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二章 銅錢油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銅錢油花

第二章 銅錢油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離開狄氏宗祠,跟著車馬回到陽曲縣外,與親族分別,狄進獨自入城,行走在街道上,步履輕快。

他大袖襕衫,有股文翰之氣,眉毛又鋒利秀挺,英氣勃勃,引得行人側目。

這些打量的視線里,并不全是友善。

晉陽不僅是大唐的龍興之地,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后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后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北漢開國皇帝劉崇,都在晉陽稱帝,從此有了“龍城”的美譽。

但正因如此,據傳趙光義滅亡北漢后,由于擔心晉陽再出“真龍天子”,放火燒毀晉陽城,并下令決汾水、晉水沖灌,徹底將其摧毀。

晉陽城本是并州中心,城被毀了,一州治所先是轉移到了榆次縣,但榆次縣太小,數年后又轉到了陽曲縣,由開國名將潘美擴充范圍,筑造城墻。

偏偏這里不僅管轄并州一地,還治理著整個河東路,擴充后的陽曲縣根本沒有那么大的體量,一下子又涌進了那么多人,治安頓時變得嚴峻起來。

狄進此時,就專挑人流量大的街道,不走偏僻小巷。

并非膽怯,有些麻煩沖突,能省則省。

“俺的錢!俺的錢!”“胡說!分明是豪客給俺的賞錢!”

正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前方突然傳出的騷亂,將狄進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那里已經圍著一圈人,正中站著一位青袍官員,曲領大袖,下裾橫襕,腰間束著革帶,相貌平平,倒是胡須十分漂亮,顯得格外精神。

此時這青袍官員就對著爭辯的兩人道:“你們休要聒噪,錢到底是誰的,本官自有主張!”

說著,他又朝著四周拱了拱手,朗聲道:“本官潘承炬,忝列曲陽縣尉,巡查治安,緝私捕盜,現今這兩人各執一詞……”

他指著一個五大三粗,滿臉橫肉的漢子道:“這個人,是馬行街西頭的鄭屠戶,揚言遺失了八百文錢。”

又指向另一位十二三歲,眼神靈動的少年郎:“懷疑是這豐樂樓的林索喚(外賣送餐的伙計)所盜,但這位索喚有言,錢是豪客賞他的。”

“現兩人各執一詞,都沒有證據,證明這吊錢,是自己所有!”

圍觀群眾終于聽明白了,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哪有客人賞這么多?”“定是個小賊!”“那鄭屠戶也非善人,兇惡得很,難說哩!”

“到底是誰的錢,本官自有法子辨明!”等到周遭百姓了解了情況,潘縣尉輕撫胡須,自信滿滿地下令:“去,尋一盆水來!”

很快親隨擠開圍觀人群,端來了一盆水,潘縣尉當著眾人的面,指了指清澈的水面:“將你們爭執的銅錢各丟三十枚進去,誰撒了謊,立見分曉!”

屠戶和索喚手中都捏著半吊銅錢,不敢違抗,各自照辦。

“噗通!”“噗通!”

一枚枚銅錢入水。

圍觀者個個將脖子伸長,場面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相比起他們的好奇,狄進瞅了幾眼,就沒了興趣,準備直接繞開。

但這條街道并不寬敞,前面又堵了太多人,他想了想,干脆走入街邊熟悉的書鋪中,詢問道:“新版的《西昆酬唱集》有售了嗎?”

書鋪看店的是個十歲左右的童子,此時也在門前看熱鬧,聽了聲才轉回鋪子:“原來是狄郎君,實在見諒,小鋪內還是老版。”

狄進有些無奈。

西昆體是這個年代的一種詩歌流派,最初得名就是因為《西昆酬唱集》,由十七位宋初館閣文臣互相唱和,點綴升平的詩歌總集。

這部唱集一出,在文壇越來越追捧,學子們紛紛效法,自然而然的,對科舉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甭管后人是否抨擊西昆體一味追求華麗,失之空洞,這都是現階段最佳的應試選擇。

偏偏有了先知先覺,也不好辦,連弄一份最新的“教材”,都十分困難。

“真的懷念網上一搜,什么資料都能查閱的便捷啊……”

狄進想著自己的仕林前程,在鋪內閑逛起來,冷不防那小童湊近問道:“狄郎君,你的《蘇無名傳》有新篇章了么?”

狄進怔了怔,搖頭道:“閑來練手之作,早就不寫了。”

童子大為失望:“為何不寫啊,蘇無名是真神探,外面那位官人,不正用銅錢油花的法子么?若是銅錢上沾滿油漬,定是屠戶的錢了!”

狄進微窘。

能不能別提黑歷史?

他穿越之初,想當文抄公來著。

最能聲名鵲起的,自然是詩詞,但隨著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唐朝的通榜、行卷、請托等弊端已經被革除,就算借助詩詞揚名,于科舉也并無益處,否則柳永不會考了三十年,暮年及第,還是靠恩科中舉……

不抄詩詞,他便瞄準了小說,比如四大名著,可包括《西游記》在內,這些著作都有著一定的政治風險,最后聯想到這一世的先祖狄仁杰,何不寫寫《狄公案》之類的探案劇作,應該也有市場。

出于尊重,哪怕小說里面是正面形象,也不能用狄仁杰作為主角,便有了蘇無名。

蘇無名是唐朝小說集《紀聞》里的人物,有可能是真實的湖州別駕,也可能是古代第一位杜撰出來的神探,與狄仁杰其實并無交集,但后世一部電視劇將之設定為狄仁杰的徒弟,狄進也做出了相似的設定。

寫作過程很順利,狄進除了對歷史感興趣外,也很喜歡探案類小說,有著一定的功底,以唐傳奇、宋話本結合的形式,寫了兩卷《蘇無名傳》,每卷兩到三個案子,環環相扣。

野心不大,與城內書商合作,賺一筆錢財,以供科舉之路,就心滿意足了。

結果卻讓狄進明白,什么叫紙上得來終覺淺。

城內各大書肆對于《蘇無名傳》這種新奇的話本,很是喜愛,但讓他們刊印出售,卻都沒了興趣。

沒辦法,受限于當地的印刷成本和生產效率,民間刊印的書籍中,與科舉相關的類型,是唯一能夠盈利的,傳奇話本寫得再好,也只能在極小范圍內傳播,想要牟利太難了。

所以文抄之路被狄進果斷放棄,最后倒是這書鋪小童看得津津有味,不斷催更,現在還學以致用:“郎君快看,果真和蘇無名的手法一模一樣呢!”

“有油!有油!”

此時圍觀者們已經發現,隨著銅錢入水,一縷細細的油花,慢騰騰地浮出了水面。

潘縣尉撫須微笑,胸有成竹:“現在你們還有何爭執?”

屠夫大喜:“俺明白了,俺手上有油,錢上才會有油!這是俺的錢!”

少年索喚同樣大喜:“那豪客吃得滿手都是油,隨意丟過來的賞錢,自然沾著油,這是俺的錢!”

話音落下,兩人又瞪向對方。

屠夫吼道:“俺整日賣肉,手中才有了這么多油!”

少年索喚急中生智,指著圍觀者:“有這點油花很稀奇么?你讓他們也丟些銅錢下去,看看有沒有油花!”

“官人!官人為小民作主啊!”

眼見兩人再度爭吵起來,最終齊齊向自己求助,潘縣尉的表情僵住了,喃喃低語:“這法子不好使么?那黑炭在書院時,怎能一眼就斷定誰是賊人呢?”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