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這個世界,終究沒有八賢王趙德芳……”

聽到這個不堪的答案,狄進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卻是對于兒時某個經典形象未能親眼出現在面前,感到失望。

他還是很喜歡演義里面的八賢王的,尤其是道明叔版本的八賢王,其實細細看上去妝造很粗陋,許多地方也有瑕疵,但那股溫潤如玉又不怒自威的氣質,實在是太符合對這個人物的詮釋。

關鍵是如果有八賢王在,那在朝堂里是一個絕對可以放心托付的后盾,所以即便如狄進這樣的性格,都還是希望能有這么一位御賜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賢明王爺。

可現實是,狄進來京師也有半年的時間,為了朱氏一案,更關注過朝堂上的動向,最高決策圈里依舊是宰執和樞密使,八賢王如果真的存在,那早就該顯露出影響力來,不會毫無聲息。

倒是八大王趙元儼,這個八賢王趙德芳的歷史原型,正在家中裝陽狂病發呢,當然沒有什么存在感,卻也沒有完全失去對政局的影響力。

畢竟正如剛剛李遵勖所言,八大王是太宗最寵愛的小兒子,同時也是人丁單薄的趙宋皇室中,目前僅存的兩位嫡系血脈之一。

八大王趙元儼,在歷史的名聲其實挺尋常的,沒做過什么大事跡,也沒什么大的惡評,不過細數與他有關的那些事,還是能看出此人的性格特點。

比如少時趙元儼就愛懲戒宮人,后婢女偷盜,因畏懼這位主子而放火,引發那場極其慘烈的榮王宮火;

比如真宗死后,趙元儼就賴在皇宮里不走,明顯是圖謀皇位,想要效仿他父親來個兄死弟及,輔政大臣中有人巧施妙計,在趙元儼需要飲水時,用毛筆在盆中輕輕一攪,趙元儼見水中微黑,以為有人暗中下毒準備謀害他,嚇得立刻騎馬離宮;

又比如后來這位八大王鋪張浪費到仁宗看不下去,待得宋夏戰爭爆發,趙元儼又提議要捐出一半的月俸,叔侄兩人的關系頗為值得揣摩;

當然最有名的,要數劉娥死后,趙元儼在仁宗面前說,你的生母李氏是太后害死的,引發了后來民間創作的貍貓換太子一案。

因此一定要說八賢王的原型八大王,是一忠一奸,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倒也夸張,單從史料中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不過歷史上真正的太宗幼子,從小被寵愛長大的八大王,或許不能被視作完全的正面形象。

現在更是查出了惡行。

為首的趙禎懵了,呂安道則傻了,冷漠班直始終面無表情,一時間屋內只有狄進稍作感嘆后,第一時間恢復了鎮定,對著趙禎行禮:“請官家為開封府衙前任推官袁弘靖作主,挖出遺骸,緝拿兇犯梁承恩!”

趙禎腦袋里嗡嗡的,一時間竟是反應不過來,只能應了一聲:“是……是要尋得遺骨!守約!守約!”

冷漠班直聽了,才開口應聲:“官家!”

趙禎道:“將那個都監梁承恩拿了,再去后院看看,有沒有前任袁推官的遺骨!”

“是!”

冷漠班直領命,卻并不離開趙禎身邊,而是朝外大喊一聲:“進!”

另一位班直入內,聆聽吩咐后,立刻帶人出去,將都監梁承恩壓倒在地上,這老奴還想反抗,雙臂往后一扭,頓時發出劇痛的哀嚎聲:“啊——!”

大長公主已經回了自己的寢閣,又有官家在此,自然沒有人敢違抗這些貼身保護天子的班直侍衛,再往后花園而去,所過之處一陣雞飛狗跳。

他們很快鎖定了那棵最高的青檀樹,拿起鏟子就開始挖土,也不管周圍的名貴樹木會不會遭到波及,不多時就有了收獲。

“官家,尸骨已經尋到,正在青檀樹下!”

趙禎臉色發白,就算他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承認,李遵勖說的應該是真的。

他確實是來尋找真相的,結果這個真相實在超乎意料,而且再不經世事,這幾年跟在太后身邊聽政治國,也讓他清楚,有罪的人是駙馬和有罪的人是王爺,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所幸就在這時,狄進平和的聲音傳入耳中:“請官家回宮,將案情稟明太后!”

趙禎心頭陡然一定,也不知是眼前這位始終沉穩的解元郎,還是背后總有那位更加沉穩的母后,誠懇地道:“仕林,此案多虧有你查明,否則真相恐怕會永遠地不見天日……”

狄進道:“官家謬贊,學生只是做一位探案者應該做的事情。”

趙禎喃喃低語:“應該做的……應該做的……為求真相大白,一切無愧于心,這真的很難啊!”

而床上的李遵勖期待著接下來的好戲:“陛下,你準備將你那親叔叔繩之以法嗎?我敢以性命擔保,他私底下做的惡事,可遠遠不止這一件啊!我等著國朝公正的審判!我等著那些義正辭嚴的國子監士子,去八大王的府邸外圍堵叫囂!”

