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朱炫打著哈欠起來,實在是昨晚,陪湯蕓蕓玩得太晚了,差點就要從此君王不早朝。
兩個宮女,小心翼翼地幫朱炫束發,還有要穿衣。
等到一切穿戴完畢,就要去上朝。
朱炫已經可以想象,今天的早朝會有什么,昨天錦衣衛就把胡廣到處去拉人上奏的消息帶回來。
對于胡廣這個人,朱炫不知道怎么評價。
一方面是為了讀書人利益,一方面又是真的想幫讀書人,可以一直堅持,如果是其他官員,被他嚇唬一會,已經表示慫了,但胡廣這人真的不知道慫。
通常這種較真的人,都是比較容易讓人頭疼的。
“去上朝吧!”
朱炫說道。
來到大殿上。
官員們一起下拜,等到朱炫說免禮了,胡廣首先說道:“陛下,臣昨天和你說過的事情,請你考慮一下。”
“陛下,今天一早,又死人了。”
“取消功名,只會把讀書人,逼上死路,也會損毀了陛下的名聲,此舉不可啊!”
“請陛下收回命令。”
那些昨天被胡廣拜訪,并且表示愿意一起聯合的官員,在這個時候,又紛紛上奏,一起懇請朱炫收回命令。
這個命令,是真的不能繼續,否則會害死很多人。
“你們又來了。”
朱炫無奈地說道:“是不是還要辯論一番?”
胡廣搖頭道:“臣等,并非要和陛下辯論,只是就事論事,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他們齊聲說道。
張紞等決定不管了的官員,都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堅持,剛開始或許是為了利益,但持續的時間一長,貌似不是因為利益那么簡單,而是他們真的想要堅持。
“這件事,朕早就說了,沒有回轉的余地。”
朱炫態度也強硬起來,朗聲道:“大家都是成年人,就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他們又不是小孩子,如果連做錯事了也得不到懲罰,這才是不公平。”
“至于死人了,也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選擇了這樣做,就不要怨天尤人,難不成你們認為,是朕強迫他們的?”
“朕一直沒有強迫他們,反而是他們想強迫朕,朕說的,也沒錯吧?”
朱炫不想這個話題,還要繼續下去。
胡廣他們一直堅持,這種精神確實難能可貴,但朱炫懶得和他們堅持。
“陛下說的都對,但就是不合理。”
胡廣躬身道。
“如何不合理?”
朱炫冷笑了,又道:“難不成,朕一個皇帝,要被他們逼迫得低頭,就是你們認知里面的合理?朕沒有做錯,只是按照大明律令去做事,活該了要被他們強迫嗎?”
胡廣不說話了,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他沒辦法接受。
“好了,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朱炫朗聲道:“這件事,便如此了,你們覺得不合理,那是你們的事情,和朕沒關系。”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提了,誰再提起,自己提出致仕吧!”
他也不怕,真的有一群人致仕。
他們還不至于做到這么高大上的一步,那些讀書人,比誰都渴望當官,那么當官了的人,比誰都渴望維持自己的位置。
讓他們致仕,這和要了他們的命,又有什么區別呢?
“是!”
胡廣他們只好高聲應了一聲,真的不能沒完沒了地繼續下去。
“商量其他事情吧,有事的啟奏。”
朱炫便是如此,強勢地確定好一切,容不得他們反對。
其他人聽了,只好拿出其他事情,在朝堂上商議,再也不提讀書人的事里。
今天還是最后一天科舉,還是有事情需要商量處理的。
讀書人之中,依舊是一片哀嚎。
這兩天死了不少人,但是朝廷不為所動,再也沒有命令下來,朝廷更沒有因為死人而動搖了一開始的心思。
最多只是在大明日報上,刊登了死人的事情,并且完全不避忌,也不壓消息,就這樣大大方方地刊登出來,像是故意給他們看的。
剩下那些讀書人,沒了功名,現在不知道可以怎么辦。
“陛下怎么,還沒松口?難道是我們的人,死得還不夠多?”
“我已經聽說,朝廷已經不管我們的死活,絕對不可能恢復功名,最多只是在跳江的時候,派人來救一救。”尛說Φ紋網
“朝廷怎么可以,做得那么狠心啊?”
那些讀書人,對朝廷的做法,議論不斷。
他們不服氣,那是肯定的。
有部分比較雞賊的人,就是等著那些自盡的人,希望可以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讓朝廷回心轉意,這樣自己也能重新恢復功名。
奈何,大明是真的,完全不再管他們了。
隨便他們怎么鬧,隨便怎么死,說了取消,就是取消,態度堅決且果斷。
“怎么辦?”
所有被取消了功名的讀書人,此時都發出這么一個提問。
陛下軟硬不吃,打得他們,手足無措。
“繼續去死。”
有人說道:“要不我們,在洪武門前面死?”
“你去死?”
又有人問道。
“肯定不是我,但是可以忽悠其他人。”
這個人也是相當的雞賊。
他們自己不死,但是讓其他人去死,希望其他人的死,能威脅得到朝廷,通過這樣來讓朝廷回心轉意。
也是一個,滿肚子壞水的人。
“我覺得可行。”
又有人說道:“那些一根筋的人,其實還不少,他們對功名特別看重,我去找兩個人來忽悠。”
他們商量了一下,覺得很可行。
就在這天下午。
貢院終于開門,所有考完了的考生,陸陸續續離開了貢院,許凡也在其中,走到外面一看,深吸了口氣,只覺得貢院外面的空氣都是清新的。
在里面待久了,壓力很大,也很壓抑。
整個人都不好。
“還是外面舒服。”
許凡心里感嘆:“我不會再進貢院,以后就算要進,也是以負責科舉的官員身份進去。”
他對這一次考試,充滿了信心。
主要也是因為,少了將近一半人,這段時間里的努力,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如果這樣也不能中舉,那么以后沒必要再考,自己的能力可能只有這樣。
中了的話,不會再進貢院考試。
“洪武門那邊,出大事了!”
便在此時,許凡聽到有人呼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