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仕林,我們找到三位有嫌疑的吏胥了!”

離開牢獄,路上正遇見呂安道,將進展講了一遍。

狄進正色聆聽。

根據之前的分析,如果府衙里面,有人趁著陳堯咨審訊的過程中,暗中給婁彥先傳遞消息,讓他交代出太后準備謀害官家生母的大案,這個人不太會是被利誘的,十之八九是有把柄落在別人手中,受了威逼,不得不冒著天大的風險做這件事。

所以陳堯咨讓呂安道調查,所有接觸過婁彥先的人員中,近段時間有沒有表現出異狀的,畢竟遭到威脅,表現在平時日,往往會魂不守舍,心不在焉,身邊的人是能有所察覺的。

狄進原本認同這個查案思路,可方才婁彥先大受刺激后的反應,又讓他隱隱察覺到,或許還有別的可能。

但他依舊認真地聽了一遍呂安道的講述,末了將關鍵點提煉出來:“一人叫柳言,點檢文字,是積年書辦,文筆干練,然近來連連犯錯,甚至寫廢了一卷文軸,不過他在對婁彥先的審訊中,主動回避了幾次;”

“一人叫李江,接替其父為雜事,入府三載,往日里倒還勤快,很得人緣,近來卻常常不見蹤跡,偏偏審問婁彥先的時候,他回回都出現……”

“最后一人就是仵作田缺,這位我還記得,此前的劉氏一案,就是此人草草驗尸,增加了破案的難度,后來紅傘驗尸,他的表現也不如從其他縣衙調來的仵作,如今還是消極怠工……”

呂安道點頭:“正是這三人!”

狄進道:“安道兄以為,這三人嫌疑誰最大?”

呂安道確實有了偏向:“我更懷疑柳言,此人有轉官之望,且一直為之努力,兢兢業業,若非有巨大變數,不該頻頻出錯……”

狄進微微頷首。

唐朝之前,官和吏其實是沒什么大區別的,如《陌上桑》里面,講述漢代官人升遷,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許多士人都是會從沒有品級的吏做起,積累功勞,通過入流,正式為官,能臣干吏,為將為相。

從唐朝開始,官和吏逐漸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層,到了宋太宗時期,中書門下的一位吏參加科舉,高中進士,結果趙光義知道后,將那位考中的吏追奪功名,讓他回歸原本的職位,并且正式下令,嚴禁胥吏參加科舉。

不過在宋朝,吏胥是可以通過考試和功績,轉為官員的,哪怕名額很少,但也是一條上升之路,到了明清,這條路也被徹底堵死,一天是吏胥,一輩子都是吏胥,甚至兒子孫子也是吏胥,真成吏胥世家了。

而現在三個嫌疑人里面,柳言最想進步,又有進步的能力,突然連基本工作都做不好,確實不合常理。

正在這時,又有一人匆匆來到呂安道身后,在耳邊低語了一番。

呂安道聽了后,身體一震:“有新的發現了,柳言家中幼子,已失蹤月余,恐被乞兒幫的賊人擄走!”

狄進臉色沉下:“多大的孩子?”

“七歲!柳言有三子,前兩子一個夭折,一個病逝,如今這個可謂老來得子,沒想到……”

呂安道說到這里,咬牙切齒:“乞兒幫就會對婦孺下手,這群天殺的賊子,何時才能將他們統統掃滅!”

狄進默然片刻,輕嘆道:“既如此,讓柳書辦過來吧!”

在兩名衙役的左右看護下,一位相貌儒雅清瘦的男子走了過來,四十多歲的年紀,氣質不似衙門的吏胥,更像是書院里的講學。

只是此時的柳言,迎著狄進和呂安道的注視,眼神明顯有些躲閃,拱手一禮:“見過呂推官!見過狄省元!”

呂安道開門見山:“柳書辦,令郎可曾尋回?”

柳言身軀一顫,想要壓抑住感情,眼眶卻當即紅了:“沒……沒有……”

呂安道嘆了口氣:“柳書辦,你糊涂啊,乞兒幫是不是讓你給婁彥先帶句話,便承諾把孩子還給你,那幫賊人能信么?他們可有實現承諾?”

柳言面色劇變,連連搖頭:“不!不!我恨不得那賊首凌遲于市,受盡酷刑而死,豈會為他們傳話?我絕對沒有做這樣的事情!”

呂安道緊緊地盯著他:“是么?”

狄進開口:“令郎是元月前后丟的,那時賊首已經被抓,你為何不通報府衙,審問賊首時,試圖找到尋回孩子的辦法呢?”

