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

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晉陽寢舍。

在這樣名門子弟齊聚的地方,郭承壽所住的院落,都是最大的。

只是當老仆引著眾人,走到近處,嗅覺最為靈敏的狄湘靈和狄進,已然能聞到一股藥味,從院子里散出來的,還有輕輕的咳嗽聲。

老仆眼中滿是擔憂,皺紋深刻,低聲道:“我家公子久病,當真受不得刺激,還望縣尉體量一二!”

潘承炬顯然是吃軟不吃硬的性格,見他背部佝僂,語氣哀傷,倒是遲疑了一下。

不料就在這時,楊文才冷冷一笑:“怎的,擔心把這位皇親國戚給逼死了?如此看來,你這縣尉也沒有表現出的那般大公無私么!”

老仆大怒,高聲叫道:“楊郎君何至于此,這事關人命啊!”

潘承炬則已經下定決心:“本官刑斷,同樣事關人命,郝監院慘死,豈能不還他一個公道?速速喚門!”

老仆無可奈何,只有上前,輕輕敲了敲院門。

外面喧嘩,院內肯定也聽到了,卻依舊是等到有人正式敲門后,一位唇紅齒白的書童才輕手輕腳地打開門,淡然行禮:“諸位來客,可有拜帖?”

“沒有!”

潘承炬硬梆梆地回答,大踏步走了進去,但很快又轉過身,看向后面。

包括剛剛出言激將的楊文才在內,原本跟著同來的都停下腳步,不愿進去得罪人。

潘承炬冷哼一聲,指著楊文才:“你隨本官進來,院內講學,再來一位!”

楊文才無奈,沉著臉進去,而講師們雖然沒有推推搡搡,但也經歷了一番眼神斗爭,最終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士子走了出來,拱手道:“在下衛元,字仲儒,見過潘縣尉!

潘承炬點了點頭,又望向雷家這邊:“狄仕林,你可愿隨本官同行,看一看這個嫌疑人?”

雷澄洗刷了嫌疑,雷婷婷和莫老并沒有離開,依舊在書院,似乎想要等一個結果,狄進、狄湘靈和林小乙也站在一起。

此時聽了這份邀請,狄進目光微動,知道這位縣尉已然察覺到,自己對他的推理不以為然,起了好勝心,想要用事實證明。

潘承炬的推理,可以在抓到兇手后,發現是一個體虛氣弱之人,分析得出這樣的作案邏輯,但不能在沒抓到兇手之前,因為死者年老體胖,兇手冬日下毒,就斷言兇手身體病弱。

這也是斷案的通病,只要發現邏輯通暢,就覺得兇手必定是走的這條路,卻不知現實有太多的可能,條條路徑通真相。

不過此時的情況又有不同,從郭家老仆的種種反應來看,似乎還真有些心虛……

莫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還真蒙對了?

潘承炬有好勝心,狄進何嘗沒有好奇心,點了點頭:“好!”

四人入院,穿過長長的前院,抵達正堂。

就見躺椅上,倚著一位年輕郎君。

除了臉色蒼白外,這位郭承壽并沒有想象中那般虛弱,或許是房間的暖爐夠多,冬日里穿得也沒有多么厚實,一襲得體絲袍,發髻稍稍散開,盡顯文士雅致。

他低著頭,看向身前放著的棋盤,右手捏著一枚玉石打磨的棋子,思索著下一步,口中則道:“仲儒先生來了?隨意坐吧!”

衛元提醒道:“郭無邪,此行不光是我,還有潘縣尉……”

郭承壽這才抬起頭來,詫異地打量了一下潘承炬:“縣尉?倒是稀客,此處罕有人至,在下失禮了!”

如此行徑極為傲慢,潘承炬瞇了瞇眼睛:“是我等來得冒昧,郭郎君毋須客套,只是郝監院不幸遇害,閣下如此閑情逸致,卻是出乎意料……”

郭承壽淡淡地道:“生老病死,事與愿違,何必將寶貴的光陰,虛耗在無謂的傷痛中?”

衛元輕咳一聲,露出尷尬。

雖然郝監院在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先生,只是書院的管理人員,但此言也有悖于人情。

潘承炬聲音冷了下來:“就在昨晚,院中監院遇害,尸體不久前剛剛經由仵作驗好,這件事情不可能不在心中引發任何波瀾,閣下此言,無疑是借助久病在身的經歷,刻意回避郝監院的死亡!你看淡了生死,因而覺得別人遇害,也沒什么好談?抱歉,一定得談!”

