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804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4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

第804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3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這個時候,本來聚在旁邊喝得興起的另外一眾人也發現了正在跟朱霖育兩人躲在角落里聊天的常浩南。

“怎么樣,浩南同志。”

林左明率先朝這邊走了過來,洪亮的嗓音即便在一片嘈雜中也有著足夠的辨識度:

“沒在聯誼那邊多呆一會?”

“我可是聽集團工會的沈大姐念叨過,說不少家里面有女兒的老同志,都跟他旁敲側擊地打聽過你的情況來著……”

他這句話說完,周圍頓時響起一片友善的哄笑聲。

“沒有沒有……我講完話就……”

常浩南話還沒說完,就被旁邊的唐林天打斷了:

“不對吧,我剛剛特地過去偷看了一眼,發現小常總好像正在跟一個年輕女同志跳舞呢……”

聽到這句話的常浩南直接雙眼瞪大,整個人都驚啦。

他上臺之前明明親眼看著唐林天轉身離開,結果對方又殺了個回馬槍?

一個校長,不看教材,看上兵法了?

“咳咳……”

他只好輕咳兩聲以演示被揭穿的尷尬:

“本來是準備講幾句就走的,結果被個熟人給叫住了……”

一片歡樂的氛圍中,突然有人半開玩笑地說道:

“浩南同志,要是你真的拿不準主意,那我正好有個去年才從大學畢業的侄女,正在京城市委統戰部工作……”

常浩南滿頭黑線地轉過身,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個讓他稍微有點印象的面孔。

他依稀記得對方好像是核工業系統的一位負責人,因為之前借用設備的時候無意中在某份材料里看過照片。

但已經記不清具體是核工業集團還是核建設集團了。

至于名字,就更不可能記得了。

這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怎么接上話茬。

一般來說,像這個級別央企的領導,都是經過2030年不同崗位歷練出來的,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會形成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

而常浩南屬于異軍突起,從寂寂無名到今天一共也就不到四年功夫,很多人,尤其是航空工業系統以外的人是真心沒怎么接觸過。

好在這個時候,旁邊的唐林天插了進來:

“誒,老潘,別打岔啊,說好了不干涉年輕同志個人問題的……”

常浩南眉頭一皺,覺得事情并不簡單。

剛剛他不在的這會,他們好像瞞著自己達成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

不過唐林天這一段也提醒了他,剛剛說話這個人好像是叫潘盛嚴。

核工業集團的二把手。

“你又沒女兒,你著急個什么勁……”

潘盛嚴一把推開唐林天的胳膊。

眼下這功夫還沒有什么禁酒令的說法,因此晚宴進行到一半,雖然不至于到酩酊大醉的程度,但也基本都帶著點微醺的意思了。

“我是沒有,但沒準人家年輕人已經有想法了,不好意思跟咱們這些老頭子說罷了……”

實際上,唐林天剛才雖然沒看清常浩南對面的人具體長什么樣,但也基本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從當年第一次聽到常浩南在組會上講數值計算方法的時候開始,他就已經在考慮用哪個年輕女老師把對方給留在學校的事情了。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京航如今這個C10聯盟之一的地位,至少八成都是常浩南給打下來的。

只不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但是今天唐林天突然意識到,自己過去好像一直處于燈下黑的狀態,忽視了跟常浩南關系最近的某個人……

所以,肯定不能讓別人給挖了墻角。

此時常浩南發現自己好像成為了八卦風暴的中心,為了趕緊解脫出來,只好飛速想辦法轉移話題。

正好,他環顧四周,發現少了一個本來應該出現在這里的人:

“那什么……今天怎么沒見著航空工業集團的梁卓平梁總啊?”

果然,這種辦法屢試不爽。

剛才最早掀起“戰火”的林左明正色道:

“昨天就去蓉城了,不光是梁總,航空工業那邊的領導班子幾乎都跟著過去了。”

