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704章 驚喜連蓮(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04章 驚喜連蓮(5)

704章 驚喜連蓮(5)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8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六祖惠能大師接道:“禪宗崇尚飲茶,自古有‘茶禪一味’之說。在這里,這個‘茶’,泛指茶文化;而這個‘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義譯為靜慮,是制心一處、思維觀修之義;而‘一味’,則指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這個共同之處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正所謂: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

“禪宗不僅開創了博大精深的禪文化,而且把其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融入茶道之中,使之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禪茶文化’……”六祖惠能大師意猶未盡地說。

梁金輝如癡如醉地聽完六祖惠能大師師徒倆人縱論“禪茶文化”……當他從悠久的禪茶文化歷史長河之中回到眼前這株“茶王”樹時,更加感悟到禪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這株“茶王”樹的得天獨厚,以及天露山石門茶為代表的禪茶文化精品之珍稀。

沿著石門生態茶園的盤山路拾級而上,大約經過30分鐘,他們登上了石門山最高處——石門飛天龍頂峰。

站在飛天龍之巔,面對浩浩蒼空,茫茫云海,在縹緲的夜幕上,呈現出一條形態逼真的“飛天巨龍”,纏游在半山腰一排排呈梯級形狀、恍若仙境的石門生態茶園上……

風從遙遠的天際吹來,帶著大山的靈氣,六祖惠能大師似乎在與蒼天、與大山、與“石門禪茶”對話,似乎聽到了來自歲月深處沉重的聲音:

那充盈于心的是兒時般的與阿爹去逛圩、在自家門前挖池塘種蓮藕的天真和快樂:稍微長大,還是個懵懂少年,和阿蘭妹在她爹的學堂共創共奮讀、一起牧牛玩耍于山岡上賦詩言志、過村過寨去睇走大王,舞獅舞龍……

而后來,聞經悟道,得新州掌柜安道誠資助,北上湖北黃梅東禪寺求佛道,接過五祖弘忍秘授禪宗衣缽,遵師囑南遁懷會一帶十萬大山之中;因思念娘親,回家探母又遭同門師兄追殺,雨夜背母上天露山,義釋梁耀成,又深得其女梁金蓮錯愛,留下多少難忘的回憶……

“如果不是那傳統……想我盧惠能,完全有可能像佛國的釋伽牟尼佛佗、張仲良師尊那樣娶妻生子,不負娥眉,不負阿爹‘延續盧門香火’的愿望了……”六祖惠能大師想到佛陀、師尊,一時心血來潮,感慨系之,喃喃自語。

梁金輝見六祖惠能大師佇立在石門飛天龍頂峰發呆,嘴里又細細聲地不知在和誰說話,禁不住上前問:“阿能哥!您在嘀咕些什么呀?”

“沒……沒……沒什么……”六祖惠能大師支吾著,舉手指了指山腰,說,“阿輝!你看,這綠油油的漫山茶樹,多壯觀呀!面積估計也有成萬畝吧?”

梁金輝介紹道:“阿能哥!您估計得沒錯,石門茶園是10年前開始擴大面積規模種植的,地理位置屬于天露山山脈一部分,面積剛好一萬畝生態茶林,茶園平均海拔600800米。石門茶園一共劃分為總場、一字頂、搭簡坑、分場、南湖、曹田、大郎、松根、新村、平河10個片區和1個育苗場。”

神會好奇問:“石門禪茶可有什么文化精神之類的特質?”

“神會禪師,您問得好!”梁金輝一拍大腿,又道,“石門禪茶的文化精神,四個字:正、清、和、雅。”

神會又問:“怎一個正、清、和、雅法?”

“禪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凈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脫俗。”梁金輝如數家珍。

“如此大的規模,是怎樣經營管理的呢?”這次,輪到六祖惠能大師問梁金輝了。

梁金輝想了想,說:“阿能哥!這又得從阿妹那次在石門茶場得金的事說起了。”

“好,阿輝賢弟,你慢慢說。”六祖惠能大師饒有興趣地注視著梁金輝。

“好的,阿能哥!”梁金輝向前邁了二步,深情地凝望著眼前那一望無際的茶園,向六祖惠能大師和神會講述當初梁氏一家擴大石門茶場的經過:

自從阿妹那次在石門茶場得金后,一天,吃過晚飯后,阿妹說:“阿爹、阿哥,我有一個想法,不知能不能得到阿爹和阿哥的同意和支持?”

我爹說:“凡是阿女想干的,阿爹都大力支持!你說說是什么想法?”

我順著阿爹的話作表態:“阿妹,阿哥和阿爹一樣,肯定大力支持!”

阿妹聽了我爹和我的話,高興地說:“阿爹、阿哥,我想把石門茶場擴大連片開發種植,形成規模經營,創辦一個石門茶園。”

當時,我爹聽我妹說要擴大石門茶場,連片開發種植,沒有立即作出回應,坐在門口那塊香樟木墩上,從腰間取下那根隨身帶的長煙斗,默不做聲地塞上一點煙絲點燃,深深地吸了一口,起勢地在吞云吐霧。

抽了大約三袋煙后,阿爹終于開口說話了,“阿女,你有沒有想過,搞這么大的規模,我們一家三口,怎么能做得了呢?”

“阿爹,如果單單靠我們全家三口,那肯定不行啦!我很慎重地想過了,伯母曾和我說過,她在合浦縣李隆興老板家做保姆時,老板外出跑業務,做生意,一去幾個月乃至大半年,他的夫人請伯母替她管理隆興絲綢紡織店。伯母不但精通織布、刺繡全套工藝流程,而且親手為他店里的員工開班傳授這套工藝技術,創新了他店里一直沿用的那套落后的工藝技術,生意越做越紅火,員工從開始不足10人增加到100多人,還開了好幾間分店,產品遠銷到國外呢!”

阿妹說到這里,停了停,看了看阿爹和我,認認真真地說,“阿爹、阿哥!我想借鑒阿能哥娘親經營隆興絲綢紡織店的經驗,像伯母辦絲綢紡織店那樣,創建石門茶園,采取‘茶園雇工’的經營模式,實行基地化、規模化種植天露山茶。”

“怎么個基地化、規模化經營法?”六祖惠能大師插問。

梁金輝輕咳了一下,清了清喉頭,把開發石門茶園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創新李氏經營隆興絲綢紡織店模式,探索出一條“茶園農戶”發展規模茶業的新路子,像在臺上介紹經驗似的娓娓道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