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寧提出了這個概念之后,政府部門就開始著手辦理這個事情。
他們很快研究出了一些門道。
比如通過城鎮周邊的集體農莊的區位優勢,就地采購糧食、蔬果、家禽類。
集體農莊制度和科技進步帶來的農業生產力的飆升使得農產品的產量大幅度躍升,各大集體農莊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富余糧食過剩的情況。
除了國家采購戰略儲備糧之外,還有大量富余,放到市場上就導致糧價不斷降低,所謂谷賤傷農,各地地方政府也為這個事情很傷腦筋,正好這個時候趙學寧提出了相關計劃,中央和地方一拍即合,立刻開始行動。
因為農產品的生產地就在城鎮周邊,所以城鎮內的商家可以用較低的交通成本和儲存成本降低飯館的運營成本。
隨后,地方政府可以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照顧。
針對平民老百姓做生意的快餐店、小餐館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此將此類快餐的價格往下壓。
從而使得普通勞動者也能吃得起一份滋味豐富的蓋澆飯或者木桶飯,提高社會整體的消費水準。
在趙學寧的關切之下,這個被命名為“蓋澆飯計劃”的行動被農業部、財政部和地方政府當作一個大工作去進行。
他們積極協調城鎮餐飲界與周邊集體農莊簽訂各式協定,幫助雙方協調糧食、蔬果和家禽類的進貨價格。
在每一個環節盡可能減少成本支出,幫助最終的消費者降低消費所需要的價錢,同時也為集體農莊內部多出來的糧食尋找銷路,防止谷賤傷農,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針對城鎮中愿意開辦此類餐館但是缺乏資金支持的人們,政府會設立專門的低息貸款項目,讓此類人群可以用較低的利息得到足夠的貸款去開辦餐館。
一段時間下來,以天京為中心的江浙地區對這個“蓋澆飯計劃”的執行初見成效,以天京城為中心,多個城鎮中出現了大量中式快餐店,受到城鎮勞動者群體的廣泛追捧。
于是這個行動開始向南向北向西拓展,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多點開花,尤其以工商業發展昌盛的城鎮為急速發展點,漸成燎原之勢。
在一些聯邦政府規劃的工商業發展基地,因為聚集了數量龐大的工人群體和相當意義上服務于這些群體的小工商業者,此類快餐館子的發展尤為迅猛。
千百年來與底層老百姓幾乎無緣的“美食”這個存在也終于開始下沉,開始接觸最普通的底層勞動者,相關店鋪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涌現。
各式蓋澆飯、炒飯、炒面店鋪大量誕生于城鎮的大街小巷之中。
每到飯點,安置在店鋪門口的灶臺上,小店店主手持炒鍋上下翻飛,一套降龍十八炒施展出來,鍋中食材隨之上下翻騰,陣陣香氣飄散開來,引得大量饑腸轆轆的勞動者們趨之若鶩。
不一會兒,食物上桌,一份葷素搭配的炒菜澆在一大盆米飯上,油亮的色澤和滿溢出來的鍋氣令人食指大動。
只是一口,食物的滋味就能徹底打開食客們進食的欲望。
接下來,便是風卷殘云一般的狼吞虎咽。
饑腸轆轆的勞動者們連飯盆都能給舔干凈,一粒米都不剩下,就這,還有不少人是要加飯的。
根本不夠吃,完全吃不夠!
因為有中華聯邦國內的成功案例,所以對于趙學寧提出的這一系列意見,整個外出團隊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討。
在外交部和財政部的主持之下,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擴張計劃,準備貫徹執行趙學寧的這一指示,要在英國國內掀起一陣來自古老東方大國的美食旋風。
針對王公貴族,用奢侈昂貴的宮廷菜和豪華的宮廷裝修以及貴族式的服務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和味蕾,進行價格上的超級加倍,狠狠爆他們的金幣。
針對普通勞動者,用便捷便宜的中式快餐滿足他們的勞動需求,讓他們除了粗糙的黑面包之外也有別的東西可以吃,拯救他們的味蕾。
上層社會要專攻,下層社會也不能放棄,主打一個全面開花,爭取讓中華美食在歐洲扎根生存,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除了美食之外,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文化方面。
這年頭,歐洲的中國熱正是攀上最巔峰的時候。
原本這個巔峰會隨著馬戛爾尼使團的出使和回歸而被打破,由此中華文明開始在西方成為了負面意義上的代表詞。
但是隨著趙學寧和共和國的進取,帶清被消滅了,中華聯邦成功的建立起來了,中華文明走出黑暗和低谷,漸有勃勃生機萬物競發之勢。
強大的中華聯邦取代了帶清,成為了世界眼中中華的代名詞。
隨著趙學寧所著《共和國》的西傳,還有帶英首相小皮特來訪中華聯邦這一系列的東西交流事件的發生,中華文明的樣貌在歐洲人的眼中不僅沒有衰退,反而更上一層樓。
中華文明在相當一部分歐洲知識分子眼里已然成為了先進、共和、民主的代表,歐洲人對于中華文明的一切也是更加向往了。
他們大力批判本國的封建專制,貶低本國的政治人物、官僚、各式傳統和文化習俗,大力褒獎、宣揚中華文明的優越性。
很多歐洲知識分子認為中華文明才是優秀的、成功的文明,而他們本國的文明是落后、野蠻、毫無希望的失敗文明。
他們強烈要求本國實施中華聯邦式的改革,學習中華聯邦的文化與制度,進行全面變革。
一個兩個精神中國人開始在歐洲知識分子群體之中冒頭,漸有燎原之勢。
在此基礎之上,趙學寧準備趁著這股東風,正式去歐洲開辦正規的中華式教育的學府,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去教育那些歐洲上流社會的人們。
