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第219章 劉海同志就是農民(第二更500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返火紅年代 >>重返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章 劉海同志就是農民(第二更5000)

第219章 劉海同志就是農民(第二更5000)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8日  作者:一斤五百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斤五百克 | 重返火紅年代 
第219章劉海同志就是農民(第二更5000

第219章

劉海同志就是農民(第二更5000)

一畝地挖完之后,專家們臉上表情輕松,因為土豆不少。

“領導,一共是2358斤。”這邊試驗田的負責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來以為今年土豆不行,沒想到還可以的。

“去村子里面看看。”試驗田還有不少,但是沒必要了,選的這塊地不好不壞,看土豆苗就知道了。

村子里面,鄉長,村長都等著了,大家臉上都有些發愁,今年黃土高原收成慘淡,除非一些河谷地帶什么的。

村子里面種植的不多,分三個地方,河谷地帶,山腰,山頂。

來到山頂,土豆苗就巴掌大小的,看著就好像是荒地一樣,開挖。

“報告領導,一共941斤。”出乎預料的是,別看土豆苗不大,但是一顆下面最低兩顆土豆。

土豆種是整個土豆切成幾塊,一個兩個芽眼一塊,然后裹上草木灰種植。

西北這邊畝產量本來就低,大部分地方畝產就二百斤,除非一些有水源的地方,試驗的地方是會寧,這里可以說是條件最艱苦的地方。

然后又挖了山腰上一畝地,一千二百多斤。

河谷地帶居然有兩千三百多斤,與試驗田里面中等土地產量差不多。

又回頭去試驗田那邊分別選最好的,最壞的測了一下。

當然不止這一個地方,有好幾個試點區域。

最終匯總到了農業部這邊,農業部今年都沒啥好消息,這個時候水利設施薄弱,提灌站什么的不要想太多,很多的水庫都還沒建設,也就是因為這一次之后,全國大范圍修水庫,基本都是一代人用肩膀挑出來的。

這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了,農業部就準備在南邊大規模種植春土豆,等到明年春季收獲了,送到西北當種子,不管上繳任務不任務,自己要先吃飽,另外其他各地的數據也都相繼匯總,土豆在北方的產量可以,某些雨水好的區域,產量可以達到三千斤。

情況就匯報給了上級領導,畢竟這種大計劃,需要開會討論。

“喲,這個劉海小同志怎么又出現了?”上級領導先看匯報的數據,各個地方的數據,最后看到土豆發現過程,又看到劉海的名字。

秘書當然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就低聲解釋了一番,是劉海同志利用廠里面閑置土地種植的,發現一部分長的格外好,就找人看了一下什么什么的。

“小同志骨子里面還是一個農民啊,換了其他人根本就不會想到空地種植農作物。”上級領導聽完之后,開口這樣說道。

“是這個道理。”秘書點點頭,工廠工人誰會沒事在廠子里面開荒種植農作物,種出來算誰的?

劉海用了20多天的時間,弄了一個打井的設備,就鉆頭麻煩一些,其余的全部是現成的零部件,底盤采用的是四不像的,不過是一個平板,打井設備是液壓馬達,就是挖掘機上的那種的,打井的時候樹立起來,不打的時候放下在車平板上,打井的鉆桿是軋鋼廠造的,六米長一根,另外還有就是井管。

不過就京都這周圍,劉海估計大不了多深就有水了,山區另說。

鉆頭兩種,一種打石頭的,一種是那種旋挖機一樣的。

中原基本上20米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地下水還沒超采,應該要不了那么多,還可以采用水泥管做井壁。

孫愛國最近沒來看劉海,一個是因為忙,另外一個也知道劉海沒那么快出成績。

“這是?”看著眼前的設備,孫愛國覺得自己見識少了。

“這是打井設備,上次回村子里面,發現今年糧食不行,雨水不夠,這個我準備回村里面試驗一下。”劉海開口說道。

“打井設備?”孫愛國有些迷茫,自己廠子還能生產這個?

