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642章 希望他們幸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2章 希望他們幸運

第1642章 希望他們幸運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6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京城,火炬實驗室。

常浩南食指漫不經心地滾動著鼠標滾輪,看著屏幕上的驚悚標題如流水般劃過。

“經濟全球化之死?華夏出口管制重創綠色未來!”

“新鐵幕降臨!關鍵材料斷供預示科技冷戰時代!”

“CoChBN禁令:扼住新能源咽喉的華夏之手!”

一條條哀鴻遍野、仿佛世界末日降臨的報道,字里行間透出無法掩飾的驚惶失措。

常浩南半是無奈半是譏諷地搖了搖頭——

如果只看這些報道,就好像是華夏率先動用行政手段、悍然破壞全球科技產業的合作根基一樣。

他們享受著全球化紅利時理所當然,一旦規則不再完全由其掌控,便立刻祭出“鐵幕”、“冷戰”這類充滿意識形態對抗色彩的詞匯,指責受害者“破壞規則”。

“虛偽。”

他低聲吐出兩個字,關掉了幾個充斥著悲觀的網頁。

冷笑歸冷笑,常浩南的內心倒是毫無波動。

CoChBN類材料這張牌,是他布局已久的一枚暗子。

從在Nature上發表那篇石破天驚的論文開始,他就預見到了這種戰略級材料的巨大潛力和可能引發的風暴。

它不僅僅是下一代電池的“圣杯”,更是撬動全球產業格局、重塑技術話語權的關鍵支點。

而且,華夏手中還遠不止這一張牌。

只是落子的時機未到而已。

常浩南這一次的目標不僅是要讓傲慢的美國人吃到苦頭,更是要通過一次標志性的勝利,來扭轉太平洋東西兩岸的力量對比,并徹底重塑后冷戰時期的世界格局。

其實這件事本來還沒有特別急,但轉折點在于,如今常浩南已經有了一部分給出NS方程理論解的思路。

換句話說,聚變能源的曙光已在眼前。

而站在華夏一方的國家越多,就能越快將可控核聚變從理論變為現實,所以才需要盡快向全世界秀一波肌肉。

他絕不允許在最關鍵的時刻,被某些首鼠兩端、畏威而不懷德的宵小在背后捅上一刀。

力量,唯有絕對的力量,才能震懾群小,才能為這關乎人類文明未來的宏偉事業掃清障礙。

要讓所有人都看清楚,新的時代,由誰主導規則。

就在這時,電腦屏幕右下角一個不起眼的新聞彈窗突然閃爍起來。

標題簡潔卻極具沖擊力:“特斯拉LG化學聯合聲明:供應鏈穩固供貨承諾不變!”

常浩南眉峰微挑,立刻點開。

正是特斯拉與LG化學發表的那份聯合聲明。

他目光很快掃過那句“嚴格按照既定的協議和供貨周期,持續、穩定地向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客戶交付高品質、高性能的產品與服務……”

“呵——”

常浩南沒忍住,笑出聲來。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

但會押韻。

新聞最后,是納斯達克的開盤行情。

雖然整體來看扔有下跌趨勢,但并未出現斷崖式崩盤、引發系統性恐慌的勢頭。

應該是被這份及時的聲明給暫時控制住了。

“反應倒是快……”

常浩南低聲自語,但細想之下,眉頭卻微微蹙了起來。

這不合常理。

電池和汽車都不是玩期貨的大宗商品,而是屬于供貨時效性很強的消費電子類產品。

對方敢做出這種等同于“保證按時足量交貨”的公開承諾,意味著他們必須擁有切實、即時的供應能力,或者擁有在極短時間內恢復供應的絕對把握。

否則用不了一個月,謊言就會被無法交付的訂單和堆積的客戶投訴徹底戳穿,其引發的市場信任崩塌和連鎖反應,將比開盤暴跌更恐怖百倍。

他們憑什么?

常浩南抄起了辦公桌角的紅色保密電話,撥出一個號碼。

幾聲短促的忙音后,線路接通。

“張院士?我,常浩南。”他開門見山,省去了所有寒暄,“特斯拉和LG那份聯合聲明,看到了吧?”

