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張茂則來訪的目的,不出所料,與案子有關。

聽到趙禎希望他查明生母要遭人謀害的真相,狄進沒有急著答復,而是問了一個問題:“官家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張茂則答道:“是楊太妃告知官家的。”

“楊太妃?”狄進一時間都沒有想到這個答案,但仔細琢磨了一下,不禁佩服起那位太后的手段來,暗暗地道:“讓楊太妃出面,真是妙啊!”

狄進并不知宮內的具體情況,但很清楚,如果這起案子真是有人設計要對付劉娥,那么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捅到趙禎那邊,促使這個還未執政的皇帝,與執政國朝的太后反目。

比如某個宮人“不經意間”將這件事泄露,引得小皇帝勃然大怒,怒氣沖沖地去找太后評理,幾乎鬧翻,又讓貼身內侍張茂則出宮,來讓自己為其查案。

這無疑是最壞的發展。

而為了防備發生這種情況發生,如果是劉娥先一步對趙禎挑明,其實也有后患,畢竟利益相關,難免引人心生疑慮,一旦懷疑的種子種下,想要將它消去,就千難萬難了。

所以劉娥讓楊太妃出面,趙禎跟楊太妃最親,最能接受對方的話語,受到的沖擊性最小,同時由于未和劉娥直接對峙,也不太會往那方面想,現在滿腦子都是記掛自己的親生母親到底如何了,由此才讓張茂則拜托自己查案。

這無疑是相對最好的發展。

不過即便如此,狄進仍然問道:“官家是否向太后說明此事?”

張茂則心中發苦,他其實勸說了趙禎,該讓太后知道,但官家罕見地犯了倔:“沒有……”

狄進微微點頭:“我知道了,請中貴人回宮稟明官家,此案我會調查的!”

這對于趙禎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但張茂則心頭微沉,低聲道:“狄省元,此案不比其他,請千萬慎重……”

作為內官,能說出這一句話,已經是冒著得罪主人的天大風險,狄進心頭一暖:“多謝!我明白!”

張茂則這才行禮退出。

狄進靜立片刻,將之前的思緒理清楚,開口道:“小乙,去將朱兒喚來!”

臉頰依舊圓潤的朱兒很快走入書房,有些不好意思:“公子,我馬上就開始減了……”

狄進道:“不急,隨我去一趟開封府衙吧,你當時經歷的那些,終于要正式錄入案卷了。”

“啊?”女賊最怕進官府,朱兒臉色微變,但突然想到,她現在胖這樣了,誰還知道當年那些額外犯的事,又鎮定下來:“行!那走吧!”

狄進又對著遷哥兒吩咐了幾句,帶著朱兒,朝開封府衙而去。

府衙門口都認得他,紛紛行禮,恭賀高中省元,自然不會有任何阻攔,但還未抵達刑房,呂安道就迅速來到面前,低聲道:“仕林,你來做甚?”

狄進道:“我聽說那乞兒幫的賊子交代了一件事?”

呂安道勃然變色:“快回去!此事萬萬不可參與!”

如今開封府衙知道內情的人,走路頭都戰戰兢兢,生怕牽扯到這潑天禍事中,判官王博洋恨不得一病不起,判官朱昌別看太后黨之前叫得歡,真正要查案了馬上也推得一干二凈,那個沒人應差遣的推官,如今成了府衙上下最羨慕的職位,瞧瞧人家多機智,避開一個大坑。

現在狄進居然主動跳進來,呂安道直接扯住他的衣袖,就往外拉。

狄進拍了拍呂安道的手背:“多謝安道兄的關切,不過我并非是現在要參與其中,而是早就與此有關了!”

別說呂安道震驚莫名,當來到屋中,陳堯咨聽聞后,都覺得不可思議:“此案你早就知道?”

狄進道:“大府應知,我是得河東路提點刑獄公事杜公衍舉薦,寄應開封府的,實際上杜公舉薦我,不僅是因為學識,還因為地方上發生一起案件,與京師有關,便讓我通過應試的便利,早早前來京城,方便調查……朱兒,你來說吧!”

跟在狄進身后的朱兒上前稟告。

陳堯咨聆聽了一遍陳述,詢問了幾個問題,撫須道:“老夫久聞杜世昌以善于治獄聞名,更有勇毅擔當,此事發生在并州時,能有這么一位提刑官在任,是你們的福分啊!”

杜衍官聲極佳,在各地審理冤假錯案的功績朝堂都看在眼中,歷史上就在明年,劉娥派遣臣子安撫地方,當臣子回歸時,劉娥首先詢問杜衍是否安康,并感嘆我聽說這個人很久了,這是執政太后對于地方官員的極大肯定。

所以別的提刑官,陳堯咨可能并未了解,頂多大致聽過對方是哪一科進士,但杜衍的聲名確實可以作為一個保證,但又衍生出新的問題:“如此說來,你早有人證,為何至今才說?”