讓他們學習中華文化,尊崇中華文化,以學習中華文化為榮,將他們原本的文化狠狠地踩在鄙視鏈的底端,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鄙視鏈的頂層選手。
趙學寧有理由相信他在這個時代做這樣的事情會遠遠比以后再做這樣的事情要方便的多。
而且該說不說,為了做成這個事情,趙學寧已經組織文化部和教育部對出海之后所建立的學府將要教授的課程做了一番完整的準備。
在他的計劃之中,首先就是要宣揚中華的歷史。
從上古三皇五帝開始宣揚,一直宣揚到中華聯邦,把一整個完整的中華歷史脈絡給這些歐洲人講清楚,讓他們知道中華為什么是中華,讓他們知道中華從古延綿至今從未斷絕,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文明。
有的文明可能起源比中華文明更早,但是他們滅絕了,沒能傳承下來。
中華文明的起源可能沒有那么早,但是中華文明的傳承一直都在,一脈相承從未斷絕,古老而又新潮,睿智而又謹慎,充滿著勃勃生機,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文明,沒有之一。
除了中華歷史,趙學寧還打算開設中華司法和中華思想這兩個重要的科目。
中華司法需要講述上古時代的先賢是如何促成成文法的出現,是如何從禮制向法制過渡,講述中華的法律是如何從約束平民到約束權貴。
講述中華歷代的法學家是如何讓法律成為治國的準則,是如何嘗試以法治國而后發現以法治國過剛易折,又如何融合了其余各家思想的寬仁之術進行改進,從而將嚴苛的律法融合了人情。
這一系列的變革與流傳使得當今的中華律法不僅具有極強的震懾力和威懾力,也有一絲溫情脈脈,上至大總統,下至普通平民,每一個人都會在這套法律的約束范圍之內。
如果觸犯了律法,就算是大總統本人也必須要接受律法的懲治,無人可以例外。
當然這套法律也并非冰冷無情,也有相對寬仁的地方,更注重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要用法律去殺人。
中華法系對十惡不赦之人也會處于最嚴厲的死刑,但是中華法系的根本目的是為救人,而不是為殺人。
中華法系不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不是為了站在權貴的立場上去殺害威脅到他們利益的挑戰者,而是站在全體人民的立場上,想要去挽救迷失的靈魂,維護人間的公平和正義,以及一絲溫情。
通過這種基本精神的傳達,向歐洲人宣揚中華法系的優越性,豐富他們對中華文明的認知。
這是其中一點。
而在思想層面,趙學寧也已經和文化部、教育部的那些搞學術的人有了一致的意見。
要以共和為脈絡,探討中華歷代賢人在思想層面上的建樹以及對政治制度的影響。
要對外傳播中華的政權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專制,在歷代先賢各種思想的加持之下,皇帝雖然在理論上擁有無限的權力,但是他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在夏商周,他們受到諸侯的限制。
在秦,他們受到宰輔的限制。
在漢,他們受到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限制。
再往后,他們更受到各種學說各種思想的限制。
先賢總是想方設法的約束皇權,讓這看似無限的權力總是要受到各種各樣的掣肘,獨夫民賊是無法長久的。
在中華文明體系之下,擁有無限權力的皇帝必須要仁慈,皇帝不能奢靡浪費,皇帝不能為所欲為,皇帝不能大興土木,皇帝應該輕搖薄賦,仁慈愛民,如此才能得到思想家和人民的認同。
否則大家都不會認同他,就會推翻他,甚至會殺死他。
所以中國的皇帝看似非常專制,可他的所作所為無不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他從來就不可能真正的專制,他從來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殺人,除非他是個瘋子。
而這樣的瘋子倒行逆施太過嚴重,他也很快就會被推翻被殺死。
比如乾隆皇帝弘歷,倒行逆施,殺人無數,十惡不赦,最后被趙學寧推上了斷頭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所以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專制者能夠一手遮天,英雄的中國人民們總是會用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爭取到一片朗朗青天。
他們將所有的夢想和愿景都投入到了追求共和之路的艱辛行動之中。
由此,從周召共和時代開始一脈相承,終于到趙學寧這里完成了共和之夢!
趙學寧帶領軍隊北伐帶清,趕走了兇殘的韃靼人,奪回中華家園,建立中華共和國!
于是,歷代賢人追求的共和之路終于建成了,那數千年的悲怨終于被實現了!
當世界其他文明還在奴隸和封建的統治下面對著暗無天日的一切無奈的嘆息之時,中華文明的先賢們已經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開始踐行自己的道路。
數千年來,無數先烈的血從來不曾白流,他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終于在遍地荊棘之中殺出了一條名為共和的血路。
于是,中華文明迎來了他最燦爛光輝的時刻!
中華聯邦共和國上承數千年先輩之悲愿,下啟共和時代光輝之未來,在暗無天日的血海盡頭點亮了人類文明之光,驅散一切黑暗陰霾,引領著人類向前邁進,進入自由民主科學進取禮貌善良的新篇章!
所以!中華文明無愧世界第一文明!中華聯邦共和國無愧世界第一共和國!
膜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