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第233章 術,還是潤吧!(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3章 術,還是潤吧!(求訂閱,求月票)

第233章 術,還是潤吧!(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5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羅羅 | 穿越漢獻帝:丞相 | 朕真不會法術 
“大將軍,這是好事啊!”

曹操還在為兒子給天子當帶路黨的時候著急,程昱卻已經叫上好了。

“對!是好事!”

郭嘉很快也反應了過來。

董昭也點點頭:“明公,天子和副軍將軍這一來可解了吾等的燃眉之急了!”

“解了吾等的燃眉之急”曹操的腦筋轉得可不慢,稍加思索就已經明白了,“糧食!天子這次從河北搞來了不少糧食!公孫瓚屯在易京的糧食被他吞了大半,幽州豪強帶去易京前線的糧食大多也讓他拿下了。冀州方面原本用來接濟易京軍前的糧食,也都歸了天子。

這林林總總加起來,怕是不下幾百萬石啊!就算要分一部分去雒陽,路上也會有些損耗,最后總能有五十萬石運到淮南吧?”

“不止啊!”荀衍道,“吾四弟信上說,劉玄德的別駕糜子仲為天子調集了徐州、青州沿海的數百艘大船,一艘裝個三千石,也能運個一百多萬石到徐州的朐縣即便扣掉劉玄德和糜子仲的賺頭,總有個百萬石能運到淮南軍前吧?若是再加上天子大軍攜帶的,應該能運來一百五十萬石!有了這些軍糧,大將軍至少能救活數萬淮南災民啊!”

這下終于有吃的了!

不僅曹操的大軍不再缺糧,就連淮南的災民也能救活一部分了——現在的一百五十萬石只相當于三四千萬斤,這還是個毛重,脫皮去殼后大概還有兩千多萬斤,按照一個災民平均需要兩百多斤才能支撐到明年來算,這些糧食只夠活人十萬如果還要拿出一半給軍隊吃,那就只能活人五萬了。

雖然這五萬人只占到淮南百萬災民的一小部分,但總比一個都救不了要好。

曹操忽然想到什么,就大步流星出了帳篷,到了外頭就對著手持長戟,瞪著眼珠子警惕地四下踅摸的許褚大呼:“仲康,快帶人去淮河河灘上把那些沒人要的孩子撿回來!”

撿孩子?

許褚一愣,心說:明公怎么突然發善心了?

看到許褚在發愣,曹操趕緊揮揮手:“快去快去,去晚了那些孩子說不定會讓那些餓瘋了的災民抓去吃掉!”

許褚趕緊一拱手:“臣去去就來!”

冀州,黎陽。

建安三年七月。

暴雨如注,傾盆而下。

兩座浮橋架在黃河河面上,騎兵披著蓑衣帶著斗笠,在茫茫雨霧中四下巡視警戒,不敢有絲毫懈怠。而大雨幾乎形成了雨墻,密而不透。

在如此暴雨之下,兩條看不見頭尾的隊伍,正不急不徐地通過這兩座浮橋。

其中一支隊伍全都是由牛拉的柴車組成,車上都裝得滿滿當當,在遮雨的頂棚下,又鋪上了一層干草一層油布,將里面的貨物保護得嚴嚴實實。

另一支隊伍,則是大隊的步兵、騎兵和步行或乘坐棚車行進的家眷。每個士兵都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長桿的兵器架在肩膀上,甲胄也卷成了一包背在身上,埋頭疾步走著。偶爾閃電一亮,就可以照見隊列前面的紅底色的漢家旗幟。

原來當曹操得知劉協帶著從河北搜羅到的糧食南下時,這位大漢的仙帝神皇,正帶著他的大隊人馬從黎陽渡口過黃河呢!

他南下的速度并沒有曹操預計的那么快,因為跟隨他南下的人馬實在是不少。

不僅有他自己帶到河北嚇唬人的六萬人,還有幽州各家豪強的人馬和眷屬數千人——豪強們南下長安、雒陽是當官的,當然得帶一些保鏢和家屬了。

另外,還有公孫瓚的部下的四萬余口——這些并不都是戰士,而是八九千幽州將士加上三萬多家眷。這些人還只是公孫瓚麾下的大部人馬,劉備還從公孫瓚手下分走了足足三千部曲,還得到了趙云、田豫這兩位曾經跟隨過他后又離開的將領。趙云、田豫這回各自帶著一千五百士卒和三四千家眷入了劉備麾下,所以跟著劉備一起,搭乘糜竺調集來的海船,走易水河入海離開的兵將和家眷也有一萬余人。

不得不說,這一次河北之行雖然得罪了天下的世家大族,但收獲還是頗豐的!

