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711章 奇緣(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11章 奇緣(1)

711章 奇緣(1)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4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祝壽禮與夫人雖然感情很好,但心中始終有一件遺憾事:結婚已經七年多了,卻未能生下兒女。在農村,有沒有子嗣繼承香火是一件天大的事。

為此,祝壽禮夫婦不但在鄉間到處求醫,而且還不惜花錢到處尋找名老中醫求方取藥,藥煲都爛了好幾個卻未能見效。

祝壽禮的父母親見鄰居都已孫兒繞膝,帶來的是歡聲笑語,他們的內心更為難受與焦急,老是催促祝壽禮再多辦法。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是中國農村各地一時擺脫不了的傳統習俗。在村里一些人的白眼下,膝下無兒無女的祝壽禮夫婦更覺得低人一等,度日如年。

再說天露山里洞鎮洛洞村今年風調雨順,田地里的各種作物都獲得大豐收,在鄉賢的力薦與資助下,洛洞村特地舉辦了大型的探親活動。

這一天,惠風和暢,萬里無云。

李金蘭那外嫁到筠城錦水的姐姐李金風來到里洞天露山洛洞,與妹妹團聚,跟鄉親們細敘家常。

李金鳳得知妹妹李金蘭結婚多年不育、求醫無門的情況后,柳眉蹙起,想到了什么,說:“阿妹,聽說我們天露山佛子墩那里有一棵姻緣樹,許多人前去燒香求姻緣與子嗣。山上天露寺有位大師替人問卜解簽,指點迷津津,化兇為吉,聽說很靈驗。聽說那位大師出身于杏林世家,也會給人望診治病,你們不妨前去試一試。”

似沉沉黑夜見到了一縷曙光,有一份可能,就要用十分努力去爭取。

于是,李金蘭和祝壽禮便跟隨李金鳳來到天露山佛子墩。

天露山是南海之濱的最高山脈。凡是名山都有著名的主峰,如東岳泰山之玉皇頂,南岳衡山的祝融峰;而天露山聳入云霄的主峰叫天峰,仙氣繚繞,氣勢非凡,相傳是太上老君煉仙丹之所,所以,也是方圓百里老百姓頂禮膜拜的寶地。

佛子墩在天露山的半山腰處,小山墩上的那塊巨石形狀很似盤面而坐的送子佛一盧俊勇佛。

在新州當地人的口音中,“墩”字所發出的音與"丁”字的音近似,所以人們也將“佛子墩”稱為“佛子丁”,盧俊勇笑佛石前插著很多香燭,大石被煙燭熏得灰黑。

在靈氣逼人的佛子有兩棵相距三丈遠的大榕樹,長得枝干蒼勁虬長,粗大的橫枝各自伸向對方,相交成擁抱之狀,交叉樹干渾然天成一個“心”形,這讓人感嘆:天公造物,不可思議。

人們習慣地將這兩棵相擁相連的大榕樹叫做“煙緣樹”。

八年前,李金蘭在天露山姻緣樹下遇到了祝壽禮,兩人一見鐘情而結成連理,所以,這里也是值得他們夫婦紀念的地方。

在這神奇的煙緣樹左右兩側,有兩根由樹根生成的粗樹干,成了兩棵小樹,有如一對仔仔。當地的人說這是煙緣樹誕下的兩棵仔樹。所以不少人來到這里,燒香許愿,祈求姻緣好合,添丁添福。

祝壽禮與李金蘭虔誠地在”佛子墩”那酷似盧俊勇佛的大石前插上香燭,點上酒水,作了一番祈禱。

李金鳳又將祝壽禮夫婦帶到天露寺。

天露寺始建于唐代,早期位于山頂,與岱山寺形成椅角對峙峙之勢。后來,因山頂上小路崎嶇難行,香客前往不大方便。山寺遷到太平圩鎮附近,而天露寺則遷到半山腰處。天露寺規模不大,青磚副墻,石板鋪地,飛檐高翅,風吹掛角銅鈴,叮當作響。平日信眾如云,香火鼎盛。

祝壽禮與李金蘭給寺里的佛像上了香,作了祈禱后,走出大雄寶殿、見側殿那邊有位大師背著一個背簍匆匆進寺來。

李金鳳指著那大師,對李金蘭說:“家姐,他就是寺里的住持。”

這位住持年過花甲但精神夏鑠,身子瘦高,皮膚白哲,臉龐略長,花白的臥蠶下的那雙眼睛晶光閃爍,好像是陽光照進的千年古潭。

他身穿一件灰色的僧袍、穿平底黑色僧鞋,這位老禪師的相貌在慈祥中又不失精明。

祝壽禮與妻子李金蘭跟隨著李金鳳來到住持面前,拱手施禮:“大師好!”

住持雙手合十,還禮:“阿彌陀佛。”

“大師,我妹妹與妹夫有一個疑難問題想得到你的幫助。”李金鳳指著李金蘭與祝壽禮,說道。

小僧上來將住持的藥簍取走。

住持揚手指著客堂:“好的,你們隨我來。”隨即將李金鳳一行人帶進客堂,各人在酸枝椅上坐了下來,小僧給他們斟上清茶。

住持呷了一口茶,放眼望去,見來者是一對中年夫婦,那個男的臉罩愁云,欲言又止,坐在男子旁邊的李金蘭臉色緋紅害羞。

住持見慣了這種年紀與神態的中年夫婦,心中有數,先自開口:“兩位施主,如果老衲沒有估錯,你們這次前來是來求子銅的吧”

“大師眼如明鏡,洞穿世事。”還未啟齒,住持已預測到自己心里之暗結,祝壽禮不得不佩服,稱贊過后,用手指著坐在旁邊的李金蘭:“說來慚愧,我夫妻結婚已經七年多,尚未能開花結果,今天專程前來是要大師給我們幫這個大忙。”

李金蘭搭腔上來:“所以望大師給我們指點迷津,引領自省。”

住持對祝壽禮的面相與手相察看了一番后,問祝壽禮:“你是哪里人”

祝壽禮指向前邊:“洛洞村。”

住持:“那是個好地方呀!”

祝壽禮感到奇怪:“啊,大師緣何識得我們的鄉下呢”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