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

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嚴懲兇手——”“嚴懲兇手!!”

“公正嚴明——”“公正嚴明!!”

張宗順站在第一排,領著一群狐朋狗……一群正義的同窗,圍堵在開封府衙外,振臂高呼,一時間連屁股都不感覺痛了。

之前在張府中,眼見這個蠢物實在不爭氣,先將狄進送走,祖父張耆又打又罵,把如今的事態進展跟他說明。

張宗順也終于清楚,作為堅定的太后黨,現在正是讓駙馬李遵勖的罪行公之于眾的大好時機,到時候劉家之前的丑聞,也就不會有人提及了。

而國子監學子,自能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張耆看來,這是狄進賣的順水人情,感嘆對方會做人的同時,再看這個孫子,愈發不順眼。

張宗順則心想,劉家丑聞不還是那個人揭露出來的,人家打你一巴掌,再給你顆甜棗,你還覺得對方人怪好咧!

當然這話嘴上是萬萬不能說的,只能灰溜溜地執行,不過此時喊著喊著,倒是涌起一股別樣的快感。

自己以前何時這般風光過?

別說張宗順了,跟著他一并前來的友人,都個個義正辭嚴,如果能把眉宇間的興奮之情壓制一下,就更好了。

沒辦法,這年頭學子結伴請命,還是極為個別的行為,到了一百年后的太學,才成為常態。

那時就有太學生陳東奮筆上書,將蔡京、童貫等人列為六賊,揭發出種種罪行,更帶著多名學子屢次向趙佶進言,希望這位官家能痛改前非,不再重用奸佞。

結果自然是屁用沒有,只有金人的鐵騎能教趙佶什么叫改過,別的說啥都沒用,所幸那些仗義執言的學子,倒也不至于被庭杖打死,屬于是讓你們發泄發泄,該怎樣還怎樣。

現在的輿論環境,可當不起這樣的聲討,學子們圍堵府衙更是稀罕事,街頭的百姓都來圍觀,紛紛詢問發生了什么。

“你們可知榆林巷那戶人家被滅門的大案,真相是什么?”

“幕后正是駙馬行兇,還害死了府衙的官員,絕不可讓此人脫罪!”

“啊?駙馬滅了孫家滿門?”

這群國子監學子其實也不清楚真相的具體情況,七嘴八舌地講述著,傳來傳去,就迅速簡化為,三年前滅了那一戶滿門的,是當朝駙馬李遵勖!

這還了得!

一時間,群情激奮,兩側百姓統統涌了過來,然后高呼:“青天為我們做主啊!”“嚴懲兇手!”“嚴懲兇手!”

當狄進和郭承慶結伴,來到開封府衙這條街時,目睹的就是這個場面。

郭承慶有些汗流浹背,無比慶幸當年沒有參與到那令不少貴人都覺得有趣的事情中,低聲道:“仕林,鬧成這樣,不好收場吧?”

“有什么不好收場的?”狄進冷冷地道:“李遵勖喪心病狂,為了掩蓋一件丑聞,連開封府衙的推官都敢害死,這樣的賊子若能逍遙法外,那我等科舉入仕,為的又是什么?”

這話說的極為嚴重,郭承慶的臉色也沉凝下來。

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這起案件里,袁弘靖之死,就是這樣的事情!

在權貴云集的京師,開封府推官只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不值一提,但終究是官,代表著府衙的權威和門面,這樣的人死得不明不白,事后背上罵名,行兇者甚至還逍遙法外,那百官都難以接受!

郭承慶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心想李遵勖真是瘋了,本來正常養外室養唄,公主乳母都敢私通,反正名聲也早毀了,何至于鬧到這般地步,搖了搖頭后,又低聲道:“李遵勖是罪有應得,就怕大長公主殿下那邊,不好過關啊!”

他的姑姑當年是真宗的第二任皇后,與出身卑賤的劉娥相比,郭氏母儀天下時,與長公主的姑嫂關系還是挺好的,所以也了解那位的心性。

也許如今的大長公主早就對李遵勖失望,但終究是她的丈夫,夫妻同體,駙馬若是落得個萬劫不復的罵名,身為妻子的大長公主又豈能獨善其身?

狄進早就想到了,為了讓公主在事實上節哀,他甚至都幫對方考慮好退路:“那為什么不和離呢?”

郭承慶怔住:“和離?”

狄進道:“公主不能和離么?”

郭承慶苦笑:“本朝并無先例啊!”

狄進道:“那就以此為先例,總會有先例的!”

