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第290章 這是個有限責任朝廷!(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章 這是個有限責任朝廷!(求訂閱,求月票)

第290章 這是個有限責任朝廷!(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羅羅 | 穿越漢獻帝:丞相 | 朕真不會法術 

開設面向勞苦大眾子弟的學堂,在許多世家大族壟斷的封建社會中,其實也是神棍的業務!

不過五斗米道現在沒怎么開展這項業務,并不是不想,而是書籍太貴

“師尊有所不知,”張魯趕忙解釋道,“辦學傳道之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們米道也想廣收門徒,悉心栽培,可無奈”

“阿姜,”劉協打斷了張魯的話,“把《三卷真經》的印刷版給你張師弟看!”

“師弟,請看。”張姜現在可以管自己原本的師尊叫師弟了,隨后她又拿出一本早就準備好的印刷版的《三卷真經》紙質線裝本,交給了張魯。

印刷版的紙質線裝本這玩意兒的進步意義可比炫酷的熱氣球大太多了!

雖然這本紙質的印刷線裝扮的《三卷真經》無論從紙張質量和印刷技術上都是很差的,但是它真的很便宜,還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產!

“這是”張魯還是第一次拿到紙質書籍呢!

這年頭的紙質量不好,難以長久保存,所以很少有人會費那力氣抄上一整本書——抄起來費勁,又保存不了太久,哪里有竹簡和木牘好?

“這是用雕版印刷之術大量印刷出來的,”劉協道,“在印書的刻板做好后,雒陽理工藏經閣的外門弟子和工匠最多一天就能印出整整幾百本《三卷真經》!”

“一天幾百本?”

“這也太多了吧?一年豈不是能制作十多萬本?”

張魯和張衛都震驚了。

這年頭書籍那可是世家大族的傳家的“寶”,所謂“經史傳家”其實就物理意義上的一卷卷竹簡、木牘傳家。現在捏在張魯手中的《三卷真經》如果要抄在竹簡、木牘上,那起碼是一二十斤重,堆起來就是整整一桌子書!

這種書要制作十多萬套,這可是個大工程,根本不是雒陽理工藏經閣的外門弟子和數量不多的工匠能完成的。

看到張魯、張衛一臉不可思議,劉協則笑著解釋道:“這雕版印刷術,就是把要印在紙張上的文字、圖畫,先刻在木板上,要印刷的時候,先在刻好的木板上刷一層油墨,然后再把紙張鋪上去,再拿個模子壓一壓,就印好了一個板子一天印個幾百張輕輕松松,如果不是裁剪裝訂忙不過來,一天印個幾千本都是有可能的!

能印的可不僅僅是《三卷真經》,諸子百家之書,還有雒陽理工所傳授的算、理、化、醫、農、牧、工等各科書籍,也都可以刻板刊印如何?有了足夠的書,咱們仙道有可能廣設學堂嗎?”

“有可能,太有可能了!”張魯大喜道,“不僅能廣設學堂,還能大大加快仙道傳之于四方的速度!”

張衛補充道:“不瞞天家,如今米道之中,大部分的祭酒都不認得幾個大字,也沒看過什么書,真要讓他們講經說法,根本就說不清楚。家兄也想讓他們識得一些文字,但奈何書籍稀少金貴,教書的先生更是奇缺,也只能想想罷了。”

“哦,”劉協點點頭,又問,“那你們帶來雒陽的那些少年都認字嗎?”

“大部分是不認字的,”張魯回答道,“但都是臣等從三輔難民和漢中百姓之中挑選出來的,樣貌端正,且聰明伶俐的少年。”

不認字的少年,還聰明伶俐劉協心想:這不是那個“土雞國”的蘇丹近衛軍嗎?挺不錯啊!這也是個平頭百姓的上升通道不是?歷史上的“土雞”近衛軍不僅從軍,還有許多人當了蘇丹的廚師和金庫總管,還有許多人最后補了帝國官僚的缺!

相比那些奧斯曼貴族出身的官僚,這些少年近衛軍出身的官僚應該素質更高,干勁更足,對蘇丹也更加忠心吧?