劉協騎在馬上,身邊除了張姜之外,全是行軍議司的軍官,還有魏延率領的執戟郎中——這些執戟郎中都是從涼州軍、并州軍和新加入的幽州軍中挑選出來的年輕小伙,大多是曲軍侯以上的各級軍官的子弟。

他們既是質子,又是天家劉協的“再傳弟子”,每個人都有雒陽理工學生的身份,不過沒有資格聽劉協講課,只能聽劉協的親傳弟子們授課。

這些執戟郎中也都人人有馬,現在都立馬雨中,站在黃河北岸的土地上,守護著立馬岸堤之上的天子劉協。

雨水打在劉協的臉上,有點涼涼的,倒是解了河北初秋也許還是夏季(漢朝的歷法不大準,劉協準備抽空重新制定一部歷法)的暑熱。雨水也掩蓋住了他的喃喃自語:“這神仙路線還真好用啊裝神不過兩年,就已經騙到了司隸七郡之地和七八萬能戰之士!只是天子腳下的百姓實在有點少啊這次必須得從淮南再多騙,不,是多救一點!”

負責指揮行軍隊列過河的呂布策馬過來,身后還帶著另外一騎,他大聲對劉協道:“天家,副軍將軍曹子脩到了!”

“子脩,可把你給盼來了!”劉協繃著的面孔一下就笑了起來,“河南的情況怎么樣?”

曹昂顯得有點憂愁,湊到劉協跟前,就在馬背上行了一禮,道:“天家,河南的情況不是很好,兗州、豫州的糧價騰貴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在囤積糧食!有許多世家大族還在加固塢堡,訓練族兵!雒陽那邊也蕭條了不少,許多客居雒陽的大族子弟都回家鄉了!”

這東漢的世家大族還真是不好對付啊!劉協心說:而且這個后漢三國的社會,和后來的宋明清,甚至唐朝相比,也差得太遠了。真是既讓人熟悉,又讓人陌生啊!

世家大族都公然修建城堡,組建私兵,搞武裝割據這幫人壓根就是封建領主!

“令尊又打到哪里了?”劉協又問起了曹操的情況——這位大將軍兼都督兗州、豫州諸軍事,最好還是早點班師凱旋吧!

要不然他治下的豫州、兗州搞不好又要出亂子了!

“天家,家父的兵馬已經過了淮河,日前還占據了壽春。不過現在軍中乏食,淮南更是大旱月余。”曹昂說,“現在有大量九江軍的災民聚集在壽春,等著朝廷救濟,可是家父也無能為力”

劉協點了點頭,道:“子脩,你不要擔心,吾這次可是滿載而回之前叫你準備的船只都準備了嗎?”

“已經被好了,就在濮陽的汴河之中。”

“好!”劉協點了點頭,接著又回頭對呂布道,“奉先咱們過河之后就兵分兩路吧!爾帶大半兵馬和家眷先回雒陽,吾領兩萬人押送軍糧去淮南和曹孟德、劉玄德、周公瑾他們會師!”

“天家,你帶兩萬人南下是不是太少了?”呂布似乎有點不放心,“袁術麾下還有十余萬大軍,恐怕要做困獸之斗啊!”

“足夠了!”劉協笑道,“吾已經替袁術算過了他雖然注定要窮困而亡,但窮到什么程度,還是有的可選如果他能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那他臨了還不至于斷糧,甚至還能喝上一大碗蜜水!”

“三十六計走為上?”曹昂也感覺到奇怪,“他還能往哪兒走?”

“瀛洲,”劉協道,“昔日徐福東渡之地,便是今日袁術避世之所!”

淮陰,大陳皇宮。

袁術這個時候并沒有太落魄,至少蜜水管夠,而且他的軍隊也還沒有斷糧。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劉協的預言他提前儲備了軍糧和蜂蜜,而且還把駐地從壽春遷移到了淮陰。和壽春相比,淮陰的旱情要輕一些。

而且淮陰所在的廣陵郡瀕臨大海,還可以通過海路買到一些糧食,另外還能出海捕魚,多少彌補一下糧食不足的困境。

不過袁術對于自己的前途,還是感到非常絕望的他打仗菜啊!

去年打徐州慘敗而回,今年呢,又接連被曹操、劉備、關羽、周瑜擊敗,江東孫策也正式和他決裂。簡直就是一面靠海,三面受敵了!

而幾日之前,淮南尹壽春縣淪陷的消息又再次傳來!壽春可是他的大陳國的首都啊!

首都都讓人占了,他這個大陳天子還有什么指望?看起來真的就只能等著窮困而亡了。

不過,袁術也不甘心就這樣完了。他還得努力自救啊!

所以他就讓自己的御用仙人張鮍出馬,去江東請來了江東太平道的首領于吉幫忙求雨……只要能下雨,就說明對他的天劫結束了,差不多能得救了?

可是這會兒于吉掐著手指頭數了又數,最后還是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求不來的……陛下想用求雨之法渡劫是不會成功的!”

“那……那該怎么辦?”袁術都有點絕望了,“難道朕真的如劉協所言,只能窮困而亡?”

“這倒未必……”于吉道,“其實,陛下還有一條出路。”

“什么出路?”袁術問。

“出海!”于吉說,“往瀛洲而去。”

“瀛洲?”袁術問,“瀛洲不是海外仙島嗎?于神仙,你難道要朕出海尋仙?”

“非也,非也,”于吉說,“據三卷真經中的說地卷中記載,瀛洲島位于淮陰以東兩千里海中,乃是由四座大島組成,其地相當于中原一州……”


上一章  |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