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

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劉從廣死了?”

當林小乙匆匆奔入書房稟告,狄進都停下筆,有些詫異。

事實上,他還準備跟著這條線,等著這位草包外戚要報復呢,畢竟能和太后那邊扯上關系,危險又不大的,著實不多。

該如何將事態進一步擴大,卻又不至于一發不可收拾,都構思好了,結果對方先是慫了,然后直接死了?

幸好不是靜靜吊死在自己家門口。

對于開封府衙上門,帶到衙門去問話,狄進并沒有什么擔心,他與劉從廣確實沖突過,但近來深居簡出,用功備考,對方又是命喪家中,怎么都污蔑不到他的頭上……

等到了門口,雙方見禮后,呂安道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還好意地低聲提醒:“狄郎君入府衙后,多看少說。”

狄進道:“多謝呂推官,學生省的!”

正說著呢,路過鄰居門前,就見宅門突然打開,公孫策毫不遲疑地走了出來:“仕林!我與你同去!”

所謂患難見真情,眼見衙門來人,這位還敢主動出面,無疑夠朋友,但看著公孫策眉宇間的興奮,狄進很清楚,這位是沒案子都快憋壞了。

這樣狀態下的公孫,自己不告訴,對方也要想方設法地查出來,狄進便說道:“明遠兄慎重,此案關乎內殿崇班劉從廣,他是太后內侄,地位尊崇,如今莫名身死,恐牽扯甚大。”

果然公孫策一聽是外戚身死,愈發眉飛色舞起來,倒不是要借此攀附權貴,而是地位越高的人,被害的過程往往越復雜曲折,自有破解謎題的快感:“好!我便去劉府一探,若他們冤枉你,我定以證據還你清白!”

說罷,轉身就走。

呂安道怔住:“這人……?”

狄進解釋:“這位公孫明遠是我好友,也深諳刑斷之道,在廬州屢破奇案,最是見不得無辜者枉死,兇手逍遙法外。”

“原來如此!但這起案子……唉!”

呂安道輕嘆一口氣,覺得少年郎有沖勁是好事,可無故趟渾水卻是過于沖動,但人走都走了,他又不可能派出衙役將公孫策追回來,只能道:“希望他平安無事吧!”

稍作插曲后,狄進跟著呂安道再度來到開封府衙,還未進門,就見吏胥衙役進出的步伐都加快幾分,眉宇間帶著緊張之色。

太后的娘家人死了,又疑似是謀殺,開封府衙自然首當其沖,這要承擔的破案壓力,可比尋常案件大太多。

別說他們,就連陳堯咨都端坐在正堂,身上再無酒氣,他麾下的判官,則早已帶隊趕赴劉府,將消息隨時通報回來。

呂安道帶著狄進上前,行禮道:“大府!人已帶到!”

陳堯咨對著呂安道點了點頭,看向狄進,正色道:“狄仕林,內殿崇班劉從廣身死,你二人曾有沖突糾紛,此后可還有見面?”

狄進作揖一禮:“陳直閣容稟,學生月前移籍國子監,此后就于家中苦讀經卷,備考解試,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不曾出來過,這點老橋巷前后鋪兵應可作證。”

京師每條街巷,都有數個軍巡鋪,內有鋪兵五名,負責治安、巡邏和救火,最主要是后者,畢竟十一年前的榮王宮火實在太慘烈,兩朝所積,一朝殆盡。

從那時起,防火就成了鋪兵的首要任務,巡邏也是注意火情,不過盯著些路人也正常,如果每天進進出出,總會被哪個鋪兵看到,狄進敢這么說,說明他是真的沒有出來過,完全宅在家中。

陳堯咨輕撫長須,大為贊許:“好一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狄仕林,難怪京中士子都欲尋你而不得,待你高中,不知要羞煞多少人吶!”

狄進道:“直閣謬贊!”

陳堯咨的臉色已然舒緩下來,他最擔心的是這位整天在外面轉悠,尤其是去過劉府附近的坊區,那還真的很難說沒有嫌疑,現在就無妨了,人家都沒出過門,自是與案件毫無關聯,有他權知開封府,更容不得劉家人胡亂攀咬!

旁邊的呂安道則早已寫好口供,將所言分毫不差地記錄上去,狄進看后,簽名畫押。

陳堯咨道:“仕林,伱回去吧,這些日子也不要出門,以免多生事端。”

狄進道:“是!”

說實話,對于劉從廣是如何死的,他還真的挺好奇,但也清楚,這種好奇心必須壓抑住。

請訪問最新地址

陳堯咨同樣知道他于刑斷上頗有天賦,卻完全不作詢問,而是讓他速速歸家,正是一種善意的保護。

因此離了開封府衙,狄進不做絲毫停留,直接回家。

剛入家門,雷澄就迎了上來:“六哥兒,是不是皇城司來找麻煩了?”