雖然這邊的人保密級別都夠高,話題可以稍微放開一點,但畢竟不是保密場合,還是不可能真當在辦公室一樣。

不過對于常浩南來說,點到為止也足夠了。

雖然蓉城那邊負責的型號有點多,但是能讓集團一把手親自過去,而且一呆就是好幾天,這個重要程度,只有可能是殲10。

準確地說,是經過大改之后的第二版方案殲10。

與此同時。

蓉城。

借著夕陽落山之前的最后一抹余暉,宋聞聰和楊韋帶著梁卓平一行人走進了132廠的總裝車間。

距離門口最近的左右兩個工位上,正對稱停放著兩架已經完成總裝,只差被牽引車牽離生產線的飛機。

哪怕不懂飛機的人,只要打眼一看,就能發現兩架飛機似乎相去甚遠。

最明顯的是,左邊那架的機體要明顯比右邊那架“胖”上許多。

并且,進氣道的唇口部分只有一個鼓起的繭包,而沒有常見的機械調節裝置。

但如果稍微看的仔細一點,又會發現,兩架飛機的許多基本特征似乎又非常相似——

鴨翼加大三角翼、單發單垂尾、機腹進氣……

尤其是,前翼、主翼、垂尾和腹鰭之間的相對位置幾乎完全一致。

因此,明眼人肯定能看出來,這兩架外形截然不同的飛機,在血統上其實是有聯系的。

而對于剛剛進入車間的梁卓平來說,最引人注目的其實是——

左側那架飛機更加寬大的機體下方,正并列掛著兩發體積巨大的航彈。

當然,是模型彈。

從大小來看,至少也得是1500kg級別。

對于之前的老版本殲10來說,只有機翼最內側的掛架可以在理論上承載這個體量的外掛物。

但因為那里沒有電氣接口,因此只能帶無制導能力的鐵炸彈。

顯然,讓一架中型戰斗機去搞臨空轟炸可太抽象了。

所以,基本可以認為,老殲10根本沒有掛載超過1噸彈藥的能力。

而更新設計之后,以取消機腹副油箱為代價,竟然可以一次帶兩發。

這對于多用途作戰能力來說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而且,還不止如此。

在進氣道側面,還多出來了兩個不太起眼的輕型掛架。

那里有兩枚霹靂12的模型彈——

由于空間問題,這個位置并不能掛載翼展更大的霹靂11,但好在這個型號對于應該只是過渡,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彈很快就將成為華夏海空軍航空兵的主力裝備。

再加上機翼下方跟之前相同的兩個副油箱加二中二近組合,從機頭角度看上去,甚至能給人一種張牙舞爪的感覺。

跟旁邊那架的清秀外形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是經過大改之后的殲10A型機,以損失一些極限速度和高速性能為代價,換來了更大的載彈量和航程,更加符合新一代戰斗機對于一機多用的需要。”

宋聞聰跟在幾名集團領導身邊介紹道。

說完,他又指向另外一邊的原始設計:

“這是初版設計方案的第四架原型機,前面三架目前已經總計試飛了將近三千小時,驗證了機載設備,以及鴨翼大三角翼結構的可行性和穩定性,對于這個方案,我們也不會浪費,將會以殲10E的名義用于出口……”

一邊聽著宋聞聰的介紹,梁卓平一邊走上前去,圍著飛機轉了半圈,來到機尾部分。

殲10A的尾噴口呈現一個完整的銀色圓環,并沒有收斂調節片的設計。

這是渦扇10在外觀上區別于AL31F的最典型特征。

但梁卓平的臉色卻不太好看——

渦扇10,可以說是華夏航空工業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大成就。

然而,這個成就已經是隔壁兄弟單位的了。

雖然說集團化改制是必須貫徹落實的上級要求,但他的職權范圍瞬間縮減到原來的一半,要說一點難受的心態都沒有,絕對也是假的。

人之常情嘛。

此時,另一邊的楊韋也注意到了梁卓平不斷在兩架飛機尾噴口處游移的視線。

于是,趕緊介紹道:

“為了彌補A型機增加的重量,航空動力集團的常浩南常總那邊,專門設計了提升過最大推力的渦扇10B型發動機,可以保證在2中2近的基本空戰構型下,改進型的綜合機動性強于之前的方案。”

這就體現出高情商的地方了。

實際上,渦扇10B才是常浩南設計的原始方案,而渦扇10A則是因為對于殲11B來說,哪怕增加推力也無法實現超巡,因此特地進行減推增壽之后的型號。

但是被楊韋這么一解釋,聽起來就像是渦扇10項目團隊為了“配合”十號工程而做出了工作調整。

果然,無論梁卓平本人的心情,還是對于常浩南、對于整個航空動力集團的看法,都瞬間提升了幾個檔次。

表情也隨之變得柔和下來。

“發動機的地面測試一切順利么?”

“一切順利。”

宋聞聰回答道:

“606所和黎明廠都派出了技術團隊,現場協助我們進行測試。而且,這些年我們的質量管控水平也明顯提高,不會再出現1001號機那次的情況了。”

當年1001號機剛下線的時候,如果不是常浩南開發的喘振監測系統發揮作用,很可能就導致發動機在地面測試中出現損毀。

這件事情也成為航空工業系統進行專業化質量管控的分水嶺。

梁卓平滿意地點了點頭,緊接著回過身來,目光掃過十號工程的幾名負責人,然后緩緩開口:

“按照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的指示,十號工程原型機在50周年國慶閱兵上面的亮相,似乎對境外情報機構產生了一些誤導。”

“雖然目前尚不確定這種誤導是否能為我所用,但上級還是要求,改進之后的殲10A原型機,試飛工作要盡量低調進行,明白了嗎?”

宋聞聰和楊韋二人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是!”

(本章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