趙禎臉色愈發難看起來,嘴唇顫了顫,旁邊的冷漠班直則橫跨一步,護在趙禎面前,充滿壓迫性的眼神俯視下去,直直瞪著床上的李遵勖。

李遵勖聲音一滯,覺得這鐵塔般的巨漢,好似隨時會出手,要錘死自己,終于不敢再行刺激。

趙禎定了定神,轉身朝外走去,冷漠班直惡狠狠地瞪了李遵勖,跟在身后。

狄進則走在最后,微微躬身,湊到李遵勖面前,低聲道了一句:“駙馬,保重身體,注意安全!”

“你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

李遵勖身體一僵,陡然陷入到極大的恐懼之中,只覺得下體再度瘙癢起來,在床上一邊扭來扭去,一邊喃喃低語:“他們不會害我,我已經把秘密說出去了,害了我也沒用……不,八大王那般兇惡,我壞了他的名聲,他不會放過我的……當年他久居宮里,內侍宮婢可有不少是他的人,不止一個梁都監……我是駙馬!對,我是駙馬!我還是駙馬!”

直到三人完全走出,后面還傳來那尖利扭曲的聲音:“我是駙馬!誰敢殺我!我是駙馬!誰敢殺我!啊哈哈哈!”

趙禎腳下加快,完全走出院子,只覺得身體終于暖和了些,再看了一眼狄進,有些不舍,原本還能跟這位多聊一聊的,但終究事關重大,沉聲道:“回宮!”

班直侍衛自是隨著趙禎一同離去,倒是以張茂則為首的幾名內侍被安排留下,確保證據的完整。

目送官家離開的背影,呂安道立刻飛奔向后花園,親眼看見那副白骨,頓時潸然淚下:“弘靖!”

事實證明,駙馬已經夠難纏了,如今竟然查出背后的元兇巨惡是八大王,天子的親叔叔,而袁弘靖之死,正是這位當年為了掩蓋丑事,避免英名受損,一手促成。

這個仇,恐怕永遠也報不了!

狄進來到身側,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妄作保證,只是淡淡地道:“有人已經付出了代價,有人已經暴露出真容,讓袁推官入土為安吧!”

入內內侍省都知,勾當皇城司的江德明,邁著細碎的步子,行走在宮中。

這段時間,皇城司上下走路,基本都是這樣小心翼翼的。

沒辦法,外朝的風浪鬧得太大,士子抗議,民怨沸騰,讓這原本用來監察百官的機構趕忙縮頭,生怕血濺到自己身上,被文官御史莫名其妙地罵一通。

更重要的是,皇城司內部還很清楚,這起三年前的舊案之所以被提起,與某位機靈的勾押脫不開干系。

結果再度證明,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位之前就奈何不得的解元,現在更是如日中天!

唯獨江德明并不認為。

一件案子鬧得這么大,對于始作俑者狄進來說,看似又大大地出了風頭,但也會有不少達官貴人對其不爽。

大家安安分分的享受不好嘛,為何要橫生枝節?讓伱查案,結果你還真的查出些不好言說的事情來了?

所以雖然這幾日,當時拍著胸脯保證狄進絕對破不了案的賈顯純,在自己面前大氣也不敢喘一下,就怕稍微讓上司發現自己存在了,就是一通狂風驟雨的怒罵,江德明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直到一位心腹內侍許廷,躡手躡腳地來到身側,低聲稟告了一番。

“官家在大長公主府,見到了狄進?”江德明神色微沉:“是巧合碰上?還是早有圖謀?”

心腹內侍道:“張茂則前幾日出宮,去了狄解元家中……”

江德明冷冷地道:“原來以為是什么忠直之輩,不還是幸臣?一有機會就在官家面前賣好!”

心腹內侍聽著這酸溜溜的語氣,不敢應聲,等了片刻,低聲問道:“都知,接下來還要監視狄解元么?”

“直接喊他的名字,叫什么解元?你怕他?”

江德明眼睛一瞪,嚇得心腹內侍噤若寒蟬,然后就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恐怕潛意識里,自己也越來越忌憚這位怎么壓都壓不住的解元郎。

不過忌憚歸忌憚,懼怕是肯定沒有的,畢竟官家就算對這位再有好感,真正執政的是太后,只要太后不喜……

正想著呢,遠遠的,江德明就看到太后的輦駕行了出來,趕忙對著心腹內侍擺了擺手,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近處,他詫異地發現,太后正在輦上稍稍彎下腰,對著親近的宮婦吩咐著什么,眉眼出奇地柔和。

太后很高興?

江德明服侍了這位太后十幾年的時間,最初還能揣摩對方的喜惡,但漸漸的,已經猜不透心思了,在受過一次警告后,更是再也不敢胡亂揣測,以免稍有不慎,就失去恩寵。

但現在就連他都能看出太后的心情很好,那說明太后的心情是真的非常好,作為心腹內官,自然要上前湊個趣:“圣人萬安!”

劉娥看了他,眼神里隱隱閃過一絲笑意:“江都知來得正好,外朝狄解元所破的大案,你可有所耳聞?”

江德明勾當皇城司,自然不能說不知道,更知太后清楚雙方仇怨,就更要如實回答,確保對上沒有絲毫隱瞞:“回稟圣人,老奴知曉,此案正由國子監解元狄進查辦,已有成效……”

劉娥面容恢復到往日的平靜,只是語氣里透出毫不掩飾的贊賞:“此子膽氣堅剛,明而能斷,此案查得真好,不愧是狄梁公之后啊!”

江德明的身子微微一顫,一顆心深深地沉了下去。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