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知識不再是奢侈品的時期降臨,大明的讀書人越來越多。
但是,科舉錄用的數量有限。
多出來的讀書人,屢試不第,不斷落榜,這部分人又想不斷地考,時間一長,又無法中舉,只會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時間,朱炫倒是想給他們另外一條路走下去。
前提是,一切自愿。
愿意的,可以安排,不愿意的,也不強求。
如果對自己未來有追求,那就報名,就是那么簡單。
先讓他們,從基層做起。
如果在基層可以做出成績,能適當提拔當一個小官,圓了他們非要當官的夢想。
楊士奇終于明白陛下的意思,認真思索了下,覺得這樣做不無道理,問道:“如果三年下來,做不出任何成績呢?”
“給一筆遣散費,讓他們回家。”
朱炫說道:“如果三年都沒有成績,說明不適合當官,也不適合科舉,倒不如回去種地,或者做點小生意,如果三年后還想再考,那就他們自己決定,朝廷不會強加任何的干預。”
聽起來,還挺不錯的樣子。
一來能夠讓那些落榜、屢試不第的讀書人,認清楚自己的現實,沒必要一輩子沉浸在科舉當中。
二來可以短暫的解決,同化地區人手不足的問題。
這個方案,值得好好考慮。
“你覺得如何?”
朱炫問道。
楊士奇回過神來,鄭重道:“或許可以試一試!”
“那就交給你們安排。”
朱炫說道:“和鼓勵中舉的去同化地區一樣,你們制定一個完整的章程,以及提拔的標準和規則,考核規則等等,不用很急,到時候再送過來給朕過目。”
楊士奇問道:“那這個消息,何時傳出去?”
他暫時覺得,這樣做是可行的。
相信其他同僚聽了,也認為沒問題,值得試一試,那么什么時候放出消息就顯得比較關鍵,要有一個帶動的作用。
“放榜之后吧!”
朱炫想了一會道:“這個時間段里最合適,落榜的讀書人,必然情緒低落,而朕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有想法的,應該會知道珍惜。”
楊士奇覺得也行,道:“臣明白了。”
看到他們都認同,值得試一試,朱炫這就把任務安排下去。
等他們商量一個章程,再進行嘗試。
很快,楊士奇退下了。
朱炫讓人把奏章送進來,看今天還有什么奏章沒處理。
只不過,看到有好幾個大臣,是反對朱炫取消功名那么狠,紛紛上奏要求朱炫收回命令。
“都發出去的命令,沒有收回的道理。”
朱炫把這些奏章丟到一邊,懶得再看第二眼。
其他正常的奏章,才認認真真看下去。
科舉考試,還在繼續。
貢院里面,一片祥和。
應該考試的讀書人,影響不是很大。
那些不正常的讀書人,被兵馬司趕走了后,整個人都是傻了。
他們各自散開,回去自己居住的地方,功名沒有了,接下來完全不知道怎么辦,直接垂頭喪氣,茫然不知所措。
其中一個讀書人,回去了租住的地方后,坐立不安,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最終拿起一根繩子,固定在上面的橫梁上,一腳把繩子踢了上吊自盡。
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夠的人,差不多都是這種狀態。
“張先生,張先生。”
這個讀書人剛剛上吊,外面就有人來找他了。
叫了好一會,都沒有人回應。
“你的房租還沒有交。”
來的人是房東,看到里面一直沒有人回應,大喝道:“我知道你回來了,再不開門,我就要撞門進去了。”
他是知道,里面的這個讀書人,在陛下的名單里面。
嚴格來說,這個人已經不是讀書人,沒有了功名,那就不用和他客氣什么。
砰……
房東暴力地撞了進去,但是屋內的情況,還差點把他嚇得一跳。
只見一具尸體,掛在橫梁下面,微微搖晃。
房東當即驚呼了一聲,連忙跑出去道:“來人,死人了!”
還是在自己的屋子里死人,晦氣得很,以后還怎么租出去啊?
過了沒一會,房東帶了好幾個人回來,把上吊的張姓書生放下,檢查了片刻,已經救不回來,徹底斷氣了。
“看他像是個讀書人。”
“是讀書人,最近還在鬧罷考,現在陛下直接不給他們考科舉,還取消了他們的功名,大概是因為如此受不住而上吊。”
“這不是活該嗎?是他們不想考,陛下成全他們,不給他們考,現在又上吊自盡。”
“他們讀書人是真的矯情!”
附近圍觀的人,對這個張書生議論紛紛。
但是不覺得可憐,其實也是他們自己作的,要不是自己亂搞,能有這個下場?
“你們也別說了,先去報官吧!”
房東依舊直呼倒霉,但總不能不管這個尸體。
還是交給官府處置。
過了沒多久,有捕快來了。
“又死了一個讀書人!”
為首的捕快說道:“今天多少個了?”
另外一個捕快說道:“第五個了!”
“嘶……”
“那么多讀書人自盡了?”
有人驚訝地問。
“可不是呢!”
為首的捕快說道:“沒得考科舉,功名又沒了,除了自盡,他們還能做什么?陛下確實狠,不過他們更狠,想用罷考來逼迫陛下,都是自找的。”
“沒錯,不值得可憐。”
有人符合道。
他們逐漸忘記了,這些讀書人鬧事的原因。
只知道讀書人不懂事,非要和朝廷對著干,現在朝廷狠心了,他們又要死要活,就算真的死了,朝廷也只是給他們收尸,根本改變不了陛下的想法。
這具尸體,很快被捕快帶走了。
不過剛走了沒多久,聽到有人在外面高呼道:“外面,有人跳江自殺了。”
“從跨江大橋上跳下去,濺起的水花真的高!”
“快去看看!”
有部分人,單純的看熱鬧不嫌事大,聽到有人跳江,比誰都要激動,紛紛走出去要看熱鬧。
“真的死了那么多人。”
“他們活該啊!”
“要我說,陛下還是厲害的!”
“可不是呢,他們以為自己多讀了幾本書,就能滿城鬧事,陛下可不會慣著他們。”
那些議論的聲音,又開始在城內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