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

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5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當天的稍早些時候。

華盛頓。

約翰·布賴森整理了一下深藍色領帶,快步穿過白宮西翼走廊,向戰情室的方向走去。

這位五十八歲的商務部長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倒不是因為空調送出的熱風過于充足,而是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會議邀請感到幾分不安。

“部長先生,這邊請。”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引導他走向戰情室,“會議將在五分鐘后開始。”

布賴森點點頭,右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隨身攜帶的黑色公文包。

作為本屆內閣中資歷最淺的成員之一,他此前從未被邀請參加過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閉門會議,更別說是在這樣核心的場所——

盡管戰情室只是個會議室的別稱,本身并不涉及軍事指揮功能,但多數情況下,在這里召開的會議仍然會與軍事行動,或者至少是武裝或情報力量有關。

而在此行前來之前,他只是在電話中被通知到會議主題會與東亞及東南亞局勢有關。

為此,他特地讓秘書提前準備了不少相關資料。

手里那個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就是證明。

戰情室的大門被兩名衛兵同時拉開,出現在眼前的場面讓布賴森一時間有些發怔——

橢圓形會議桌旁已經坐滿了人,除去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幾名核心顧問以外,還有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代表,以及幾名位置重要的內閣同僚出席。

“約翰,坐這里。”財政部長蓋特納向他招手,指了指身旁的空位,“我們都在等你。”

布賴森有些不明就里地快步走向座位,隨后注意到桌上已經擺放著一份標有“絕密/敏感隔離信息“的文件夾。

他剛準備坐下翻開文件,戰情室的門便再次打開,室內瞬間安靜下來。

比布賴森還要年輕的總統大步走入,沒有像往常一樣穿著標志性的西裝外套,而是只穿了白襯衫,領帶微微松開。

從這幅略顯隨意的裝扮來看,似乎不像是有什么特別嚴肅的事情。

“各位,我們直接開始。”總統沒有坐下,也沒有寒暄,而是開門見山地看向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吉姆,情況簡報。”

克拉珀站起身,他灰白的眉毛下是一雙銳利的眼睛。

“幾個小時前,我們通過內線獲得確切情報,東亞三國的高級代表團將于明天在鎬京會面。”他按下遙控器,屏幕上顯示出日韓兩組人員的照片和姓名,“表面上,這次議程只是簽署一個文化交流年的框架性協議,以及新增8組友好城市關系,完全屬于走個過場的行程。”

說到這里,他稍微停頓了一下。

但卻沒有人出聲。

誰都知道,單單一次務虛性的正常接觸,不可能引發今天這么大的場面。

果然,屏幕上的圖片切換成了一張明顯是被偷拍的日語文件。

下面還貼心地附上了翻譯。

《關于建立三國自貿區的原則性條件》

克拉珀繼續道:

“但實際上,他們是準備為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進行準備性談判。”

布賴森倒吸一口冷氣,手中的鋼筆啪嗒一聲杵在筆記本的紙面上。

“消息來源可靠嗎?”他脫口而出。

這聲音在寂靜的戰情室里格外刺耳,引來數道不滿的目光。

布賴森馬上意識到自己這句話有些不妥,聽起來好像是在質疑同僚的工作能力。

于是趕緊解釋道:“我的意思是,這個代表團的級別看起來并不高……比如領隊只不過是經濟產業省的副大臣和青瓦臺的秘書室助理……而里面的大部分成員更是來自沒什么影響力的清水衙門,恐怕沒有能力討論這么核心的議題?”

“這說明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湯姆·多尼倫冷笑一聲,“排除華夏那邊的情況,只計算日韓兩方面的話,整件事情的知情者數量不超過十個,代表團內部應該只有兩個團長知情,完全是一副要搞密約外交的架勢,就像1972年我們那次一樣。”

對于坐在這間會議室里的多數人而言,這個情況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畢竟對于東京和漢城來來說,能把這種消息瞞到見面之前一天,絕對算得上是傾盡全力了。

多尼倫繼續道:“這份情報來自經濟產業副大臣松下忠洋的一名貼身秘書,所以絕對可靠……東京方面幾乎為此繞過了一切正常的決策渠道,同時又嚴格研制了相關人員的活動范圍,一直到飛機起飛之前,這位內線才找到機會把消息給傳出來。”

布賴森腦中的一根弦突然繃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飛快地打開公文包,從里面翻找出一疊文件,不顧旁邊兩位同僚的異樣眼光翻找起來。

“恕我直言。”幾秒鐘的安靜過后,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杰弗里·貝德清了清嗓子,重新打破沉默,“如果是在十年之前,東亞自貿區這個思路或許可行,但現在……三國之間的產業結構高度重合,尤其華夏有著絕對的貿易順差優勢……”

他說著展示出手中的一份文件:

“從2009年的數據看,華夏在航空制造、商用車輛、家用電器等領域都是東京方面的最大競爭對手,同時還在造船、屏幕、鋼鐵等領域和首爾爭奪市場,三者僅在精細化工和半導體制造等少數產業上存在互補性。”

他攤開雙手,做出結論:“換句話說,就算真的完全放開貿易壁壘、不考慮任何政治因素,這也不是個能夠三贏的局面……其中兩家都根本無利可圖。”

布賴森差點忍不住翻起白眼。

這個國家安全專家對經濟現實的理解竟然如此膚淺,令他既驚訝又無奈。

從他的角度出發并不難看出,這個自貿區對于東京和首爾的吸引力根本不在貿易,而是華夏在1997年和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中的、如同定海神針一般的穩定作用。

只要能在下一場必定到來的危機中擺脫被美元周期收割的命運,那么平時在貿易上吃點虧根本無足輕重。

反正都是要上貢的,那跟華夏做生意好歹還能換回來點看得見摸得著的物件。

但這番話如果說出口,無疑會觸及到華盛頓對外政策中最敏感的神經——

利用美元霸權周期性收割盟友的經濟成果。

所以,布賴森決定轉向更加安全的解釋方向。

稍作思考之后,他舉起手,獲得許可后站起身。

“關鍵不在于貿易,而是貨幣層面,華夏一直希望推動他們的貨幣國際化,而日元則是僅次于歐元的理想錨點。”

他說著指向屏幕上的地圖:

“除此之外,東亞三國都已經和東盟簽署了自貿協定,如果再讓東亞內部形成自貿區,就將形成一個事實上的泛太平洋西岸經濟聯盟——擁有近20億人口、超過20萬億美元GDP的超級經濟體。”

布賴森越說越激動,最后直接把桌上的一份文件扯起來,指著上面的幾張圖表:

“技術、產業、市場、人口……這個聯盟擁有完成經濟內循環的一切要素,甚至有可能比歐盟更具影響力,而且——”他深吸一口氣,“完全可以獨立于美元體系之外。”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