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第一百七十八章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

第一百七十八章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

朱昌審訊魯方時說的話語,其實是九真一假。

大部分都沒有說謊,只是在陳堯咨入宮的時間模糊了一下。

早在兩個時辰前,這位權知開封府,就覲見了太后,同時官家趙禎也一并旁聽。

稟告完案情的最新進展,珠簾之后,劉娥沉冷的聲音響起:“府衙竟混入了這等賊子,長達十數年之久,京師多少罪孽由此掩埋,當真令人心寒!”

陳堯咨道:“此乃老臣之過,未能及時察覺賊子真面目!”

劉娥道:“陳卿家自謙了,歷任權知開封府的卿家,唯獨你發現賊人端倪,消弭禍患,此乃大功!”

陳堯咨不愿冒領旁人功勞:“今科省元狄仕林明察秋毫,協助探案,接連擒下兩名丐首,來日若能澄清玉宇,掃清乞兒幫大患,狄仕林當得頭功!”

趙禎在邊上有些興奮,這是自己請出的神探!

劉娥的眼神深處,則閃過一絲波動。

對于狄進查案,她的心情比較復雜,既希望于這位的能力可以速速破案,讓事態盡快平息,又擔心此子查到什么不好言說的事情,令事態不可收拾。

但自從知道趙禎屬意這位出面查案后,劉娥就不會有絲毫阻止了,否則會在官家心中留下深深的芥蒂,所以此時也頷首道:“狄仕林天資聰敏,有氣敢任,來日可成國之棟梁,狄梁公有后啊!”

陳堯咨沒有察覺到太后隱藏極深的情緒,只以為這位對于案情的進展也很滿意,心頭一松:“賊人剛剛關入府牢,老臣當即刻提審,將賊首一網打盡!”

劉娥頷首:“有勞陳卿家了!”

陳堯咨行禮:“責無旁貸,老臣告退!”

待得這位老而彌堅的臣子背影消失在殿宇中,珠簾掀開,露出劉娥和趙禎的面容來。

趙禎興奮之色不減:“有陳公和狄仕林這般能臣在,定能將這個賊子幫派連根拔起!”

劉娥看向這個高興的小皇帝,故意添了一把火:“老身以前痛恨乞兒幫,卻只視作亡命徒聚,借無憂洞才難以清除,但經過此事,亦不敢再小覷這群乞兒,那五名丐首或已改頭換面,在京師生活,壞事做絕,卻享富貴……”

趙禎哪里能忍:“決不允許這等事情,必須要嚴查到底,以慰京師百姓之心!”

劉娥道:“官家所愿與老身一般,只可惜這群賊子背后,恐有更大的惡人庇佑,不然怎敢傳出老身要謀害官家生母之言?”

趙禎面色一變,趕忙起身:“兒臣絕沒有懷疑過大娘娘……”

劉娥端詳著這個兒子,語氣里多了幾分溫情:“我兒仁厚,不必解釋,老身擔心的從來不是你懷疑我!”

平常一直嚴格稱呼的大娘娘,此時的一聲我兒,讓趙禎通體一震,眼眶發紅,頓時想起從小到大,每每自己生病時,大娘娘的眉宇間也是那般焦急,絲毫不遜于小娘娘,動情地道:“孩兒明白!孩兒明白!”

劉娥見火候到了,探手握住趙禎的手,對著左右道:“我們母子倆要說些話,你們退下吧!”

“是!”

內侍和宮婢腳下無聲地倒退出去,很快殿宇內只留下太后和天子。

這對天下間最尊貴的母子,此時卻在劉娥的引導下,如同尋常母子一般談著心:“當娘親的,從來不怕自己的孩子會誤解自己,老身真正擔心的,是那些蠢蠢欲動的惡賊圖謀極大,要顛覆這天下的安寧!先帝駕崩前的囑咐,老身不敢有一日忘懷,孤兒寡母,穩定這國朝的局面,來之不易啊!”

