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步快,步步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蘭芳 >>蘭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步快,步步快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步快,步步快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4日  作者:御炎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御炎 | 蘭芳 
早在一年多以前,趙學寧就下令工業部在研究火車與輪船的同時也要注意開發騎兵可以使用的槍械,試圖以此增強騎兵的戰斗力,并把騎兵的戰術帶入近現代,推動騎兵的進化。

之前的槍械都是步兵用長槍,騎兵在戰馬上難以使用,所以當前騎兵都是冷兵器騎兵,主打長矛和馬刀,還有一些弓弩。

趙學寧覺得應該增強騎兵的火力,遂想到了手槍,進一步想到了之前已經在歐洲出現過的轉輪槍,隨后提出了自己關于二者合一的轉輪手槍的建議。

工業部的火器專家基本上已經習慣了趙學寧的種種奇思妙想。

關鍵這種奇思妙想還具有相當大的實用性,所以每當趙學寧向工業部提出要求與自己的建議的時候,工業部的專家們都會朝著這個思路快速前進直達目標,省去了中間無數環節。

這一次趙學寧的提議也是一樣的,不僅有提議,還有自己準備好的草圖。

關于如何使用轉輪進行槍械的快速裝填和擊發,甚至于在這其中趙學寧提出了定裝彈藥的概念。

他表示或許可以把雷汞、火藥和彈頭裝填在同一個裝置當中,通過擊錘擊打裝置尾部的雷汞,使雷汞引燃內部火藥,直接實現彈藥的發射。

這樣一來,就可以省去眼下從槍口裝填子彈和火藥、再從后方裝配雷汞火帽的這樣一個步驟,使這種騎兵用火槍可以在馬上快速擊發,且只需單手操作,無需雙手操作。

趙學寧認為如果這種槍械得以裝備,將極大提高騎兵的戰略威懾力。

工業部的火器專家們經過論證,很快按照趙學寧的方式制造了一些樣品。

他們順著這一思路把雷汞、火藥和擊發槍專用子彈裝配成一體,形成一枚趙學寧圖畫上的定裝子彈,隨后又按照趙學寧提出的概念制成了一把轉輪手槍,為了增強手槍的射程,增長了槍管的長度,也采用了線膛模式。

完成了轉輪手槍和定裝子彈的制造之后,他們將一枚定裝子彈裝填進入了這把轉輪手槍之中,進行了嘗試發射。

事實證明,這種形式除了煙霧大了一點之外,沒什么別的不好,要改進的是火藥的成分配比,而不是槍支和子彈。

而且這種轉輪一次性可以裝填六至七枚彈藥,等于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連續發射六七次,成為一款連發槍。

連續發射之后,只要重新裝填彈藥就可以繼續發射,這種槍械機制非常巧妙。

而且這種定裝彈藥也大大減少了士兵裝填彈藥所需要的時間,使得騎兵就算是在馬上也能夠很快完成裝填動作,動作幅度不大,熟練騎兵經過訓練之后一樣可以完成。

而且這種槍械體積很小,就算不想裝填彈藥,只要提前裝填彈藥,裝備合適的槍套,一名騎兵隨身攜帶五六支轉輪手槍也完全是可以的事情。

一支槍的彈藥打光了,就換另外一支,如此周而復始,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形成三十次左右的連射而無需進行中途更換彈藥。

這種規模的連續打擊,還是騎兵的連續打擊,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是很有實用意義的。

彈藥打光了,就抽出馬刀進行近戰,雖然可以使用火力,但也不能失去騎兵原本的近戰能力。

就趙學寧所知,手槍騎兵具有優勢,但是面對純粹的沖擊騎兵,只要對方的時機把握得好,一樣有戰敗的風險。

當理論成為實際并且證明其可行性之后,工業部的專家們對大總統的奇思妙想就更加敬佩了。

他們不知道為什么大總統這樣貌似和技術完全沒有聯系的人卻每每可以提出這么多實用性很強的方法,并具體給他們指出了研究方向。

以至于他們只需要照著研究方向進行選材并且攻克一些機械上的技術難題就能直接完成一次充滿了重大戰略意義的技術革新。

比如在這款槍械的問題上,他們需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控制轉輪的方向并且使得轉輪不會倒轉。

