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花:、、、、、、、、、
劉氏聽到女兒召喚,訕訕笑了笑,“都是我的寶,手心手背都是肉,我都想。”
“現在阿麗也成親了,顧七郎也是靠譜的,我也能放心。”
心情好了一些之后,一家人才真正吃頓飯慶祝。
晚上,李芳更是陪著母親劉氏一起睡覺,就像小時候那樣,母女二人躺在一起。
一邊說話,一邊聊天。
放松之下,劉氏的聲音越來越小,終于緩緩睡去。
李芳看著眼角已經有了皺紋的母親,輕輕給娘親蓋了一個毯子,就像小時候娘親給她蓋毯子一樣。
此生,她一定好好孝敬娘親,讓娘親一輩子辛苦,在這時候,能夠得到回報。
轉眼就到了三日回門。
李麗在顧晉的陪同之下,回到娘家。
看到李麗氣色很好,就知道日子過得舒心。
除了在成親第二天早上,給顧老夫人和九公主顧邵請安,之后顧老夫人特地打發人,不用每天去請安。
初一十五,過來請一次安,就行了。
小兩口好好過日子,遇到不懂的,或者有什么難處,倒是隨時可以過來。
有了顧老夫人這話,顧晉和李麗感激不盡。
三日回門的時候,夫妻二人專門過來給顧老夫人磕頭。
“七郎,你爹娘早逝,我就是你的長輩。你成親了,那我就再說教你幾句,你別嫌煩。”顧老夫人面露慈祥地看向顧晉。
顧晉和李麗磕頭,“曾伯祖母,這些年都是你對我好,如果沒有您,七郎絕對不會有今日。”
“您撫養我,教導我,還教我怎么做人。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恩比天高。有什么話,您都可以對七郎說。”
李麗也連忙說:“曾伯祖母,阿麗也聽您的。之前柳姨也說了,遇到不懂的問題,或者難事兒,要主動跟老夫人和九公主殿下求教。還請您不吝指點。”
聽到這話,顧老夫人笑了笑,“我知道你們是有主見的孩子,但有時候對別人的話,也要仔細思考。”
“小兩口過日子,有商有量的,可別互相胡亂猜測。就算再了解的人,也有想不周到的地方。”
“互相信任是必需的,不能欺騙對方。另外,男女之間,互相忠貞。男女之間容不下第三人,有了其他人,感情就不純粹了。切記這一點。”
顧晉應下,“曾伯祖母,七郎記下了,一定對阿麗深情不移。”
“阿麗也記下了,老夫人。”李麗點頭,真心實意地感謝老夫人的苦心。
只要顧晉不納妾,李麗覺得一直跟顧晉過日子就挺好。
九公主現在更加佩服老夫人,有了長輩的教導,年輕人不胡來,夫妻齊心,哪還有過不好的日子?
當初她和顧邵成親的時候,顧老夫人也是這樣說的。
“阿麗,七郎,好好的。”九公主笑道,親自給了阿麗一份見面禮。
李麗笑道:“多謝公主殿下。”
“在家里,就不用虛禮,叫我三嬸,或者叫我小姨都行。”九公主笑道,“回門的時候,替我向盼兒姐姐問好。等過幾日,我帶著孩子去吉祥鎮避暑。”
“是,三嬸。”李麗順著顧晉這邊的關系,稱呼九公主。
大皇子和二皇子更是震驚,這顧家不納妾的規定,不是擺設,是真的。
現在看到九姑姑過得好,大皇子和二皇子隱約明白了。
顧晉回門,大皇子和二皇子也騎馬跟著去了。
“七郎回門,你們跟著湊什么熱鬧。”九公主皺眉,就怕惹出來亂子。
大皇子笑道:“吉祥鎮上有高產的糧種,來到江南,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二皇子玉恒也點了點頭,“對啊,我聽說吉祥書館里的夫子,不僅教四書五經,還教格物致知,木工、鐵匠等各種手藝。顧七夫人,是不是這樣?”
被人稱呼顧七夫人,李麗一愣,旋即明白過來,是在跟她說話。
“回二皇子,吉祥書館的確如此。柳姨一直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的人會讀書,擅長讀書,那就學習四書五經,將來考科舉。”
“有的人手巧,對木匠感興趣,那就做木匠活。有的人,力氣大,可以干鐵匠……”
“總之,行行出狀元。只要態度認真,勤奮,學一技之長,總能過上好日子。”
九公主贊嘆,“不愧是盼兒姐姐,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的話,令人振聾發聵。你們去也好,但對外就說是七郎的朋友,顧家的親戚,可不能仗著皇子的身份,胡作非為。”
“要是讓我知道你們在外面胡來,小心我的鞭子。我可不會因為你們長大了,就手下留情,反而因為你們不懂事,打得更狠,而且我還得跟你們父皇母后告狀。”
大皇子玉澤躬身行禮,“九姑姑,您放心,澤不會亂來。”
玉恒也趕緊保證,“九姑姑,其實我們在京城,也沒胡來過啊!父皇的棍子,從來都不是擺設。”
聽到這話,九公主笑了,“好,那你們去吧。七郎,你幫我看著他們,安排好住處。”
“是,三嬸。”顧晉應下,然后帶著李麗一起出來,上了馬車,直奔吉祥鎮。
后面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坐在馬車上,一路上打開馬車窗,好奇地看向外面。
“大哥,怪不得都說江南好風景,果真不假,到處都是青山綠水,而且物產豐富。”二皇子玉恒感慨,相比較北方,南方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
大皇子點了點頭,“是的,我去過北方,那邊的風沙很大,現在幸虧有德瑞夫人的高產小麥推廣,毛線作坊增加,北方的境遇才逐漸好轉。”
二皇子想了想,然后說:“南方的物產豐富,但運送到北方,以往的河道不行了,要開挖河道,才能通過更大的船,降低運輸成本。”
大皇子玉澤也點頭,“父皇和大臣們也都意識到這一點,可是通渠挖河,工程浩大。前朝的大齊,后期雖然腐敗,但因為修建河道,民怨沸騰。”
“后來到處起義,而且還有很多地方割據的勢力趁勢而起。咱們的太祖也是其中之一。”
“現在朝堂上同意的和不同意的,互相爭來爭去的,已經爭了大半年,還沒定論。等李大將軍和姑父回京之后,父皇估計會詢問他們。”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