元高中了,姓婁的聽了后失魂落魄,縮在角落哭了一晚上,這賊子當真可笑,還真瞧不得狄三元好了!”

狄進知道這是因為那時的刺激之言,婁彥先性情偏執記仇,自己成了三元魁首,相當于對他千刀萬剮,當然接受不了,又問道:“除此之外,婁彥先還說過什么?”

獄卒立刻道:“這賊子念叨的最多,就是‘等到秋后’,‘等到秋后’,當真是怪得很,別的犯人都害怕秋后問斬,他倒是盼著了……”

相比起宮中的那批人已經被處決,婁彥先、魯方還有吳景,都是在秋后問斬的名單里。

秋后問斬,其實并不是一定要在秋天之后殺人,而是對死刑犯的一個申訴緩沖期,進行重審、復核,最后確定毫無冤情,再集中問斬。

去年秋后沒有輪上,今年是肯定問斬了。

而在行刑之前,什么事情都不交代,成了最后支持婁彥先的一根支柱,這是他認為自己唯一能贏狄進的地方。

狄進不再詢問難弟,轉而關心起難兄來:“魯方呢?”

獄卒露出不屑:“此人倒是哭喊過好幾回,窩囊的很!”

“把他帶來吧!”

相比起婁彥先關在牢中接近半年了,魯方關進來其實才兩個月不到,卻已經近乎面目全非。

昔日那個第一次見時,走路大步流星,面容隱含倨傲的刑案孔目,如今變成了一個戰戰兢兢,眼神躲閃的瘦削漢子。

狄進打量著他,根據這份狀態,舍棄了原本的鋪墊,直接道:“凈土寺照靜,你不陌生吧?”

魯方臉色變了變,卻也并沒有多么意外:“你又抓住了一個……”

狄進心頭一動,這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收獲,死者照靜竟是丐首之一,眼神卻不變,好似一切了如指掌,繼續道:“他排行第幾?”

魯方嘆了口氣,眼中露出追憶:“排第五!他當年還是和我一起,接受大爺訓練的,十幾年了,我們又要再見了……”

狄進道:“你有偽造的舉薦,能入開封府衙當吏員,他卻只去凈土寺當了一位迎客僧,不覺得不公平么?”

魯方道:“沒什么不公的,大爺是根據我們個人的表現選擇身份,大爺認為我適合去府衙當吏胥,我才能成為現在的魯方,大爺認為老五適合入寺院,他就入了凈土寺,成為照字輩的照靜……”

狄進微微點頭:“此人確實不凡,怪不得敢對我下挑戰!”

魯方一怔:“挑戰?”

狄進拿出特意從公孫策那邊拿回來的挑戰信,將信封展示出來:“你可認得這字跡?”

魯方仔細看著“狄三元敬啟”五個字,有些迷茫:“不認得……”

狄進道:“看來伱那個‘大爺’果然謹慎,沒有使用自己的筆跡。”

“實際上大爺并沒有在我們面前寫過字,又何談筆跡呢?”魯方的反應顯然遲鈍了許多,卻還是忍不住譏諷道:“你如果想通過我們,抓住大爺,我勸你還是不要有這個奢望了!還有,只要大爺在,丐首隨時可以選出來,你便是將我們六個都抓住了,也沒辦法滅掉乞兒幫的!”

狄進淡然道:“要直接滅了‘金剛會’,對么?”

魯方一愣,再度萎靡下去:“你連‘金剛會’都知道了……”

狄進道:“我還有許多不知道的,比如‘金剛會’中的人員具體名單,不過想來,你也不知道,甚至連‘大爺’真正的相貌,你也不清楚,一個連筆跡都要隱藏的人,相貌上的易容是更簡單的事情,何況這么多年過去了,除了身高,其他的都可能發生了改變……”

魯方沉默一下,又慘然道:“既然這樣,你還要問什么?殺了無用的我吧!”

狄進道:“事實上,這正是‘大爺’想要的,你無法和照靜重逢了,他已經死了!是被‘大爺’所殺,他的尸體則被當作挑戰信的一部分,留給了我!”

魯方的眼睛猛地瞪大,呻吟道:“這……這不可能!”

狄進失笑:“你是覺得自己在遼人的心里,份量很重?”

魯方咬著牙:“我不信!我不信!”

狄進吩咐:“去驗尸房,將田仵作給照靜驗尸的尸格取來。”

“是!”

照靜死時是冬日,距今不足一月,其實在經過了一些比較原始的冰凍保存后,尸體都能抬過來,不過那個并無必要。

當尸格擺在眼前,魯方絕望了:“不!怎么會這樣!我們對大爺忠心耿耿,為什么要這么做?”

“原因很簡單,你被捕了!當你下獄,乞兒幫的大爺就斷定,你經不住拷問,會將除了他在外的其他四名丐首全部交代出來!”

將榮婆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完全剝離,狄進直接將照靜被殺的因果,完全歸結于魯方身上:“為了避免更多的犯人下獄,交代出更多的細節,殺人滅口,就成了賊首唯一的選擇!”

“可事實上,你到現在都沒說出別人的身份!”

“是那個賊首,錯看了你的忠誠!”

魯方再度崩潰了,淚水奪眶而出,發出凄厲的尖叫:“那我堅持到現在又是為了什么?為了什么!”

狄進不等他發泄完,直接來到面前,沉聲道:“照靜被害,別人或許還有救,排行第二、第三、第六的丐首都是誰,為了兄弟之情,現在告訴我,我會讓他們免于毒手!”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