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第415章 是時候展示大漢真正的實力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是時候展示大漢真正的實力了!

第415章 是時候展示大漢真正的實力了!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羅羅 | 穿越漢獻帝:丞相 | 朕真不會法術 

“嗚嗚”

隨著一陣陣嘹亮的軍號在戰場上的羅馬軍團、羅馬輔助騎兵和帕提亞騎兵陣中響起,戰場上再次響起了大聲的呼喚和隆隆的腳步聲。

“嗨!塞維魯!嗨!塞維魯”

二十個羅馬軍團一邊呼喊一邊迅速地完成了變陣,從原本用于防御的空心陣變成了用于沖擊的大型步兵方陣。原本位于重步兵保護下的輔助弓箭手,則從步兵方陣之間的間隙沖出來,在步兵方陣前列出松散的隊伍。

當羅馬軍團的變陣完成之后,又是一陣急促而嘹亮的軍號,然后這二十個羅馬軍團和他們兩翼的羅馬輔助騎兵、帕提亞騎兵,以及那二十個羅馬軍團的十個支隊的羅馬近衛軍,就一塊兒以便步走的速度,向漢軍壓上來了。

“嚯,二三十萬人一起壓上來啊!”

站在巴比倫城的殘垣斷壁上督戰的袁熙被羅馬人的這種“一錘子”打法驚了一下,二三十萬人一起壓上來的打法看似很低級,但實際上要組織得井然有序是非常困難的。

反正袁熙、司馬懿這邊的二十來萬人要和對面一樣平推就做不到。

“他們是要包咱們的兩翼”司馬懿回頭看了眼阿爾達希爾,“這就是漢尼拔戰術?”

阿爾達希爾點點頭:“是的,這就是漢尼拔最擅長的兩翼包抄戰術在漢尼拔之前,羅馬希臘世界最流行的是砧錘戰術。就是以長矛方陣為砧,以騎兵為錘。在交戰時先用長矛兵方陣維持住戰線,然后再用騎兵迂回到敵方戰線的背后。”接著,這個未來薩珊波斯的太祖爺就用一種痛心疾首的語氣說,“在高加米拉戰役中,亞歷山大大帝僅用四萬希臘步兵和七千騎兵使用砧錘戰術,就擊敗了大流士三世率領的二十多萬波斯大軍此戰之后沒多久,輝煌了二百多年的波斯帝國就,就亡了!”

司馬懿搖了搖頭:“野戰打不過就守城嘛!為什么要決戰呢?烏合之軍二十萬在野外決戰中被幾萬人打敗的事情常有。那個大流士在高加米拉之戰前和亞歷山大已經打過好幾回了,能不能打過他不知道嗎?

如果這二十多萬人分散守二十幾個堅城,再發動百姓一起堅守那個亞歷山大總共就四萬多人,他能打得動幾座城?又能分兵駐守幾座城?那個大流士三世把部隊湊在一起,一次送完拉倒,想不亡國也難!”

阿爾達希爾嘆了口氣:“他要是能做到組織部隊堅守二十多座城市,波斯帝國又怎么會滅亡?”

實際上,成功的守城戰也需要良好的組織和管理。而松散的波斯帝國雖然有許多富裕的大城市,如巴比倫、大馬士革等等,但是在面對亞歷山大的東征軍時,卻沒有組織起任何一場像樣的守城戰

“仲達,羅馬人靠近了,花剌子模弓騎兵已經和羅馬人的弓箭手對射了!”袁熙有點緊張的聲音忽然響起,打斷了司馬懿和阿爾達希爾的交談。

司馬懿扭頭一看,那二十多個羅馬軍團和他們兩翼的騎兵,已經壓到了距離漢軍前沿不到三里的位置上了。雖然已經走了不少路,但那二十多個羅馬軍團的隊列還非常嚴整,一看就知道是精銳!

司馬懿點點頭:“好吧,羅馬人用漢尼拔的打法,那咱就用亞歷山大的那個砧錘戰術!傳令,讓花剌子模弓騎兵后撤!讓咱們的弩手頂上去和羅馬人對射,另外,戟盾兵列于弩兵之后,要小心羅馬人投擲短矛至于長矛兵,就擺在最后吧!”

“唯!”

“再傳令給大公子和塌頓,讓烏桓騎兵尋找機會沖擊羅馬人右翼的帕提亞騎兵一定要沖垮他們,然后迂回到羅馬人的背后!”

“唯!”

司馬懿的命令剛剛下達完畢,旁邊的薩珊波斯太祖爺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軍師,帕提亞的重騎兵非常強悍!”

