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617章 我給你交個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7章 我給你交個底

第1617章 我給你交個底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5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所以……俞總此行過來,是準備找我們談些什么?”

常浩南的語氣嚴肅起來。

俞丞東也收斂了笑容:

“實不相瞞,目前我們5G系統設備,無論是基站還是核心網以及這款Mate

SX搭載的5G基帶和SOC芯片,其硬件開發和基礎軟件適配,都已基本完成,進入了最后的量產準備階段。”

“但唯一,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新一代高制程芯片的產能。”

常浩南點頭:

“之前在未來信息產業大會上面,我聽你們芯片業務部門的何鑫何總提到過這個問題……只是他沒說太具體的情況”

信息產業大會畢竟是個以企業為主題的活動。

菊廠不可能把老底全抖落出來。

俞丞東掏出一部平板電腦,打開之后,給常浩南展示了一份文檔:

“三星電子是我們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他們已明確表示,在產能爬坡期,將優先保障其自身Galaxy

S系列和網絡設備的需求;而另一家主力代工伙伴,TSMC,雖然接下了我們相當一部分訂單,態度也較為合作,但他們同時也要滿足蘋果、高通、英偉達等巨頭的龐大需求。”

“根據最新的產能分配預估,TSMC能在年底前交付給我們的7nm……哦,按照FinFET

Plus工藝計量,應該是3036nm工藝芯片的數量,樂觀估計也只能滿足我們初期目標出貨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常浩南看了眼電腦屏幕上那個紅色的四分之三圓環。

旁邊是一個連他都難以想象的八位數字。

那是缺少的產能數量。

“缺口看來很大。”

“沒錯。”

俞丞東點頭:

“如果無法解決,將直接導致我們的5G基站部署進度大幅延遲,手機產品也會嚴重缺貨……這也是我們遲遲不敢和甲方確定具體供貨周期的原因。”

“所以我這次來,是想請教常院士,基于貴實驗室和長光集團共同突破的新型光刻系統技術,其落地和產能爬坡的進度,最快能到什么程度?”

面對這種情況,常浩南很想給出一個樂觀的答復。

但科學和工程的規律不容逾越。

“如果以年底為量產目標,那根本不可能。”他直接亮出結論,“光刻機畢竟是相當復雜的大件,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趕在年底之前量產,更何況就算把設備交付給華芯國際,他們也需要時間組織生產和提高產能。”

但俞丞東卻并未表現出失望。

“不,節點不是年底。”他劃過平板電腦的屏幕,展示了另外一份報表,“無論是2B還是2C業務,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早期,尤其是在技術代際切換的初期,市場本身對產能的彈性容忍度是比較高的。”

“初期供貨緊張、需要預約搶購,這都是可接受的,甚至能營造一定的市場熱度……但關鍵在于供應鏈不能中斷,后續產能必須能跟得上市場需求的爆發,只要華芯這條線能在明年夏天穩定接棒,我們就有信心按原計劃推進全球市場的拓展!”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請進。”常浩南應道。

門被推開,張汝寧出現在門口。他顯然剛從實驗室出來,身上還穿著淺藍色的實驗服。

“常院士,打擾了。關于昨天偏振像差模型優化后的第三輪仿真結果,我有些新的想法……”

張汝寧話說到一半,才注意到辦公室里有客人,立刻收住了話頭。

“張研究員,請進,正好。”常浩南起身招呼,并轉向俞丞東介紹道:“俞總,這位是長光集團的張汝寧,我們新型光刻機物鏡系統的總設計師。”

又轉向張汝寧:

“張研究員,這位是菊廠的俞丞東俞總。”

其實這兩個人此前大概率見過面。

只是常浩南作為東道主,肯定要主動來這么一套流程。

一番例行的相互吹捧之后,張汝寧帶著職業性的探究目光看向俞丞東:“俞總今天是?”