趙禎紅著眼睛,反握住太后的手,只覺得這手掌都有幾分枯瘦,顯然是平日里操勞極多,連連點頭,聲音里帶著幾分泣聲:“我知道……我知道……這些年都是大娘娘為我撐著!”

劉娥嘆息:“但有人卻盯著皇位不放,哪怕裝瘋賣傻,也始終不甘心!”

聽到裝瘋賣傻四個字,趙禎屏住呼吸,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一道身影。

劉娥十分直接:“老身思來想去,此番出言污蔑,挑撥你我母子關系的,只會是八大王趙元儼!”

“皇叔……”

趙禎并沒有多么意外,臉上滿是復雜之色,既有傷感,也有痛恨。

他對于八大王原本還是挺有親近之意的,畢竟先帝那一輩也人丁稀薄,如今還活著的親人,只有叔叔趙元儼和姑姑大長公主了。

結果姑姑先是包庇駙馬,后來又包庇八大王,本為國朝女子表率的美名,在京師滅門案里面喪失殆盡,而八大王更是為了不暴露自己的丑聞,借駙馬之手,害死了開封府衙的推官。

趙禎對此十分憤怒,偏偏知道,這件事是不可能真正定罪的,否則損失的是整個趙宋皇族的威信,必須要將之壓下,待得民間風波平息,不了了之。

結果他還沒轉過這個彎,對方居然再度興風作浪,此次更涉及到自己的親母,以他的好脾氣,都覺得無法忍受:“如果真是皇叔,我不會輕饒了他!”

劉娥沒有把這個兒子手把手地養大,對于他的脾氣卻很了解,知道這種痛恨還未轉為真正的殺意,將來難保不會心軟,立刻問道:“官家準備如何做呢?”

趙禎以往聽到這考校的口吻時,都會害怕自己答不對,從大娘娘眼中看到若有若無的失望,此時亦是如此,張了張嘴,一時間答不上話來。

劉娥以往確實會用嚴厲的眼神看著這個小皇帝,有時候還會露出恨鐵不成鋼之色,此時卻不著急,只是默默等待著。

趙禎沒有了往昔的壓力,腦海中思索起來,突然想到剛剛所言,那群乞兒丐首的背后,恐有更大的惡人庇佑,如果惡人正是八大王的話:“與乞兒幫勾結,京師無數受害的百姓,都不會饒了他!”

劉娥徹底定心,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官家長大了!”

回到開封府衙的時候,狄進已經和朱昌商量好了審問的辦法,聽完這個法子后,陳堯咨也大為贊同,立刻予以實施。

朱昌本色出演,取信了魯方后,即刻動身,去張耆府上拜訪。

身為樞密使,兩府之中舉足輕重的存在,張耆當然聽說了這件大事,知道太后密切關注案子的進展,自是沒有不應的道理。

只不過當這位張樞密寫下信件,蓋上印章后,又沉聲道:“一切拜托了!一定要讓賊子交代出幕后的頑兇大惡,不讓圣人的清譽有絲毫損傷啊!”

朱昌笑道:“元弼兄放心,這賊子蠢笨得很,還抱有全身而退的奢望,小弟肯定能套出他背后的指使者,立此大功!”

張耆知道他沒有真正聽懂,暗示得再明白一些:“這幕后的指使者,得令朝野信服,不是誰都敢憑白污蔑圣人的……”

朱昌笑容收斂,低聲道:“還望元弼兄指點一二!”

張耆最擅長明哲保身,怎么可能真正說透,把自己牽扯進去,敷衍幾句:“且回府衙,速速審問要犯吧!”

朱昌無奈,只有告別了莫逆之交,返回府衙后,就迫不及待地準備提審,卻被陳堯咨攔住:“天色還早,你如此急切,會被他看出破綻!”

朱昌訕訕,眼珠轉了轉:“大府,這魯方雖然信誓旦旦,愿意交代出幕后之人,但下官如何確定他所說的,是真是假呢?”

