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780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0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

第780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6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對于周瑞夫的這一番分析,白禮德雖然找不出任何邏輯上的漏洞,但冥冥中總覺得哪里不太對。

“準將先生。”

后者有些躁動地搓了搓手:

“雖然你說的這篇文章作者是華夏人,但簡氏防務周刊畢竟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媒體……”

在90年代末這會,簡氏防務還沒走向徹底的娛樂化,內容多少還是有點深度的。

很多國家的軍政商界人士都會訂閱,甚至在上面發表評論文章。

不過,周瑞夫卻擺了擺手:

“如果是在歐洲或者美國,那你的說法或許沒錯,但在華夏,或者說在整個東亞地區,簡氏防務的內容其實都沒什么好看的。”

緊接著,他拉開抽屜,從里面拿出了一份報紙和一本雜志,放在了辦公桌上。

報紙上面有不少用鉛筆做過的記號,明顯是經過認真閱讀。

“相反,這份報紙,當然還有附帶的刊物,雖然名氣不算很大,但我專門托人查過背景,發現其實是一個華夏軍工企業在大概十年前創辦的,一直到今天,也仍然保持著資金方面的往來。”

周瑞夫說著,伸手輕輕在報紙上敲了敲:

“所以,能在這上面發表的文章,必定跟他們背后的金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沒有人能想到,一個小人物為了完成kpi而完全憑借想象力編出來的文章,最終會以這樣的間接直接影響到國際政治。

實際上,他這就完全是以己度人了。

在80年代末的時候,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軍事裝備方面知識日益增長的好奇心,當然也為了在軍工低谷期創收,各大軍工總公司確實注冊過不少文學出版物。

甚至有的還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

但好景不長,由于老國企的運營方式實在不夠靈活,內容也是專業性有余但趣味性不足,這些報紙雜志之類的東西很快從輸血包變成了放血槽,不僅無法提供收益,反而還經常入不敷出。

因此,到90年代后半葉,其中大部分都被以承包形式委托給了個人,或專業的出版機構運行。

換句話說就是保有原來的名稱,但其實已經跟背后的軍工單位關系不大了。

相應地,刊物的內容質量也開始出現滑坡。

而后來五大總公司又被拆分成集團,那就更沒關系了。

但在周瑞夫一個美軍高級軍官看來,這不就是妥妥的“軍工集團贊助媒體和游說集團”劇本嗎?

你還說你沒有背景?

而白禮德在華夏呆的時間還沒有周瑞夫長,聽到后者這么一說,也不再有任何質疑。

于是,他們就把這個“al31f改進說”的猜想,作為開源情報分析的結論報了上去。

本來嘛,這種報告也就是個例行公事,加上周瑞夫和白禮德倆人都是職業軍人半路出道,既沒有經過外交也沒有經過情報學的科班訓練。

而且在后冷戰年代,軍事技術情報也不是什么時效性要求特別高的東西,只要再多等一段時間,就會有更專業的情報機構提交可信度更高的分析結論。

因此一般情況下,也不太會有人當回事。

但這一次,二人直接抄上去的分析卻恰好卡在了一個奇妙的時間點上。

以至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為了完成kpi而隨手編出來的一篇小作文,最終撬動了整個世界的航空產業格局……

當然,對于常浩南來說,促成談判的決定這功夫才剛剛做出,甚至連談判團隊都還沒拉扯起來,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后續。

在開完會之后,就照例回了學校。

對于他來說,眼下最打緊的事情是……

招生。

這個招生涉及兩方面。

一是國慶結束后,一直到十一月初,是畢設學生選導師。

二是大致在同一時間,已經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生要確認導師——

研究生推免工作其實開始的很早,但這年頭又沒有學信網,也沒有在線檔案,所以各方面進度都會比常浩南穿越之前慢上一些。

當然,由于大多數學校的推免面試就是走個過場,最后出來的排名基本就是平均績點排名,所以早在大三下學期結束之前,一部分覺得自己有希望的同學就會開始聯系導師了。

83最新地址

就像是常浩南自己當年那樣(雖然他是被導師主動聯系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這么做。

有些想要推免到外校讀研的學生,這功夫空口無憑,其它學校的老師僅憑一張成績單也無法確定專業排名。

而且這個時候的聯系,無論結果如何,都只能算是師生之間的個人約定。

雙方原則上是都可以鴿的。

直到11月,導師人選才會被以檔案的形式確定下來。

所以在10月推免結果下來之后,還會有一輪聯絡導師的高峰期——

換句話說,等考研的學生到來年3月份再選導師的時候,其實導師已經被本校和外校搶過兩輪了。

這功夫還剩下的……

咳咳。

正常來說,剛剛晉升碩/博導的年輕老師,一般都只能等到來年。

但常浩南的情況,畢竟不太正常。

哪怕只看他個人簡介上面可以公開的部分,也能從那密密麻麻的課題和項目里面意識到這老師絕不簡單。

而另一方面,這么年輕的正教授,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常教授,這是實驗室過去一段時間收到的學生來信,我整理了一下,都在這里了。”

在正式參加工作之后,常浩南最終還是深感人手不足,最后在楊慧梅老師的強烈建議下,把剛剛從她那畢業的輔導員柳晨晨給招進來了。

只不過不是在火炬集團,而是做整個實驗室的行政秘書。

“先放到我桌上吧。”

常浩南此時正在電腦上查看自己的郵箱,伸手往旁邊指了指,示意對方把信放到旁邊。

“好的。”

柳晨晨把一大摞信封放好,然后蹬蹬蹬地踩著輕快的步子離開了常浩南的辦公室。

臨走還沒忘了把房門給關上。

常浩南從筆筒里摸出一把拆信刀,開始給信拆封。

跟后世相比,這功夫的電子郵箱使用率還不高。

剛剛常浩南在郵箱里翻了一圈,也只找到了兩份跟研究生申請有關的郵件,而且倆人還都說自己已經把相關材料通過信件形式寄過來了。

顯然,通過郵局或者人肉快遞投信仍然是最主要的聯絡手段。

“京航的學弟,成績排名專業第二,希望從事飛控方面的研發,上過劉洪波老師的課,還拿了95分……”

“也是京航的學弟,專業第一,希望從事結構力學方面的研究,本科階段已經發表過一篇論文……呃……京航大學學報……”

“冰城工業大學的碩士,機械方向,導師是李志宏教授,參與過面上項目‘高性能復雜曲面數字化精密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嘶……我記著這好像還是精工計劃里面的一個項目……還有推薦信……”

常浩南一邊拆一邊看,用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時間,才把幾十個信封里面的內容看完。

都是拿到了保研名額的學霸,在平均成績這塊,根本沒什么好挑的。

最差的一個,本科階段的專業排名也有專業第五。

甚至不少人在本科階段就已經有了科研經歷——雖然不可能是常浩南那種逆天經歷,但在這個沒有srtp這些項目的年代,本科能進實驗室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第一次,常浩南覺得自己有了選擇困難癥。

那位李志宏教授的學生,如果后面跟李宏志本人確認,沒發現有什么問題的話,他基本已經決定要招來讀博了。

冰城工業大學畢竟也是國防七子之一,那邊出來的學生在參與項目的時候會少很多事情。

但剩下的一個碩士名額,還是讓他有些難以抉擇。

很多導師會更喜歡招收本校學生,不過常浩南倒是沒有這方面的傾向。

“那就……來面試一下吧……”

常浩南從里面挑出了五份自己覺得最滿意的檔案交給柳晨晨,示意對方逐一回電,請對方來京航面試。

如果有外地學生,那么可以報銷路費和住宿費。

83最新地址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