想到這里,劉協頓時就眼前一亮。

而張魯的話還在繼續:“天家若覺得他們還堪教養,就讓雒陽理工的外門弟子教他們讀書寫字,傳他們《三卷真經》,教他們用兵打仗,這樣他們將來就能為天家傳播仙道于四方了!”

這是要把他們培養成“仙道騎士團”?劉協點點頭,這思路也不錯,和“土雞”近衛軍也不矛盾嘛!

而且還可以把這些“少年仙道學徒”變成仙道祭酒、大祭酒、治頭大祭酒的重要來源

“好,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劉協點了點頭,“阿姜,你回頭去安排一下,把公祺帶來的少年全部收入雒陽理工學院,可以新設一個少年班,先由外門弟子中的年長者去教授他們讀書識字和武藝,等兩年之后,再進行考核。其中優異者可入學院外門,由親傳弟子傳授他們更加高明的仙術和兵法,成績普通者,再送入普通的仙道學堂學習,三年后再考一次,看看能不能入雒陽理工外門,還不行的話,或由仙道總門安排,或入伍從軍!”

說到這里,劉協又把目光轉向了張魯:“公祺,吾剛才提到了仙道總門這事兒你怎么看?仙道總門設在哪里合適?”

“師尊是仙道之主,雒陽理工又是傳法圣地,這仙道總門當然要設在雒陽。”張魯馬上回答道。

“總門之下呢?”劉協又問。

“學生建議應當設立了法、地、財、侶四堂,分管仙道門內事務,”張魯侃侃而道,“法堂,則是主管仙道門規之堂!族有族法,門有門規這道門之規,當然是師尊來定,弟子們來執行了。

地堂,則是為師尊監管天下各治的堂!如今的五斗米道只是在益州、三輔、涼州設立了二十四個治,將來咱們仙道之治,當遍及天下!這些仙道之治,都應該處于地堂的監管之下。

財堂,當然是為師尊管理仙道之財的!至于仙道的財,學生能想到的來路,就是向入道之人收米,為人治病痊愈后收米,治不好后辦喪事收米具體怎么收?收來的米又怎么管理和分配,都應該置于財堂監管之下。而且各治還應該上繳一部分收入給總門,這部分上繳的財物,也應該由財堂來管。

至于侶堂,則是替師尊管仙道人事的。治頭祭酒、大祭酒、祭酒都應該由侶堂委派、監督和考核”

張魯提出的“仙道總門”和“法、地、財、侶四堂”,其實就是個仙道版的“小朝廷”。如果說,這個“小朝廷”和大漢朝廷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大漢朝廷是個“無限責任”朝廷,要對統轄地區負全責,搞不好就得完蛋,完蛋了還是無限責任,皇帝家沒準就跟著陪葬。

而“仙道小朝廷”則是個“有限責任朝廷”,它不需要為任何地盤負全責,它只管有限的兩塊兒——一是管和“修仙、升天”有關的事情;二是為寒門素族、升斗小民向世家大族爭一些利益。

如果管不好,那也是有限責任,大概率不會連帶著仙帝一家一起完蛋,最多只是仙道的一部分會損失。

而只要“仙法”被不斷證明是正確的,整個仙道就不存在完蛋的可能!而要證明“仙法”是錯的,唔,后世有可能證明科學是錯的,修仙是正確的嗎?現在劉協是讓他的“仙術”占領了科學的陣地了!

而且,這個“有限責任朝廷”在進入某一地時,是不必建立完全統治的,所以它是可以和當地統治者共存的,也可以成為當地統治者的助手——這個“當地統治者”不一定是土著君王,也可以是大漢的諸侯王。

由于仙道小朝廷是個“有限責任”的朝廷,所以它是可以先于大漢的天兵進入某地的。也可以在大漢天兵干完事兒,諸侯國建立后,再進去負責控制當地人民的思想。

總之,它可以干很多“無限責任朝廷”不能干,也干不了的事情,還不必承擔太多的責任


上一章  |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