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珪那個臭小子,還在承德宮內,陪著老朱說話。
要不是有文珪在,朱炫在想皇爺爺一定很寂寞,也很無聊才對,也還好有了這個臭小子,在承德宮的時候,也能多了很多歡樂,老人還是特別喜歡和自己的兒孫待在一起。
“太爺爺,父皇來了。”
文珪一眼就看到了朱炫,開心地跳了起來,道:“父皇,兒臣在這里。”
朱炫收拾了一下心情,把那種不安、不愉快的情緒盡可能地壓下去,再換了一個還算歡快的表情,笑道:“文珪,你是不是又麻煩皇爺爺了?”
只不過,他的心情有些沉重,盡管把情緒換了,表情也愉快了很多,但是語氣之中還能透露出一絲的不安。
到了這個地步,朱炫不知道如何面對皇爺爺,但又很想過來見一見皇爺爺,有些話是絕對不能說,有些表情也要極力掩飾,慢慢壓下去,絕對不能讓皇爺爺看出有任何異樣的地方。
皇爺爺就算真的熬不過去,但也要開開心心地離開,不留遺憾,也不留悲傷。
人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一定會恐懼,朱炫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
“兒臣才沒有。”
文珪開心地跳起來,又道:“兒臣把鄭和在外面的見聞,都和太爺爺說了說,太爺爺聽得不知道多開心,原來我們大明外面,還有那么多神奇的事情。”
朱元璋哈哈笑道:“外面確實很神奇,要是讓咱年輕十年,大明還有乖孫坐鎮,咱也挺想出去走走,不過現在不成了,咱這個年紀,就怕出去一趟,骨頭都散了。”
朱炫說道:“大明外面,確實和大明不一樣,如果皇爺爺喜歡,孫兒讓鄭和明天進宮,專門給皇爺爺說一說海外的故事,皇爺爺覺得怎么樣?”
“不好!”
朱元璋擺了擺手道:“有些故事,只能咱的小重孫說,其他人說了,沒這個感覺,何況這些故事,隨便聽一次就好了,若是聽得太多,反而不怎么樣,文珪對吧?”
“對的!”
文珪連連點頭,又道:“以后就讓孫兒,給太爺爺講故事。”
“好好!”
朱元璋開心道。
看到他們這樣,朱炫再想到那個神棍的推演,心里不由得嘆了口氣,又感到難受了。
希望那個推演,是不準的。
“乖孫,怎么了?”
朱元璋很快注意到,朱炫身上的異樣。
今天不太對勁,沒有以前來承德宮的輕松,反而很沉悶,心情并不好,盡管表面上看不出太大的異樣,但老朱可以感受得到朱炫的變化。
“也沒什么。”
朱炫搖了搖頭道:“可能是看奏章,看得比較多,就累了,所以孫兒專門來皇爺爺這里坐坐,好放松一點心情,不用把自己逼迫得太緊了。”
“都有內閣在了,你還覺得勞累。”
朱元璋有些將信將疑,又不是特別相信朱炫真的勞累了,又道:“坐上這個位置,就應該耐得住勞累,天下百姓,都在看著咱們爺孫,一定要把大明治好。來咱這里,放松肯定沒問題,但又不能太松了,等會就回去繼續處理政務。”
聽著皇爺爺這樣的教導,朱炫可以感到心里還是很暖。
可惜了,這樣的教導,已經不多。
以后有可能,再也聽不到。
朱炫想了想便說道:“孫兒明白了,其實孫兒今天來承德宮,還有一件事想和皇爺爺說說。”
“說吧!”
朱元璋點頭道。
朱炫說道:“孫兒覺得,要不在皇爺爺生日的時候,讓皇叔、堂兄們回京陪一陪皇爺爺?”
“怎么突然提起,咱的生日了?”
朱元璋一怔,生日的提出,就來得挺突然。
以前的朱炫,還沒有這樣提起過。
朱炫笑著解釋道:“孫兒這不是看到,皇爺爺已經好多年沒有舉辦過壽宴,以前都是我們在宮里吃一頓飯,這樣簡簡單單,總感覺差點什么,要不讓皇叔和堂兄他們回來,熱鬧熱鬧。”
“這樣多浪費啊!”
朱元璋有點吝嗇了,也是知道現在的宮中推行節儉,不鋪張浪費,但盡管如此,他們還愿意把大部分的預算,用在自己身上。
對于節儉這件事,老朱肯定是支持的。
節儉也做得特別好,只有繼續下去,才能讓大明變得更好,他們皇室就應該如此,以身作則。
現在要浪費那么多,用在自己的生日上面,老朱不太樂意,也不能這樣隨便。
“能有多浪費?”
朱炫說道:“皇爺爺生日是大事,孫兒孝順一下,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元璋說道:“可是,年底又要回來。”
朱炫沒所謂道:“那就多來幾次,其實這也沒什么,這點錢孫兒也給得起。”
“你啊……”
朱元璋拍了拍朱炫的手背,道:“現在有錢了,就要飄了,想著亂花錢是不是?”
“哪有呢!”
朱炫盡量地,繼續壓下自己那些不好的情緒,又道:“孫兒只是想讓皇爺爺,開開心心一些,到時候兒孫滿堂,這樣多美啊!”
也是他覺得,皇爺爺熬不過冬天。
如果在年底的時候,再把那些皇叔堂兄傳回來,時間上肯定來不及,見不到皇爺爺最后一面,那就提前安排,放在生日的時候正好合適。
無論如何,都要讓皇爺爺,在最后的日子里,開心快樂,沒有顧慮。
朱炫說道:“人多,熱鬧,孫兒也好久沒有熱鬧過了。”
朱元璋就挺奇怪,朱炫為何突然提出生日要熱鬧一些,想了好一會道:“那都依你的,但是適當就好,不要太浪費,那些兔崽子回來了,肯定又要浪費咱們大明不少錢。”
“皇爺爺放心,孫兒知道應該怎么做。”
朱炫說道:“咱們大明,現在有的是錢。”
“那也不能大手大腳。”
朱元璋叮囑道:“你還在建新都、修鐵路呢!文珪,你要記住,千萬不要學你爹,就知道給咱浪費,這樣很不好的。”
“孫兒明白了。”
文珪很懂事地點頭道:“我們皇家的人,要成為天下人的榜樣,母后經常說能省就省,省出來的錢,給父皇改善民生,造福整個大明百姓,讓大家都可以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