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第756章 手機(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返火紅年代 >>重返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6章 手機(第一更)

第756章 手機(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8日  作者:一斤五百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斤五百克 | 重返火紅年代 

第756章

手機(第一更)

“還可以采取另外的模式,就是有些問題我們無法自己解決,就可以讓國內的相關研究所或者是學校或者是企業來解決。”

“更是可以延伸到國際上,大不了咱們出錢就是了。”劉海當然知道光纖網絡要大規模運用需要突破多少技術。

畢竟小規模實驗的數據量與全國這樣的主干網絡數據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光信號傳遞,光信號的轉換,這些都需要設備。

“老板,我知道了。”倪南聽到劉海這樣說,直接點頭表示知道了,因為知道老板說的是真的。

現在有些企業的研究水平一點也不比某些專業的研究所差。

現在一些企業自己都有自己的研究機構。

所以劉海說的里面有企業這兩個字。

“回去就這個寫個方案,咱們現在的人員雖然多,但是沒辦法方方面面俱到。”劉海說這話的是兩個意思,第一就是現在這種外資企業,其實在國內很多人還在觀望,很大一部分有技術的人不愿意離開原來的單位。

第二就是愿意給一些干實事的單位或者企業提供一部分資金,讓他們能夠在半導體領域有所發展。

現在各行各業沒有說不缺錢的,工業發展越快,下面的越缺錢。

因為發展越快,科學技術水平提升越快,這些企業不提升技術水平,不提高產量,不提高質量,那么面臨的將會是淘汰。

其實這也是劉海給上級部門的建議,就是倒逼企業自己進行技術產業升級。

在工業化不斷發展的浪潮中,只有跟隨這個工業化的腳步,才能跟上發展的節奏。

其實國內有很多半導體或者電子相關的企業,本身技術水平還是很強的。

因為這些企業以前在配置的時候就有很多的高級知識分子,還有專門的研究機構。

另外劉海這也是為一些民營企業提供一部分資金,光纖網絡這么大的項目不可能說所有的技術,所有的產品都是自己做。

自己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帶領一大幫半導體廠不斷發展。

用光纖網絡把國內的這個圈子凝固起來,形成一股力量,以后與國外進行競爭。

到時候咱們自己先上根服務器,然后通過海底光纜或者海底電纜聯通全世界。

到時候就有了與西方談判的籌碼,特別是在行業標準里面,畢竟我們現在投入這樣大的光纖網絡,在使用還有技術上肯定會領先西方。

當然吃獨食這個是不可能的,只能說通過談判,大家互相承認而已。

到時候國內這么多網民,這么多用戶,那都是劉海談判桌上的籌碼。

西方很多企業到了后面單純的為了財報數據好看,能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么在2020年,大家好像覺得西方的某些產品好像也就那樣。

因為西方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的收入是與公司的業績掛鉤。

那么想要公司業績好,想要股票大漲,看的是什么?就是財報。

至于說這樣做會不會損失公司遠期的利益,或者給公司埋下禍患,這跟自己有什么關系?這又不是自己的公司。

對于各種問題也是能遮掩就遮掩,能推諉就推諉,反正在我當職業經理人這幾年不爆雷就可以了,至于后面爆雷不爆雷,跟我沒一毛塊錢關系。

這也是為什么到后面經常爆發出這個公司數據造假,那個公司數據造假,就是因為當時職業經理不造假就會面臨巨額業績損失,自己就會損失一大筆錢。

整個董事會的股東也會損失一大筆錢,所以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造點假,先把錢分了再說。

所以在2020年的時候,劉海看到很多賣課的吹職業經理人,什么素質什么專業之類的,他們根本沒講這些職業經理人為了錢能做出什么事情。

“另外就是手機的事情你也盯著,只要芯片測試成功,立即開始著手手機的事情。”劉海與倪南說話沒那么多彎彎繞。

“老板您放心,我盯著了,只要芯片能成功,三個月之內我們就能拿出手機,只是手機的價格恐怕有些貴。”倪南也是知道一點人情世故的。

“商業上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你只管技術就可以了。”劉海心里呵呵一笑,到時候你看我們怎么跟他們玩。

“明白,老板。”倪南直接回答。

“那你去忙吧。”劉海說完就揮揮手說道。

“老板,那我走了。”倪南聽到劉海這樣說,直接轉身就走了。

劉海看到對方走了,自己也收拾東西離開了。

對于電腦手機這些東西,劉海只能當甲方提出要求,比如要求這個電腦該怎么配置里面有什么東西,然后讓手下的人去實現。

劉海雖然在2020年懂電腦,但是只懂得怎么去組裝電腦以及一部分編程。

剩下的硬件設計之類的,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手機也同樣如此,再說2020年的手機與現在的大哥大完全不同。

倪南回到研究所,就開始給下面分發任務,首先就是自己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全部綜合起來,然后寫個方案交給老板,進行全國或者全球合作。

然后就是老板交代的一些任務,比如手機還有電腦這些重點項目。

倪南自己也很忙,不但要忙著管理,雖然只是管理各個實驗室,但是也要學習,起碼知道這個實驗室里面研究的項目怎么樣,方向怎么樣。

至于說財務方面不需要自己操心。

當然人事管理還是自己說了算,誰更適合哪個項目,還有哪些項目要人,哪些項目需要裁撤。

劉海又回到了廠子里面,幸虧自己在文娛方面發育的比較早,龐大的現金流能夠支持自己的飛機制造,還有半導體。

劉海其實以前就考慮過自己在其他方面不好撈錢,比如說汽車設計,汽車發動機設計,還有摩托車這些東西。

自己本身就是摩托車廠的人,研究這些東西是在自己職責范圍之內,再加上前面那些年還沒有私營經濟的說法。

在六七十年代也就是寫書能夠算是個人收入,那個時候寫小說還有畫家都是高收入群體。

但是劉海又不好在自己國家撈錢,主要是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很多文藝作品沒辦法抄,前面抄了后面就會被人反駁,在60年代,有些前面寫文章賺了錢,然后因為文章遭了殃的可不在少數。

