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22章開發智能(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22章開發智能(2)

822章開發智能(2)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9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六祖惠能說:“現在,且請我講。”大師一口氣講了“四香”(戒香、定香、慧香、脫香、)后,又說,“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無善惡都無所攀緣,但也不可以死守空寂,而應多方參學,聽經聞法,以認識自心,通達佛法義理;待人要謙虛和善,不妄自分別人我,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時,真如自性毫不變易,這就叫作解脫知見香。”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這‘自性五分法身香’,主要是用來薰修自心,千萬不能離心而向外尋求。現在我再為你們傳授‘無相懺悔’,滅除三世罪業,使身口意三業得到究竟清凈。”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大家一起隨我念:‘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愚迷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愿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后永遠不再生起。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憍狂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憍狂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愿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后永遠不再生起。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污染,以前所造作一切惡業以及嫉妒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愿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后永遠不再生起。”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以上所宣說的就叫作無相懺悔。甚么叫作懺甚么叫作悔所謂懺,就是懺除以前所犯的過失,從前所造的一切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完全懺除盡凈,今后永不再起,這就叫作懺。所謂悔,就是悔改自己以后再犯的過失,從今以后,所有的一切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現在已經覺悟,完全永遠斷除,更不再造作,這就叫作悔。所以稱為懺悔。凡夫愚迷,只知道懺除自己以前所犯的罪業,而不知道悔改以后的過失。因為不知悔改的緣故,所以從前的罪業未能滅除,往后的過失又頻頻生起。既然以前的罪業不能滅除,后來的過失又再生起,如何能稱為懺悔呢”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現在已經懺悔清凈,再與大家一起發四弘誓愿,大家都應用心聆聽:自心的眾生無邊,我誓愿度盡;自心的煩惱無邊,我誓愿斷盡;自性里的法門無量,我誓愿修學;自性的佛道無上,我誓愿成就。”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大家不是說眾生無邊誓愿度嗎這么說,就不是我來度你們了。善知識!心中眾生,就是所謂的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種種不善的心,都是心中的眾生,大家應該自性自度,這才叫作真度。”

惠能大師說:“甚么叫作自性自度呢就是將自己心中的邪見、煩惱、愚癡等眾生,用正見來度。既然有了正見,就能運用般若智能來打破愚癡迷妄的眾生,各各自性自度。邪見來時用正見度,執迷來時用覺悟度,愚癡來時用智能度,惡念來時用善念度,這樣來度心中的眾生,就叫作真度。”

惠能大師說:“還有煩惱無盡誓愿斷,就是運用自性般若的智能來去除虛妄分別的思想心。法門無量誓愿學,就是必須見自本性,常常實踐正法,這就叫作真學。無上佛道誓愿成,就是既然常能心存謙卑實踐正法,又能遠離迷妄而又不執著于覺悟,內心常生般若智能,真妄俱除,就能見到自己的佛性,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能夠時時念念修行這四弘誓愿,這就是發心立愿的法門!”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現在已經發四弘誓愿了,再給各位善知識傳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就是福慧具足的至尊;歸依正,就是遠離塵欲的至尊;歸依凈,就是眾生敬重的至尊。從今以后,應當稱覺者為本師,再也不去歸依其他邪門歪道,常常以自性的佛法僧三寶來為自己證明。奉勸各位善知識,要歸依自性三寶:所謂佛,就是覺者;所謂法,就是正;所謂僧,就是清凈。自心歸依覺,則邪迷之念不生,少欲知足而能遠離財色,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都無邪見,因為沒有邪見的緣故,就沒有人我、高傲、貪愛等執著,所以叫作遠離塵欲的至尊。自心歸依清凈,在一切塵勞愛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著,所以叫作眾生敬重的至尊。如果能如此修行,就是自性歸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無相歸依,所以從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歸依戒;如果說歸依佛,佛在哪里呢如果見不到佛,憑借什么來作為自己歸依的對象呢所以說歸依佛反成為虛妄。”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你們要自己去體會觀察,不要錯用了心意!經文上分明是說自歸依佛,并不說歸依他佛。不歸依自性佛,就沒有所歸依處。現在既然已經自己覺悟了,你們必須各自歸依自性三寶。向內要善調自己的心性,向外要恭敬尊重他人,這就是自歸依。”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既然已經歸依自性三寶了,現在請各位再專心聆聽!我為你們再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使你們都能夠見到自性三身,明白地覺悟自己的真如自性。請大家都跟隨我念:‘清凈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色身猶如我們自己的住宅一般,所以不足以歸依。剛才所說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佛,都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世間上每個人都具有。只因自己的心性被無明所迷惑,不能見到內在的自性,而總是向外去尋覓三身佛,卻看不見自性身中本來就具有的三身佛。你們聽我說法,能使你們在自身中見到自性所具有的三身佛。這三身佛,是從自性中出生,并不是從外面可以尋得的。”