轉輪槍械這種東西在十八世紀早期就在歐洲出現了,但是早期歐洲的轉輪燧發槍會有轉輪倒轉的問題,使得發射問題很難以解決,所以轉輪燧發槍缺少實用性。

但是在趙學寧特別指出這個問題之后,工業部的專家們立刻朝著這個方向研究,集思廣益,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研究方向已經確定了,完全沒有任何的思路上的煩惱,這使得他們的研究速度增快了數倍不止,技術進步快速的令人瞠目結舌。

也因此,當趙學寧在洛陽城迎接自己的這支騎兵隊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他們已經裝備上了新式的轉輪手槍。

經過他的了解,這種槍械被工業部命名為學寧式轉輪擊發手槍,很符合趙學寧內心深處裝逼的欲望,所以他對此十分滿意。

目前來看,因為技術上的限制,這款手槍生產的數量不多,大約兩萬多支,全部裝備給了這兩千人的騎兵營隊。

騎兵們每人裝備了五支轉輪擊發手槍,軍裝多口袋的思路給這款槍械在身上配置留下了充足的空間,使得騎兵們人人都是手槍多面手。

剩下的都是儲備用槍,萬一手槍卡殼用壞了,還能夠及時更換。

目前每支槍裝填六枚定裝子彈,騎兵們還要隨身攜帶差不多九十枚定裝子彈,等于在緊急狀況下每個騎兵都能進行三十次射擊,且只需要相當短的時間就能再次進行一輪射擊,如此反復三次。

在親自試射了這款槍械之后,趙學寧意識到這款槍械和現代的左輪手槍已經沒什么太大的區別了,甚至可以說這就是現代款的左輪手槍,只不過在材質上和子彈的質量上還有一些差距。

同時趙學寧還得知這種定裝子彈的出現引起了工業部專家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定裝子彈完全可以適用在步兵長槍上。

使用這種定裝子彈,可以將原先的步兵長槍由前裝改為后裝,由槍口裝填改為從后膛裝填,再用擊錘擊打以發射,并且也可以設計步兵長槍專用的“轉輪”以增加槍械的連射能力。

他們認為這樣的方式一旦實現,可以進一步提升槍械的射擊效率以及單兵作戰能力。

并且由此進一步有人提出在火炮上也可以參照這個方式生產定裝火炮彈藥,簡化火炮發射步驟,也可以進一步提升火炮的發射效率,增強炮兵戰斗力。

得知他們的“奇思妙想”之后,趙學寧感覺自己要是早一點把這些概念提出來交給他們就好了,要是早點提出來的話,說不定現在他已經能讓自己手下的精銳部隊率先使用后裝步槍了。

而這種后裝步槍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戰爭的模式將會發生革命性的變革,原來受限于彈藥裝填與發射頻率,火槍兵結成陣列作戰是非常主流且高效的作戰模式。

但是這樣的模式一旦被后裝步槍沖擊之后,單兵作戰能力強大的情況下,原先依靠數學模型設計出來的陣列作戰模式將快速被淘汰掉,沒有固定陣列的散兵戰術反而會成為最主流的戰術。

結陣對戰、排隊槍斃并繼而刺刀決勝的戰術很有可能會被快速淘汰,甚至于塹壕戰可能會提前一百多年來到這個世界上。

不知不覺間,趙學寧發現自己好像提前把的軍事科技帶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地步。

至于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在趙學寧看來是毫無疑問的。

這當然是好事。

快人一步就是快人一步,一步快步步快,只要國家決策層不出現什么腦殘的變動,往后可能會有很多事情都不會再發生,又有很多事情會加速到來,整個世界的走向都會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變得完全不一樣。

那么這個未來又會是怎樣的未來呢?

趙學寧感到很有興趣。

而放到眼下,騎兵隊對灞橋鎮清軍的攻擊就沒有使用傳統的騎射馬刀和長矛等冷兵器作戰模式,而史無前例地使用了左輪手槍加馬刀的冷熱兵器混合作戰模式。

在一定的距離上,騎兵使用左輪手槍對清軍進行射擊,使用進化版騎射戰術對清軍發起猛烈的火力打擊。

清軍雖然使用弓弩、鳥槍進行還擊,但是完全不能適應這樣的戰術,在騎兵迅猛且有效的火力打擊下,大量清兵被快速殲滅。

雖然這款左輪手槍的槍膛拉上了膛線,但畢竟槍膛長度有限,所以有效射程并不遠,不能達到步兵長槍的程度,但是依靠著騎兵的高速機動,哪怕是近身射擊,清軍也很難對騎兵造成有效威脅。

