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當狄進擯棄了一切情緒詞匯,以最直接的論點和佐證,將他目前所分析出的情況詳細地講述了一遍,屋內已是一片死寂。

吳景并沒有尖叫,也沒有說不可能,只是愣住,整個人的眼睛都不眨了,若不是眼睫毛還在輕輕顫抖,就好似凝固成了一座雕像。

終于他的眼睛過于酸疼,下意識地閉合了一下,然后就如夢初醒一般,呻吟起來:“孫家上下那么多人,全都不是師父真正的家人?那我每年去他家中拜訪時,師父為何從來沒有說過?”

問完之后,吳景就知道答案了。

孫洪怎么說的出口呢?

武僧羨慕孫洪還俗,擁有了幸福的家庭,美滿的生活,卻不知背后是何等的心血與屈辱。

而這一切還不能言說,否則會害了這些徒弟,當然也不能拒之門外,否則會引發嫌疑!

“怪不得師父好幾次都有些催促我早早離開的意思,大師兄,我沒敢對你說……”

“四郎,我偷偷教四郎習武時,還奇怪師父為何不教,明明他最擅長教稚子練武,筑牢根基……”

“從來就沒有孫家,從來就沒有滅門案……原來是這個意思!竟然是這個意思!”

由于有了鋪墊,眾人隱隱知曉真相會出乎意料,但真正聽完后,一時間居然沒有憤怒,反倒神情茫然,涌起一股無力感。

追查了三年的所謂滅門真兇,居然是他們的師父?

但又不是真正的滅門真兇,因為所謂的孫家根本是假的,從上到下都是一場幌子。

那到底該怪誰呢?

怪那些有錢有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貴人?

怪那些不知感恩的“妻妾子女”?

還是怪他們這些武僧生來命賤?

“不!兇手是那些擺弄我師父的狗官權貴!”

而吳景的思路明顯更加直接,很快就從渾噩中恢復過來,拿起掛在邊上的佩刀,就要往外沖。

狄進毫不意外,橫跨一步,攔在面前。

吳景目眥欲裂:“你不要攔我!我要去殺了那害死師父真正孩子的兇手,屠了那些權貴滿門,是他們把我師父逼到這個絕地,他們才是真正的兇手!!”

狄進凝視著他:“你辦不到!你闖入那些戒備森嚴的府宅之中,或許能憑著一時勇武,不要性命,殺上一群護衛和兩三個貴人,但那些被你所殺的貴人,不見得與此案有關!”

“反倒是事情鬧大了,京師上下的注意力被轉移,無人再關注案件的真相,真正有責任的惡人就能躲在后面,安然脫身,這就是你苦苦追尋三年后,最終想要的結果?”

“伱到底是真的想為你的師父討回一個公道,還是僅僅滿足于自我感動,覺得自己只要豁出一切,就是報了師恩?”

吳景嘴唇顫抖,一時間被懟的說不出話來,而四個師弟里面最小的悟本也拉了拉他的衣袖,以哀求的聲音道:“大師兄!大師兄!”

“我……我……”

吳景身子哆嗦半晌,猛地拜倒在地,連連叩首:“公子!我師父還活著,他老人家一定還活著,求你救救他……殺了那些人的罪名,由我來頂!由我來頂行不行?”

其他四名武僧也齊齊跪下:“我們都愿頂罪!”

狄進沒有迂回,直接道:“你們也知道,這不可能!”

“悟凈,這是我第一次稱呼你的法號,不是為了說服你,而是你方才的一番話說得極好!任何人做事都要付出代價,且罪責只有自己來擔,你殺了陳知儉,即便是有乞兒幫的丐首誘導,但在作案的過程里,你全程是清醒且毫無外力逼迫的,這樣的行為,就必須對殺人案負責,你該去開封府衙,給陳公一個交代!”

“同樣的道理,你師父孫洪如果真的選擇為了他的親子親女報仇,將其余三十多人殺死,且不說律法與道德會如何審判這種行為,這也是他的責任,沒有別人頂替一說!你便是自作主張地攬到身上,你師父就真的愿意么?”

吳景雙拳握緊,伏于地上,許久許久后,抬起頭來:“那你接下來準備如何處置此案?抓我師父歸案,給京城百姓以交代,告訴所有人,滅門案就是家主殺了全家,讓他們不要再害怕了?”

狄進搖了搖頭:“不!這只是欺下媚上而已,于法理道義,皆無意義!你有一句話我也認同,此案的根本源頭,還是那些炮制出‘孫家’這個畸形存在的達官權貴!”