惠能大師說:“甚么叫作清凈法身佛呢世人的心性本來清凈無染,一切萬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惡事,會產生惡的行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會產生善的行為。如此所有一切善惡諸法在自性中,就好像天空本來常清、日月本來常明,只因為被浮云遮蔽而形成上明下暗的現象;忽然一陣風來,把浮云吹散,天空自然上下全明,森羅萬象都會清楚的顯現出來。心人心性,經常浮游不定,就好像那天空的浮云。”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智就象是太陽,慧就象是月亮,智能常如日月光明朗照,但是如果向外滯著塵境,就會被妄念的浮云遮蓋自性,智能就不得明朗。如果能遇到善知識,聽聞佛法真理,自能除去心中的迷執妄念,而內外光明澄澈,在自性中,萬法自然一一顯現。見性的人也是如此。這就叫清凈法身佛。”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自心歸依自己本有的自性,就是歸依真佛。所謂自歸依,就是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一切時中所有不善的行為;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不說別人的好壞是非,這就是自歸依。常須懷抱謙下之心,普遍對人恭敬,這就是見到自己的本性,通達無礙,這就叫作自歸依。”

惠能大師說:“甚么叫做圓滿報身呢譬如一燈能破除千年的黑暗,一智能滅除萬年的愚癡。不要經常回想以前的事,已經過去的事不可復得,要常思量以后的行為,念念圓明,自然能見到自心本性。善與惡雖然不同,但是本性并沒有兩樣,這無二之性,就叫作實性。在實性中,善惡無染,這就叫作圓滿報身佛。自性若起一念之惡,便能消滅萬劫以來所修的善因;自性若起一念之善,便可滅盡多如恒河沙的惡業。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就無上菩提,念念之間自見本性,不失正念,這就叫作報身。”

惠能大師說:“甚么叫作千百億化身呢如果不思量萬法,自性本來就如晴空;如果對萬法有了一念的思量,就叫作變化。思量惡事時,自心就能變化為地獄的境界;思量善事時,自心就能變化為天堂的境界;生起毒害之念時,自心就能變化為龍蛇的境界;生起慈悲之念時,自心就能變化為菩薩的境界;自性流露智能時,自心就能變化為上界諸天的境界;自性迷執愚癡時,自心就能變化為下方三途的境界。自性的變化非常多,愚迷的人不能省察覺悟,念念生起惡心,所以經常在惡道中行走。如果能回轉一念的善心,就能生出般若智能,這就叫作自性化身佛。”

惠能大師說:“善知識!法身本來人人具足,念念得見自性,就是報身佛。從報身上思量萬法,發智起用,就是化身佛。自己覺悟,自己修行自性功德,就是真歸依。皮肉就是色身,色身譬若住宅,不可說是歸依。只要能了悟自性中本具三身,就是認識自性佛。”

惠能大師說:“我有一首無相頌,如果能讀誦受持,就能使你們累劫多生以來因迷惑所造的罪業在眼下頓時消滅。”頌說:

世人只知修福不知修道,所以只說修福就是修道。

布施供養雖能得無邊福,原來是由心中三惡造作。

如果想以修福來滅罪業,來世即使有福罪業還在。

只有向自心中根除罪緣,各自在自性中行真懺悔。

倘能頓悟大乘真懺悔法,去邪迷行正道就能無罪。

學道能夠經常觀照自性,就和十方諸佛等同一類。

我的祖師只傳頓教法門,普愿大家見性同證佛體。

如果想要未來獲得法身,必須離諸法相心中如洗。

努力自見性不要空蹉跎,否則后念忽斷此生休矣。

若想覺悟大乘見自本性,虔誠恭敬合掌至心請求。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