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706章 不存在懸念的競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6章 不存在懸念的競賽

第1706章 不存在懸念的競賽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31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穩定電力聯盟”框架協議的提出,打了全世界幾乎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實際上,在華夏方面逐漸占據了科技、軍事和經濟等領域的優勢之后,很多人都已經預見到了,太平洋兩岸之間斗爭的下一個重點,必定會發生在金融和國際影響力方面。

不過,大部分評估都認為,華夏方面會采取“逐漸蠶食”的策略,就像他們在過去二十年里所做的那樣。

尤其之前“SWIFT威脅事件”的不了了之,似乎說明雙方都無意在這個階段就發生短兵相接,更是加深了外界對上述猜測的確信程度。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華夏方面直接憋出來了個大招。

雖然電力作為貨幣錨定物存在著一定的先天缺陷,例如難以長距離輸送,但作為一種區域性解決方案卻是再合適不過。

尤其最近幾年里,華夏周邊,尤其是南部和東南部的一系列東盟國家都通過融入華夏采用了發展起了一定規模的工業制造業體系,但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滯后,他們幾乎都面臨嚴重的電力匱乏問題。

而加入這個“穩定電力聯盟”、接入空前強大的國家電網,或是未來規劃的區域性智能電網,正是一個技術和經濟上完全可行的方案。

況且,華夏在發電和輸電兩個方面都已經實現了遙遙領先,未來完全可以靠輸出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甚至是建造浮動聚變電站來擴展這一聯盟的范圍。

更巧妙的地方在于,石油作為直接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地位并不會因此而受到明顯影響。

也就是說,這一聯盟對于產油國的損害并不大,但卻是對石油美元金融體系的一次將軍。

用英國《金融時報》一針見血的評論來說:

華夏人通過一次巧妙的操作,兌現了他們此前許下的諾言——讓美國被世界孤立,他們并未直接攻擊美元體系,而是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更有吸引力、更面向未來的價值儲存和交易媒介選擇——穩定、清潔且綁定實物使用權的電力。

而作為被將軍的一方,華盛頓方面幾乎立刻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兩個月前“SWIFT威脅”的慘淡收場,已充分暴露了其金融武器的鈍化。

全球經濟深度嵌套于“華夏制造”的現實,使得任何試圖將華夏排除在主流金融體系之外的行動都無異于經濟自殺,根本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如今,“穩定電力聯盟”的推出更是釜底抽薪,讓美元賴以生存的錨定基礎出現了動搖。

曾經慣用的金融大棒,如今卻顯得蒼白無力且風險巨大。

留給華盛頓的選擇,似乎只剩下一條險峻的窄路:

在金融戰場節節敗退之際,必須在技術戰場上奪回決定性優勢。

也就是趕在華夏之前,率先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并網發電,由此抵消華夏方面在發電和輸電技術領域的領先。

而這千斤重擔,自然無可避免地落在了Helion

Energy公司的肩上。

并且,從更高的歷史維度來看,人類未來五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發展格局,都將極大地取決于這家成立尚不足十年的私營企業,能否在接下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技術競賽中創造奇跡……

《金融時報》的預判迅速成為現實。

就在《白皮書》發布的第二天,參議院以94:6的懸殊比例通過了《新時代能源法案》,其核心內容正是向以Helion

Energy為首的數家聚變研發企業提供總額高達450億美元的直接資金注入,同時還要求能源部、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等機構必須無條件向這些企業開提供“全方位、無保留”的技術與人力支持。

此外,法案甚至包含緊急征用權條款,允許在必要時為聚變項目調用國家戰略儲備物資。

Energy公司創始人大衛·特萊隨后也公開宣布,他們將加快“獵戶座”計劃的推進速度,計劃在不超過15個月的時間里建成完工并實現商業發電——

15個月。

這一時間表顯然是在針對華夏此前提出的18個月目標。

特萊的宣言充滿了破釜沉舟的決心,也透露出巨大的壓力與風險。

太平洋兩岸圍繞人類終極能源的掌控權,似乎又一次進入了令人窒息的競速模式。

全球的目光聚焦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科技豪賭上,空氣中彌漫著“贏家通吃”的緊張氣息。

然而實際上,這場競賽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任何懸念。

因為18個月,根本就不是常浩南的極限……

時間悄然滑過大半個年頭。

遼西大地上,秋末的寒風已頗具凜冽之勢。

隨著螺旋槳撕裂空氣的聲音傳來,一架直12VIP型直升機的身影緩緩出現在天邊。

而在它周圍不遠處,還有另外三架體型稍小的武裝直升機,形成了一個Y字形的護航隊列。

直升機編隊在“聚能一號”示范堆施工現場上空緩緩下降高度,然后開始繞著已初具規模的電廠主體結構低空盤旋。

直12的客艙內,胡長貴額頭緊貼著的舷窗玻璃,向坐在對面的常浩南進行匯報:

“常院士,我們采取了主體結構和配套設施并行施工的方案,目前項目整體進度符合預期,甚至略有超前,您看。”

沿著他伸手指向的位置看去,核島建筑的拱形安全殼已然準備就緒,在陽光下反射著灰白色的光澤。

周圍龐大的附屬建筑群和基礎設施網絡如眾星拱月般鋪展開來,場面蔚為壯觀。

“核島建筑的主體建設工作已經完成,只等設備到位就可以開始一次屏蔽體澆筑和安全殼整體吊裝,目前主要的剩余工程量集中在電網切換樞紐,還有辦公和生活區的內部裝修,這部分預計還需要一到兩個月收尾,但肯定不會影響到示范堆本體的安裝與調試總周期。”

說到這里,他稍微停頓了片刻。

待直升機繞過180°,舷窗朝向另外一個方向時才繼續道:

“至于您之前提到的軍民兩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也按照北方戰區提出的方案完成施工并通過了驗收,主要包括一條復線戰備鐵路、一條雙向四車道,可以直接承受掛膠履帶行駛的二級公路,還有一些電站內部的防沖擊墻和隱蔽設施。”

常浩南注意到,進入電站區域的道路被刻意設計為之字形,中間還有厚重的混凝土矮墻作為障礙。

任何車輛在這一段路上都很難以超過30km/h的速度行駛。

他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滿意的表情:“胡總,你們進度把控得很好,比我們內部預期的基準計劃還略有提前……辛苦了。”

胡長貴連忙擺手:“常院士過獎了,這都是我們份內之事,哪能說什么辛苦……”

“再者說實話,聚變堆沒有傳統裂變堆那么復雜的應急冷卻系統和巨大的安全殼壓力要求,輻射防護的重點也不同,土建結構設計就沒那么復雜……總之從我們土木工程的角度看,聚變電站的建造難度反而小于那些常規核電站。”

他之所以說這些,本意只是在領導面前例行謙虛一下。

但說到后面,反而動了幾分真感情:

“要我說啊,真正困難的部分,還得是核工業建設集團那邊負責的示范堆堆芯本身……就自打示范堆立項到現在這一年多的功夫,我看雷院士頭發都比過去白了不少。”

胡長貴口中的雷院士自然是指雷文成,核工業建設集團的總工程師。

負責示范堆本身,以及堆芯最核心部分的生產和建造任務。

不過么……

其實雷文成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少說有七八成都是常浩南帶過去的。

所以后者只好有些尷尬地咳嗽了兩聲,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

短暫的沉默過后,常浩南從旁邊拿起機內通話器:

“我是01,地面情況清晰,可以準備降落。”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