“他們不僅將自己的外室扮成他人妻妾,將自己的兒女扮成他人的子女,還做了很多惡舉!如果幼子幼女真是你師父唯二的兩個孩子,到底是怎么夭折的?那具多出來的尸體,是不是發現事情即將敗露,派出謀害你師父的人?開封府前任推官袁弘靖是怎么失蹤的?是誰出面壓下了這起案子,讓它成為了無首迷案?”

“這個人,我要將他揪出來,然后定罪!但也只有這個人會被定罪,牽連不了太多!”

狄進很清楚,普通人尚且法不責眾,更別提現在這個眾,還全部住在太平坊中。

即便此案的風波席卷京師,得上下關注,他能夠借機一查到底,但也不可能真的將桌子完全掀了。

所以與其抱著讓所有涉案權貴都倒霉的天真想法,唯有瞄準行徑最惡劣,謀害稚子、冤殺推官的那一戶,才是可實踐的操作。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作為當事人的吳景自然接受不了,他恨不得所有與案件有牽連的統統受到懲罰,至不濟也要顏面掃地,但在狄進的逼視下,終究咬著牙道:“那我們要做什么?”

狄進來到床邊,看著這個中毒昏迷的閑漢:“此案風波極大,最終審案時,必然要由開封府衙公開審理,給京師百姓一個交代,那就需要鐵證如山!物證已經發掘了一部分,比如袁弘靖藏起的筆錄,比如開棺驗骨的異常,但終究不是決定性的,關鍵還在人證……他就是人證!”

“孫家原先的宅老很可能是此人的至親,那位宅老相當于公主府的都監,用來監視你們師父的一舉一動,不讓他越界,與那些貴人的外室發生關系,同時雇傭守口如瓶的仆婢,不讓發現不妥的下人泄露秘密。”

“但宅老又嚴于律人,寬以待己,賣力地約束別人的同時,將秘密泄露給了自家人,以致于讓這閑漢知道,那幾家權貴都與這起大案脫不了干系,而三年前的舊案重提,貴人是不想惹得一身騷的,再加上爛賭成性,恐欠下巨債,鋌而走險之下,才會上門要挾。”

“現在身中劇毒,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可以說也被逼得絕了退路,這案子拖不得,必須盡快讓此人出面作證,但他能說出多少有用的證詞,是不是會被有心之人找到破綻駁斥,就很重要了!”

道全開口說道:“我這幾日定將此人的身體調理好,保證將他交到開封府衙時,可以開口說話,成為證人!”

最小的悟本則明白了另一層意思:“請公子放心,我們會教他如何證明自己說的是真話,不被那些賊人顛倒黑白!”

“好!”

狄進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鐵牛和遷哥兒:“你們倆人也別閑著,之前跟丟的無憂洞江湖子,守一守他的蹤跡,一旦有發現,立刻稟告。”

倆人先看了看大師兄,見他沒有反應,才低聲領命:“是!”

而眼見狄進的目光最后轉了過來,吳景面色數變,終于頹然地放下刀,緩緩地道:“好!這三日我就留下此處,哪里也不去便是,但三日之后,希望公子能給我一個能讓那些權貴付出代價的指望,如果朝廷根本不愿意動他們,我也只能舍了這條賤命,血濺五步了!”

開封府衙。

當第二日清晨,狄進將呂安道帶入一間屋子,關起門來,將目前的進展說出,后者也聽得臉色劇變,沉默良久。

終于,這位推官回過神來,顫聲道:“倘若真是這般,明明是孫洪殺的人,那些貴人卻要害死袁弘靖,僅僅是為了掩蓋這件丑事?”

狄進道:“就目前看來,大方向上便是如此。”

呂安道的表情和武僧類似,都有種莫名的恍惚與悲哀,澀聲道:“那我們還能為袁弘靖正名么?”

他甚至不問能否報仇定罪,只問能否讓好友不再蒙受不白之冤,家人不再凄苦度日。

顯然在呂安道看來,與那一群權貴斗,根本沒有絲毫勝算,即便是太后說要一查到底,也絕對不可能僅憑一案,將那些人全部定罪的。

狄進的信心依舊堅定,擲地有聲地道:“當然能為袁推官正名,不僅為他正名,我還要拿下那個罪魁禍首!”

換成別人,呂安道只當對方少年意氣,胡吹大氣,但面前這位的話語,卻讓他的眼睛里隱隱亮起了光:“仕林,你準備怎么做?”

