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朱炫的正常做法,正是讓藩王打出去,以戰養戰,把外面打下的地方,變成是藩王的封地。
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個誘因,等到內燃機成熟起來,炒作一下石油再說。
目前石油還沒運用起來,這個誘因暫未成熟,有些事情也暫時不好做,那些藩王看不到利益,他們也不會太積極配合,但在利益面前,打的時候,將會比誰都要兇。
當然了,這只是部分,想要打出去的藩王。
如果有藩王不想打出去,想要留在大明當一個逍遙王爺,朱炫也是可以同意,隨便他們逍遙。
在朱炫的計劃里面,未來就算文墨,也要打出去,自己的兒子,必須作為表率,否則無法服眾,聽起來是很殘忍,但在皇家里面,沒有不殘忍的事情。
比如說朱元璋,把那么多兒子,一起分封出去,也是一種殘忍。
“未來交通便利了,鐵路通暢了,距離不再是問題。”朱炫心里在想。
“好一個以戰養戰,以藩王來開拓疆域。”
朱炫看到林環把應該說的說完了,點頭贊賞道:“你的這個想法不錯!”
“多謝陛下!”
林環的描述,沒有蕭時中的多。
因為鐵路、新都等,大家可以看得到,隨隨便便都可以想出幾個問題,但是未來怎么樣,朱炫可能如何做,這些全靠猜測。
兩者是不一樣的,也是不對等。
說的內容不多,也是正常。
蕭時中聽了朱炫如此贊賞,心里暗嘆未來想要勸說陛下不這樣做,只怕更難了,也更不容易。
“臣認為,大明有橫掃天下的實力,為何不打出去呢?”
“大明打出去了,把天下打回來,如果大明不打,別人就打了。”
“至于可能存在的窮兵黷武,拖垮了大明的問題,臣認為短時間之內不會發生,等到真的有可能發生的時候,陛下已經把所有事情做完,再無這種情況出現。”
“既然都打了,有些事情既然做了,那就進行到底。”
項宇萌也開口了,不過他是最無奈的,因為在自己之前,林環和蕭時中都說得特別好。
把他能想到的,都說出來了。
又總不能,把他們的話,重復一次再說,或者什么都不說,只能自己想一想說出來了。
反正,大概就是這樣,無奈是無奈了點,沒辦法了。
“你們說的都好。”
朱炫不計較他們的好與不好,也明白他們的想法,又道:“今天,先到這里,朕還有好多政務沒有處理,你們先回去休息,官職稍后給你們送去圣旨。”
“臣先告退!”
他們一起行禮,隨后跟在一個太監身后走出了大殿。
其他中舉的讀書人,他肯定不會都見一面,到時候會給他們合適的安排,排名比較高的留在金陵,排名比較低的送去同化地區。
“可以傳出消息,讓榜上有名的讀書人知道,要去同化地區,以及去了同化地區的晉升規則。”
“注意,記得告訴他們,一切自愿為主。”
“朕不強求。”
“去吧!”
朱炫說道。
“是!”
侯顯一聽,再去負責,放出這些消息。
什么自愿為主,朱炫也是認真的,但自愿不去的人下場如何,那就由不得他們選擇了。
“你們聽說了沒有?榜上有名的讀書人當中,排名不高的,陛下要送去同化地區。”
“聽說了,如今大明開拓的疆域如此廣闊,管理治理的官員跟不上,這一次科舉正是為了安排官員去同化地區,幫大明控制住那些地方,為我們大明百姓種更多,更好的糧食。”
“一切以自愿為主,也就是不想去,可以不去。”
“你相信真的自愿?反正我不信,說是說自愿,但等你不想去了才發現,肯定沒那么簡單。”
“陛下可不是,那么容易拒絕的人。”
外面的人,開始議論這件事了,畢竟關系到他們的未來,現在議論的,都是那些中舉了的讀書人。
有人覺得,既然去了晉升速度更快,其實不怕去,也有人心里暗想不想去,同化地區鳥不拉屎,去了能有什么好。
“簡兄,真的要去同化地區了。”
許凡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又一次忍不住,把簡進忠拉出來說一說這件事。
想不想去?許凡不清楚。
但是,他的排名不高,要去是必然的,他在糾結應不應該去,但不去的話,陛下會對自己如何?
他不認為,真的是自愿。
這一場科舉,本來是為了同化地區,以及交通部、宣傳部兩個新部門而準備的,不去好像不行。
“去就去。”
簡進忠說道:“去了,晉升能更快一些,在我看來,聽陛下的命令就夠了,陛下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沒必要考慮那么多。”
在他看來,陛下的決定,大部分都是對的。
雖然也有不對,但這件事絕對是對的,同化地區真的很需要官員去治理,如果沒有人愿意去,那么打下來就顯得沒有意義,這次科舉也沒有意義。
打下來的意義,在于可以永遠控制。
“你去了五年,再帶成績回來,不是入八部,就是去布政司底下當官,至少也能是一府知府。”
“按照許兄的排名,八部官員,哪怕宣傳部和交通部兩個缺人的新部門官員,基本不用想。”
“充其量是去一些,偏遠小縣當知縣。”
“幾年知縣下來,要往上升,就得有成績,如果成績不夠,而許兄的排名又不高,那么就是換一個縣當知縣。”
“想要當知府,得熬多少年?”
“更別說,留京當官了。”
“從地方,進入京師,競爭真的很大,要求也高,許兄得熬到什么時候啊?就算有成績,也不好熬。”
簡進忠給許凡,簡單地分析下去。
許凡覺得有道理,聽得連連點頭,問:“你是說,我可以去?”
“當然去。”
簡進忠肯定道:“其實去不去,要看許兄心里怎么想,我只是提一個建議,而不是幫許兄做決定。”
“我也明白,簡兄是為了我好。”
許凡考慮了好久,最終拍手決定道:“既然簡兄這樣說,那我聽簡兄的,盡管去試一試。”
去了,是最好的方法。
要留在金陵,以許凡的排名,還沒資格,唯有去五年,少熬好多年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