“正好我們廠子要打井,試試看?”孫愛國問道。

“可以。”劉海點點頭,至于廠子自己打井干什么,劉海沒問。

劉海開著打井的車,來到了打井的地方,這邊正在修建廠房,不少工人看著這個奇怪的東西。

劉海讓人先用竹子編織一個籠子,在籠子外面蒙上一層油紙,這個是打井打好了,把籠子放下去,籠子與井壁之間灌注混凝土,這是簡易的方法。

劉海把車停下,然后在輪胎下放了石頭,防止車滑動。

讓工人去準備其他的東西,自己就開始把機器豎立起來,然后選擇旋挖機鉆頭。

柴油機轟鳴,劉海操作著液壓控制設備,旋挖機飛快的下降,旁邊幾個工人清理,旋挖這個要把泥土抖落出來,劉海直接操作液壓設備抖落在旁邊讓工人清理。

“有水了。”十分鐘,當旋挖機再提起來就可以看到有泥漿了。

劉海看了一下,這才不到十米?

繼續挖,最后18米實在是沒辦法了,因為旋挖機上來都沒泥土了,下面水太多了。

工人編織竹籠還沒好呢。

孫愛國看了看時間,很是驚訝,要知道挖一口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沒想到不到半個小時就好了。

“好東西啊。”

“這個還可以給樓房下地基。”劉海順嘴提了一句。

工人把籠子編織好了,外面蒙上油布,籠子放下去之后,就先抽水。

不是抽干,而是把泥漿抽出來,不然混凝土不好,抽干井壁說不定就垮了,這也是一個技術活。

水清了之后,就把干拌的混凝土灌下去一些,然后差不多了,才是拌好的。

等到混凝土與地面平行就可以了,甚至可以高點。

“就是注意不要有人掉下去了。”

“還可以先做好尺寸的混凝土管子。”劉海等的無聊,打井半小時,等澆灌水泥都是一個小時。

“嘖嘖,這個好,這個好。”孫愛國聽劉海這么一說,覺得半個小時就打一口井。

孫愛國又問道:“那個是什么?”

“這個是打石頭的鉆頭。”劉海看到孫愛國指著鋼管問道,于是回答道。

“你這個也要匯報啊,這對于農業貢獻很大啊。”

“那好吧,廠長您現在看見了?”

孫愛國屁顛屁顛的去匯報了,京都一機部領導接到匯報,就一起出來看看,這一次來到了亮馬河東邊,隨便找了一個當地的村子。

當然摩托車廠自帶了水泥河沙石頭,還有幾個工人。

先等工人編制竹籠,然后30分鐘打井結束,用的還是旋挖機,水井深度20米,先把渾水抽了,當然如果是成品混凝土管道,這就沒多大問題。

“厲害啊,嘖嘖,小劉。”京都一機部領導看著這個打井的設備,這才多大一會兒,就打了20米深。

這個時候地下水還沒有超采,打井比較容易的,當然人工挖二十米就很難了。

“嗯嗯。”

“這個應該讓農業局的人來看看吧?”

“還要配備水泵吧?”

“最好是小劉說的混凝土管道,這樣方便快捷。”

“打好井最好弄個小房子,這還有些危險。”

于是劉海在領導們七嘴八舌的建議下,等了一個星期才有機會回村打井,而且不是自己一輛車,農業部,一機部,平昌區,都有人。

四不像都有八輛,都拉的是混凝土管道,現在有混凝土管道,規格不一樣,劉海這個是五十厘米直徑的,先做的。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了鄉里,侯鄉長等人又一起,然后到村里。