狄進道:“我現在懷疑,害死孫洪親生子女的,和污蔑袁推官焚毀案卷,制止案子進一步查下去的,是同一人,而這個人手中至少有三條人命,如此行徑其實就與別的權貴形成了本質性的區別!別人是道德敗壞,頂多遭到唾棄,這個人卻是肆無忌憚,窮兇極惡,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出了這等事,以后開封府衙還要不要查案,是不是一旦涉及達官貴人,判官推官都要遇害?”

呂安道明白了,猛地站起身來:“不錯!不錯!這等事百官都忍不了,那些貴人也會趨吉避兇,我們只找首惡,其他人見無事,也不愿繼續惹得一身騷,反倒會舍棄此人,定罪就有了可能!”

毫無疑問,這個操作性極難,并且定了罪后,如何處置又是另一回事,但終究是一種希望,呂安道也振奮起來,走了兩步,凝聲道:“接下來怎么查?”

狄進道:“兩條線索。”

“第一,查孫家每一筆錢財的流動,孫洪只是小兒科大夫,家中上下的開銷用度,其實都不是他在支出,背地里到底是誰在支付這筆錢財,就可能指向主導此事的權貴。”

“第二,孫洪是小兒科大夫,卻不會接生,而那些權貴的外室,接生時肯定會尋經驗豐富的穩婆,這樣的人在京師也不會太多,把有十年以上接生經驗的穩婆尋來,我要詢問孫洪幼子幼女到底是怎么夭折的!”

呂安道立刻點頭:“好!我馬上安排人手!”

正如狄進想的那樣,有些事情適合狄湘靈和吳景去查,江湖手段百無禁忌,不用顧慮太多,而有的則需要開封府衙出面,那樣效率更高,毋須偷偷摸摸。

比如現在,孫家當年的支出用度,就要向各個鋪子派出人手,從三年前的賬本查起,看似繁雜,但府衙出面,自有各方配合,不敢不從。

至于穩婆,那就更快了,還未到正午,馬車就停在府衙前,四個穩婆被帶了過來。

三個較為年輕的穩婆,扶著一位年歲大的老婦走下,老婦頭發都花白了,眉宇間卻隱隱有些傲氣,呂安道介紹時倒也有幾分尊敬:“這位是楚婆婆,做了三十多年的穩婆了,京師中的富貴人家,不少都是請她接生的。”

楚婆婆也不謙虛,有些漏風的嘴里,透出幾分對于自己職業的驕傲:“不敢!不過老身接生下的孩子,確有數千,走在街上,有些富家子弟,還要恭聲喚一聲楚婆婆呢!”

狄進知道,年歲大了,往往就喜歡懷念這輩子的豐功偉績,何況對方真要接生了這么多孩子,那確實是一件善行,拱手道:“那小生也喚一聲婆婆。”

楚婆婆有些干癟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解元公這一聲,老身還真的受不起,以后解元公家若有孩子要出生,定要尋老身,老身便是年歲大了,自己不好再接生,帶出來的徒弟,個個也都是傳了手藝的,穩得很呢!”

狄進客氣了幾句,進入正題:“榆林巷的孫家,是婆婆接生的么?”

楚婆婆道:“前幾年是老身接生,后來便是老身的徒弟了,她們每個都給孫家接生過!”

狄進看向這位老穩婆帶出來的徒弟們:“那孫洪最小的兒子和女兒,是誰接生的?”

眾穩婆看向一人,一位大約三十歲未到的年輕穩婆有些膽怯地上前:“是奴家……”

楚婆婆生怕這位解元認為女子年輕,沒有能力,補充了一句:“這是老身的兒媳,接生也沒出過錯!”

沒出過錯,當然不代表每次都能讓產婦把孩子順利地生下來,但對于穩婆而言,能夠不出過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狄進點點頭,看向這位年輕的穩婆:“你說說孫家幼子幼女的情況,是順產還是難產?生下來時如何?”

楚家兒媳回憶了一下:“是順產,只是不足月,奴家記得很清楚,兩個孩子都挺健康的,不足月能生出那么好的孩子,真不多見!”

狄進立刻問道:“時隔三年了,你為什么能記得這么清楚?僅僅是因為生產時不足月么?”

楚家兒媳理所當然地道:“因為那是雙生子啊,當然記得清楚!”

“原來這兩個孩子是孿生子,龍鳳胎么……”狄進恍然:“那么他們的母親,是孫洪妻妾中的哪一位所生?正妻朱氏,還是妾室白氏、吳氏、齊氏?”