陳堯咨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證據為主,自辨真假!”

朱昌當然知道空口無憑,應重實證,但張耆之意他也慢慢領會。

太后需要將此案的幕后真兇,定在她的關鍵政敵上,對方有了動機,既能讓百官相信,太后是真的被污蔑,完全沒有謀害官家生母的意思,又能順理成章地除去對手,可謂一舉兩得。

“眼見關鍵犯人將要交代,太后一黨根據自身的立場,開始預設答案了”

狄進對此毫不意外,政治生物若不這樣,反倒純粹地追求真相,那才是怪事,他則不受干擾,按照自己的步驟來,到陳堯咨面前請示:“大府,學生準備去看一看江都知。”

陳堯咨愣了愣,光顧著丐首魯方這個重大發現,一時間都快把那個太后原本的心腹給遺忘了,點頭道:“也好,仕林就去看一看,此人還有何話可說吧!”

狄進行了一禮,不緊不慢地離去。

朱昌見了不由地錯愕:“大府,狄省元不等在這里么?”

審訊即將到達關鍵時刻,這個立功的關鍵時刻,別人還生怕被搶奪功勞呢,此人居然主動離開?

陳堯咨斜了他一眼,暗暗搖頭。

有鑒于前朝武后臨朝的反面例子,朝堂大多數官員愿意認可太后的執政地位,但一心投靠的并不多,省得被日后清算,如張耆那種完全靠太后起家的倒也罷了,這朱昌的能力終究不行,竟問出這么愚蠢的問題來。

人家早就在官家和太后面前留了名的,需要守在這證明自己的功勞么?

不過狄進此番離去,也讓陳堯咨生出思索,作為同樣的涉案人員,都知江德明的重要性,莫非要高于丐首魯方?

是的。

在狄進看來,此案中的江德明,還真就比魯方重要!

因為江德明對李順容下手的時間,要遠早于丐首傳遞消息的時間,所幸這位曾經大權在握,耀武揚威的都知,自始至終處于明處,他是跑不掉,所以狄進這幾天的精力,主要側重在魯方這巧妙偽裝成孔目的丐首身上。

如今抓捕和審問都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最后的收網,他反倒耐下心來,再從江德明處入手。

“過約定時間了么?”

不過在途中,狄進還想起來,之前約定是三天之后,結果由于這里的抓捕,距離那日離開已經四天了,倒是一種失約,也不知這位之前就很急的都知,此時會急成什么樣。

等到了院子前,就見除了看守的衙役外,竟還有兩個內侍模樣的人,站在外面,踮著腳,伸長脖子,笑嘻嘻地朝里面張望,發現有人走了過來,才趕忙低頭彎腰,要從側邊離開。

狄進開口喚道:“兩位中貴人且慢,在下狄進,可否過來一敘!”

兩位小內侍神色立變,拘謹地走了過來:“原來是狄省魁,小人只是小黃門,不敢得狄省魁此稱!”

狄進直接問道:“是內省哪位中官,讓你們來探視江都知的?”

小黃門面面相覷,只能回答:“小人是奉閻都知之命,前來探視。”

狄進奇道:“閻都知?入內內侍省換都知了?”

小黃門臉色一僵:“是閻副都知……”

這可不比后世,稱呼副職領導時,要懂事地把前面的副字去了,副都知就是副都知,絕不該省了這個副字,除非是那位表露出了野心,喜歡聽手下這般稱呼。

單就這個細節,就能窺得這位副都知閻文應的性情,難怪歷史上敢膽大包天,把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給活埋了。

狄進不會替宮內的規矩教育這些內侍,不再多言:“我知道了,兩位且去吧!”

兩個小黃門如蒙大赦,趕忙行了一禮,匆匆離開。

“內省的爭斗,果然更血淋淋!”