電話那頭自然是連海化物所的張韜院士。

由于火炬實驗室近一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GaGe(0001)上面,CoChBN材料主要是由對方著手組織研發和推廣。

“看到了,剛看完。”張韜的聲音帶著點嘲諷,“這幫老美,學得倒挺快,連措辭都抄上了。”

“不是措辭的問題……”常浩南話才開了個頭,就聽見對面說道: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剛才我已經復核了所有海關備案記錄和我們內部掌握的流向監控。”

“結果呢?”常浩南難得地有些急切。

“無論是CoChBN成品,還是關鍵的中間體材料,過去一年流向LG化學和特斯拉相關供應鏈的量都在正常商業合同范圍內,絕對沒有足以支撐他們大規模量產裝車的異常囤積。”

“也就是說,不可能靠庫存硬撐。”常浩南揉了揉眉心,“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他們已經……或者自認為已經掌握了單獨合成CoChBN材料的技術路線?”

猶豫片刻后,對方也對此表達了贊同。

“那張院士,最近一兩年,物化所這邊在CoChBN的核心工藝環節,有沒有出現過值得深挖的泄密風險?”

這個問題有點敏感,一般人不可能跟張韜說得這么直白。

但常浩南顯然不是一般人。

而且他們倆之前就討論過相關事宜。

電話那頭,張韜似乎陷入了回憶。

過了一小會兒之后,才重新開口道:

“大概一年前保密部門揪出過一個叫付琴霞的博士后,她試圖竊取部分CoChBN相關的工藝文件,目標是賣給境外……只不過手法相當拙劣,甚至可以說業余,所以人還沒離開研究所,就被我們鎖定了。”

“另外,她弄到的正好是常院士你之前放過來的假資料,總之完全沒有泄密的可能。”

常浩南也沒想到,自己隨意做出的準備,竟然真能有人上鉤。

“這條線上還有其他人么?”

“沒有。”張韜肯定道,“她的上線是通過加密網絡單線聯系,行動指令粗暴簡單,整個布局看似花了幾個月,但執行層面漏洞百出,完全不像是專業情報機構的作風,國安那邊認為是一次炮灰式的試探,或者某個商業間諜組織的低級失誤。”

到這一步,常浩南其實已經可以確定,泄密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剩下無非是看對方到底有沒有拿到提前安排好的假信息。

“跟這個付琴霞有接觸的人呢?有沒有可能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有人利用了她接觸資料的機會,竊取了其他信息?”

張韜聞言發出幾聲苦笑:

“這個調查范圍可太大了……連海所畢竟不是全封閉管理,日常科研交流、學術訪問、學生進出……人員流動是常態。特別付琴霞出事那會兒,正好是研究生畢業季,人來人往,情況更復雜。”

“安全部門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排查,最終只能確認真正掌握完整CoChBN合成路線的核心研發團隊,包括我在內一共二十四個人,背景、行為軌跡都反復核查過,絕對可靠。”

電話里沉默了幾秒,常浩南能想象到張韜在另一端緊鎖眉頭的樣子。

“哦,對了!”

突然,后者像是想起了什么補充道:

“當時和付琴霞在同一個課題組辦公室的,還有一個叫林涵的碩士生,這個人自從畢業之后就一直失聯,有說法是她自行申請出國深造去了……不過后來也沒發現任何支持進一步調查的證據,包括付琴霞本人也不認為這個林涵涉及此事。”

一個剛畢業的碩士生,在付琴霞行動前就“恰到好處”地離開,然后人間蒸發?

這巧合未免太刻意了些。

從調查的角度,沒證據確實不好往下查。

但常浩南不是安全部門,考慮問題不嚴格依賴證據。

“張院士,我們料敵從寬。”常浩南沉聲道,“假設這個林涵,就是付琴霞背后那只更隱蔽的手,是真正的‘暗樁’……”

張韜找了個空當打斷他:“林涵只是個碩士生,研究課題和CoChBN材料研發組八竿子打不著,根本沒機會接觸到相關實驗室和數據庫……就算她真有問題,也只能接觸到付琴霞偷走的那份假資料,能有什么用?”

聽到這里,常浩南的心思已經活泛起來。

那可太有用了。

“被付琴霞拷貝走的,包括假資料的哪些部分?”

為了保證真實性,即便是假資料,常浩南也準備得非常完整。

一個人不太可能全都拿走。

張韜回憶道:“主要是‘單分子陣列激光編程設備’的操作原理簡化版,還有……調整碳納米管襯底曲率的一種特定調節方式,應該就這兩部分。”

常浩南沉默了幾秒鐘,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突然,他緊繃的神情松弛下來,甚至從喉嚨深處發出一聲短促而低沉的笑聲。

“呵……”

輕笑聲通過聽筒傳到張韜耳中。

“你笑什么?”張韜有些不解。

“沒什么”常浩南壓住笑意,但語氣中仍然有幾分調侃的味道,“如果特斯拉和LG真的拿到了那份‘假資料’,還把它當成了‘真經’……”

“那我只能祝他們好運了……”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