狄進道:“案情蹊蹺,關系國本,我擔心此事貿然揭開,被有心之人利用,反倒不利于查明真相,便暗暗查探,沒有聲張。”

“原來如此!”

陳堯咨發出由衷的感慨:“有杜世昌不畏前程,又有狄仕林潛心調查,如此大禍,能消弭于無形,不讓賊子陰謀得逞,當真是我國朝之幸啊!”

換成另一個人,有機會保護天子的生母,這是多大的恩惠,還不眼巴巴地撲上去,非得把這起案子查得人盡皆知不可,很難想象,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如此沉得住氣,面對這么好的機會竟毫不動心!

但眼前這位連破大案的同時,還能連中解元省元,陳堯咨倒也理解,如此才華,豈愿憑幸進之功上位?

“危機還沒有消弭!內官張茂則此前登門,官家如今很是擔憂……”

狄進沉聲道:“我原本只是有所疑慮,如今倒是越來越肯定,此案幕后還有推動者,婁彥先會交代出這等口供,并非巧合,是有意為之!還請大府允我一同調查此案,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好!”

陳堯咨點點頭,心頭莫名的一松,有了這位,比起麾下兩位判官要可靠太多,十分干脆地道:“仕林,伱一來,老夫就感覺輕松多了!”

狄進行禮,沒有半分自傲。

陳堯咨目光微動,卻笑了笑:“走!老夫帶你去見一人!”

兩人往府衙后院走去。

這里原本是府衙官員休息的院落,其中一間卻有衙役看守,屋內則是坐立難安,如同熱鍋上螞蟻的江德明。

劉娥不僅撤了他勾當皇城司之職,還讓他跟著陳堯咨出宮,前來配合調查此案,連一句吩咐都沒來得及傳給心腹,直接就被帶到府衙來了,江德明完全能夠想象,此時的內省已經亂成什么樣了。

包括賈顯純在內,手下那幾個心腹,都不是獨當一面的角色,根本撐不起皇城司的門面,更別提整個內省,如今指不定副都知閻文應,甚至勾當御藥院的任守忠,都跳出來爭奪自己留下的權力空白了……

“我得回宮!盡快回宮!不然一切就完了!”

口中喃喃低語的江德明,不斷朝外張望,終于見得陳堯咨出現,頓時快步上前,一躬到底:“陳直閣!老奴愿意配合查案,還望陳直閣還老奴清白啊!”

陳堯咨冷冷地看著對方,文臣天生不喜歡宦官,因為歷史上有太多宦官干政,禍亂朝綱的例子,而眼前這個老內官固然權力沒有那么大,卻也絕不是良善之輩,背地里不知做了多少惡事,所以此次已是打定主意,要讓此人再也不能作威作福。

既然準備廢了對方的權力,這就是相對容易的一環,陳堯咨準備讓狄進由此入手,側過身子,介紹道:“江都知,這位是今科省元狄進狄仕林,此案的調查,他也將參與,你要自澄清白,便與他言明吧!”

“狄仕林……”

江德明這才發現,跟在這位高官身后的,還有一位相貌俊朗,氣質沉凝的年輕士子,面色數度變化,最終綻出討好的笑容:“哎呦,原來是狄省魁,老奴久仰大名了啊!”

狄進平和地回應:“江都知。”

雙方有過好幾次暗中的交手,至今卻是第一次見面。

相比起江德明暗害狄進不成,不得不偃旗息鼓,狄進從來沒有把皇城司過多地放在眼中。

又不是和明朝的東廠、錦衣衛斗,那是皇權的絕對延伸,能斗得過是大有本事的,在宋朝和皇城司斗得你來我往,只能說明層次很低,自己沒什么本事。

不過現在,這江德明居然落到自己手里,狄進也確實沒想到,只能說世事難料。

陳堯咨并不知兩者的具體恩怨,但一方面信任狄進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用這種落差打擊對方的心緒,逼得此人露出破綻,淡淡地道:“兩位在此,老夫還有要事,先行一步了!”

送走陳堯咨后,江德明怒氣上涌,只覺得羞憤到了極致,他哪怕奈何不了這位既能科舉又會查案的才子,大不了避著就是,結果現在居然會求到對方頭上?

偏偏想著宮中的榮華富貴,江德明不得不將氣全部壓進胸腔里,這次連后面都不敢排,堆起笑容,伸手一邀:“狄省魁!請!”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