狄進擔心隔墻有耳,沒有在門口附近回答,做了個手勢,帶著雷澄一路進了堂中,才將事情解釋了一遍:“外戚劉從廣在家中死了,我此前與他有過一場沖突,才被開封府衙帶去詢問,所幸這段時間我都在家中備考,沒有嫌疑,權知開封府的又是剛正嚴明的陳公堯咨,此案波及不到我。”

“哦!”雷澄還是有些不放心:“六哥兒若有相助,定要開口,我二哥能幫上忙呢!”

狄進知道,雷老虎的二子雷濬也帶隊來京,如今早就住下了,只是雙方還沒有過聯系。

這是很正確的行為,雷濬入京的目的,是在關鍵時刻出手,抓捕皇城司的人員,作為江德明謀害官家生母的證人,同時也證明了地方察事雷彪,在這場人倫慘案中,抗住了上峰的壓力,最終棄暗投明,選擇了道義的一方。

既如此,在發難之前,貿然見面就是很愚蠢的行為,可能會導致互相暴露,所以在并州時,狄進就與雷家約定,不到萬不得已,雷家的人手不要與他產生牽扯。

現在也是同理,狄進叮囑起來:“三郎,且不說劉廣義的案子與我無關,便是扯上了關聯,你也千萬不要去找你二哥相幫,明白么?”

雷澄撓了撓頭:“好!我記著了!那……曹家行么?”

狄進眉頭一揚:“曹家?”

雷澄道:“我的虎翼刀,就是曹將軍傳的,我阿郎昔日為曹將軍賬下一員,曾追隨他于天都山下,收攏番人各部,與夏賊李德明對峙十日,對方上萬軍士,終不敢犯!”

這后半句說的那么熟練,顯然是雷老虎在家里吹噓,被這兒子牢牢記住,而狄進也從這段經歷中,明了對方口中的曹將軍是哪一位:“曹彬之子曹瑋啊……”

之前他在郭承慶的府上,見過曹家子弟曹牷,那是開國第一名將曹彬的孫子,而曹瑋則是曹彬之子。

曹彬壽命挺長的,一直活到真宗朝,病重之時,真宗到榻前詢問后事,曹彬說他無事可奏,但兩個兒子曹璨和曹瑋的才能,都堪任為將,真宗問他們誰優誰劣,曹彬回答,曹璨不如曹瑋。

事實正是如此,曹璨也是猛將,曾屢破黨項,大敗李繼遷,即李元昊的爺爺,不過終究還是歷練少了些,相比起來,曹瑋統軍四十年,未有敗績,尤其擅長鎮邊。

李繼遷死后,曹瑋就立即上奏,希望能抓住機會,大破黨項李氏,可惜繼位的李德明非常狡猾,假意卑躬屈膝,討好宋廷,而宋真宗那時根本不想開戰,直接拒絕。

當然,也不是說按照曹瑋所言,就一定能滅了割據近百年的黨項李氏,終究是一個壓制的機會,而今的黨項李氏已經徹底染指河西走廊,再度壯大,后悔也是來不及了。

雷彪曾經是曹瑋的親衛,后入禁軍,成為皇城司地方的察事,但依舊不忘貫徹老將軍之意,在并州對夏人諸多監視,以防其再度侵擾宋境……

如此看來,雷家與這第一武將世家的關系,確實密切,怪不得敢有底氣,說宰了江懷義就宰了江懷義。

狄進心頭有了數:“曹家郎君曹牷,我之前也有接觸,若是局面真到了要尋人的時候,你可以直接尋他。”

“那就好!”雷澄這才放心地笑了起來。

安撫了憨憨小子,進了書房,狄進取出書卷,沉心靜氣,投入到黃金屋中。

眼見公子這般沉穩,林小乙、朱兒和隨后得知消息的雷九也定了心,回歸平常的生活節奏。

直到夜幕降臨,咚咚咚的敲門聲再度響起。

“這么晚了……莫不又是……”

林小乙臉色微白地前去開門,一打開就松了口氣:“原來是公孫郎君,快請進!”

在他看來公孫策串門是再正常不過的,卻沒有注意到,公孫策的臉色在月光的映照下,頗有幾分陰晴不定。

等到了書房中,狄進則一眼看出,這位不太對勁:“明遠,可是劉廣義的案子有問題?”

公孫策遲疑了一下,突然作揖行禮,一鞠到底:“仕林,我恐怕要對不住你了!”

狄進不明就已,神色卻也鄭重起來:“請明言!”

公孫策沉聲道:“我懷疑兇手看過《蘇無名傳》,熟悉上面的劇情,殺劉從廣,就用的是第一案中通奸殺夫的手法!”

請訪問最新地址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