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646章 搖擺與裂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6章 搖擺與裂痕

第1646章 搖擺與裂痕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7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華盛頓,白宮。

橢圓形辦公室。

奧觀海面色沉郁地看著幕僚長皮特·勞斯呈上的最新簡報,上面詳細記錄了特斯拉電池危機引發的連鎖反應、LG化學的崩盤、消費電子巨頭的切割聲明、以及蘋果三星陷入的供貨困境和市場對“國行水貨”的報道。

更刺眼的是,簡報最后附上了幾份主流財經媒體的評論。

標題諸如《制裁的回旋鏢:誰在窒息?》、《科技冷戰的意外傷亡者》、《CoChBN:扼住盟友咽喉的繩索》。

“先生們,”奧觀海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打破了沉默,“必須承認,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復雜。”

其實當初在文件上簽字的時候,他也考慮過遭到華夏方面反擊的可能。

但無論如何都沒料到,對方竟然直接選擇在半導體以外的地方動手!

并且正中要害。

直到華夏發表管制公告的那一刻,華盛頓才如夢方醒——

游戲規則,從來不只是由他們單方面制定的……

不過事已至此,后悔藥肯定是沒得吃了。

剩下的選擇無非兩種。

前進,還是后退?

而羅伯特·錢伯斯參,這位制裁方案最初的強力推手之一,此刻也眉頭緊鎖。

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板塊的損失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預期,直接觸動了背后硅谷金主的神經。

他清了清嗓子,謹慎開口:

“總統先生,我們的策略初衷是好的,旨在打擊華夏的科技野心。但目前的局面……LG的崩潰和盟友企業的困境,確實超出了預期,這造成了不必要的內耗,削弱了聯盟的凝聚力……”

他一邊說著一邊看向對面的奧觀海。

后者的臉色微變,顯然有些被說動。

于是更果斷地繼續道:

“也許……是時候考慮調整策略,暫時部分放松對某些非核心物項的管制,特別是那些深刻影響我們盟友供應鏈的……”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掃過面前的簡報。

“臺階?放松?”一個冰冷而堅決的聲音響起,打斷了錢伯斯。

說話的是另一名資深參議員拉娜爾·賴特,在能源政策領域擁有巨大影響力。

“羅伯特,你的提議無異于向對方示弱,承認他們的反制打痛了我們,甚至打痛了我們的盟友!”她的聲音拔高,帶著幾分尖銳,“這將極大地損害美國的國家威望和全球領導力,只會讓對手更加肆無忌憚!”

賴特參議員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地掃視全場:

“別忘了,華夏也在流血!他們的半導體產業被我們精準打擊,菊廠和華興獲取先進芯片的路徑被我們近乎切斷!潘妮部長之前的分析非常準確,半導體是華夏科技崛起的要害,其重要性遠超過新能源材料對我們的意義!”

她刻意強調了“國家利益”,將目前的困境輕描淡寫地歸為“必要的代價”。

但實際上,賴特雖然和另外幾人同屬驢黨,但背后的利益網卻跟傳統石化巨頭盤根錯節。

如今新能源產業吃癟,她自然不愿輕易放過機會。

現場的局面一時陷入僵持。

此時,旁邊沙發上的潘妮·普利茨克深吸一口氣,也接過了賴特的話頭:

“對手通過CoChBN材料發起反擊,恰恰說明他們已經感到了疼痛,是在用非對稱手段試圖逼迫我們后退,如果我們此刻后退一步,他們就會前進十步!”

顯然,她也支持把禁令繼續下去:

“只要我們頂住這4到6個月,我堅信,承受不住壓力的會是他們!”