常浩南又將對方的來意,還有關于華芯產能時間表的討論簡單復述了一遍。

并詢問對方對此的看法。

畢竟說到底,真正負責物鏡系統研發和集成的,還是長光集團的人。

張汝寧聽罷,沉吟了十幾秒鐘。

“我們長光只負責光源和物鏡系統的研發和制造,”他謹慎地開口“整機的集成、調試和最終交付,是由上滬微電子(SMEE)負責,華芯國際則是我們的客戶。”

隨后,又話鋒一轉

“不過,從物鏡系統這邊來看,我們這邊的核心模組研發和樣件測試進展非常順利,遠超預期……而ArF1800的其它子系統,比如激光光源、工件臺、掩模臺、對準系統等,大部分是基于之前ArF1500的成熟技術……甚至連外形都不用變。”

一般來說,光刻機的物鏡系統是朝著越來越復雜發展。

因此越先進的型號,體積往往也越大。

但ArF1800的所有模組都比上一代產品更小,所以省了不少事情。

“只要物鏡系統這個最大的瓶頸被突破,整機的技術風險就降低了七成以上。”

他看向常浩南,又看了看俞丞東,給出了一個相對樂觀的估計:

“我個人判斷,只要SMEE那邊不出現重大意外,按照目前的進度全力推進,到明年第二季度,也就是四到六月份之間,基本可以把首批設備交付給華芯國際。”

常浩南聞言,微微頷首。

張汝寧的這個判斷,與他和SMEE、華芯高層私下溝通的預期差不多吻合。

“張研究員的判斷比較中肯。”他看向俞丞東:“這也意味著,華芯在明年年中形成初步產能,支持你們的‘雙軌供應’計劃,是有現實基礎的。”

實際這會兒,常浩南也正心里不斷吐槽——

恐怕真到了明年年中,華芯國際要做的就不是“補充TSMC的產能”,而是代替TSMC,全面給你們菊廠供貨了……

當然,這話也就是想想,不可能真說出口。

俞丞東眼中瞬間爆發出難以抑制的振奮光芒。

張汝寧作為核心子系統負責人的專業背書,加上常浩南的肯定,給了他巨大的信心。

“太好了!”他用力地點點頭,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擔,“有常院士和張研究員這句話,我們就徹底放心了!”

他霍然起身,神情堅定:

“那么,菊廠的原定計劃不變!我們將按計劃,于今年11月初,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全場景智慧生活新品暨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布會!”

“屆時,這款Mate

RS手機,以及我們的端到端5G解決方案,將正式向全球亮相!”

常浩南深吸一口氣,似乎想說點什么。

但還是有所遲疑。

而俞丞東此時已經起身,準備完成下一步行程。

參觀火炬實驗室。

“俞總,別忘了你們的樣機。”

到門口時,常浩南朝著屋里茶幾的方向示意了一下。

俞丞東腳步一頓,卻沒有收回,而是搖了搖頭。

“常院士這部手機,是我們團隊的心血,也凝聚著對未來的期許。”

他笑著解釋道:

“我想,不如就留在這里,作為菊廠對火炬實驗室突破性貢獻的一點心意,也是我們共同開啟新時代的一個見證,請您務必收下。”

“好。”

看著桌上那部設計精良、蘊含著劃時代意義的設備,常浩南最終沒有推辭:

“那就預祝你們能在慕尼黑,一鳴驚人!”

“俞總。”

當天下午,就在俞丞東準備上車離開的時候,常浩南突然從身后叫住了他。

“怎么?”

前者準備上車的動作頓住,有些好奇地轉過身。

“出于對近期國際局勢的……擔憂。”常浩南斟酌了一下用詞,然后才繼續道,“我從個人角度出發,建議貴司的核心人員,包括關鍵技術人員和高管,從今年年底開始,謹慎安排出國行程。”

對方張了張嘴,看口型明顯是本能地想問原因。

但大概是考慮到常浩南的身份,最終還是沒有出聲。

只是點了點頭。

“感謝您的提醒,我們會謹慎評估風險的。”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