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815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5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

第815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7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鬼吹燈小說:、、、、、、、、、、、、

雖說是決定接了,但這么大的活,又涉及到西氣東輸的大背景,肯定不能像菜市場買菜一樣,一個人點頭就簽合同。

尤其是考慮到火炬實驗室的性質,這件事還要上報學校乃至集團。

至少知會一下才行。

當然,常浩南本身就是京航大學的教授,同時還是火炬集團乃至航空動力集團的領導……

所以他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

“黃局長。”

常浩南說著把桌上的兩本資料合了起來:

“如果這件事要作為一項研究課題落地的話,光是這種程度的資料肯定不夠,我還需要更加細致的地質情況分析和調研。”

“您知道,我們實驗室才剛成立不久,一來是人手不夠,二來也沒有地科領域的專家,所以……”

對于那些在管道建設和油氣輸送領域經驗豐富的外國企業來說,很多時候只需要進行幾個點的采樣,就能推斷出應該在當地具體使用怎樣的技術進行施工。

這是他們在過去幾十甚至上百年中所積累下來的優勢。

而華夏石油作為這個領域的新手,手頭沒有這些東西,那就只能從零開始,用“笨方法”一點點來。

就算有了常浩南的技術支持,也最多可以減少一些在工程上面失敗或者反復的情況。

先期準備不可能省下。

反而因為做數值分析需要更加詳細的數據,要求還變得更高了。

黃和維自然也秒懂常浩南的意思:

“這個您放心,沿線尚未勘探過的地區,我們局都已經委托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同志進行更細致的探查了,華夏石油在隴原本來就有油氣開采業務,之所以集團決定專攻這兩個標段,也是因為距離我們的既有工程比較近,派隊伍過去會方便一些。”

“課題正式啟動之后,我們會牽頭成立一個讓您和勘探院直接進行溝通的平臺,如果您愿意的話,也可以和他們共同承擔課題,到時候只要在合同上注明預算和工作分配就行。”

“如果能這樣的那自然最好。”

常浩南點了點頭:

“這樣吧,我原則上愿意接受這個課題,你們回去之后,盡量在年前準備一份完整的項目方案還有研究協議書,我和校方,還有集團方面確認沒問題之后,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然而,聽到他的要求之后,黃和維卻直接轉過頭,朝一名始終坐在末席的工作人員示意了一下。

后者隨即離開座位,從包里掏出一個牛皮紙封的檔案袋,遞給常浩南。

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再配合黃和維臉上略帶諂媚的笑容,差點讓后者以為這是要給自己再額外塞好處。

不過下意識接過檔案袋之后,卻發現里面應該是A4大小的文件紙,而不是鈔票。

暗中松了口氣的常浩南拆開裝訂繩。

袋子里面是一式三份已經裝訂好的協議文件。

“常總,您說的這些,我們在來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麻煩您這兩天看一下,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跟我們局辦公室聯系,或者直接找我也行,這是我的名片。”

黃和維從上衣內袋中掏出一張印刷精美的名片,遞給常浩南,然后繼續道:

“如果能就協議內容達成一致,我們希望能趕在春節前把課題給落實下來。”

常浩南沒有馬上回應對方,只是低頭翻開協議。

不得不說,華夏石油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的效率,讓常浩南都有些汗顏。

尤其是在涉及到錢的事情上,更是驚人的積極——

項目計劃用時三年,總計200萬經費,第一年給50,后面兩年再每年付給25。

這可是2000年。

而且是個純計算的研究內容。

調研工作還有第三方負責。

也就是說成本幾乎只有超算的運行費用而已。

就這,其中的電費,火炬實驗室還可以享受到京城給的補貼,價格比市電低一半以上。

可以說是非常大方了。

要知道石油系統這會還沒完全去行政化呢,要是按照正常流程走的話,從課題提出到落地沒個大半年恐怕很難搞定。

而聽黃和維今天這意思,他準備把這個過程消耗的時間壓縮到半個月。

能看出來,這是突然面對開放式競爭,真急了。

甚至不排除是借用某些灰色手段(小金庫)籌的款。

不過,只要這份協議本身合規,那資金來源對乙方倒是不會有什么影響。

反而是他對于付款方式有些意見。

“黃局長,關于這個研究經費的支付方式,能否考慮改成在課題開始的時候,一次性支付?”

這種要求要是擱在20年后,那基本想都不用想。

除非項目期限總共只有一年。

但要是哪個老板敢簽這種課題,怕不是要被手下研究生的唾沫星子給淹死。

不過在世紀之交這會,經費管理,尤其是企業發布的橫向課題經費管理普遍都比較狂野。

只要甲方愿意,一次給出來也并非不可能。

實際上,常浩南在杜義山課題組讀博那會,就有好幾個項目是這樣操作的。

“這個……”

黃和維明顯猶豫了一下:

“常總,我就直說吧,在我們集團內部,超過百萬的經費使用,就必須嚴格執行審批流程了,那個效率……您也是大型央企的領導,應該有概念的……”

這基本就是承認,他們是從小金庫里出的錢。

而金額太大就沒辦法走小金庫了。

在停頓一瞬間之后,黃和維又繼續道:

“而且常總,就一個三年期限的課題來說,您也不可能第一年就把事情全都做完不是……”

常浩南看了看黃和維,張了好幾次嘴,但最后還是沒有說話。

其實他想的就是這個。

三年是什么概念?

他從在課堂上設計殲7F,到把渦扇10裝到殲10A和殲11B上面,也就用了三年半多點。

雖說涉及到動土的項目,周期肯定會長一點,但也不可能用這么長時間。

如果是個一般的項目,那他大可以全部做完之后,先把成果放著。

然后每年細水長流地交上去一點,一直應付到結題。

但這次畢竟事關西氣東輸這種戰略項目。

故意拖時間肯定是不像話。

然而要是提前結題,那這經費可就有的扯皮了。

跟同時代的其它科研機構相比,火炬實驗室不算缺錢。

但經費這東西總歸多多益善。

這時候,還是旁邊的秦文貴看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常總,黃局長。”

他趕緊開口,打破了這段略顯尷尬的沉默:

“我看,不如在協議書最后增加一個附加條款,寫明如果能提前結束項目,那么剩余的經費就全部以人員開支補貼或者設備費報銷的名義支付給火炬實驗室,如何?”

這個提議要是出自常浩南的口,肯定會顯得有點刻意。

但秦文貴說出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于是,雙方皆大歡喜,并約定回去之后保持聯絡。

如果一切順利,那么就在二月初正式簽署協議。

跟工作有關的話題聊完之后,常浩南按照慣例,表示希望對方能留下,一起到火炬集團吃個晚飯。

不過黃和維卻果斷回絕了:

“常總,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是今天下班之前,我們還得再去一趟勘探開發研究院,跟那邊把情況對接一下,免得耽誤正事。”

說完指了指旁邊桌上放著的協議。

按照里面的內容,火炬實驗室和勘探開發研究院屬于并列乙方。

需要兩邊全部簽字才能正式生效。

更重要的是,勘探院負責的工作是整個研究的基礎,。

“好吧,那以后有機會再說……”

常浩南說著站起身,把黃和維一行人送到了計算中心外面。

目送著幾人上車之后,他低頭看著手中一式三份的協議書,伸手在上面輕輕彈了彈。

緊接著自言自語道:

“這市場競爭,看來確實是能教育人吶……”

(本章完)

相關、、、、、、、、、

__科幻小說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