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840章 請我擔任主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40章 請我擔任主編?

第840章 請我擔任主編?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4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不得不說,克雷是懂宣傳的。

他這一番表態,加上最近一段時間的來回拉扯造勢,再加上百萬美元的噱頭,直接把他為千禧年七大難題設立的獎項抬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這下子,無論如何,數學界都必須重視起來了。

畢竟,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

雖然幾乎一多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發給了數學領域的學者,以至于人們一度認為經濟學獎是給數學家的補償。

雖然包括但不限于沃爾夫獎和菲爾茲獎在內都號稱自己是“數學界的諾獎”。

但是,諾貝爾獎終究是沒有數學獎。

或許數學家可以不在乎這個。

但數學界不行——

實際上,大多數數學家,也只是嘴上不在乎而已。

相應地,克雷研究所的名氣也被拉高到了世界頂級學術機構的水平。

當然,只是名氣。

就實力而言,目前顯然還差點意思。

不過搞研究這種事情,說穿了就是人加上錢。

理論數學或許跟其他領域相比,不至于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至少是正相關的。

有了足夠的名氣,加上一個肯撒錢的投資人,克雷研究所的起飛,已經基本屬于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無非是能飛到多高的問題。

“常教授,那我就提前恭喜你了,第一個領到這份懸賞的學者。”

看電視的這幾分鐘時間,常浩南并沒有掛斷手中電話。

所以,在克雷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后,唐林天就在第一時間祝賀道。

“嗐……身外之物,身外之物”

常浩南重新把電話放到耳邊:

“再者說,我的情況你也知道,應該不會去領獎……”

說到這里,他又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佩雷爾曼應也不會……”

但唐林天卻給出了不一樣的回答:

“誒,常教授,照我的猜測啊,除非你明確表示拒絕接受獎項,否則這個蘭頓·克雷就算聽到你不去領獎,恐怕也會把獎給你送過來。”

常浩南乍一聽還覺得有點離譜,但仔細一想,還真覺得有點道理。

就搞個大新聞的角度來說,正常頒獎顯然有些過于平淡。

甚至到了一年以后,吃瓜群眾都未必還記得這么個事。

但“數學家淡泊名利不愿出席領獎儀式,贊助人信守承諾把獎項親自奉上”的劇情,無論最后結果怎么樣,故事性肯定都是拉滿的。

這要是擱BBC,估計都能拍個系列紀錄片出來……

又聊了一會其它事情之后,唐林天便主動結束了通話。

用他的話說:

“今天你的時間屬于很多人,我不能獨占……”

果然,正如唐林天所預料的那樣。

常浩南剛放下手機。

甚至還沒來得及給自己倒杯水。

第二個電話就打進來了。

“恭喜你了,常教授!”

電話里面的聲音有些失真,以至于常浩南一時間沒聽出來是誰。

好在對方并沒有只說這一句話:

“去年論文答辯的時候我心里面還有點奇怪,怎么唐校長非要找我個搞數學的過去,現在看來,還是老唐高瞻遠矚……”

“你這下子可謂是一鳴驚人,不夸張地說,直接把整個華夏數學界往前推了20年吶。”

這下聽出來了。

是袁相埡。

華夏數學界曾經短暫地輝煌過一段時間,但在陳建功、蘇步青的浙大學派,以及華羅庚的華夏解析數論學派之后,確實已經有幾十年沒發出過什么像樣的聲量了。

直到一周之前。

在過去的七天時間里,華夏名字在國際數學界相關討論中出現的次數,恐怕比再往前的20年加起來都多。

“袁院長,這……實在是過獎了……”

常浩南倒也不是謙虛。

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成果本身的分量當然很大,但是就現在而言仍然屬于孤例。

若是從影響來說,除非他日后真的培養出一批學生,否則單靠個別成果,仍然不可能跟那些享有盛名的學派競爭。

袁相埡打這個電話,自然不只是為了祝賀一下常浩南,因此在一輪寒暄之后,也很快進入了正題:

“常教授,是這樣,我們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楊玏楊院士一直有想法,要創辦一份屬于華夏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數學期刊,只不過此前一直礙于找不到有足夠影響力的學者擔任主編,所以他委托我來問您一下,是否對這件事情感興趣?”

袁相埡雖然還不是院士,但已經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副院長——

這其實很正常。

前面就提到過,院士是名額固定、增進遞補的,只有死亡或者出現重大問題才能除名。

不僅華夏,所有國家的科學院基本都是這套邏輯。

不可能因為伱貢獻比別人大,就給人擠出去。

那就人人自危了。

這樣一來,如果正好趕上某個學部的院士全都身體健康,多年不出現減員……

就只能排著。

面對袁相埡的問題,常浩南并沒有馬上給出回答。

實際上,創辦華夏自己的頂級學術期刊,乃至于創立華夏的學術體系,也是常浩南從幾年前就開始思考的事情。

但他的想法,還是從工程學,或者狹義自然科學(物理科學生命科學)開始。

相比于理論數學,這兩個方向也是常浩南更感興趣、且更擅長的部分。

“袁院長。”

大概過了幾分鐘之后,常浩南才重新開口:

“您認為,在理論數學領域,即便由我來擔任主編,即便我們剛開始可以發雙月刊甚至是季刊,真的能湊出足夠數量的高水平數學論文么?”

不等袁相埡回答,他又繼續道:

“或許短時間內,一期兩期還可以,但很難持續下去……這樣一來,如果后面的文章質量下降明顯,那恐怕只會起到反效果吧?”

“嗯……”

袁相埡沉默不語。

顯然,常浩南的顧慮是對的。

然而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不趁熱打鐵,實在可惜。

等到幾年或者更久之后,哪怕還是讓常浩南擔任主編,但產生的號召力就完全不同了。

總不可能到時候再出個天才,恰好把另一個千禧年難題給解決了吧?

“袁教授。”

就在袁相埡陷入糾結的時候,常浩南卻突然話鋒一轉:

“其實,我也覺得,現在這個機會很好。”

“嗯?”

前者一聽這話,雖然有點懵,但也能聽出來似乎是還有戲。

“我們不一定要把目光局限在理論數學。”

常浩南直接來了個反客為主:

“何不參考《自然》或者《科學》那樣,面向多科學領域呢?”

袁相埡整個人一驚:

“那難度不是更高?”

“如果是說,要取代《自然》或者《科學》,那確實難度更高,但我們畢竟才剛剛起步,目標應該保守一點。”

常浩南解釋道:

“第一步,應該是讓我們的期刊能夠保持在SCI的中游或者中上游位置,除了影響因子以外,至少不能是個水刊。”

“第二步,才是考慮躋身國際頂級期刊的行列……”

“第三步,……”

“最后,如果前面這些全都做到了,那我們就可以考慮挑戰整個SCI評價標準,建立我們自己的學術體系了。”

一番畫餅,直接把袁相埡給聽不會了。

“這……未免有些……”

盡管常浩南嘴上說著“保守一點”,但顯然也只有第一步勉強算是保守。

后面的內容堪稱狂野。

像什么“挑戰SCI評價標準”。

他別說規劃了,想都沒想過。

但過去沒想過,那是過去的事情。

現在被常浩南這么一提……

嘶……

這餅真香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