柳言苦聲:“那惡賊無論怎么打,都是不開口,我便是將此事問了,他又豈會告知?肯定是一番嘲弄!”

狄進道:“很冷靜的判斷,但丟了孩子的父親,往往不會這般冷靜……”

呂安道也覺得是這個道理:“你當時應該焦急萬分,先通報衙門,哪怕是一線希望,也要緊緊抓住,怎會想得這般清楚?”

“我已經丟了孩子,豈能再累及老父老母,妻子女兒?”柳言凄然拜下:“我在衙門當了二十年差,自知律法對我等小吏向來是無情的,絕不敢為賊人辦事,更不敢傳那等胡言亂語,累及全家啊!”

這般情真意切的悲戚之聲,讓呂安道為之動容:“也罷!你先下去吧!”

衙役將柳言帶下去,呂安道皺起眉頭:“仕林,伱覺得此人說的是真話么?”

狄進道:“從柳言刻意回避對婁彥先的審訊,我目前傾向于,他受到了乞兒幫的威逼,卻最終沒有答應。”

呂安道也有這種感覺:“乞兒幫綁架了柳言的獨子,威逼他傳話,但柳言終究不敢做這等事情,卻也不敢稟告,生怕牽扯其中……”

狄進道:“他是積年老吏,知道這種事的危害,哪怕報官了,難免也會受到牽連,所以在衙門里沒有聲張,反倒是主動避開審訊,可孩子丟失的心緒激蕩,還是在辦事時頻頻出錯。”

呂安道點了點頭:“倘若真是如此,倒是好的,柳言已經丟了兒子,不該再讓他蒙受不白的冤情……帶下一位吧!”

第一位嫌疑人的問話暫時告一段落,第二位嫌疑人雜事李江,很快又被帶了過來。

這位邁著小碎步,眼神游離,倒是一副標準的油嘴滑舌,媚上欺下的小吏氣質。

依舊是呂安道率先發問:“李江,你近來不當班,時常不見蹤跡,是去做什么了?”

李江點頭哈腰:“呂推官教訓的是,俺近來是有些懶惰……”

呂安道聲音一冷:“你可不懶啊!每次審問婁彥先時,不都湊上來,忙前忙后?”

李江堆笑道:“這不好奇么?有陳大府、呂推官這等好官在,咱們府衙擒獲了此等惡賊,俺爹爹當年,可是拿無憂洞毫無辦法的,既然能審問這等賊子,哪能不湊個熱鬧?”

“真是如此么?”

狄進開口,第一句話就先聲奪人:“還是京師哪家大戶給你的好處,讓你把審訊賊首的細節傳出去,換取報酬?”

李江臉上的笑容一僵:“狄省元,俺沒有……沒有做這等事……”

狄進道:“不用慌張,你并非協助婁彥先越獄,只是旁聽審訊,以此換些錢財,他之前也一直咬牙不說,沒有交代出任何供詞,直到攀扯了太后和官家……這件事,你沒有傳出去吧?”

李江脫口而出:“俺哪里敢啊,聽的都快嚇……”

話到一半,他頓時意識到說漏嘴,噗通一聲就跪下了:“狄省元饒命!呂推官饒命啊!”

狄進看向呂安道,呂安道則擺了擺手,吩咐道:“讓他寫下供詞,何時何地與哪家大戶見面,收了多少好處,核實完畢,倘若真的沒有泄露賊子的胡言亂語,便毋須重罰!”

此時的吏胥是沒有工錢的,除非主官下發月錢,否則收入來源就是索賄,到了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才開始嘗試給吏胥發俸祿,但也僅僅是部分人有,被稱為“重祿公人”,其他仍是沒有俸祿的,稱“無祿公人”,前者基本是中央各部享受到的優厚待遇,地方上還是依舊,讓吏胥索賄為生。

所以如果李江真的是用這件事撈錢,只要沒有把太后加害官家生母的控訴瞎傳,那就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這樣做的絕不止他一人,真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那沒有人給衙門辦事了,這就是很無奈的現狀……

知道這兩位肯高抬貴手,李江長松一口氣,被帶了下去。

呂安道眉頭緊鎖:“就還剩一人了,這仵作田缺,是嫌疑最小的……”

如果說柳言和李江是平日表現得不錯,近來表現出異常,仵作田缺向來是消極怠工,偏偏由于仵作的特殊性,這職業受人歧視,卻也不可或缺,還真的拿他沒什么辦法。

果不其然,當身材高瘦,尖嘴猴腮的仵作田缺,帶著一股生人勿進的味道,到了面前行禮,稱呼都不對:“小人見過狄解元!見過呂推官!”