歷史上就在仁宗朝,趙禎最寵愛的福康公主與駙馬李瑋便和離了,然后又復婚,最后公主英年早逝,死時頗為凄慘,當時鬧得是不可開交,堪稱把互相折磨發揮到了極致,后世甚至由此拍成一部電視劇。

而現在的這位冀國大長公主,還和被寵壞了的福康公主不一樣,她賢淑溫良,駙馬李遵勖毫不珍惜,堪稱狼心狗肺,這樣的人留著作甚?

狄進道:“李遵勖一錯再錯,屢教不改,大長公主與之和離,依舊是國朝典范,更為天下女子樹立了榜樣,不損美名!”

郭承慶目光閃爍了起來:“此言不無道理……”

狄進正色拱手:“延休兄,此事若能相助一二,我定銘記于心!”

郭承慶馬上還禮:“這是哪的話,此案牽扯極大,一旦與之沾上,可謂后患無窮,仕林助我郭氏幸免于難,我豈會不知?”

說到這里,他已經下定決心,再度行了一禮:“我先去了!”

狄進送別這位,然后轉向開封府衙,欣賞這正義的示威。

此次查案,是真的把他查得惡心到了,不僅是對武僧當時的承諾,狄進給自己的承諾,都是要讓此案真正的罪魁禍首付出血的代價!

所以他不僅要動用國子監,讓張宗順沖鋒在前,更要通過郭承慶的嘴,向某些人遞一個招。

事情鬧大了,期待李遵勖完蛋的不止一人,但與其默默地詛咒,倒不如以實際行動,勸說乃至逼迫公主和離!

而一旦落井下石成功,那各方都沒了回頭之路,必須要讓此案的首惡萬劫不復!

“呼——呼——總算回府了!”

李遵勖掀開馬車的簾布,緩緩下車,看著天上的明月,喘了一口大氣。

往日里他是不坐馬車的,自忖風流倜儻的他,喜歡騎在高頭大馬上,展現出自己偉岸的身姿,但這回面對堵在府衙外的學子和百姓時,他埋頭鉆進馬車,比誰都快。

不得不承認,這個陣仗確實把他嚇到了。

開封府衙內的準備充分,就已經出乎意料,孫二郎和黃安兩個證人,還有他們隨之交代的一系列證物,不是那么好否認的,沒想到門外還有這番陣仗。

唯一慶幸的是,他畢竟身份不同,在沒有天子或執政太后的旨意,陳堯咨還沒辦法將他直接下獄,只能放他回來,揚言明日還要入府衙配合查案。

“陳堯咨!我跟你無冤無仇,就為了查個案子,至于這般狠絕么,活該伱入不了兩府!”

心有余悸的李遵勖也顧不上儀態,一路上罵罵咧咧,回到了自己的屋內,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高喝道:“快把吃的端上來!怎的這般沒有眼力勁!”

婢女和內侍趕忙去辦,雖然大長公主的貼身婢女都極為痛恨此人,但普通的下人還是不敢忤逆,吃穿用度自是最頂尖的層次。

李遵勖填飽了肚子,起身散步,在后花園走了走,突然道:“公主呢?”

婢女道:“殿下入宮了!”

“為我求情去了?”李遵勖先是一喜,然后又莫名涌起了一股惱怒,猛然踹翻一盆花,咬著牙道:“她是不是以為這樣,我就得感激涕零,拜倒在她面前搖尾乞憐?”

左右噤若寒蟬,他正要繼續發作,梁都監的聲音平和地傳來:“駙馬,請勿失禮!”

李遵勖面色微變,看著這個漫步過來的老內官,眉宇間閃過一縷忌憚,擺了擺手:“你們退下!”

仆婢們應言退出,遠遠的就看到駙馬和梁都監在后花園低聲說著什么,駙馬臉色固然難看,卻自始至終沒有什么駁斥的動作,最后兩人分開,駙馬安靜地回了屋。

一夜無話。

待得第二日清早,李遵勖剛剛起來不久,就聽到開封府衙又派人來府外。

這一天,又是在府衙大堂的口水仗,與府外學子百姓的控訴中度過。

待得晚上歸來,回到屋中,李遵勖愈發煩躁:“太后主張查案,不就是要為自己的家族遮丑么?我滿足她,此番貶官離京是定了!我倒要看看,陳堯咨費了這般大的陣仗,那群學子整日吵鬧,有沒有本事把我貶到南蠻之地去知軍州……”

第三日清早,李遵勖起床用完早膳,磨蹭許久,發現沒人來催:“開封府衙的人還沒來?”

仆婢確定了一下:“回駙馬的話,開封府衙今日沒有來人。”

李遵勖愣了愣,然后如釋重負,哈哈大笑:“我還以為這陳堯咨是何等剛正不阿的忠臣,原來也不過如此,再去盛一碗飯來!”

還未等他胃口大開,大長公主的貼身婢女直接走了進來,以一種似快意似譏諷的語氣道:“李將軍,殿下喚你過去!”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