現在不是清軍對進行騎兵沖擊,而是對清兵進行騎兵沖擊,還是充滿了硝煙氣息的火力沖擊,強大的火槍騎兵沖擊著陳腐的帶清步兵。

這支騎兵貫徹落實了最新的騎兵戰術,他們并不執著于馬上裝填彈藥,而使用早已裝填好彈藥的其他手槍進行發射。

他們操縱戰馬穿插于平地之上,把清軍陣列沖垮,一支槍打完了彈藥就立刻換另外一支進行射擊,幾輪沖擊下來,填好彈藥的手槍還沒有全部使用完畢,清兵已經崩潰,并且開始四散而逃。

到了這個地步就沒有必要浪費彈藥了。

騎兵營隊長方盛拔出馬刀,高喊一聲“隨我沖鋒”,傳統的騎兵對崩潰步兵的屠殺就再一次生動的上演了。

不過說起來,在這一時期定裝子彈的成本還是挺高的,基本上都是手工制成。

因為還沒有搭建成成熟的生產線,所以生產效率并不算太高,騎兵營隊長方盛也記得當時工業部專家將這些子彈交給自己的時候那一臉肉痛的表情。

他們表示盡量少用,能少用就少用,看到敵人崩潰了,就別老是想著用槍打,手上的馬刀也不是裝飾用的,砍起人來不也很順暢嗎?

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好歹等我們搞成了成熟的生產線,能夠量產了,你們再隨便搞。

道理也的確是這個道理,騎兵對于已經崩潰的步兵來說完全就是屠殺者,這種情況下還要使用子彈擊殺,就有點成本太高了。

因為新式戰術和武器的投入使用,灞橋鎮五千清軍在兩千騎兵的沖擊下,只堅持了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就全面崩潰,很快戰敗。

灞橋鎮的防御也完全沒有起到阻擋進軍的效果,以至于當騎兵隊抵達西安城下的時候,王杰大驚失色。

他驚恐的發現自己的軍隊好像并沒有爭取到多少時間,距離最后一個撤離者離開西安城才過去不到六個時辰,而軍隊已經抵達!

更可怕的是,他得到匯報說軍隊有騎兵,擊潰灞橋鎮清軍的就是騎兵,而且這支騎兵也是最先抵達西安城的軍隊。

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王杰頓時愣在當場。

怎么會?

他們怎么會有騎兵?

從來沒有用過騎兵作戰,這是哪來的騎兵?

自言自語的問了自己一句之后,王杰很快就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

仗打了那么久,軍隊也遭到清軍騎兵的多次沖擊,并且擊敗了很多清軍騎兵、奪取了很多戰馬,在這種前提下,花費一些時間組織一支自己的騎兵難道是什么很無法理解的事情嗎?

于是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和整個大清朝廷高層都陷入了思維定勢當中。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以前沒有騎兵和現在有騎兵,難道是兩件互相沖突的事情嗎?

事情進展到這個地步,王杰才意識到大事不妙,而還沒有等他做出相對應的安排的時候,他便得到了消息。

那支騎兵徑直越過了西安城防,貌似根本就沒有打算在西安與清軍交戰,直接就往西奔馳而去,而他們所去的方向正是六個時辰以前永琰所率領的逃難車隊離開的方向。

此時此刻,王杰并無法出動任何一支軍隊進行攔截,他手上沒有騎兵,最后的騎兵正在保護永琰和清宮女眷們向西轉移,他手上的軍隊全是守城步兵,用來和決一死戰的。

這支騎兵以兩千人擊潰五千清軍,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可想而知其戰斗力相當可怕,而護衛永琰等人離開的那一支騎兵人數不過三千,那是最后的八旗騎兵,雖然說戰斗力不弱,但很難想象他們可以擊敗騎兵。

可除了那支部隊之外,西安已經沒有騎兵了,太原那邊倒是后還有一千人,勒保那邊應該也有一支騎兵,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此前,恒瑞曾夸下海口,說自己還能調動蒙古馬隊,但他派去調兵的信使至今為止也沒有返回,更沒有任何一支蒙古馬隊南下的跡象。

王杰頓時一陣絕望。

他擔心和珅等人的大部隊很有可能堅持不到抵達下一個目的地了,萬一被騎兵追上,對于大清來說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難道說一出令人潸然淚下的父子重逢的場景將要在的監獄里出現嗎?

大清真的要完蛋了嗎?

王杰已經來不及思考這些問題了,那邊騎兵剛剛過去,這邊的步兵就已經抵達了西安城下。


上一章  |  蘭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