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第71章 這是人均呂奉先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章 這是人均呂奉先啊!

第71章 這是人均呂奉先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羅羅 | 穿越漢獻帝:丞相 | 朕真不會法術 


“哈哈哈......果然是呂布啊!”

湹水西岸,正琢磨著要怎么過河的郭氾,看見對岸的“呂布”將原本擺在水邊的部隊收回去了一二百步,還拉出一百來個披甲持矛的騎兵,在湹水的一處淺灘東岸,拉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擺明了是要沖陣了!

這打法,不就是呂布最擅長的騎兵猛突嗎?對付一般的弱旅還行,對付西涼兵那是根本不夠看的。因為西涼兵自己也挺會用騎兵沖陣的,他們自然知道該怎么對付這種戰術了。別說用騎兵對付呂布的沖陣了,就算用步兵組成矛陣,西涼兵也能擊破并州、幽州的突騎。

當年袁紹在界橋不就依靠八百西涼步兵打敗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看呂布的那百余鐵騎,應該也就是白馬義從的水準......郭氾手頭可用董太師傳下的飛熊軍!

另外,呂布用兵的水平好像還退步了,就派一百個沖陣的騎兵......也不派點弓騎掩護一下?

想到這里,他就對李傕的從兄弟李應道:“上軍校尉,爾看呂布的鐵騎如何?”

“哈哈哈!”李應大笑道,“吾有飛熊軍,此等并州騎兵,皆如草芥爾!”

這可不是吹牛,呂布的并州騎兵要是能打過李傕、郭氾他們的西涼騎兵,那他就不會被打出長安,跑去關東流浪了。

而西涼騎兵對付并州突騎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投入更多的突騎!

在沒有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情況下,騎射和騎突都非常困難,不是普通的騎兵能干的。所以呂布幫著袁紹打黑山賊的時候,就只能帶幾十騎打沖鋒,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也只湊出兩三千——那還只是騎射!而曹操后來掌握了大半個中原時,也只攢出五千虎豹騎。

而西涼騎兵因為基數特別大,獲得的成本又比較低,自然就比較容易選出好手了!

所以西涼騎兵當中可以騎射和突陣的優秀騎兵人數也多!他們的步兵因為曾經和羌胡騎兵切磋(有些自己就是羌胡),也知道該怎么打擊敵人的騎射和騎突。

就呂布的那點突騎,在這幫西涼人跟前壓根就不能看!

郭氾大笑道:“上軍校尉,那頭陣就拜托你了!”

“好!”李應拍著胸脯道:“吾帶三百飛熊,就足以擊破呂布的百余鐵騎了!不過......”

“不過”的意思,當然就是要錢了!

郭氾當然知道規矩,馬上笑道:“等入了雒陽,大將軍府就給飛熊軍去搶!”

“行!”李應大喜,然后猛一招手,對身邊的飛熊軍騎兵吼道,“想發財的,跟我來......我要三百騎,打完呂布,我帶你們去搶曹操的錢財和女人!”

底下的飛熊軍騎兵也都是不怕呂布的,呂布就是他們的手下敗將!而且他們還特別恨呂布......董太師那么好一人,就讓呂布這個逆子給害了!

要是沒有呂布,他們這些飛熊軍至于吃那么多苦嗎?

所以聽見李應一招呼,馬上就是一片應答,至少有上千人想跟著發財!可是那處淺灘沒那么開闊,上千騎壓根擺不開。于是李應就只得從中選出了三百個看著特別精壯的,將他們分成兩撥,一撥持矛,當先突擊!一撥持弓,沖過淺灘后就來個兩面包抄。

槍騎、弓騎互相配合著打,這可比“呂布”那邊只知道“豬突”的打法高級多了。

所以湹水對岸的張楊一看見西涼軍擺出的陣型,就有點擔心了。然后他又發現周瑜對于騎兵的運用還是差了火候,只會使用最簡單的戰術,甚至不會將突騎和弓騎結合起來運用......而且張楊自己也忘記提醒周瑜了!

更麻煩的是,周瑜有八百個騎兵,現在只派一百個騎兵上場,還有七百個騎兵圍觀,他甚至還派了個益州人帶著群益州騎兵打頭陣......這是在瞎指揮啊!

這下要完啊!

張楊想到這里,心都直往下沉!

周瑜這時候也發現自己的指揮存在問題了......對面是矛騎在前,弓騎在后,可自己這邊只派了一百矛騎。哎,現在要調整已經來不及了,對面的西涼騎兵已經快沖過淺灘了,下次注意吧!

知道自己指揮上存在疏漏的周瑜并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不自信,反而高聲呼喊道:“天子神威,法力無邊......擂鼓!”

他一呼喊,甘寧和甘寧手下的益州騎兵也跟著歡呼了起來。

“天子神威,法力無邊......”

這年頭益州人也特別迷信......張魯、張修都是益州的,五斗米道在益州信徒眾多啊!

所以包括甘寧在內,北軍當中的益州人也全都相信小天子是活神仙!

信仰......就是力量啊!