奧觀海本來也不是真的拿定了主意要打退堂鼓,現在被賴特和普利茨克這么一攛掇,更是不準備更改立場。

“拉娜爾和潘妮是對的。”他點點頭,接著話鋒一轉,“但我們需要更加有效的手段,至少不能讓菊廠頂著禁令在全世界范圍內攻城略地,這實在是太……”

他沒有把“丟臉”這個詞說出口。

但意思已經表示得非常明顯了。

贏學畢竟不是萬能的。

就像是在拳擊臺上,你先主動出拳,結果對面連晃都沒晃一下。

而對方反手還擊,直接把你給打趴下了。

這種情況下硬說兩邊勢均力敵,那根本連傻子都不帶信的。

“更有效……”普利茨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那就是軟件層面了。”

面對三道目光,她進一步解釋:

“我們可以擴大打擊面,比如禁止在目標對象企業生產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上預裝微軟和谷歌的服務等于在軟件生態上對菊廠進行全球斷供……除了華夏和獨聯體以外,其它市場都高度依賴我們的軟件生態。”

奧觀海張了張嘴,下意識看向桌面上自己的手機:“技術上做得到?”

下一秒他又補充道:“我的意思是,難道還能阻止別人自行安裝軟件?”

“阻止不了。”普利茨克搖搖頭,“但大多數人并不喜歡、也不會折騰這些,只要禁止預裝,就能影響到至少90的潛在用戶。”

這個數字顯然是她信口胡謅出來的。

不過道理確實沒錯。

錢伯斯張了張嘴,想指出這也會損害美國軟件巨頭的利益。

但看到奧觀海眼中流露出的贊同,以及賴特參議員面無表情的默認,他把話咽了回去。

“很好。”奧觀海最終拍板,“潘妮,立刻組織團隊細化這個方案,評估法律風險和產業影響,盡快拿出可執行計劃。”

“羅伯特,安撫好受影響的盟友企業,強調這是暫時的陣痛,勝利終將屬于我們;拉娜爾,維持國會對制裁政策的支持就拜托你了……”

完成部署之后,他的語氣轉為堅決:

“我們的立場不變,力度要加強。華夏必須為挑戰規則付出代價。”

會議結束。

然而,風暴卻并未就此平息。

就在白宮會議結束后的幾小時內,一場由賴特參議員背后利益集團精心策劃的輿論風向悄然轉變。

各大主流財經媒體和科技專欄上,突然涌現出大量看似“客觀理性”的分析文章和專家評論,其核心論調驚人地一致:

《電動汽車的狂熱是否該降溫?論電池安全技術的滯后》

《CoChBN:被過度神化的材料,難以逾越的工程化鴻溝》

《激進的新能源轉型:忽視基礎設施與安全風險的危險賭博》

《反思:我們是否過早地將賭注押在了尚未成熟的技術路線上?》

這些文章不再聚焦于LG化學、特斯拉、或者任何一家企業的具體問題,而是將矛頭對準了整個新能源產業、

其中自然也包括作為下一代電池希望的CoChBN材料本身。

這些報道引用各種專家的觀點,質疑材料在大規模生產中的穩定性、成本控制的可能性、以及長期循環壽命的真實性,并特別強調了被低估的安全風險。

相當一部分內容還暗示當前的電池技術,尤其是追求極致性能的技術路線存在問題,還不足以支撐電動汽車的全面普及,呼吁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回歸理性”,重視傳統能源的“穩定可靠”和“過渡期必要性”。

這場精心引導的輿論風暴,配合著納斯達克因特斯拉、LG崩盤和制裁不確定性引發的持續動蕩,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恐慌的資本如同受驚的鳥群,開始大規模地從高風險的科技成長股、特別是新能源賽道撤離,轉而涌向被視為“避風港”的傳統領域——石油、天然氣、傳統燃油車、必需消費品……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中防御性板塊的權重股,反而在動蕩中逆勢走強。

美國內部的局面,因制裁引發的連鎖反應和傳統能源勢力的借機反撲,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暗流洶涌。

科技對抗的戰線,在無形中蔓延到了國內的能源路線之爭和資本博弈之中。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