狄進暗暗搖了搖頭,走入院子,特意加重了腳步。

沒有人迫不及待地迎出來。

走入正堂,他甚至沒看到人,直到進了屋子,才發現江德明裹著被子,蜷縮在墻角,一動不動。

狄進一驚,不會是腦溢血了吧?惡人死了活該,但別在案子的關鍵時刻倒下啊!

所幸江德明只是睡著了,當他被搖醒,睜開布滿血絲的雙眼,定定地看著出現在面前的身影時,竟是猛地抱住狄進的腿,流下淚來:“狄省魁……狄省魁……老奴總算盼到伱回來了!”

狄進甩了甩,沒甩開,無奈地道:“江都知,你現在可明白了?”

“明白……老奴明白了!”

副都知閻文應不僅在宮中迅速搶占了江德明離開后的權力空白,還派出小黃門出宮來看笑話,將他的凄慘模樣時時匯報回去,給大伙兒取樂!

如此慘痛的事實,讓江德明徹底意識到,從離開內省的那一刻起,權力就已經離自己而去了,剩下的就是還能不能保住這條老命。

想明白后,這幾天反倒是他最為煎熬的時候,他不知道狄進還會不會回來,是不是還會給自己外放出宮,提舉宮觀,頤養天年的機會?

狄進確實沒有再說之前的承諾,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世上最沒有后悔藥可以吃,只是問道:“說吧,到底是誰讓你暗中謀害官家生母的?”

“老奴……老奴絕對沒有謀害官家生母……”

江德明哆嗦了片刻,還是弱弱地否認了一句,他確實沒有真的做過,再將聲音壓到最低:“是圣人身邊最親近的榮婆婆,她暗示過老奴,李順容一旦沒了,圣人便可高枕無憂,內省也會一直是老奴總管,不然的話,不然的話,老奴萬萬不敢有這等念頭啊!”

當狄進走出軟禁江德明的院子,回到牢獄外時,迎面就見朱昌喜氣洋洋地走了出來。

“賊子看到了張樞密的書信,已經交代了!”朱昌興沖沖地道:“借丐首傳出那等荒謬之言的幕后指使,來自于定王府中!”

陳堯咨目光一冷:“魯方指認八大王?”

朱昌道:“從相貌描述上,魯方指認的并非是八大王,應是府上重要的仆從,魯方愿意與之對峙,條件是我將書信放入他家中,再讓府衙之人搜出,以證實五千貫贖錢是合理所得!可笑,這賊子至今都盼著隱瞞身份,無罪釋放呢!”

陳堯咨道:“假意答應他,與定王府上的仆役對峙重要,一定要將那個幕后指使者揪出來!”

朱昌心頭火熱,大聲地道:“是!”

此時另一位判官王博洋,推官呂安道也一并在列,聽了后露出驚色,卻也不覺得很意外。

一旦太后倒臺,天子沒了依靠,獲利最大的無疑是那位皇族里血脈最近的皇叔,何況不久前隨著滅門案的偵破,朝野內外對于這位王爺昔日所做的事情也議論紛紛,聲名一落千丈,對方不甘心如此,也要毀了太后的名聲。

只是萬萬沒想到,這群丐首居然能牽扯出八大王!

這些乞兒害了多少京師百姓啊,不少達官貴人都深恨之,結果背后竟有此等身份的人支持,國朝有如此皇族,實在喪心病狂!

呂安道默默地道:“自作孽,不可活!袁弘靖……弘靖兄!你當年被八大王害死,沒想到報仇的機會來得這么快!好!真好啊!”

王博洋則大感輕松:“無論如何,真相大白,這案子與我等無關了,讓太后和王爺斗去吧!”

“真相大白了么?”

唯獨狄進思索著案情的進展,反倒生起了更濃重的興趣。

兩名犯人幾乎是同時交代,一個說出太后身邊的親信,一個準備指認八大王府上的親仆。

誰說了真話?誰編造了謊言?

無論誰真誰假,不預設答案,不受干擾,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才是不留后患的最佳辦法!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