司馬懿笑了笑:“放心吧烏桓騎兵足矣擊破安息重騎!”

“咚咚咚”

隨著戰鼓在袁家步軍陣前響起,原本位于陣后的弩手毫不猶豫地穿過長矛兵、戟盾兵維持的戰線,在十個袁家軍的步兵方陣前列出了三排射擊隊列。而戟盾兵則被調整到了弩兵背后,準備迎戰羅馬軍團的重步兵。而長矛兵則退到了最后,矗在那里當啦啦隊。

和希臘人的薩里沙長矛兵的戰術不一樣,現在的袁氏步兵軍陣其實不是用來攻的,而是用來扛線防守的。

其中的長矛兵用來防御敵方騎兵沖擊的,戟盾兵是用來結陣肉搏的,弩兵則是用來遠射的——這是一種非常均衡的配置,只是不適用于如今的西方戰場。因為在西方戰場上,漢軍擁有無窮無盡的草原蠻子騎兵,所以漢家步兵根本不需要強大的反騎兵能力,他們的長矛兵基本沒用也就是說,五萬袁軍步兵當中,真正能發揮作用的只有三四萬人,有超過一萬名的長矛兵派不上什么用。

而這三四萬漢家步兵需要抵擋的羅馬重步兵、輔助弓箭手卻在十五萬以上等于一個打四五個,劣勢明顯啊!

不過漢軍步兵的弩手卻讓羅馬輔助弓箭手首先領教到了漢家天兵的厲害!因為他們使用的絞盤弩上弦快,射程遠,精度高。普通的弓弩臨敵不過三矢,而絞盤弩射出的箭矢卻可以覆蓋百步,甚至百二十步開外的目標,所以在羅馬的弓箭手還夠不著漢軍弩手的時候,犀利的漢弩就已經給他們送來了第一波弩箭。

“繃!”戰場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那是絞盤弩使用的絲制弩弦發出的聲音,平淡而蘊藏殺機,還有很強的穿透性,即使隔著百余步,羅馬輔助弓箭手們還是被這弦音震得心頭一顫。絞盤弩射出的箭矢比普通的羽箭小得多,只有兩掌多長,但箭頭卻用堅硬的鐵料鍛打而成,還擁有穿透性極強的尖錐狀外形,穿甲能力也遠遠超過普通的羽箭。

因為距離尚遠,所以漢家的一萬多名弩手們采取了齊射和拋射的戰術。

一片密集的箭雨驀然從漢軍弩手的陣列上飛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半圓的弧線,越過頂點后加速滑落,剎那間覆蓋了對面的羅馬輔助弓箭手。

僅僅一輪騎射,對面的羅馬輔助弓箭手就知道了厲害,被射死射傷了一大片——羅馬的弓箭手是無甲的,根本無法抵擋從天而降的利箭,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在他們的弓箭根本夠不著敵人的時候就被射翻在地了。

漢軍弩手立即向后轉身,將長大的弩機頭朝下矗在地上,開始搖動絞盤給弩機上弦。和對面毫無防護的羅馬弓箭手不同,他們都是披甲背盾的——他們的肩膀、前胸、腹部都被扎甲覆蓋,頭上還有一頂頭盔,背后則背著一張圓盾,在他們轉身彎腰給弩機上弦時,后背的圓盾可以為他們抵擋住敵人射來的弓箭。

如果他們需要進行近距離的格斗,那就可以取下圓盾,抽出環首刀,由弩手變成刀盾手了。

羅馬人那邊的反應也很及時,負責指揮二十個軍團壓向漢軍的羅馬悍將馬克西蒙斯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的輔助弓箭手不可能對抗敵人的弩兵。于是他立即讓人吹響軍號,把原本位于陣前的弓箭手調到羅馬重步兵的后方,同時命令重步兵將手中巨大的盾牌拼成龜甲陣,頂著漢人的弩箭繼續前進。

面對羅馬重步兵的超高防御,漢軍的絞盤弩也發揮不了太大的殺傷力了,一波波的箭雨拋過去,只是偶爾有些弩箭可以從盾牌的縫隙鉆進去,造成一定的傷亡。但是對于戰場上超過十萬的羅馬重步兵而言,完全構不成什么威脅。

而十萬羅馬重步兵的沖擊,則是一萬多漢軍戟盾兵根本無法阻擋的!

未來薩珊波斯的太祖緊張得額頭上冷汗直冒,回頭看看司馬懿和袁熙,卻發現他們二人依舊老神在在,成竹在胸


上一章  |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