這次試驗先試驗平原地方,然后還要試驗山區有石頭的地方。

隊長聽說要打井,高興的不得了,看著設備,這人,肯定是免費的。

現在已經收了糧食了,劉海這個打井的設備直接來到地頭,開始打井,周圍看熱鬧的人山人海的,村民們也好奇。

二十分鐘就見水了,又挖了十分鐘,然后把機器移走,開始下水泥管,一截一截的水泥管沉下去,一米的水泥管沉了二十一根,二十二根留下一截。

然后抽水機上來,這些都不需要劉海,劉海就在一邊看。

抽水機抽了半個小時,水量還是很大,領導們很滿意,讓鄉里面把這地方看好了,別人畜掉下去。

然后開始第二口,第三口,都十分順利。

最后來到了靠近莽山的地方,這里也是拖拉機最后能爬上來的地方,好在以前山里面砍樹什么的板車可以來。

選了一塊石頭的地方,直接開干就是了。

這個聲音就刺耳了,液壓馬達帶動著鉆頭,打的白色的石粉飛揚。

領導們在一邊看著,打到五十米的時候有泥漿了,又打了十幾米,水自己都噴出來了,這就是打到了地下水層。

“哎呦。”村子里面的人看著自己噴出來的水,也是驚呼不已,這可是半山坡上。

領導們當然知道地下水的結構,都不意外,意外的是這個設備可以打到接近七十米的深度,這就不一般了。

隊長一雙眼睛看著,琢磨著該怎么把這水利用好,周圍這一大片旱地搞成水澆地,再下面挖個大水塘,周圍弄成水稻田。

劉海的工作還沒結束,就在周圍村子里面,兩天時間,打了三十幾口水井,基本都是旋挖機那種的。

領導們要看的是效率,也就是一天可以打多少井,后續好做安排。

趁著冬季正好打井,為明年春耕做準備,劉海這個一體化設計,領導就分開,平原地方就用旋挖機。

當然后續暫時就沒劉海什么事情了,上級要統計一下需要打多少井,要多少設備,然后估算一下每一口井的成本,看上電機還是柴油機水泵等等的。

計劃經濟時代,就需要上級統籌,這次事情又被上級領導知道了,前些日子還在說劉海是一個農民,這下更是坐實了。

其他研究人員怎么沒有去研究打井設備?

“這個小劉同志,我聽說他們廠子準備造小汽車,沒想到造出了打井設備,這個好啊,這個比小汽車好,一臺設備一天可以打十幾口井,這到了天旱,是能救命的哦。”上級領導知道摩托車廠準備造小汽車,沒想到扭頭造出一個打井設備。

秘書在一邊點點頭,的確是這樣,這種一體化的打井設備,只要前期工作做的好,打井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人手充足的話,可以人歇機器不歇,有時候農作物就差那么幾天,把幾天挺過去就好了。

“這次得好好表揚一下。”上級領導開口說道。

“領導,要不等摩托車廠卡車量產的時候一起?”秘書開口說道,主要是上級領導出行,要提前規劃。

“也行。”上級領導點點頭。

全國一盤棋,資源開始朝打井設備傾斜,摩托車廠這邊優先制造打井設備,另外有能力生產的廠子也開始生產,務必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拿出多少打井設備出來。

劉海在老家山坡上打的自流井,吸引了很多人來看,隊長就安排人趕緊挖水渠等等的。

“唉!”

“唉!”孫愛國在劉海面前,唉聲嘆氣。

劉海也是無能為力,廠子沒有足夠的人手,主要是是廠子擴張太快了,兩年半的時間,廠子從一個幾百人的廠子,到現在一萬三千多人,就這還不夠,要是車間安排滿了,起碼兩萬人。

就現在全國也沒幾個一萬多人的廠子吧。

“其他地方沒人了嗎”劉海開口問道。

“到處缺人,四不像與挖掘機進入礦山企業,上游生產效率增加,冶金企業就要增加車間,人手。”

“鋼鐵產量增加,下游工廠也增加,不說別的,廣市制造摩托車的配件廠,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了嗎?四千多人,就這還不夠霍老板賣的呢。”

“還有全國好幾個手扶拖拉機廠,黃河邊上那個城市的手扶拖拉機廠,四千多人,蜀都的手扶拖拉機廠,五千多人……。”

“咱們周圍這一大片,所有配套廠子加起來,有多少人?”

