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車,從北平南下。
火車橫跨南北,無論氣候,還是車窗外的風景,都在快速變換著,變換得還挺快的。
朱高燧看著外面的變化,看到景物快速往兩邊飛馳,嘆道:“我怎么感覺,火車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是不是科學閣的技術又有了進步?”
不僅是他,朱高煦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要知道以前的火車,沒有那么慢,現在飛快南下,一下子遠離了北平。
“應該是進步了。”
朱高煦搓了搓手道:“不過,南方比起北方,暖和了許多。”
朱高燧哈了口氣道:“在北平上車的時候,我冷得有些顫抖,但南下到這里,越來越溫暖。”
“在北平的時候,很冷嗎?”
朱高熾一個人,買了兩張票。
過去的一年里面,他已經很努力減肥,身材是比以前好看了一些,也沒有那么重,但以他的噸位,只能坐兩個座位。
也幸好大明的火車,不存在實名制。
要不然,朱高熾不知道如何買票。
長得胖是他的硬傷,實在不知道如何減。
“胖子,一般不怕冷。”
朱高煦笑呵呵道:“老大你那么胖,當然不知道冷。”
“你才胖!”
朱高熾現在最聽不得的,就是別人說自己胖,就好像一句胖了,能把他那么努力減肥的成果,直接給抹殺了。
“我已經減肥了,比去年瘦了兩斤。”
朱高熾理不直氣也壯道。
“才兩斤?”
朱高燧想了想道:“大哥你不是說,比去年瘦了十斤?”
“那是因為……我前幾天忍不住,又吃了點東西。”
朱高熾輕咳一聲。
提起了吃的,盡管他已經老大不小,但還是很容易不好意思,又道:“只是吃了一點點,又胖了一點點。”
朱高煦和朱高燧:“……”
億點點吧?
不過對于自己老大的情況,他們還是很清楚,喝水都能胖,現在可以瘦了些,算是減肥史上的奇跡。
“以前沒有回去給皇爺爺祝壽的先例,怎么今年突然回去祝壽了呢?”
朱高燧不再繼續長胖的問題,反而好奇這件事。
今年的情況,確實讓他們看不懂。
正常來說,他們只有快過年的時候,才回來吃一頓飯,但今年要求把他們的媳婦孩子一起帶回去,和以前不一樣了。
他們的媳婦孩子,就在同一個車廂內,當然是一起跟隨回去,一起回去祝壽了。
“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了?”
朱高煦猜測著說道。
朱高熾說道:“先不要胡亂猜想,我們回去了就知道。”
有些事情,可不能亂猜。
如果想太多了,怕對他們也有影響。
“好吧!”
朱高煦說道:“不過我這次,好像不怕面對皇爺爺了。”
“你當然不怕了!”
朱高燧說道:“滅了白蓮教,滅了偽明和瓦剌,帶著那么高的功勞回去,怕皇爺爺做什么?”
提起了這個,朱高煦沾沾自喜道:“說得好,老三你多說一些,我喜歡聽。”
朱高燧馬上閉嘴,有一種在幫朱高煦裝逼的感覺。
“可惡!”
朱高燧心里在想,當時的自己,就不應該不要上戰場。
怕去吃苦,又怕拿不到功勞,正如他現在這般糾結了。
朱高熾說道:“還是老二懂事。”
朱高燧可不服氣了,又道:“我們在北平,也有功勞。”
“沒我的高!”
朱高煦笑呵呵道。
他們這樣吵吵鬧鬧,隨著火車不斷往南方回去。
盡管從北到南,天氣是暖和了些,但也暖不到哪里去,應該冷的時候,還是要冷,但火車的速度,比他們認知里面的確實快了很多。
回到京師站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
朱高煦感受到車子停下來了,取出用來塞住耳朵的棉花,看向旁邊打呼嚕比火車聲音還要響亮的朱高熾,無奈吐槽道:“每一次陪老大回來,都要被老大吵著一路。”
朱高燧感受到朱高煦的動作,同樣醒來了,也取出棉花,搖了搖朱高熾,道:“大哥,到站了,快起來,在這一路上,睡得最香甜的就是你了。”
說完了,他們各自回去,找自己的媳婦孩子。
朱高熾的媳婦帶著朱瞻基過來,這才能把朱高熾吵醒了。
“到……到了?”
朱高熾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起來道:“原來真的到了。”
朱高燧說道:“老大,注意衛生啊!”
“意外意外!”
朱高熾把手上的口水,擦在自己的衣服上,又道:“快一年了,終于又能回來京城,我回來了!”
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和二十一叔聊聊,再去暹羅玩一玩。
當時,意猶未盡。
只不過,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讓自己媳婦知道。
他們收拾東西,走出火車站,再招手找來幾輛出租馬車,把東西放上去。
“去燕王府!”
朱高燧說道。
朱高熾道:“你們先回家,我要進宮一趟,回來了,不能不進去拜見陛下,還有皇爺爺。”
這個是規矩,不能不管。
首先進宮,也表明了,他們燕藩的態度。小說中文網
“去吧!”
朱高煦說道:“我們先回家,但陛下會不會也要見我們?”
朱高煦道:“一般不會,我做代表就夠了,你們進宮,又說會害怕,擔心皇爺爺太兇,算了我也不管你們,走吧!”
“走嘍!”
他們要兵分兩路,不過很長一段路程,還是同路的。
因為燕王府,也在皇城腳下。
回到了洪武門外面的大街上,朱高熾就要和他們分開。
不過進城后,又走了一會,路過貢院的時候,只見這里熱鬧非凡,一群讀書人圍在附近,興高采烈,高聲呼喊。
“他們在做什么?”
朱高燧探頭,往外面看去。
朱高熾瞄了一眼道:“科舉放榜。”
那么多讀書人,一眼就知道發生了什么。
朱高煦饒有興趣地看著,道:“好像上一次,考了沒多久吧?”
正常的時間里,不是今年考的。
朱高熾當然知道朝廷的政令,解釋道:“朝中缺人,我們開拓疆域,打下了那么多地方,也要有官員治理,陛下增設恩科,為的是有足夠的官員派出去。”
聽了這話,他們恍然大悟。
原來科舉,還可以這樣利用。
這個時候,那些讀書人一聲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