如此凌厲的話語,讓郭承壽愣了愣,臉上涌起不自然的潮紅:“你……你……咳咳!咳咳咳咳!”

連串的咳嗽,終于暴露出他體虛病弱的事實,老仆趕忙輕撫其后背,臉上滿是心疼。

眼見氣氛緊張,狄進開口道:“生老病死,事與愿違……郭郎君此言頗具禪意,莫不是有心向釋門,遁世出塵之心?”

郭承壽緩了一緩,恢復儀態,嘴角微揚:“遁世出塵?不過畏死而已!惜哉惜哉,佛亦有束手無策之際,只可度我來生,卻難改今世災厄!”

狄進點了點頭:“重病信佛,確實只是懼怕死亡下的心靈慰藉罷了,真正的灑脫出塵之輩,豈會籍此逃避?”

郭承壽看了過來:“兄臺是妙人,別人知我家世后,可不敢在我面前妄談生死……呵,他們又怎知我心胸?”

他高聲吟誦:“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不過一夢,不過一夢!”

潘承炬冷冷地道:“此時不是吟詩頌詞之際,說回案子,閣下的藥單拿來,本官要核驗!”

郭承壽呵了一聲,擺了擺手,低頭繼續思索棋局,書童則悄無聲息地轉回后屋。

兩人同樣是族中的“承”字輩,卻大不相同,潘承炬實干爭先,雷厲風行,郭承壽則是與風花雪月為伴,士子風流。

話又說僵了,楊文才眼珠轉了轉,倒是插了一句:“郭兄還不知道吧,這位狄進狄仕林,出身太原狄氏,先祖乃前唐狄梁公,也要入書院進學呢!”

“哦?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竟是狄文惠之后,失敬失敬!”

郭承壽聞言,終于站起身來,露出親熱之色:“伱我先祖同殿為臣,怪不得一見投緣!”

這說的是同樣出身太原郭氏的前唐宰相郭元振,郭元振是武則天提拔起來的名將,與王孝杰、唐休璟一起,算是對外戰事不利的武周朝為數不多的亮點,與狄仁杰確實是同殿為臣。

名門之后確實有這般好處,你我的先祖當年交情好,關系一攀,哪怕現在的郭氏和狄氏,在太原的勢力簡直天差地別,但終究也有了親近之意。

狄進面色平和,拱手還禮。

郭承壽哈哈一笑,似乎起了興致:“我有《玉堂集》,愿邀狄兄共賞,至于潘縣尉嘛,你若有罪證,即刻拿我回縣衙大牢,若只是臆測,還望速速離去,不要擾了我等的興致!藥單呢,還沒取來么?”

話音落下,書童已然抱著厚厚的一沓紙張,出現在堂中:“請縣尉過目!”

潘承炬眼角抽了抽,伸手接了過來,雙臂陡然一沉,可見其份量:“這么多?”

“我久病在身,這不過是尋常之事罷了!”郭承壽再度擺了擺手,意思很明顯,你可以走了。

潘承炬也不多言,抱著藥單,走了出去。

楊文才干笑兩聲,似乎想要留下,但也知道自己不太受歡迎,作揖一禮,也溜了出去。

全程都沒人理他。

“終于清靜了!”

只留下衛元和狄進,一個書院的講學,一個書院即將入學的學子,郭承壽反倒自在許多,開始談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

不得不說,這位學子擅長西昆體,確實詩詞華麗,極盡浮華,狄進和衛元詩詞相和,倒也賓主盡歡,時間飛逝,待得走出院子,已是夜幕將臨。

林小乙一直候著,此時迎上,低聲道:“公子,十一娘子回去了,說她要準備晚飯,雷小娘子和莫老也離開,為我們留下了兩匹馬……”

“你去牽馬吧……”狄進點了點頭,看向前院。

一道身影如一桿槍般挺立在那里。

他快步上前,潘承炬冷肅的面龐印入眼簾,開口詢問:“如何?”

狄進頗有默契地點了點頭:“是否兇手還不好說,但此人確實與案子有關聯!”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