所以當初就萌生了向海外進軍的想法,再加上自己本身有路子。

文娛影響力積累起來也是很大的,變形金剛這個ip每年只是周邊就要收入多少錢,漫畫,玩具,還有其他錄影帶等等的這些單項看起來不多,但是加起來就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而且這種大的ip,劉海拿的只是小頭,更多的是被西方那些生產企業商家等等都獲得了利益,哪怕以后咱們跟白頭鷹之間鬧掰了,他也不可能禁止這個IP。

白頭鷹要是禁止這些ip的話,經銷商說不定就要鼓動牛牛在大西洋上給白頭鷹一個好看。

所以對于半導體的持續投資劉海十分有信心。

更別說這幾年火爆異常的游戲機,去年我們國家出口的家庭游戲機達到了1200萬臺,全世界總共銷量達到了4000多萬臺,其余的2000多萬臺就是授權海外生產商生產的,每一臺機器劉海能拿10,也就是機器價格的百分之十。

這個已經算是很少很少的,因為里面的游戲內容版權,游戲機設計版權也是劉海的。

另外還有臺式游戲機以及水果機,去年總銷量達到了2400萬臺,國內只是生產了不到800萬臺,其余的也是授權給海外生產商。

主要是國內不想把這種產業盲目的擴大再擴大。

終端提升幾百萬臺的產量,上下游產業鏈就需要多少工廠需要多少工人?

一旦后面行情不好,這些產業鏈就會遭受到沖擊。

另外劉海也考慮到了,一方面就是利益的問題,必須要讓出一部分利益給西方一些國家的商人。

另外就是市場占有率的問題,如果一直卡著產能,那么很快就會讓其他同類型產品大行其道。

不要小看了這個世界的聰明人,當一項產品火爆的時候,很快就會有人跟風。

“第一滴血今年上映了。”劉海回到廠里之后,知道第一滴血今年上映了,就在10月份。

這種片子的確好看,特別是里面爆火的戰斗場面,不得不說史泰龍這個硬漢形象算是立起來了。

當然這類片子也就普通觀眾能看個熱鬧,稍微懂點軍事的,就知道里面有多少bug。

但是這個世界絕大部分人并沒有摸過直升機之類的東西,所以看著爽就可以了,其實電影本來就是給大部分普通觀眾看的。

颶風營救第二部已經拍完,已經在開始宣發了,第一部是主流的功夫片,這一部里面就加了武器,只是沒有第一滴血里面打的那么熱鬧,畢竟颶風營救第二部所在的歷史背景,沒有太厲害的武器。

這一次主演還是前面三個人,也是類似大逃殺劇情。

這個故事線還有點長,所以情節安排相當緊湊,就是在42年從航母上起飛轟炸機去轟炸小本子,然后轟炸機降落在我國。

其中有一架飛機的機槍手,父親是國內的富豪,找人去找他的兒子。

找到富豪的兒子很容易,富豪的兒子受了傷正在農戶家里養傷。

不過剛剛找到人,就被小本子的人追來了,于是兵分兩路。

到了會合的地方才發現另外一路人沒來,然后另外兩個人去找,才發現兩人已經被小本子的人抓走,正送往司令部。

其中又是飛機,又是火車,又是坦克,又是軍營。

當然后面營救的兩人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幫助,又把小本子的殘暴再次展現了一回。

反正劉海看完之后感覺很過癮,特別是主角在里面大殺特殺小……。

當然在行內人看起來還是有點兒假,不過在劇情安排方面還是安排主角三人經常受傷之類的,不受傷說不過去。

邏輯稍微要嚴密一點,不像后面的有些神片打死對方幾百個自己一點事情都沒有。

當然也不是沒有這種人,在南韓半島的時候就有一名戰士一個人守陣地,打死幾百個敵人。

劉海又開始自己工作,正在設計一款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飛天小摩托。

其實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我們國家一直發展的還不錯,并且這個方向一直都有資金投入。

再加上上一次劉海解決了低溫材料,高溫材料,所以在這一塊咱們發展很不錯。

當然這玩意兒最牛逼的還是隔壁肥熊,他們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哪怕到2020年都是最牛逼的,就連白頭鷹老對頭都要購買。

我們在這個時代就能自己發射衛星,但是到2020年,有些所謂的發達國家還把衛星發射搞不明白。

發射到最后不知道衛星去哪里了,連火箭去哪里了都不知道。

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那才是高,當然我們也多虧了從白頭鷹回來的幾個大牛人,這幾個大牛人可是參與了曼哈頓計劃。

劉海能在材料上突破,更是讓這幾個大牛人如虎添翼。

劉海這次做的這個飛天小摩托,主要是想在控制方面著手。

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能夠自己升空到一定距離,然后又降落。

也就是提前開啟可回收火箭計劃,當然劉海做的這個是比較簡陋的,反正后續就把這個思路交給現在的大牛人去做。

像劉海這種搞得比較簡單的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因為升空的高度有限,只是需要保證這個火箭升空的速度,以及在空中懸停的穩定,還有降落的速度。

哪怕就是失敗了也不要緊,當然說起來簡單,想要讓火箭能夠在空中懸停,這個就考驗控制,而控制就是通過發動機萬向節。

就是大家在看到火箭懸停之后,下面的發動機噴口會左右擺動,就是依靠這個力量來穩定整個火箭。


上一章  |  重返火紅年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