他好似根本不關心狄進已經高中省元,行禮完后就低著頭站在那里,一如既往的拘謹,卻也構建出了一層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線。

呂安道皺了皺眉,開始問話:“田缺,你在審問婁彥先的過程中,可曾做過什么?”

田缺道:“小人從未上前,若不是衙門審問重犯,都要仵作陪同,小人是不會在場的。”

仵作熟悉人體結構,有時候也能當急救人員使用,對于用重刑,又不希望對方暴斃的犯人,有經驗的衙門往往會讓仵作一并在場,省得到時候尋人來不及,這也是田缺為何旁聽的原因。

呂安道又問:“既如此,用刑完畢,你要上前細細查看婁彥先的傷勢?”

田缺垂下頭:“大府不特意吩咐,小人是絕不會上前的,小人其實不通醫理,便是重犯真要死了,小人也救不回來……”

呂安道都被這耿直的回答弄得無語了,再問了幾句,發現田缺只是垂著頭低聲答話,總結起來就是,我不行,我沒做,我行也不做,只能無奈地看向狄進。

狄進看著這個將消極怠工發揮到極致的仵作,開口道:“紅傘驗尸時,我教你的驗骨之法,還記得么?”

田缺稍稍抬起了頭,臉上的表情有些怪異:“多謝狄解元好意,然小人愚笨,已經忘得七七八八了……”

周遭吏胥暗暗搖頭,得當朝省元傳授的法子,居然還能忘?活該一輩子干晦氣的仵作……

狄進并不惱,再度問道:“你今年多大?”

田缺道:“小人二十四歲。”

狄進問:“可曾娶妻生子?”

田缺悶聲道:“未曾。”

狄進道:“我如果沒記錯的話,你是四年前京師滅門案后,那位老仵作帶著徒弟歸鄉了,才將你調來了京師衙門的,你原來是哪地衙門的?”

田缺道:“小人原是陽武縣衙的,衙門內有兩位仵作,小人被舉薦了過來……”

狄進輕嘆:“你那時才二十歲,尚未娶親,如此年輕,在京師衙門總好過地方州縣,養成這般不求上進的性子,是因為你覺得努力并無意義么?”

田缺似乎沒想到這位會如此問,沉默少許,終于流露出真情實感:“便是上進了,又能如何?小人不是不想娶親,卻是正經人家的娘子,根本不會跟一位仵作,唯有那同樣遭人作踐的小姐,才會愿意跟小人,生下來的孩子依舊是賤職……如此這般,不如得過且過!”

周遭吏胥沉默了,他們固然不像仵作那般遭人歧視,但也好不了多少,如果不能轉官,兒子甚至無法科舉,終究還是要成為吏胥……

狄進對此也有無奈,后世都解決不了職業歧視,更別提局限性更大的古代,但他心里已經有了一些計劃,卻不必與這位說,微微頷首:“既如此,你下去吧。”

田缺本以為自己會挨一頓罵,他早習慣了,沒想到這位愿意教自己驗骨之法的大才子,語氣始終平和,心頭莫名有些慚愧,拘謹地拱了拱手,退了下去。

呂安道也知道,這樣得過且過,偏偏還無妻無子之人,乞兒幫是無法要挾的,皺眉道:“田缺排除嫌疑,李江的所作所為可以核實,目前看來,最大的嫌疑人還是柳言……再查一查吧,看看是否有遺漏之處!”

“也可能是我們的調查方向出了問題!”

狄進則拿起名錄,將柳言、李江、田缺三個表現有異常的府衙人員排除出去,看向那些近來表現如常的吏胥,采取了另一種篩選之法:“包希仁之前在刑房中查看舊案卷,對于抓捕到婁彥先大有幫助,當時這群人里面,有誰對此是一無所知的?”

包拯翻看案卷的耐心細致,讓呂安道都印象深刻:“召刑房的人來問一問吧,他們肯定清楚。”

刑房的吏胥喚過來,眾人七嘴八舌地道:“沈書辦肯定知曉,他那幾日就在刑房當差……”“楚勾押也知道,他給包秀才帶過飯的……”“陶支計每天都來點蠟燭,第一夜天黑后他以為房內沒人,就提前鎖門了……”

在篩選之下,很快排除了絕大部分吏胥,剩下主要是看守牢房的獄卒,他們無要事是不會出牢房的,自然也不知道包拯在這里做什么。

除此之外,就剩下一位吏員。

眾人看了,語氣里透出一份敬意:“魯方,他可是刑案孔目,是府衙公認的能吏,還擒過無憂洞的賊子哩,那幾日卻是病了,沒來府衙,不知此事。”

狄進眉頭微揚,點了點這個名字:“將這位魯孔目帶過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