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1481章 返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1章 返航

第1481章 返航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2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其他小說


僅用于點火模擬的沖壓發動機并不能提供足夠強大和持續的推力,因此耀眼的亮白色光芒在延伸了一段距離之后就開始下墜,并最終消失在視野中。

鄭輝輕輕舒了一口氣,手指從武器控制面板上移開。

機艙和無線電在這一刻同時陷入了平靜,只有發動機的轟鳴依舊穩定地回蕩在耳邊。

這并不是他第一次使用反艦武器。

一個月前,他駕駛這架07號殲15戰斗機完成了鷹擊83K的打靶測試,用兩枚導彈精確摧毀了一艘退役的獵潛艇。

只不過,鷹擊83K在本質上跟其它國家的主力裝備——魚叉、飛魚、或者kh35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雖然最新改進型的射程更遠,但仍然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防區外攻擊。

尤其是在假想敵已經開始大規模換裝標準6反艦導彈的今天。

然而,這次打出去的大家伙可完全不一樣。

雖然也還在研制當中,但僅就“打出去之后能順利點火”這點,就已經比太平洋對岸的X51A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更重要的是,飛行員幾乎再也不用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

這東西的理論最大射程不僅比防空導彈,甚至比F18的作戰半徑都遠。

并且,相比蘇聯時期紅海軍裝備的那些重型反艦導彈,高超音速武器的平均飛行速度相當離譜,命中1000公里外的目標僅需要大約5分鐘。

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常規水面目標根本不足以離開導彈本身的雷達覆蓋范圍。

只有在目標距離2000公里以上時,才對中繼引導有著比較強的依賴。

總之,完全是一種能單方面改變海戰規則的武器。

“太感謝你了,大舅哥。”

鄭輝小聲嘟噥道。

但還是通過編隊內無線電傳了出去。

“07,請重復一遍。”

林書巖還以為是自己沒聽清楚。

“沒什么,感慨一下而已……”

鄭輝解釋道,然后調整無線電頻道向基地報告:

“07號機,導彈發射程序完成,請求返航。”

接著調整飛行姿態,準備下降高度。

“07號機,同意返航,航向305,高度降至4000米。”塔臺管制員的聲音清晰傳來。

“07號機明白。”鄭輝確認道,同時向左側瞥了一眼。

08號機正保持著完美的編隊位置,林書巖向他豎起大拇指,示意自己也已經準備完畢。

兩架殲15開始協調轉向,機翼在陽光下劃出優美的弧線。

就在這時,鄭輝的雷達告警接收機突然發出輕微的提示音,同時一個陌生的信號出現在屏幕上。

“07號機,注意4點鐘方向,高度4500。”林書巖也緊跟著向長機匯報道,“看起來不像民用飛機。”

即便是連海漢城這樣的短途航線,也很少會有客機在這么低的高度上平飛。

過了幾秒鐘,他又補充了一條信息:

“距離約105公里。”

得益于相對較晚的研制時間,殲15目前仍然沒有正式定型,因此有機會安裝本來是為第四代戰斗機研制的新一代被動雷達接收機。

除了能更準確和快速地捕捉到信號源以外,還有一定的探測功能。

鄭輝瞇起眼睛,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再次調轉方向,用雷達搜索一下。

殲15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強悍,但正如幾乎所有戰斗機同行一樣,對后半球無能為力。

但就在這個時候,無線電中傳來了王煒的聲音:“07、08,應該是一架RC12,我們之前發布過航行警告,估計是來偵察咱們這次試射的。”

兩人瞬間興奮起來。

“需要我們前出攔截么?”

林書巖詢問道。

這個型號屬于美國陸軍,雖然不如EP3或者RC135那樣有名,但在黃海這一畝三分地上也算是個常見的對手。

他在老部隊飛殲11BH的時候,就打過不少次交道。

“不用,按計劃返航。”

毫不意外地,王煒直接給出了否認的回答:

“電子偵察單位的事情,交給特種機團去處理就行。”

果然,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數據鏈系統顯示,在遼東半島上空出現了一架新的友軍信號,并正在向南高速移動,標識為“C909DZ”。

顯然,這片不算寬闊的海域上空很快就會上演一場真正的電子競技。

兩架殲15保持著警戒姿態,繼續向西北方向飛行,隨著距離縮短,鄭輝終于通過目視看到了高度稍低于自己的一個銀色亮點——

正是那架改裝過的C909電子戰飛機,機身上涂著海軍航空兵特有的藍灰色迷彩,機背和機腹布滿了各種天線和電子設備。

林書巖嘆了口氣,聲音通過機間通訊系統清晰地傳來:“說真的,其實飛特種機也有好處,隔三差五就能出去執行實戰任務。”

鄭輝沒有立即回應,但也明白林書巖的潛臺詞——

作為艦載機部隊的精英飛行員,他們裝備著全軍最先進的殲15戰機,卻幾乎從未執行過真正的戰斗任務。

所有的飛行小時都消耗在了訓練場上。

“我們不一樣,08。”鄭輝最終開口道,“他們是電子偵察部隊,我們是艦載機部隊,任務性質不一樣,‘實戰’的門檻也不一樣……”

說實話,鄭輝完全能理解林書巖的感受。

作為一名有著十年飛行經驗的資深飛行員,他也曾無數次幻想過駕駛戰機執行真正的戰斗任務。

但服役至今,最接近的一次也不過是之前還在西北的時候,駕駛殲11B跟一架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起飛的F16C隔空對峙了大約15分鐘。

不像存在大量緩沖區的海上空域,陸地邊境線的劃分清晰而明確,因此雙方的動作往往極為保守。

實際上,這甚至一度嚴重影響到了鄭輝的家庭地位,讓他在飛電子偵察機的妻子面前很難說話硬氣起來。

“聽著,小伙子們。”一個沉穩的聲音突然插入了通訊頻道,“我理解你們的想法,但是艦載機部隊現在的任務就是訓練和研究戰術戰法,艦載機為了滿足在航母上起降的條件,犧牲了不少性能指標,如果只是當做普通陸基飛機用,那純屬暴殄天物。”

鄭輝默默點頭。

殲15確實是一款為航母量身打造的特種戰機,強大的低速操控性能、堅固的起落架設計、額外強化過的前機身……一切都是為了適應航母起降的嚴苛要求,但作為代價,相比陸基的基礎型號,在最大航速、可用過載和爬升率等方面都有所降低。

“但是。”王煒的語氣突然輕松起來,“你們兩個正值飛行能力的巔峰期,肯定能趕上咱們的航母出海執行任務的那天,到時候,你們就會明白現在的每一小時訓練時間都值得。”

聽到這里,鄭輝的心情也變得明朗起來,同時下意識朝右側看去。

座艙外的云層逐漸稀薄,遼東半島的輪廓如一把青銅古劍般刺入渤海,一側的深藍與另一側因泥沙沉淀暈染的灰綠相互暈染,在陽光下泛起微妙的分野,恰如老鐵山岬與蓬萊角牽起的水色絲帶。

他知道,在肉眼難以企及的地方,那艘牽動著上億人心弦的航空母艦正在進行最后的舾裝準備。

正如參謀長所說的那樣,自己必定會比那些前輩們飛得更遠。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