這個問題之前狄進問過一次,當時借姐姐之口,詢問的是喪葬的伙計,那伙計回答都不像,因為妻妾的表情都很冷漠,但狄進沒有貿然相信。

畢竟在外界看來,妻妾是孫洪的,孩子自然也是她們所生,但那些權貴不會這般認為,反倒覺得一個低賤的小兒科大夫給自己帶了綠帽,后續的殺機由此而來?

“都不是!”然而這回,楚家兒媳也搖了搖頭,直接否決:“是一位腳有些跛的娘子,相貌頗美,可惜了,她好不容易生下兩個健康的孩子,能成為妾室的,后來全家都……”

“相貌上佳……腳有些跛?”狄進目光一動:“你如何知道她腳跛?難道你還看到她行走的?”

楚家兒媳道:“她在家中很不受待見,大著肚子,身邊都沒什么人服侍,只偶爾有一個仆婦過來,倒是那位孫大官人親自忙前忙后的,奴家覺得是不受主母待見的……”

狄進繼續問道:“那孩子出生之后,孫家其他人是何反應?”

楚家兒媳有些茫然:“奴家……奴家有些記不清了!好似沒什么反應吧?”

狄進道:“你后來知道這兩個孩子夭折了么?根據你當穩婆的經驗,以這兩個孩子出生時的身體狀況,會夭折么?”

楚家兒媳蹙著眉頭:“奴家也挺驚訝的,按理不會啊,這兩個孩子出生是最大的檻兒,生下來后就該過了那一關,孫大官人還是專為小兒看病大夫,家里很多孩子,不該養不活……或是患了什么急病?”

狄進最后問道:“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什么?任何細節都可以!”

楚家兒媳還是搖頭:“奴家有些記不清了……”

“無妨!你慢慢再想一想,任何細節都很重要!”

狄進并不放棄,先對著衙役吩咐:“備馬!備車!我要去城外歸墳!”

然后又對著楚婆婆拱了拱手:“婆婆可以在衙門內休息,我需要帶上這位穩婆去城外一趟,此案關系重大,一絲一毫的細節都不能放過!”

楚婆婆卻不樂意了:“老身還沒到走不動的地步,一起去城外!”

“馬車行駛得慢些!”

狄進有些無奈,唯有叮囑一句,向呂安道低聲說了幾句,翻身上馬,朝著城外而去。

歸墳。

相比起城內緊鑼密鼓的查案,城外的開棺驗尸進行到第三天,今天又驗了三具尸體,縫合尸骸、蒸骨、看血蔭,整個操作已經流程化。

不遠處,家屬也不再吵鬧,而是聚在一起,眼巴巴地等待著輪到自己。

眼見開封府衙的人抵達,狄進又坐在高頭大馬上,封丘仵作許三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領著另外四名仵作上前,發自內心地恭敬行禮:“狄解元!”

看得出來五個人都挺累的,精氣神卻大不一樣。

世人對于仵作晦氣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周圍的態度也不會變得多么尊敬,頂多暗中塞些錢財好插隊,但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已經是仵作少有的精神享受,他們再累些也完全愿意。

“你們做得不錯,此案告破,當記諸位一份功勞!”狄進夸獎了幾句,又問道:“已經驗好的尸骨呢?”

許三道:“在那邊,都安葬在了新的棺木里,等到案件告破,頭顱找回,就能讓他們以全尸的下葬了!”

狄進點點頭,來到已經驗尸完畢的區域,看著一排棺木,來到首日驗出的第二具尸體前。

這是一位婢女,根據其他家屬提供的名字,叫作韓幼娘,曾被馬匹踢傷過腿,因此走路有些跛腳,即便容貌姣好,月錢還是和別的婢女相仿。

而驗骨時,她脖子上的血蔭很淡很淡,出血發炎的痕跡極少。

當時狄進并沒有奇怪,因為這種蒸骨驗傷的手法,本來就不夠準確,有時候看不出來完全正常。

但此時此刻,當他確定了這位韓幼娘很可能為孫洪生下一對龍鳳胎的女子后,再看這個驗傷,腦海中就浮現出另一種想法:“她或許不是死于斬首?傷勢在脖子上……”

正在這時,腳步聲從后面傳來。

狄進轉過頭,就見楚婆婆在兒媳的攙扶下慢吞吞地走到面前:“解元公,老身剛剛在馬車上,倒是想到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狄進正色道:“請楚婆婆告知!”

楚婆婆嘴蠕了一下,似乎感到難以啟齒,但最終還是緩緩地道:“有些地方堅信……雙生子不詳……會給家中其他人帶來厄運……老身以前也見過一些慘事……孫家的幼子幼女夭折……也許不是病死的……”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