甘寧和他的益州騎兵們的士氣,那是肉眼可見的飆升!

感覺到手下人士氣起來的甘寧,也不覺得自己會打不過對面的西涼騎兵......他的騎兵雖然人數少,但個個都是跟著他多年的好手,現在又有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和馬蹄鐵,馬背上的能力就更強了!

“咚咚咚咚......”

戰鼓轟鳴了起來,這是發起沖鋒的信號。

甘寧這時也不再猶豫,將手里的長矛向前一指,接著就駕馭著戰馬向前沖去。他底下的那些騎兵兄弟看見老大挺矛向前,沒有一絲猶豫,也都放平了手中的長矛,發起了沖鋒。

雖然只有百余騎,但是卻排出了一個比較整齊的一字長蛇陣,拉出了一個很寬大的正面,仿佛有幾百騎一起沖鋒似的,看得對面的郭氾、郭浦、伍習都一陣心驚。

這呂布......果然是有兩下子的!

而率領著三百飛熊軍一馬當先的李應也在第一時間發現不對了。以他的經驗,對面的這百余騎兵可以在高速沖鋒時保持那樣整齊的隊形,那必須得人人都有極高的控馬水平。不說“人均呂奉先”吧,至少也得和他李應差不多。

這呂布居然能訓練出上百名如此水平的騎士,而且還能讓他們配合得那么好,看來他的大名也不是大風吹來的。

已經發現“呂布”厲害的李應也知道自己不能退后......都已經沖過淺灘了,還這么退?后面還有一百多個弓騎兵呢,這樣撞在一起,亂成一團,就等著給“呂布”的人割人頭吧!

想到這里,他也大吼一聲:“飛熊軍,為董太師保持!”

“為董太師報仇!”

飛熊軍騎士們也吶喊了起來。

仇恨......同樣給了他們一點力量!

但是仇恨的力量,好像不如信仰......況且信仰還有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支持!

這兩樣東西可以說是改變了騎兵作戰形態的!

沒有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的騎兵也能沖陣,但他們不能沖太快,要不然手里的兵器和敵人的兵器或身體發生碰撞的時候,很容易人就摔下去了!

所以在沒有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的情況下,騎兵哪怕發起沖擊,也只能稍微沖一下,然后就會進入騎馬格斗階段了。

而有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騎兵就能高速沖擊,還能在完成沖鋒后及時控馬轉向,撤出戰場。

現在一邊是隊形整齊加高速沖鋒,一邊不僅隊伍亂紛紛的,速度也慢。更糟糕的是,人也有點慫了......對面那么高速的發起沖鋒,也不怕落馬!

這說明什么?要么武藝高強!要么就不是悍不畏死......不怕摔死!要么就是兩者兼有!

這怎么打得過?

這一害怕,一猶豫.....隊形就更亂,沖鋒的速度就更慢,甚至已經有不少人在往同袍身后鉆了。

“嘭!嘭!嘭.....”

隨著連成一片沉悶的碰撞聲音響起,雙方騎兵第一輪較量就以最猛烈的方式展開了!

這是上百名騎兵直直向數量比他們多兩倍的敵方騎兵發起撞擊......在這個時代,敢這樣作戰的無不是勇冠三軍的先登之士!

如果要按照“三國志某代”的評價標準,沒有八十以上的武力值,誰敢這樣打?

這可不是甘寧一個人“八十以上”,而是一百名騎兵都在“八十以上”.......對面的飛熊軍怎么打?就只能跟下餃子一樣被人從馬上捅下來了!

而甘寧本人就更猛了,他可是武力值“九十大幾”的益州第一猛男!上去就一矛捅死個飛熊軍,還覺得不過癮,又抄起兩支手戟,策馬沖向另一個飛熊軍騎兵,一支手戟架開對方刺來的長矛,另一支手戟朝著那人的腦門上就一下重擊,將其打落馬下。

在不遠處目睹這一幕的李應都傻眼了!

這誰啊?

雙手脫韁持戟縱馬搏殺......他的屁股長在馬背上的嗎?武功怎么這么高?呂布也不過如此吧?

李應下意識就勒住了戰馬,然后他又看見更加讓他吃驚的場面——能夠在馬背上脫韁策馬耍雙戟或長矛的還不止一個!那幫“呂布的手下”在完成“騎矛一擊”后,要么騎矛取雙戟,要么雙手舞動長矛,左刺右突......個個都猶如呂布分身一樣勇猛!

這根本就不是呂布的一百個騎兵,這他媽就是一百個呂布......想到這里,李應再沒有打下去的勇氣,調轉馬頭就想逃跑。可是沒跑出幾步,就和當面沖來的一名飛熊軍弓騎兵撞在了一起,一個沒穩住,噗通一下就重重摔在了河灘上,摔得眼冒金星,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這個時候他就聽見耳邊響起了“益州口音”的呼喊:“呂君侯有令,降者免死......”

接著他的腦袋瓜子就被人支長矛拍了下:“你個反賊,降是不降?”

李應這下也顧不得滅三族的預言了,只是哭喊著道:“降,我投降......”


上一章  |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