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也不會忘記查看支線任務的進度。
發現支線任務一的進度,果然變成了6/10,他們這才放下心來,各自休息。
玩家們抓緊時間補充了兩個小時的睡眠,聚在江萊和李唯的房間里面,吃過了早餐之后,便去了村子里面的學堂。
今天早上雖然并沒有下雨,可天空之中依然密布著厚厚的一層烏云,陰沉的厲害,使得周圍一片昏暗,到處充斥著濕漉漉的氣息,仿佛隨時都可能會有疾風暴雨肆虐而來。
這樣的環境讓人覺得倍感壓抑。
跟在陸舟的身后,走出了院子大門的江萊,隱隱覺得心里面有些不安。
她抬起頭來,朝著陰沉的天空看了一眼,壓下了心頭的那股不安,和其他人一起,一路走到了村里的學堂。
這一路走來,他們并沒有看到一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那些偽裝成了孩子的怪物,甚至是各家各戶養的保家牛,都沒有出現。
整個村子里面一片寂靜無聲,仿佛一片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今天的村子怎么會這么安靜……”陸舟說道。
雖然他也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卻并不懼怕,甚至還有心情和其他人開玩笑。
“該不會是我們昨天晚上大殺四方,把這村子里面的那些妖魔鬼怪都給嚇怕了,讓他們不敢出來了吧?”
他們一路走到了村里的學堂,卻驚訝地發現,學堂里面竟然空無一人!
興旺那群偽裝成了孩子的老怪物,竟然一個都不在!
江萊他們在學堂里面等了一刻鐘,依然沒有一個人露面。
“團長,我們現在該怎么辦?”陸舟問道。
江萊瞇了瞇眼眸,冷聲說道:“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在學生曠課的情況之下,當然是要逐個進行家訪,給學生們送出飽含關心的作業,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和美好了。”
“走,我們從距離這里最近的孩子……怪物家開始,一個一個的去找,看看他們到底是怎么回事。”江萊說道。
距離學堂最近的,是牛守財家。
這個孩子和興旺一樣,九歲大,平時比較沉默寡言,在一群孩子之中,顯得很低調,并不引人注意。
江萊他們之所以選擇先去牛守財家看看情況,不光是因為他們家距離學堂最近。同時也是因為,凌晨時分,玩家們并沒有趁著月黑風高光顧過牛守財家。
所以他們家的保家牛和半人半牛的怪物祭品還在,牛守財應該也還好好的。
玩家們準備過去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當他們一行人到達牛守財家,敲門半天無人應答,江萊甚至還讓吉祥和顏玉容小姐姐悄悄潛入了牛守財家的院子去查看情況,結果發現他們的家里根本就沒有人在。
“既然這里沒有人,我們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把牛守財家里的那個半人半牛的怪物祭品先消滅掉。這樣的話,也省得我們今晚再跑出來,趁著月黑風高行事了……”
陸舟一邊說著,一邊調出了自己的個人面板,卻驚訝的連聲調都瞬間改變了。
“咦,我的個人面板……我的支線任務一……這是……這是怎么了?!”
聽見陸舟這么一說,其他人也馬上緊張起來,紛紛調出了自己的個人面板,查看情況。
江萊皺了皺眉頭,發現自己的個人面板上面,支線任務一的數據顯示,還是和昨天一樣的,正常的6/10。但是,數字的部分卻變成了灰色的。
詢問了一下系統之后,玩家們才知道,這是任務暫時被鎖定,需要激活才能繼續完成的意思。
“我們的支線任務一為什么會突然被鎖定,又該怎么激活?”甄珍皺著眉頭問道。
無人回答她提出的問題,系統也一樣沒有做出任何的響應。
“走,我們再去其他人家里看看情況。”江萊說道。
他們又去了幾個孩子的家里,甚至去了已經死去的鐵蛋家和村長家,都完全沒有看到村子里面出現一個人,也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其他人紛紛眉頭緊鎖,江萊則隱隱約約覺得,周圍的環境……好像變得和她記憶之中的樣子有些出入,但是具體有哪里不同,她又說不出來。
因為不管走到哪里,周圍的環境都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仿佛本來就應該是那個樣子的。
走著走著,江萊忽然停下了腳步,扭頭看向了旁邊的陸舟。
“這扇門上面的雕花……原本就是這個樣子嗎?”她突然開口問道。
“啊?雕花?什么雕花?雕花有什么問題嗎?我都沒有注意到……”陸舟疑惑不解地說道。他一邊說著,一邊還在四處打量著,想要找到江萊說的那些雕花。
“不對,這里情況不對!”江萊和胡志國兩個人,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道。
“啊,怎么了?你們兩個是有什么發現嗎?”甄珍連忙問道。
她也和陸舟一樣,一邊詢問,一邊朝著周圍打量著,卻沒有發現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周圍的環境變了。正在從我們剛剛進入這個副本時候的狀態,變成更加復古的風格。從建筑風格上面判斷,至少往前推進了三百年左右。”江萊回答道。
她也是在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之后,得到了小愛的提醒,然后發現了更多不對勁的地方,并且根據小愛的提醒,確定了環境變化的具體年份。
“這種變化,更像是一種溫水煮青蛙式的緩慢融入。再加上那種緩慢出現的變化,與這青石板鋪成的街道,街邊的古舊建筑,甚至是整個坪牯嶺村的風格都更加契合,會給人一種十分和諧,本該如此的感覺。所以,我們很難察覺到。”江萊說道。
自打今天早晨一出門,她就隱隱覺得,周圍的一切似乎有點不對勁。
沒想到是因為整個大環境都變得不一樣了。
“這里很像是里世界,卻又有所區別。因為這里的一切是在慢慢發生變化的,就像是……要讓現在的坪牯嶺村回到三百年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