“咱們廠子出來的幾千臺加工設備,起碼增加好十幾個廠子。”

劉海琢磨了一下,開口問道:“要不辦一個技術學校,就只是教授技術,比如鉗工,就教授鉗工技術,車工就學車工,三個月應該就學會了,進了廠子之后,有些聰明得繼續培養,不怎么聰明得就當一個普通工人就是了。”

“農村勞動力也不行啊,距離戰爭結束才不到十年,第一批小孩子才多大?”

“再加上剛開始幾年,什么都缺,很多農村吃不飽,那里會生小孩?”孫愛國搖頭說道。

劉海琢磨了一下,開口說道:“要不我搞個收割機,平原地方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一百畝左右?”劉海開口問道。

“別,沒人了。”孫愛國搖搖頭,還開生產線啊,算了吧。

劉海點點頭,現在農業是根本,先解決吃飽的問題,工業都可以先放一放。

“那我改幾臺設備,用25馬力的機器做一些耕地的機器,這樣可以節約很多人力。”

“這個可以,小汽車還是可以搞的。”孫愛國還是不忘小汽車。

劉海點點頭,新技術的擴散固然可以帶來工業的發展,但是也面臨著人手短缺的問題,現在農業是根本,當然再過幾年,戰爭結束之后第一批小孩子長大,就會面臨著人口暴增的局面,就像劉海的師父楊荷花,好幾個孩子,這樣的家庭不止一個。

城市里面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這些孩子不得不下鄉去找飯吃,這一次哪怕是還有下鄉,也許不會太多了,再發展下去,說不定不會有下鄉了。

就現在的工業產品鋪開,能解決多少就業崗位……。

“先滿足霍老板那邊吧。”孫愛國現在只有先滿足霍老板那邊。

這個其實劉海最近才知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方面是援助各種鐵,一方面是霍老板那邊實在是的出口數據,以前沒啥出口的,感覺就是給點東西。

現在有了對比,大家一看,這一批東西值多少錢,然后下一批東西又值多少錢,一次兩次也就罷了,當次數多了,自然有人就反對了,自己家都還吃不飽,看看,這半年多少錢拿出去了……。

當然上層的這種微秒的變化,劉海也是后知后覺,劉海本身對政治不感興趣,搞數理化不好嗎?

“嗯嗯。”劉海只有答應了。

“樣車今年能出來嗎?”

“能,但是也就樣車。”劉海點點頭。

“樣車出來就好,什么樣子的,一汽那邊造的就不錯。”一汽今年出小汽車了,孫愛國在部里面看到了,感覺很好。

劉海拿出了霸道車的效果圖,給孫愛國看。

不是沒想過幻影,那玩意不配個12缸覺得虧,這個劉海準備上六缸,3L。

孫愛國看著這圖紙,吞了吞口水,這流線型,給人一種好高級的感覺,開口問道:“這能造出來?”

這個時候的車,大部分都是方頭方腦的,其實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普桑都是一樣的。

“機器肯定不行,手工沒問題。”沒錯,劉海準備手工打造,不然就這外形,現在的沖壓,鑄壓設備可是制造不出來。

劉海本來就準備走高端路線,這玩意拿出來。老大哥那邊的老爺們喜歡不喜歡?

喜歡啊,要買啊?那就等吧?

“手工就手工。”孫愛國覺得哪怕是手工,只要能造出來就值了,產量低就產量低。

“行,想找一臺冰箱壓縮機看看,好給車設計空調。”

“成,明天給你。”孫愛國腦子里面都是霸道車威武霸氣,高大上的樣子。

劉海下一步就準備開始進軍壓縮機市場,慢慢來吧,先從冰箱,車空調的壓縮機干起來,等咱們石油出來,就搞大化工,大化工搞起來。


上一章  |  重返火紅年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